第1149章 對策
大唐:李二你的綠帽掉了 作者:七月餘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金春秋也接著勸道:“唐軍就是依靠火器來攻城,高句麗那些地勢險要的山城都守不住,我們靠守是守不住的,主動出擊是揚長避短,以眾擊寡。”
盟軍加起來有十七八萬,而唐軍隻有五六萬,優勢在我!
三個打一個還打不贏嗎?
這麽一盤算,金勝曼心裏漸漸有了底氣,果斷道:“好,那就集結大軍,主動出擊,抄唐軍的後路,與百濟人前後夾擊唐軍!”
終於說服了金勝曼,金春秋和金庾信一起拱手。
“王上英明!”
金勝曼也覺得自己適應了如何做王上,她看向他們二人問道:“你們二人誰願意統兵出征?”
領兵打仗當然還是金庾信更擅長,他曾多次領兵出征抗擊百濟和高句麗的進攻,算得上是新羅首屈一指的名將。
所以,金庾信當仁不讓,拱手道:“臣願領兵出征。”
金春秋拱手道:“王上,臣願為使臣出使百濟,百濟已經損失慘重,我們新羅興十萬大軍抄後路,臣擔心百濟為了保存實力,不進行作戰。”
“臣願深入百濟監督協調兩國的前後夾擊之策。”
金春秋和金庾信對於這次戰事非常的重視,幾乎可以說竭盡所能。
如果大軍戰敗,新羅亡國,別人死不死他們不知道,反正他們兩個肯定得死。
大唐皇帝既然昭告天下是他們兩個鼓動高句麗人謀反,那就絕對不可能放過他們。
他們不隻是為了新羅而戰,也是為了自己而戰。
一個敢於出戰,一個敢於深入百濟,金勝曼對金春秋和金庾信的態度十分滿意。
“好,那就這麽定了,爾等勠力同心,定能擊敗唐軍,挽大廈於將傾!到時候,我定會論功行賞!”
商量好了對策,金春秋和金庾信還沒有退下,就有侍衛快步來到了殿前。
“啟稟王上,有軍情急報!”
金勝曼聽了不由咯噔一下,該不會又被唐軍攻占了哪座城池吧?
隨即,她就又鎮定了下來。
即便又被唐軍攻占了城池也不要緊,不必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隻要出動大軍擊敗了唐軍,失去的城池都會迴來。
金勝曼拆開了軍情急報,目光有些呆滯。
金庾信拱手問道:“王上,是什麽軍情急報?”
金勝曼一臉的疑惑不解:“唐軍不是在攻打百濟嗎?怎麽會又出現在了比忽城外?”
金庾信和金春秋聽了也不禁愣住了。
比忽城外也出現了唐軍?
唐軍不是在猛攻百濟嗎?
唐軍都已經攻入了百濟腹地,又沒有翅膀,怎麽可能又出現在了比忽城外?
“不好!”
金庾信和金春秋麵色大變,齊聲大喝。
金勝曼嚇了一跳,連忙問道:“怎麽了?”
金庾信急聲道:“出現在比忽城外的一定是另一支唐軍!”
金勝曼聽了不由倒吸一口涼氣:“還有一支唐軍?”
金春秋的麵色十分凝重,沉聲道:“大唐地域廣博,人口眾多,兵多將廣。李績隻帶領了五六萬兵馬,大唐能派出的可不止這點兵馬。”
金勝曼也迴過神來,是這個道理,連他們新羅都能集結十萬大軍,更何況大唐!
金庾信看了看金勝曼的麵色,連忙安撫道:“大唐雖然兵多將廣,但是正因為地域廣博,同樣也需要很多兵馬來駐守各地。”
“再加上我們距離大唐如此遙遠,大唐若是多派兵馬,不知要多耗費多少糧草。”
“所以,也未必是大唐又派了一支兵馬,或許那就是安東都護府派出的兵馬,意在牽製我們,讓我們無暇與百濟聯盟。”
金春秋不由看了一眼金庾信,不得不說,這個可能性確實存在,而且是他們最希望的可能。
但是,他和金庾信其實都清楚,以大唐的國力再出動一支五萬乃至十萬的大軍都沒有問題。
隻看大唐皇帝有多大的魄力,舍不舍得耗費那麽多錢糧。
現在還不知道另一支唐軍的虛實,還是要穩住金勝曼,穩住朝堂才行。
金勝曼憂心忡忡的問道:“那我們該怎麽辦?還抄唐軍的後路嗎?”
