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4章 爭論
大唐:李二你的綠帽掉了 作者:七月餘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賀蘭敏之直抒胸臆,說的酣暢淋漓,這些話其實他早就在心裏憋了很久。
如果說父親的病逝隻是讓他感到受了人情冷暖,那麽武元慶深陷謀逆之案後,他才真正感受到了世間險惡。
就連有同樣血脈的賀蘭家人都恨不得他們在世間消失,以免同謀逆案扯上一絲一毫的聯係。
如果不是有姨母還可以投奔,他真的不敢想後果會如何。
因為房遺愛的蝴蝶效應,讓武元慶牽涉到了謀逆案中,就連賀蘭敏之都受到了極大的影響,他渴望權勢,渴望能夠建功立業出人頭地。
賀蘭敏之當然不會忘記在賀蘭家的日子,跟現在相比,在賀蘭家的日子就如身處地獄一般。
所以,她格外珍惜如今的生活,當然不希望兄長上戰場。
賀蘭敏月連忙勸說道:“國公是武藝出眾,也上過戰場,可他上戰場是帶領的火器營,並沒有親自上陣衝殺,他主要功績並不是來自戰場,靠的是他才學。”
賀蘭敏之點頭道:“我知道國公的功績並非來自戰場,但是上戰場確實是建功立業的最快的途徑。”
“像蘇定方,之前不過是寂寂無名的中郎將,就因為受到了國公的賞識,被國公舉薦給了陛下,如今已經建功立業,名揚天下。”
“還有薛仁貴,之前不過是個農夫,也是因為武藝好受到了國公的賞識,如今已經聲名鵲起,備受陛下的信重。”
賀蘭敏之跺了跺腳,急聲道:“可是上戰場太危險了,娘肯定不會答應讓你學習武藝兵法,更不會答應讓你投身軍旅。”
“姨母提議讓你去國子監讀書,娘都還在猶豫呢。”
賀蘭敏之也知道自己投身軍旅的想法很難獲得母親的支持,不過聽妹妹說母親連姨母讓他去國子監讀書的提議都在遲疑,他感到非常的不解。
”
“姨母提議讓我去國子監讀書,娘有什麽好遲疑的?”
賀蘭敏月解釋道:“還不是因為咱們有個謀反的舅舅?姨母說了,國公可以幫你打招唿,讓國子監的博士、司業都不會為難你,卻難保學子們知道你的身世後,不會說些不好聽的話。”
“娘是擔心你受不了那些冷言冷語,姨母說了,你若受不了那些冷言冷語,就會變得消沉猥瑣,就成了一個廢物。若是能挺過去,你的內心就會變得更加強大,將來必有所成。”
“哥,你不會怕了吧?”
原本賀蘭敏月也猶豫著要不要支持兄長去國子監讀書,如今得知兄長想學習武藝兵法投身軍旅,頓時就不再猶豫了。
去國子監總比投身軍旅要好,所以她就用了激將法。
賀蘭敏之當即冷笑道:“不過是幾句冷言冷語而已,我連上戰場都不怕,我會怕這個?”
賀蘭敏月微微搖頭道:“那可不是幾句冷言冷語,而是一直都會有冷言冷語伴隨著你,即便是你學有所成,也許會博得一些學子的認可,也會引起其他學子的嫉妒,也許說的更難聽,你也不怕嗎?”
“我當然不怕!”賀蘭敏之立即挺直了胸膛,他已經不是沒有經曆磨難的天真少年。
“等會兒,不對,誰說我要去國子監讀書了?我要學習兵法武藝,我上戰場建功立業!”
賀蘭敏月勸道:“娘是不會同意的,你是做好去國子監讀書的準備吧。隻要你用心苦讀,將來一定會功成名就的。”
“至於賀蘭家的那幫子人,不過是一群膽小怕事的小人而已,何必與他們一般見識?”
兄妹倆正說著話,武順走進了院落。
“天這麽冷,怎麽在院子裏說話?”
