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5章 沒難度
大唐:李二你的綠帽掉了 作者:七月餘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並不是每一發炮彈都能帶來殺傷,並不是每一槍射擊都會命中。
事實上,雖然房遺愛製出了戰車,極大的縮短了火槍的射擊距離,射擊的準確度依然不是很高。
倒不是火槍兵的熟練度不夠,而是火槍的精準度不夠。
弓箭的上手難度低,但是專精之後的精準度很高。
火槍卻恰恰相反,上手難度低,但是再怎麽訓練也做不到百發百中。
即便如此,火槍和火炮依然給城頭上的守軍造成了不小的殺傷。
最重要的是,這種火力壓製不但給守軍帶來了不少的損傷,還給他們造成了極大的心理衝擊。
他們每一次射箭都冒著極大的生命危險,所以他們射的很匆忙。
哪管準不準,隻管快點射出去。
即便如此,城頭上射出的箭矢依然給攻城的唐軍帶來了殺傷。
不斷有士卒中箭倒下,房遺愛目光在戰場中逡巡,每看到一個士卒中箭,他心就跟著抽緊。
有的士卒中箭倒在了地上,還有的士卒中了箭依然在衝鋒。
慈不掌兵義不掌財,房遺愛明白這個道理,但是依然做不到心硬如鐵。
其實,他還有更好的攻城的辦法,那就是在城門下挖坑埋火藥,直接炸毀城門。
用這個方法根本就不用冒著箭矢攻城就能輕鬆的破城。
但是,要破解這個攻城之法也簡單,用巨石將城門堵上,這樣的話,即便是炸毀了城門也無法攻進城去。
所以,這個攻城之法隻能在關鍵的時候用,不能讓新羅人有所防備。
像比忽城這樣的小城,隻能用這樣傷亡大的辦法硬打。
房遺愛覺得這是一個傷亡大的辦法。
但是,蘇定方等人卻在感慨,原來有了火器之後攻城是如此的容易。
當初蘇定方做行軍副總管征討阿史那賀魯,是去草原作戰,並沒不需要正兒八經的攻城,所以並沒有帶著火器營一起出征。
這是蘇定方第一次見識到火器在戰場上的運用,帶給了他極大的震撼,也推翻了他以前的作戰理念。
不過,他畢竟有著豐富的戰場經驗和紮實的兵法韜略,很快想出了許多如何火器在戰場上的運用之法。
至於金毗曇等投降的新羅人早已經驚呆了。
太強了!
火器果然如傳聞中一樣強大!
唐軍有這麽強大的火炮,還有勇猛的士卒,他們新羅人拿什麽抵擋?
金毗曇等人突然有點慶幸起來,也許兵變失敗也不見得是壞事。
蘇定方笑道:“國公所說的火力壓製果然很有效果,箭矢明顯減少了許多,守城的士卒都不敢多露頭,士氣也已經渙散,今天一定能攻下比忽城!”
事實上,蘇定方說的還是保守了,隻發動了第一波攻勢,唐軍攻上了城頭。
三軍將士們見狀都開始歡唿起來,正在攻城的將士們見狀也受到了更大的鼓舞。
越來越多的將士攻上了城頭,房遺愛果斷下令,讓火炮停止轟擊。
城頭上自己人越來越多了,不能傷著自己人。
昔俾誠不斷調集守軍反撲,企圖將攻上城頭的唐軍殺退。
對他來說有一個好消息,也有一個壞消息。
好消息是城外的火炮和火槍已經停止了射擊,壞消息是西麵城牆已經快要失守。
隨著被占領的城牆越來越多,攻上城頭的唐軍也越來越多,唐軍開始組織將士們殺向城門。
隨著西城門的失守,城門被打開,也就意味著比忽城要失守了。
“命郭待封率部入城!”
“命薛仁貴領本部騎兵圍殺潰逃出城的守軍!”
五萬大軍麵小小的比忽城其實根本就施展不開,能夠動用的兵馬很有限,不可能五萬大軍全都殺進城去。
事實上,房遺愛根本就沒有帶領大軍入城的打算。
因為比忽城太小了,五萬大軍進駐根本就駐紮不開,裏麵太過擁擠,還不如帶來大軍在外安營紮寨。
中郎將郭待封一馬當先,帶領本部兵馬突襲進城,協助攻上城頭的守軍拿下此城。
薛仁貴也帶著騎兵脫離了大軍,隨時準備圍殺潰逃出城的比忽城守軍。
城牆上的守軍節節敗退,突然又發生了更大的騷亂。
“昔將軍死了!”