突然又出現了一支唐軍,就意味著他們既定的策略行不通了。
金庾信沉聲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既然比忽城外又出現了一支唐軍,那就先擊敗這支唐軍,再兵發百濟!”
“雖然這樣有可能讓李績察覺到前後夾擊之策,但是李績深入百濟腹地,即便是有所防備也一時撤不迴安東都護府。”
金春秋沉吟道:“我覺得還是該先探清楚另一支唐軍的虛實再做決定。”
“倘若另一支唐軍真是安東都”護府出動的兵馬,兵力必定不多,那就用不著管,還是先抄李績大軍的後路為上,還是李績的大軍威脅更大。”
其實,金春秋還有一句話沒說,倘若另一支兵馬並非來自安東都護府,而是大唐再度出的兵,那就意味著兵力不少,形勢會一下子變得很嚴峻。
金庾信沉聲道:“後麵還會有更多的軍情傳來,到時候就清楚了,還是盡快集結兵馬吧。”
“無論如何,我們與唐軍終有一戰!隻要我們上下一心,眾誌成城,定能擊敗唐軍,守衛家國!”
隨著新羅新女王金勝曼的一聲令下,國家機器也迅速開始轉動。
集結兵馬,調集糧草,清點軍械,同時金勝曼還傳旨各城積極備戰,務必堅守城池,等待朝廷大軍支援。
是戰還是和的討論已經結束,戰爭已經一觸即發,金城內的氣氛已經變得緊張起來。
尤其是知道比忽城外又出現了一支大軍,氣氛變得愈加緊張。
就在新羅朝廷集結兵馬的時候,軍情消息也不斷的傳到金城。
比忽城當天就被攻破,守將昔俾誠已經戰死。
斤平城守將樸會峙率兵投降,斤平城被唐軍兵不血刃的拿下。
這兩個消息傳到金城,讓君臣百姓大吃一驚。
原本他們還指望比忽城至少能堅守半個月甚至一個月,沒想到比忽城當天就陷落了。
斤平城守將竟然直接投降了!
盟軍加起來有十七八萬,而唐軍隻有五六萬,優勢在我!
三個打一個還打不贏嗎?
這麽一盤算,金勝曼心裏漸漸有了底氣,果斷道:“好,那就集結大軍,主動出擊,抄唐軍的後路,與百濟人前後夾擊唐軍!”
終於說服了金勝曼,金春秋和金庾信一起拱手。
“王上英明!”
金勝曼也覺得自己適應了如何做王上,她看向他們二人問道:“你們二人誰願意統兵出征?”
領兵打仗當然還是金庾信更擅長,他曾多次領兵出征抗擊百濟和高句麗的進攻,算得上是新羅首屈一指的名將。
所以,金庾信當仁不讓,拱手道:“臣願領兵出征。”
金春秋拱手道:“王上,臣願為使臣出使百濟,百濟已經損失慘重,我們新羅興十萬大軍抄後路,臣擔心百濟為了保存實力,不進行作戰。”
“臣願深入百濟監督協調兩國的前後夾擊之策。”
金春秋和金庾信對於這次戰事非常的重視,幾乎可以說竭盡所能。
如果大軍戰敗,新羅亡國,別人死不死他們不知道,反正他們兩個肯定得死。
大唐皇帝既然昭告天下是他們兩個鼓動高句麗人謀反,那就絕對不可能放過他們。
他們不隻是為了新羅而戰,也是為了自己而戰。
一個敢於出戰,一個敢於深入百濟,金勝曼對金春秋和金庾信的態度十分滿意。
“好,那就這麽定了,爾等勠力同心,定能擊敗唐軍,挽大廈於將傾!到時候,我定會論功行賞!”
商量好了對策,金春秋和金庾信還沒有退下,就有侍衛快步來到了殿前。
“啟稟王上,有軍情急報!”
金勝曼聽了不由咯噔一下,該不會又被唐軍攻占了哪座城池吧?