“娘。”
“娘,我剛才在院子裏舞槍來著。我感覺我的槍法進展神速。”
武順對於兒子的槍法並不感興趣,道:“別整日間舞刀弄槍的,跟娘進來,娘有話要對你說。”
兄妹倆跟著走進了房裏。
武順在椅子上坐了下來,看著麵龐清秀的兒子,說道:“剛才你姨母說起你的前程,提議讓你去國子監讀書……”
賀蘭敏之連忙道:“娘,妹妹已經原原本本的告訴了我,我不想去國子監讀書。”
武順聽了心裏說不清楚是什麽滋味,既有些放心,又有些失望。
“不去國子監讀書也好,娘給你請個有學問的先生,以你的聰慧,在家裏用心苦讀一樣能學有所成。”
賀蘭敏之搖頭道:“娘,我不想用心苦讀,我想學習兵法武藝,投身軍旅建功立業……”
還沒等賀蘭敏之說完,武順已經斷然道:“不行!”
賀蘭敏之連忙道:“娘,隻有在沙場上建功立業才能快速的光耀門楣,去國子監讀書還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登科,登科之後也隻能從小官做起,不知道猴年馬月才會升遷。”
武順苦口婆心道:“你以為在沙場上建功立業就那麽容易嗎?你知道一場戰爭要掩埋多少屍骨嗎?投身軍旅,九死一生,去國子監讀書才是正途!”
賀蘭敏之據理力爭:“我也知道投身軍旅很危險,所以才要拜名將為師,習得一身高強的武藝,再熟讀兵法,自然就不怕遇到危險,反而能建功立業。”
武順嗬斥道:“你知道個屁,刀槍無眼,還有滿天亂飛的弓箭,武藝強並不代表就沒有危險。”
“再說了,娘可不認識什麽名將,沒法讓你拜師。”
賀蘭敏之連忙道:“娘,國公認識啊!蘇定方不就是名將嗎?是國公向皇帝舉薦的他,他還能不感激國公,不賣國公的麵子?”
“我可以拜師跟他學習兵法,就是不知道他武藝如何。若是他武藝不怎麽樣,還有薛仁貴呢。”
“我聽說薛萬徹悍勇無雙,卻被薛仁貴一槍挑殺,薛仁貴的武藝是一等一的的好。”
“薛仁貴曾是國公的親兵,正是受到了國公的賞識,才有了如今的聲名鵲起。”
“若是能有國公幫我打個招唿,我肯定能拜師。”
別說,還真別說,這條路還真能走的通,武順臉上大變,斥道:“還想求國公幫忙,我可沒那麽大臉,要求你自己求去!”
如果說父親的病逝隻是讓他感到受了人情冷暖,那麽武元慶深陷謀逆之案後,他才真正感受到了世間險惡。
就連有同樣血脈的賀蘭家人都恨不得他們在世間消失,以免同謀逆案扯上一絲一毫的聯係。
如果不是有姨母還可以投奔,他真的不敢想後果會如何。
因為房遺愛的蝴蝶效應,讓武元慶牽涉到了謀逆案中,就連賀蘭敏之都受到了極大的影響,他渴望權勢,渴望能夠建功立業出人頭地。
賀蘭敏之當然不會忘記在賀蘭家的日子,跟現在相比,在賀蘭家的日子就如身處地獄一般。
所以,她格外珍惜如今的生活,當然不希望兄長上戰場。
賀蘭敏月連忙勸說道:“國公是武藝出眾,也上過戰場,可他上戰場是帶領的火器營,並沒有親自上陣衝殺,他主要功績並不是來自戰場,靠的是他才學。”
賀蘭敏之點頭道:“我知道國公的功績並非來自戰場,但是上戰場確實是建功立業的最快的途徑。”
“像蘇定方,之前不過是寂寂無名的中郎將,就因為受到了國公的賞識,被國公舉薦給了陛下,如今已經建功立業,名揚天下。”
“還有薛仁貴,之前不過是個農夫,也是因為武藝好受到了國公的賞識,如今已經聲名鵲起,備受陛下的信重。”
賀蘭敏之跺了跺腳,急聲道:“可是上戰場太危險了,娘肯定不會答應讓你學習武藝兵法,更不會答應讓你投身軍旅。”
“姨母提議讓你去國子監讀書,娘都還在猶豫呢。”
賀蘭敏之也知道自己投身軍旅的想法很難獲得母親的支持,不過聽妹妹說母親連姨母讓他去國子監讀書的提議都在遲疑,他感到非常的不解。
”
“姨母提議讓我去國子監讀書,娘有什麽好遲疑的?”
