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4章 機不可失
大唐:李二你的綠帽掉了 作者:七月餘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房遺愛的軍事能力沒有那麽強的情況下,誰是行軍副總管就顯得很重要了。
房玄齡問道:“陛下點了誰為行軍副總管?”
房遺直趕忙迴答道:“爹,是蘇定方。”
房玄齡微微頷首:“副總管的人選定的好,蘇定方此人有勇有謀,是大將之才。”
“他本就為人方正,加上你對他又有知遇之恩,他必定盡心竭力,你也多聽聽他的建議,不必介懷被他搶了風頭,你是主帥就要有容人之量。”
房遺愛連連點頭道:“嗯嗯,明白。”
房玄齡接著道:“你也讀過兵法,跟著陛下征過遼東,對於行軍。布陣、攻城也不陌生。”
“至於如何靈活運用,需要你自己體會。作為一軍主帥,最重要的是什麽?”
“是賞罰分明!隻要你能做到賞罰分明,大公無私,嚴明軍紀,你的麾下就有士氣,戰力就不會弱,能做到這一點,就是一員合格的將領。”
“打新羅,你一定要穩紮穩打,一仗一仗的打,一座城一座城的拔,切忌貪功冒進,切忌孤軍深入,隻要你能做到這些,在絕對的實力麵前,新羅人的陰謀就都無用。”
這倒和房遺愛想的一樣一樣的,有熱氣球升空探查敵情,房遺愛也不怕中了埋伏,就這麽一路平推過去唄。
先火力覆蓋,然後騎兵襲擾,最後方陣平推,別管敵方怎麽排兵布陣用什麽計謀,我隻管降維打擊。
無非就是攻城費勁一些,小小新羅還不是手到擒來?
君臣決定了要出兵,整個大唐就化身為戰爭機器開始運轉起來。
調撥糧草船隻的政令已經下發,需要發動的徭役也開始分派,調兵的詔書也已經下達。
雖然官報上還沒有刊登出來,但是戰爭的準備其實已經開始了,一場遠征蓄勢待發。
官報還沒有刊印,但是朝廷要出兵的消息卻已經在長安不脛而走。
得益於之前官報上刊載的文章,長安臣民都對此十分關注。
聽到朝廷已經準備出兵的小道消息,百姓們都感到激動雀躍,就該幹他丫的!
同時,他們也迫切的想要知道小道消息到底準不準確,想要知道朝廷出兵的具體情況。
新的一期官報終於出來了,東西兩市人頭攢動,人們爭相搶購官報,想要第一時間知道朝廷出兵的具體內情。
結果,官報上卻一點消息都沒有。
人們都懵了,這是什麽情況?
一向消息準確的官報為何絲毫都沒有提朝廷要出兵的事?
莫非小道消息是假的?朝廷根本就沒有出兵?
有的人卻堅信朝廷就要出兵,有的人卻開始懷疑,一時間眾說紛紜。
其中國子監的學子們議論的更為熱烈,以為這些學子們正是熱血澎湃的年紀。
不過,國子監的學子們大多出身富貴,他們的消息來源更可靠。
很多學子不但知道朝廷確實要出兵,甚至還知道了出征的主帥是誰。
賀蘭敏之在國子監確實受到了一些學子排擠,不過卻也不是所有人都排擠他。
賀蘭敏之一點都不寒酸,相反吃穿用度都很貴氣,加上他能進入國子監本身就能說明有貴人照拂他。
賀蘭敏之雖然沒有什麽可靠的消息來源,卻也從同窗的口中知道了朝廷出兵之事,還聽說了是誰掛帥出征。
賀蘭敏之原本就做夢都想投軍立功,沒想到這次朝廷出兵的主帥竟然是晉國公!
他知道簡直懊悔不已,若是他能早四五年出生就好了,刻苦學習武藝兵法,正好能隨晉國公出征。
可惜啊,他年紀太小了。
越想越是懊惱,賀蘭敏之最終向博士請了個假,一溜煙的跑迴了家。
武順見到兒子突然著急忙慌的跑迴了家,不由嚇了一跳。
“怎麽了?出了什麽事?”
賀蘭敏之氣都還沒喘勻:“娘,我在國子監聽同窗說朝廷要出兵兩路分別攻打新羅和百濟,國公是其中一軍的行軍大總管!”