“昔將軍被唐軍殺死了!”
隨著守城將領昔俾誠的戰死,比忽城的守軍再也沒有一絲戰意。
有的直接丟掉了兵刃跪地投降,有的則慌忙的潰逃。
比忽城已經守不住了。
連比忽城的守軍都已經意識到了結果,留在城裏早晚是個死,隻能被唐軍甕中捉鱉,唯一的辦法就是打開城門逃跑。
於是,剩下的三個城門也相繼被打開,潰敗的比忽城守軍爭先恐後的從城門蜂擁而出。
不過,城外早已經有唐軍在等著他們。
毫無戰意的潰兵根本就無法阻止有效的抵擋,開什麽玩笑,外麵的唐軍鋪天蓋地,有數萬之眾呢。
守城都守不住,還想野戰?
潰兵們隻想著逃跑,有馬的拚命的揮著馬鞭,沒有馬的則隻恨爹娘隻生了兩條腿。
輕騎兵麵對結陣的步軍沒有什麽太好的辦法,對於潰散的步軍那就是單方麵的屠殺。
一隊隊騎兵在城外疾馳,收割著一條條人命。
比忽城總共三千多守軍,從城內逃出了一千多潰兵,很快就被以逸待勞的大唐騎兵收割了個幹幹淨淨。
房遺愛舉著望遠鏡四處了望,幾乎沒看到比忽城的守軍逃走,縱然有幾個漏網之魚也無所謂。
大軍攻城,火炮齊鳴,城外的百姓聽到這動靜肯定開始逃亡。
想要掩蓋比忽城失守的消息幾乎不可能,除非他將比忽城方圓幾十裏內的百姓全都抓起來。
不過,房遺愛並不想打開殺戮。
新羅國一直都是大唐的藩屬國,對於大唐也很有好感,如今唐軍也是出師有名,實在是沒有必要大開殺戒。
大開殺戒固然能更快的攻占新羅國,卻不利於後麵的統治,難以讓新羅百姓歸心。
若是戰事不利,使用嚴酷的辦法也就罷了。戰事如此順利,何苦大興殺戮呢?
沒必要對普通百姓動刀。
事實上,雖然房遺愛製出了戰車,極大的縮短了火槍的射擊距離,射擊的準確度依然不是很高。
倒不是火槍兵的熟練度不夠,而是火槍的精準度不夠。
弓箭的上手難度低,但是專精之後的精準度很高。
火槍卻恰恰相反,上手難度低,但是再怎麽訓練也做不到百發百中。
即便如此,火槍和火炮依然給城頭上的守軍造成了不小的殺傷。
最重要的是,這種火力壓製不但給守軍帶來了不少的損傷,還給他們造成了極大的心理衝擊。
他們每一次射箭都冒著極大的生命危險,所以他們射的很匆忙。
哪管準不準,隻管快點射出去。
即便如此,城頭上射出的箭矢依然給攻城的唐軍帶來了殺傷。
不斷有士卒中箭倒下,房遺愛目光在戰場中逡巡,每看到一個士卒中箭,他心就跟著抽緊。
有的士卒中箭倒在了地上,還有的士卒中了箭依然在衝鋒。
慈不掌兵義不掌財,房遺愛明白這個道理,但是依然做不到心硬如鐵。
其實,他還有更好的攻城的辦法,那就是在城門下挖坑埋火藥,直接炸毀城門。
用這個方法根本就不用冒著箭矢攻城就能輕鬆的破城。
但是,要破解這個攻城之法也簡單,用巨石將城門堵上,這樣的話,即便是炸毀了城門也無法攻進城去。
所以,這個攻城之法隻能在關鍵的時候用,不能讓新羅人有所防備。
像比忽城這樣的小城,隻能用這樣傷亡大的辦法硬打。
房遺愛覺得這是一個傷亡大的辦法。
但是,蘇定方等人卻在感慨,原來有了火器之後攻城是如此的容易。
當初蘇定方做行軍副總管征討阿史那賀魯,是去草原作戰,並沒不需要正兒八經的攻城,所以並沒有帶著火器營一起出征。
這是蘇定方第一次見識到火器在戰場上的運用,帶給了他極大的震撼,也推翻了他以前的作戰理念。
不過,他畢竟有著豐富的戰場經驗和紮實的兵法韜略,很快想出了許多如何火器在戰場上的運用之法。
至於金毗曇等投降的新羅人早已經驚呆了。
太強了!
