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兩難
大唐:李二你的綠帽掉了 作者:七月餘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治其實很清楚父皇給妹妹準備了多少嫁妝,因為有不少嫁妝還是他負責采買的。
他也知道父皇將一半母後的體己給妹妹,對此他沒有任何意見。
如果不是想將留下母後的遺物作為懷念,他甚至可以全都給妹妹。
雖然母後留下的體己價值不菲,但是他要繼承的是父皇的江山,所以母後留下的體己其實也不算什麽。
李世民笑道:“這個傻丫頭,覺得自己的嫁妝比高陽多很多,兩人接連出嫁會影響不好。”
高陽她憑什麽能跟妹妹比?
一個是婕妤所出,一個是皇後所出,這中間還差著四妃九嬪呢,高陽沒有母親留下的豐厚體己,這能怪得了別人?
李治有些不解道:“你比高陽的嫁妝,這不很正常嗎?”
是很正常,但是超出太多倍就不正常了,怕是比當初長樂姐姐出嫁時的嫁妝還要多的多呢。
晉陽公主嬌哼道:“稚奴哥哥,你知道為何父皇要給我準備那麽多嫁妝嗎?因為怕你以後對我不好。”
李治聽完後汗都出來了,很是無語道:“我怎麽可能對你不好?這又是從何說起?哪怕是隻有一口吃的,我也會先讓給你啊!”
晉陽公主笑嘻嘻道:“父皇,您聽見了吧?稚奴哥哥一定會對我好的。”
李世民笑道:“朕之所以那麽說隻是讓你別因為嫁妝多而心情不好。”
李治聽了心裏鬆了口氣,寬慰道:“兕子,你值得的,你是世上最美麗最可愛最善良最尊貴的公主。”
晉陽公主笑道:“我是怕姐姐們知道後會傷心,不過,父皇說了會把母後的體己提前送到公主府的庫房裏。”
其他的姐姐有什麽好傷心的?
人與人本就是不一樣的,生下來就不一樣。
晉陽是嫡出,而且還是由父皇親手養育長大,本就和其他公主不一樣。
就像他是太子,難道還怕別的皇子會嫉妒不成?
李治覺得妹妹就是太善良了,才會如此顧忌別的姐姐的心情,父皇的擔心也不是多餘的,妹妹的善良需要他來守護!
晉陽公主突然發現話題扯的太遠了,嫁妝什麽的其實也沒那麽重要,重要的是婚期啊。
晉陽公主連忙問道:“父皇,您剛才說嫁妝再過一兩個月就準備好了,那婚期到底定在是那麽時候啊?我覺得臘月也來得及啊。”
李世民無奈道:“臘月太過倉促了,朕還想為你舉辦一場盛大而又完美的婚禮呢,等到開春的時候最合適,稚奴,你覺得呢?”
見到父皇和兕子同時將目光轉向了自己,這一刻李治突然很想狠狠的給自己一巴掌,好把自己扇暈過去。
這簡直就是一個送命題啊!
附和父皇,妹妹肯定對他有意見。
附和妹妹,父皇肯定對他有意見。
真是兩難啊,他就不應該這個時候過來。
李治沉吟道:“何不讓太史局根據妹妹和房遺愛的生辰八字測算出幾個吉日來,到時候再決定婚期?”
李世民聽了不由心中一動,連連點頭道:“稚奴說的有理!”
晉陽公主聽了也點頭表示讚同,隨即叮囑道:“父皇,您可不能幹預太史局的測算結果!”
太史局測算出的吉日肯定不止一個,若是父皇給太史局一些暗示的話,太史局有可能直接把最近的吉日給去掉了。
李世民笑道:“這和你的幸福息息相關,朕豈會幹預?”
說完之後,李世民看向李治,問道:“這個時間過來,有什麽事嗎?”
李治笑道:“兒臣也聽說了淩煙閣二十四功臣像,父皇心裏可有人選了?”
李世民笑著點頭道:“朕經過再三斟酌已經有了二十四個人選,明日再與群臣議一議。你覺得該是哪二十四個功臣入選?”
李治道:“臣唯獨在一個人選上猶豫不定。”
李世民詫異的問道:“誰?”