武順心裏鬆了口氣,輕撫了撫胸口,說道:“你呀,毛毛躁躁的,嚇死為娘了!國公是要領軍出征,我們早就知道了,就你大驚小怪的。”
賀蘭敏之連忙道:“娘,我想做國公的親兵,隨國公一起出征!”
武順聽了不由嚇了一跳,霍然變色,斥道:“胡鬧!你才多大?你才十五歲,過了年也才十六歲!”
“小小年紀你出什麽征?再說了,你又沒正經拜師學過武藝兵法,你跟著上戰場幹什麽?”
“國公已經幫你打招唿去了國子監讀書,你一定要珍惜,要好好讀書,別整天胡思亂想。”
賀蘭敏之連忙辯解道:“娘,我沒胡思亂想,我也學過武藝,我騎射功夫很好的。”
“我隨國公出征,是做國公的親兵,是跟著國公長見識,又不是去衝鋒陷陣。”
“您想想國公是何等尊貴,又是一軍主帥,他隻需要坐鎮指揮,不會真的上陣衝殺,我做了國公的親兵,要時刻跟在國公身邊,自然也不會上陣衝殺,能有什麽危險?”
“娘,我知道您擔心我,但是,您仔細想想,真的沒什麽危險的。”
“出征也不過一年多的時間,迴來我可以繼續去國子監讀書,但是這個曆練的機會錯過了,可能就再也沒了。”
“跟著別人出征您不放心,我跟著國公出兵您還不放心嗎?”
別說,聽了兒子的一番說辭,武順還是有一絲心動的,跟著國公出征當然要安全許多。
隨即,她又迴過神來,隻要上了戰場就難免會有危險,就算不用上陣殺敵,亂飛的箭枝可不長眼睛。
為什麽非要去冒險呢?
老老實實在國子監讀書,將來也會有個不錯的前程。
武順果斷拒絕了:“不行,你想都不要想,你的任務就是老老實實的待在國子監好好讀書。”
賀蘭敏之急的跺了跺腳:“娘,我怎麽就跟您說不明白呢?這是多好的機會啊,錯過了多可惜?”
武順疑惑的問道:“你怎麽這麽想隨軍出征?你是不是在國子監受了什麽委屈?”
房玄齡問道:“陛下點了誰為行軍副總管?”
房遺直趕忙迴答道:“爹,是蘇定方。”
房玄齡微微頷首:“副總管的人選定的好,蘇定方此人有勇有謀,是大將之才。”
“他本就為人方正,加上你對他又有知遇之恩,他必定盡心竭力,你也多聽聽他的建議,不必介懷被他搶了風頭,你是主帥就要有容人之量。”
房遺愛連連點頭道:“嗯嗯,明白。”
房玄齡接著道:“你也讀過兵法,跟著陛下征過遼東,對於行軍。布陣、攻城也不陌生。”
“至於如何靈活運用,需要你自己體會。作為一軍主帥,最重要的是什麽?”
“是賞罰分明!隻要你能做到賞罰分明,大公無私,嚴明軍紀,你的麾下就有士氣,戰力就不會弱,能做到這一點,就是一員合格的將領。”
“打新羅,你一定要穩紮穩打,一仗一仗的打,一座城一座城的拔,切忌貪功冒進,切忌孤軍深入,隻要你能做到這些,在絕對的實力麵前,新羅人的陰謀就都無用。”
這倒和房遺愛想的一樣一樣的,有熱氣球升空探查敵情,房遺愛也不怕中了埋伏,就這麽一路平推過去唄。
先火力覆蓋,然後騎兵襲擾,最後方陣平推,別管敵方怎麽排兵布陣用什麽計謀,我隻管降維打擊。
無非就是攻城費勁一些,小小新羅還不是手到擒來?
君臣決定了要出兵,整個大唐就化身為戰爭機器開始運轉起來。
調撥糧草船隻的政令已經下發,需要發動的徭役也開始分派,調兵的詔書也已經下達。
雖然官報上還沒有刊登出來,但是戰爭的準備其實已經開始了,一場遠征蓄勢待發。
官報還沒有刊印,但是朝廷要出兵的消息卻已經在長安不脛而走。
得益於之前官報上刊載的文章,長安臣民都對此十分關注。
聽到朝廷已經準備出兵的小道消息,百姓們都感到激動雀躍,就該幹他丫的!