火器果然如傳聞中一樣強大!
唐軍有這麽強大的火炮,還有勇猛的士卒,他們新羅人拿什麽抵擋?
金毗曇等人突然有點慶幸起來,也許兵變失敗也不見得是壞事。
蘇定方笑道:“國公所說的火力壓製果然很有效果,箭矢明顯減少了許多,守城的士卒都不敢多露頭,士氣也已經渙散,今天一定能攻下比忽城!”
事實上,蘇定方說的還是保守了,隻發動了第一波攻勢,唐軍攻上了城頭。
三軍將士們見狀都開始歡唿起來,正在攻城的將士們見狀也受到了更大的鼓舞。
越來越多的將士攻上了城頭,房遺愛果斷下令,讓火炮停止轟擊。
城頭上自己人越來越多了,不能傷著自己人。
昔俾誠不斷調集守軍反撲,企圖將攻上城頭的唐軍殺退。
對他來說有一個好消息,也有一個壞消息。
好消息是城外的火炮和火槍已經停止了射擊,壞消息是西麵城牆已經快要失守。
隨著被占領的城牆越來越多,攻上城頭的唐軍也越來越多,唐軍開始組織將士們殺向城門。
隨著西城門的失守,城門被打開,也就意味著比忽城要失守了。
“命郭待封率部入城!”
“命薛仁貴領本部騎兵圍殺潰逃出城的守軍!”
五萬大軍麵小小的比忽城其實根本就施展不開,能夠動用的兵馬很有限,不可能五萬大軍全都殺進城去。
事實上,房遺愛根本就沒有帶領大軍入城的打算。
因為比忽城太小了,五萬大軍進駐根本就駐紮不開,裏麵太過擁擠,還不如帶來大軍在外安營紮寨。
中郎將郭待封一馬當先,帶領本部兵馬突襲進城,協助攻上城頭的守軍拿下此城。
薛仁貴也帶著騎兵脫離了大軍,隨時準備圍殺潰逃出城的比忽城守軍。
城牆上的守軍節節敗退,突然又發生了更大的騷亂。
“昔將軍死了!”
“昔將軍被唐軍殺死了!”
隨著守城將領昔俾誠的戰死,比忽城的守軍再也沒有一絲戰意。
有的直接丟掉了兵刃跪地投降,有的則慌忙的潰逃。
比忽城已經守不住了。
連比忽城的守軍都已經意識到了結果,留在城裏早晚是個死,隻能被唐軍甕中捉鱉,唯一的辦法就是打開城門逃跑。
於是,剩下的三個城門也相繼被打開,潰敗的比忽城守軍爭先恐後的從城門蜂擁而出。
不過,城外早已經有唐軍在等著他們。
毫無戰意的潰兵根本就無法阻止有效的抵擋,開什麽玩笑,外麵的唐軍鋪天蓋地,有數萬之眾呢。
守城都守不住,還想野戰?
潰兵們隻想著逃跑,有馬的拚命的揮著馬鞭,沒有馬的則隻恨爹娘隻生了兩條腿。
輕騎兵麵對結陣的步軍沒有什麽太好的辦法,對於潰散的步軍那就是單方麵的屠殺。
一隊隊騎兵在城外疾馳,收割著一條條人命。
比忽城總共三千多守軍,從城內逃出了一千多潰兵,很快就被以逸待勞的大唐騎兵收割了個幹幹淨淨。
房遺愛舉著望遠鏡四處了望,幾乎沒看到比忽城的守軍逃走,縱然有幾個漏網之魚也無所謂。
大軍攻城,火炮齊鳴,城外的百姓聽到這動靜肯定開始逃亡。
想要掩蓋比忽城失守的消息幾乎不可能,除非他將比忽城方圓幾十裏內的百姓全都抓起來。
不過,房遺愛並不想打開殺戮。
新羅國一直都是大唐的藩屬國,對於大唐也很有好感,如今唐軍也是出師有名,實在是沒有必要大開殺戒。
大開殺戒固然能更快的攻占新羅國,卻不利於後麵的統治,難以讓新羅百姓歸心。
若是戰事不利,使用嚴酷的辦法也就罷了。戰事如此順利,何苦大興殺戮呢?
沒必要對普通百姓動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