李治道:“房遺愛。”
晉陽公主聽了不由吃驚的張大了小嘴,她也聽說了淩煙閣二十四功臣像,卻從未想過房遺愛也會列入其中。
沒想到太子哥哥竟然覺得房遺愛也有資格列入其中!
不過,這算是朝中大事,又與房遺愛有關,晉陽公主並沒有開口說什麽。
李世民聽了也不由微微一愣,他思索的都是曾經老將、老臣,倒是沒有想過房遺愛。
李世民沉吟道:“房遺愛的功勞當然不小,但是畢竟太年輕,資曆太淺,沒有在開國之戰中立下功勞,也沒有在開國之初強敵環伺的時候立下功勞,將他選入這二十四功臣隻怕不能服眾。”
李治道:“他確實資曆的淺,但是他所立下的那些功勞卻都關乎千秋萬代,隻看一時有些偏薄。”
晉陽公主忍不住插嘴道:“太子哥哥,若是房遺愛也選入二十四功臣,畫像和其他功臣掛在淩煙閣上多麽突兀啊,其他的功臣都是胡須那麽長的老臣,唯獨他那麽年輕,顯得格格不入。”
房遺愛和那些功臣根本就不是一個年代的人,他們的功績也完全不同,將他列入其中確實突兀。
而且隻選二十四個功臣,那麽必然會有很多功臣沒能入選,若是房遺愛入選了,那麽必然會讓那些人不服,甚至引起他們的敵視。
能夠入選二十四功臣固然榮耀,卻不值當的,短短的時間內,晉陽公主就已經想了個明白。
李世民笑道:“若是他早生二十年的話,這二十四功臣必然有他一個,現在嘛,就不要拔苗助長了。”
晉陽公主掩嘴而笑:“才不要他早生二十年呢!”
李治聽了隻有點頭的份,不過他心裏還是為房遺愛感到遺憾。
他可不覺得這是拔苗助長,要說開國二十四功臣,那房遺愛確實無法入選。
若是選開國至今對大唐貢獻最大的二十四功臣,那麽房遺愛必然能入選。
火炮、棉花、雙季稻、熱氣球這些功勞加起來,不敢說和房玄齡、李靖、杜如晦等功臣相比,和唐儉、劉政會等人相比尤有勝之吧?
他也知道父皇將一半母後的體己給妹妹,對此他沒有任何意見。
如果不是想將留下母後的遺物作為懷念,他甚至可以全都給妹妹。
雖然母後留下的體己價值不菲,但是他要繼承的是父皇的江山,所以母後留下的體己其實也不算什麽。
李世民笑道:“這個傻丫頭,覺得自己的嫁妝比高陽多很多,兩人接連出嫁會影響不好。”
高陽她憑什麽能跟妹妹比?
一個是婕妤所出,一個是皇後所出,這中間還差著四妃九嬪呢,高陽沒有母親留下的豐厚體己,這能怪得了別人?
李治有些不解道:“你比高陽的嫁妝,這不很正常嗎?”
是很正常,但是超出太多倍就不正常了,怕是比當初長樂姐姐出嫁時的嫁妝還要多的多呢。
晉陽公主嬌哼道:“稚奴哥哥,你知道為何父皇要給我準備那麽多嫁妝嗎?因為怕你以後對我不好。”
李治聽完後汗都出來了,很是無語道:“我怎麽可能對你不好?這又是從何說起?哪怕是隻有一口吃的,我也會先讓給你啊!”
晉陽公主笑嘻嘻道:“父皇,您聽見了吧?稚奴哥哥一定會對我好的。”
李世民笑道:“朕之所以那麽說隻是讓你別因為嫁妝多而心情不好。”
李治聽了心裏鬆了口氣,寬慰道:“兕子,你值得的,你是世上最美麗最可愛最善良最尊貴的公主。”
晉陽公主笑道:“我是怕姐姐們知道後會傷心,不過,父皇說了會把母後的體己提前送到公主府的庫房裏。”
其他的姐姐有什麽好傷心的?
人與人本就是不一樣的,生下來就不一樣。
晉陽是嫡出,而且還是由父皇親手養育長大,本就和其他公主不一樣。
就像他是太子,難道還怕別的皇子會嫉妒不成?