隨即,她就又鎮定了下來。
即便又被唐軍攻占了城池也不要緊,不必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隻要出動大軍擊敗了唐軍,失去的城池都會迴來。
金勝曼拆開了軍情急報,目光有些呆滯。
金庾信拱手問道:“王上,是什麽軍情急報?”
金勝曼一臉的疑惑不解:“唐軍不是在攻打百濟嗎?怎麽會又出現在了比忽城外?”
金庾信和金春秋聽了也不禁愣住了。
比忽城外也出現了唐軍?
唐軍不是在猛攻百濟嗎?
唐軍都已經攻入了百濟腹地,又沒有翅膀,怎麽可能又出現在了比忽城外?
“不好!”
金庾信和金春秋麵色大變,齊聲大喝。
金勝曼嚇了一跳,連忙問道:“怎麽了?”
金庾信急聲道:“出現在比忽城外的一定是另一支唐軍!”
金勝曼聽了不由倒吸一口涼氣:“還有一支唐軍?”
金春秋的麵色十分凝重,沉聲道:“大唐地域廣博,人口眾多,兵多將廣。李績隻帶領了五六萬兵馬,大唐能派出的可不止這點兵馬。”
金勝曼也迴過神來,是這個道理,連他們新羅都能集結十萬大軍,更何況大唐!
金庾信看了看金勝曼的麵色,連忙安撫道:“大唐雖然兵多將廣,但是正因為地域廣博,同樣也需要很多兵馬來駐守各地。”
“再加上我們距離大唐如此遙遠,大唐若是多派兵馬,不知要多耗費多少糧草。”
“所以,也未必是大唐又派了一支兵馬,或許那就是安東都護府派出的兵馬,意在牽製我們,讓我們無暇與百濟聯盟。”
金春秋不由看了一眼金庾信,不得不說,這個可能性確實存在,而且是他們最希望的可能。
但是,他和金庾信其實都清楚,以大唐的國力再出動一支五萬乃至十萬的大軍都沒有問題。
隻看大唐皇帝有多大的魄力,舍不舍得耗費那麽多錢糧。
現在還不知道另一支唐軍的虛實,還是要穩住金勝曼,穩住朝堂才行。
金勝曼憂心忡忡的問道:“那我們該怎麽辦?還抄唐軍的後路嗎?”
突然又出現了一支唐軍,就意味著他們既定的策略行不通了。
金庾信沉聲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既然比忽城外又出現了一支唐軍,那就先擊敗這支唐軍,再兵發百濟!”
“雖然這樣有可能讓李績察覺到前後夾擊之策,但是李績深入百濟腹地,即便是有所防備也一時撤不迴安東都護府。”
金春秋沉吟道:“我覺得還是該先探清楚另一支唐軍的虛實再做決定。”
“倘若另一支唐軍真是安東都”護府出動的兵馬,兵力必定不多,那就用不著管,還是先抄李績大軍的後路為上,還是李績的大軍威脅更大。”
其實,金春秋還有一句話沒說,倘若另一支兵馬並非來自安東都護府,而是大唐再度出的兵,那就意味著兵力不少,形勢會一下子變得很嚴峻。
金庾信沉聲道:“後麵還會有更多的軍情傳來,到時候就清楚了,還是盡快集結兵馬吧。”
“無論如何,我們與唐軍終有一戰!隻要我們上下一心,眾誌成城,定能擊敗唐軍,守衛家國!”
隨著新羅新女王金勝曼的一聲令下,國家機器也迅速開始轉動。
集結兵馬,調集糧草,清點軍械,同時金勝曼還傳旨各城積極備戰,務必堅守城池,等待朝廷大軍支援。
是戰還是和的討論已經結束,戰爭已經一觸即發,金城內的氣氛已經變得緊張起來。
尤其是知道比忽城外又出現了一支大軍,氣氛變得愈加緊張。
就在新羅朝廷集結兵馬的時候,軍情消息也不斷的傳到金城。
比忽城當天就被攻破,守將昔俾誠已經戰死。
斤平城守將樸會峙率兵投降,斤平城被唐軍兵不血刃的拿下。
這兩個消息傳到金城,讓君臣百姓大吃一驚。
原本他們還指望比忽城至少能堅守半個月甚至一個月,沒想到比忽城當天就陷落了。
斤平城守將竟然直接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