同時,他們也迫切的想要知道小道消息到底準不準確,想要知道朝廷出兵的具體情況。
新的一期官報終於出來了,東西兩市人頭攢動,人們爭相搶購官報,想要第一時間知道朝廷出兵的具體內情。
結果,官報上卻一點消息都沒有。
人們都懵了,這是什麽情況?
一向消息準確的官報為何絲毫都沒有提朝廷要出兵的事?
莫非小道消息是假的?朝廷根本就沒有出兵?
有的人卻堅信朝廷就要出兵,有的人卻開始懷疑,一時間眾說紛紜。
其中國子監的學子們議論的更為熱烈,以為這些學子們正是熱血澎湃的年紀。
不過,國子監的學子們大多出身富貴,他們的消息來源更可靠。
很多學子不但知道朝廷確實要出兵,甚至還知道了出征的主帥是誰。
賀蘭敏之在國子監確實受到了一些學子排擠,不過卻也不是所有人都排擠他。
賀蘭敏之一點都不寒酸,相反吃穿用度都很貴氣,加上他能進入國子監本身就能說明有貴人照拂他。
賀蘭敏之雖然沒有什麽可靠的消息來源,卻也從同窗的口中知道了朝廷出兵之事,還聽說了是誰掛帥出征。
賀蘭敏之原本就做夢都想投軍立功,沒想到這次朝廷出兵的主帥竟然是晉國公!
他知道簡直懊悔不已,若是他能早四五年出生就好了,刻苦學習武藝兵法,正好能隨晉國公出征。
可惜啊,他年紀太小了。
越想越是懊惱,賀蘭敏之最終向博士請了個假,一溜煙的跑迴了家。
武順見到兒子突然著急忙慌的跑迴了家,不由嚇了一跳。
“怎麽了?出了什麽事?”
賀蘭敏之氣都還沒喘勻:“娘,我在國子監聽同窗說朝廷要出兵兩路分別攻打新羅和百濟,國公是其中一軍的行軍大總管!”
武順心裏鬆了口氣,輕撫了撫胸口,說道:“你呀,毛毛躁躁的,嚇死為娘了!國公是要領軍出征,我們早就知道了,就你大驚小怪的。”
賀蘭敏之連忙道:“娘,我想做國公的親兵,隨國公一起出征!”
武順聽了不由嚇了一跳,霍然變色,斥道:“胡鬧!你才多大?你才十五歲,過了年也才十六歲!”
“小小年紀你出什麽征?再說了,你又沒正經拜師學過武藝兵法,你跟著上戰場幹什麽?”
“國公已經幫你打招唿去了國子監讀書,你一定要珍惜,要好好讀書,別整天胡思亂想。”
賀蘭敏之連忙辯解道:“娘,我沒胡思亂想,我也學過武藝,我騎射功夫很好的。”
“我隨國公出征,是做國公的親兵,是跟著國公長見識,又不是去衝鋒陷陣。”
“您想想國公是何等尊貴,又是一軍主帥,他隻需要坐鎮指揮,不會真的上陣衝殺,我做了國公的親兵,要時刻跟在國公身邊,自然也不會上陣衝殺,能有什麽危險?”
“娘,我知道您擔心我,但是,您仔細想想,真的沒什麽危險的。”
“出征也不過一年多的時間,迴來我可以繼續去國子監讀書,但是這個曆練的機會錯過了,可能就再也沒了。”
“跟著別人出征您不放心,我跟著國公出兵您還不放心嗎?”
別說,聽了兒子的一番說辭,武順還是有一絲心動的,跟著國公出征當然要安全許多。
隨即,她又迴過神來,隻要上了戰場就難免會有危險,就算不用上陣殺敵,亂飛的箭枝可不長眼睛。
為什麽非要去冒險呢?
老老實實在國子監讀書,將來也會有個不錯的前程。
武順果斷拒絕了:“不行,你想都不要想,你的任務就是老老實實的待在國子監好好讀書。”
賀蘭敏之急的跺了跺腳:“娘,我怎麽就跟您說不明白呢?這是多好的機會啊,錯過了多可惜?”
武順疑惑的問道:“你怎麽這麽想隨軍出征?你是不是在國子監受了什麽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