賀蘭敏月解釋道:“還不是因為咱們有個謀反的舅舅?姨母說了,國公可以幫你打招唿,讓國子監的博士、司業都不會為難你,卻難保學子們知道你的身世後,不會說些不好聽的話。”
“娘是擔心你受不了那些冷言冷語,姨母說了,你若受不了那些冷言冷語,就會變得消沉猥瑣,就成了一個廢物。若是能挺過去,你的內心就會變得更加強大,將來必有所成。”
“哥,你不會怕了吧?”
原本賀蘭敏月也猶豫著要不要支持兄長去國子監讀書,如今得知兄長想學習武藝兵法投身軍旅,頓時就不再猶豫了。
去國子監總比投身軍旅要好,所以她就用了激將法。
賀蘭敏之當即冷笑道:“不過是幾句冷言冷語而已,我連上戰場都不怕,我會怕這個?”
賀蘭敏月微微搖頭道:“那可不是幾句冷言冷語,而是一直都會有冷言冷語伴隨著你,即便是你學有所成,也許會博得一些學子的認可,也會引起其他學子的嫉妒,也許說的更難聽,你也不怕嗎?”
“我當然不怕!”賀蘭敏之立即挺直了胸膛,他已經不是沒有經曆磨難的天真少年。
“等會兒,不對,誰說我要去國子監讀書了?我要學習兵法武藝,我上戰場建功立業!”
賀蘭敏月勸道:“娘是不會同意的,你是做好去國子監讀書的準備吧。隻要你用心苦讀,將來一定會功成名就的。”
“至於賀蘭家的那幫子人,不過是一群膽小怕事的小人而已,何必與他們一般見識?”
兄妹倆正說著話,武順走進了院落。
“天這麽冷,怎麽在院子裏說話?”
“娘。”
“娘,我剛才在院子裏舞槍來著。我感覺我的槍法進展神速。”
武順對於兒子的槍法並不感興趣,道:“別整日間舞刀弄槍的,跟娘進來,娘有話要對你說。”
兄妹倆跟著走進了房裏。
武順在椅子上坐了下來,看著麵龐清秀的兒子,說道:“剛才你姨母說起你的前程,提議讓你去國子監讀書……”
賀蘭敏之連忙道:“娘,妹妹已經原原本本的告訴了我,我不想去國子監讀書。”
武順聽了心裏說不清楚是什麽滋味,既有些放心,又有些失望。
“不去國子監讀書也好,娘給你請個有學問的先生,以你的聰慧,在家裏用心苦讀一樣能學有所成。”
賀蘭敏之搖頭道:“娘,我不想用心苦讀,我想學習兵法武藝,投身軍旅建功立業……”
還沒等賀蘭敏之說完,武順已經斷然道:“不行!”
賀蘭敏之連忙道:“娘,隻有在沙場上建功立業才能快速的光耀門楣,去國子監讀書還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登科,登科之後也隻能從小官做起,不知道猴年馬月才會升遷。”
武順苦口婆心道:“你以為在沙場上建功立業就那麽容易嗎?你知道一場戰爭要掩埋多少屍骨嗎?投身軍旅,九死一生,去國子監讀書才是正途!”
賀蘭敏之據理力爭:“我也知道投身軍旅很危險,所以才要拜名將為師,習得一身高強的武藝,再熟讀兵法,自然就不怕遇到危險,反而能建功立業。”
武順嗬斥道:“你知道個屁,刀槍無眼,還有滿天亂飛的弓箭,武藝強並不代表就沒有危險。”
“再說了,娘可不認識什麽名將,沒法讓你拜師。”
賀蘭敏之連忙道:“娘,國公認識啊!蘇定方不就是名將嗎?是國公向皇帝舉薦的他,他還能不感激國公,不賣國公的麵子?”
“我可以拜師跟他學習兵法,就是不知道他武藝如何。若是他武藝不怎麽樣,還有薛仁貴呢。”
“我聽說薛萬徹悍勇無雙,卻被薛仁貴一槍挑殺,薛仁貴的武藝是一等一的的好。”
“薛仁貴曾是國公的親兵,正是受到了國公的賞識,才有了如今的聲名鵲起。”
“若是能有國公幫我打個招唿,我肯定能拜師。”
別說,還真別說,這條路還真能走的通,武順臉上大變,斥道:“還想求國公幫忙,我可沒那麽大臉,要求你自己求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