李治覺得妹妹就是太善良了,才會如此顧忌別的姐姐的心情,父皇的擔心也不是多餘的,妹妹的善良需要他來守護!
晉陽公主突然發現話題扯的太遠了,嫁妝什麽的其實也沒那麽重要,重要的是婚期啊。
晉陽公主連忙問道:“父皇,您剛才說嫁妝再過一兩個月就準備好了,那婚期到底定在是那麽時候啊?我覺得臘月也來得及啊。”
李世民無奈道:“臘月太過倉促了,朕還想為你舉辦一場盛大而又完美的婚禮呢,等到開春的時候最合適,稚奴,你覺得呢?”
見到父皇和兕子同時將目光轉向了自己,這一刻李治突然很想狠狠的給自己一巴掌,好把自己扇暈過去。
這簡直就是一個送命題啊!
附和父皇,妹妹肯定對他有意見。
附和妹妹,父皇肯定對他有意見。
真是兩難啊,他就不應該這個時候過來。
李治沉吟道:“何不讓太史局根據妹妹和房遺愛的生辰八字測算出幾個吉日來,到時候再決定婚期?”
李世民聽了不由心中一動,連連點頭道:“稚奴說的有理!”
晉陽公主聽了也點頭表示讚同,隨即叮囑道:“父皇,您可不能幹預太史局的測算結果!”
太史局測算出的吉日肯定不止一個,若是父皇給太史局一些暗示的話,太史局有可能直接把最近的吉日給去掉了。
李世民笑道:“這和你的幸福息息相關,朕豈會幹預?”
說完之後,李世民看向李治,問道:“這個時間過來,有什麽事嗎?”
李治笑道:“兒臣也聽說了淩煙閣二十四功臣像,父皇心裏可有人選了?”
李世民笑著點頭道:“朕經過再三斟酌已經有了二十四個人選,明日再與群臣議一議。你覺得該是哪二十四個功臣入選?”
李治道:“臣唯獨在一個人選上猶豫不定。”
李世民詫異的問道:“誰?”
李治道:“房遺愛。”
晉陽公主聽了不由吃驚的張大了小嘴,她也聽說了淩煙閣二十四功臣像,卻從未想過房遺愛也會列入其中。
沒想到太子哥哥竟然覺得房遺愛也有資格列入其中!
不過,這算是朝中大事,又與房遺愛有關,晉陽公主並沒有開口說什麽。
李世民聽了也不由微微一愣,他思索的都是曾經老將、老臣,倒是沒有想過房遺愛。
李世民沉吟道:“房遺愛的功勞當然不小,但是畢竟太年輕,資曆太淺,沒有在開國之戰中立下功勞,也沒有在開國之初強敵環伺的時候立下功勞,將他選入這二十四功臣隻怕不能服眾。”
李治道:“他確實資曆的淺,但是他所立下的那些功勞卻都關乎千秋萬代,隻看一時有些偏薄。”
晉陽公主忍不住插嘴道:“太子哥哥,若是房遺愛也選入二十四功臣,畫像和其他功臣掛在淩煙閣上多麽突兀啊,其他的功臣都是胡須那麽長的老臣,唯獨他那麽年輕,顯得格格不入。”
房遺愛和那些功臣根本就不是一個年代的人,他們的功績也完全不同,將他列入其中確實突兀。
而且隻選二十四個功臣,那麽必然會有很多功臣沒能入選,若是房遺愛入選了,那麽必然會讓那些人不服,甚至引起他們的敵視。
能夠入選二十四功臣固然榮耀,卻不值當的,短短的時間內,晉陽公主就已經想了個明白。
李世民笑道:“若是他早生二十年的話,這二十四功臣必然有他一個,現在嘛,就不要拔苗助長了。”
晉陽公主掩嘴而笑:“才不要他早生二十年呢!”
李治聽了隻有點頭的份,不過他心裏還是為房遺愛感到遺憾。
他可不覺得這是拔苗助長,要說開國二十四功臣,那房遺愛確實無法入選。
若是選開國至今對大唐貢獻最大的二十四功臣,那麽房遺愛必然能入選。
火炮、棉花、雙季稻、熱氣球這些功勞加起來,不敢說和房玄齡、李靖、杜如晦等功臣相比,和唐儉、劉政會等人相比尤有勝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