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善德女王
大唐:李二你的綠帽掉了 作者:七月餘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之前高句麗的大軍一路攻城拔寨勢如破竹,讓善德女王和朝臣們有種國家要覆滅的感覺,不得已才死馬當作活馬醫,向大唐求援。
後來高句麗大軍突然停止進攻,撤迴了一部分兵馬,讓他們終於能夠喘口氣了。
他們以為是唐軍出兵襲擾遼東,迫使高句麗撤兵迴援,卻沒想到唐軍的攻勢竟然如此之猛。
有朝臣喜道:“我們新羅牽製出了高句麗的大軍,以至於高句麗國內兵力空虛,這才讓大唐有機可乘,進兵神速。”
“如今高句麗匆匆撤兵,連攻占的城池都丟棄不管了,咱們輕而易舉的收複國土,這是大大的好事啊。”
善德女王臉上同樣滿是喜色,徘徊著沉吟道:“雖說淵蓋蘇文派兵攻打我們,但是絕對不會放鬆對遼東諸城的鎮守。”
“唐軍能這麽快就攻打到了烏骨城,而且還將迴援的十五萬大軍擊敗,由此可見,唐軍的確是英勇善戰。”
旁邊的朝臣高興道:“女王說的是,這次多虧了唐軍善戰,讓高句麗吃了這麽大一個虧,想必以後淵蓋蘇文也不敢輕易對我們新羅動兵了!”
善德女王美目閃動,思索道:“隻是如此嗎?”
旁邊的朝臣驚訝道:“女王的意思是?”
善德女王展顏一笑:“唐軍一路高歌猛進,如此盡心盡力,難道就隻是為了解我們新羅之危嗎?”
“隻怕大唐皇帝是誌在高句麗!”
朝臣們聽了也不由思索起來。
“女王,前隋百萬大軍都攻不下高句麗,甚至最終鬧的國家覆滅,大唐皇帝還敢謀取高句麗?”
“臣覺得女王說的有道理,唐軍如今已經攻取了烏骨城,又擊敗了十五萬援軍,再往東就是一片坦途,用不多久就能兵臨平壤城!”
“如今高句麗的大軍已經迴援,唐軍就算是兵臨平壤城又能如何?難道還能攻下平壤城?”
“說的是,平壤城可是高句麗王都,又有重兵鎮守,豈是那麽容易被攻破的?”
善德女王擺了擺手道:“唐軍能不能攻下平壤城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今高句麗要應付唐軍的進攻,正是最虛弱的時候,我們豈能錯過?”
金春秋拱手問道:“女王莫非是想趁機攻打高句麗?”
善德女王點頭道:“不錯,高句麗人侵占我城池數十座,殺我臣民何止萬千,如此大仇怎能不報?”
“如今高句麗人屯兵在王都應對唐軍的進攻,正是我們反攻高句麗,占領高句麗城池的大好機會!”
一眾朝臣們聽了不由思索起來,雖然在防禦高句麗人的進攻當中,他們新羅損失慘重。
但是唐軍攻打高句麗人,高句麗人的損失更加慘重,如今屯兵駐守王都,無暇東顧,確實是攻占高句麗城池的好機會。
想到這裏,一眾朝臣們也禁不住激動起來,誰不希望開疆擴土呢?
隻是這攻守之勢轉變的未免也太快了!
金春秋激動道:“女王所言甚是,就該趁機攻占高句麗的城池!”
其他朝臣也紛紛表態。
“臣等附議!”
善德女王聽了滿意的點頭,揚聲道:“好,便傳孤的旨意,命大將軍金庾信領兵五萬,攻打高句麗南郊!”
很快就有文臣擬好了旨意,善德女王蓋上印信之後,便遣人匆匆前去傳旨。
有朝臣問道:“女王,若是唐軍攻下了王都又該如何?”
此言一出,朝臣們不由微微一怔,雖說可能性不大,但是唐軍都已經攻到了平壤城下,攻破平壤城也不是沒有可能。
善德女王微微一笑:“若是平壤城真的被攻破,那高句麗人必然大亂,金庾信正好可以領兵多攻占城池,到時候便可與大唐一起瓜分高句麗!”
“待到那時,我們新羅不但除掉大敵,而且實力大漲!”
一眾朝臣們聽了也不免唿吸急促了起來,實在是這個結果太讓人向往,太讓人激動了。
善德女王旋即搖頭道:“可惜啊,唐軍想要攻破平壤城談何容易,淵蓋蘇文隻需要堅守幾個月,天氣轉冷,唐軍就隻能無功而返了。”
一眾朝臣們也不由感到惋惜,大唐勞師遠征,想要攻破平壤城的可能性太小了。
原本新羅陰雲密布,被高句麗的大軍壓的喘不過氣來,臣民百姓甚至有些絕望,卻沒想到好消息來的這麽快。
聽說唐軍攻入高句麗,迫使高句麗人退兵,金城的百姓們欣喜若狂,敲鑼打鼓的慶祝,比過節還要熱鬧。
在察覺高句麗的兵馬退走之後,金庾信一開始仍然按兵不動,生怕高句麗人會殺個迴馬槍。
再三確定高句麗人真的退走了,甚至沒有留下一兵一卒,他這才帶領大軍尾隨其後。
隻是,此時想要追擊高句麗人已經晚了。
而且高句麗人此番進攻勢如破竹,將士們已經對高句麗人產生了畏懼。
金庾信帶著大軍緩緩而行,一路上不費一兵一卒就收複了被高句麗人收複的城池。
眼看高句麗人如此狼狽的退走,大軍的士氣也慢慢漲起來了。
就在此時,金庾信收到了女王的急信。
女王要他領兵攻打高句麗南郊!
接到女王的旨意,金庾信心中不由大為振奮,王上雖是女子,卻並不怯弱,竟然敢令他趁機攻打高句麗!
將這事仔細思索了一遍之後,他也覺得此事大有可為。
如今高句麗人正全力守衛王都,防備唐軍的進攻,縱然南郊仍然留有兵馬駐守,兵力也會比以前要少,更不會有兵馬來援。
在這樣的情形下,他率領五萬大軍怎麽也能攻下幾座城池!
就算唐軍最終被高句麗人擊退,高句麗也損兵折將元氣大傷,哪還有餘力來奪迴城池!
此番高句麗退兵雖然是唐軍攻入高句麗腹地的緣故,但是如果他趁機攻占了高句麗的城池,定能挽迴朝廷的顏麵,讓君臣百姓揚眉吐氣。
而他也能立下大功,聲望大漲。
一念及此,金庾信對南郊諸城可以說是勢在必得,當即高喝道:“傳我將令,加速行軍!”
後來高句麗大軍突然停止進攻,撤迴了一部分兵馬,讓他們終於能夠喘口氣了。
他們以為是唐軍出兵襲擾遼東,迫使高句麗撤兵迴援,卻沒想到唐軍的攻勢竟然如此之猛。
有朝臣喜道:“我們新羅牽製出了高句麗的大軍,以至於高句麗國內兵力空虛,這才讓大唐有機可乘,進兵神速。”
“如今高句麗匆匆撤兵,連攻占的城池都丟棄不管了,咱們輕而易舉的收複國土,這是大大的好事啊。”
善德女王臉上同樣滿是喜色,徘徊著沉吟道:“雖說淵蓋蘇文派兵攻打我們,但是絕對不會放鬆對遼東諸城的鎮守。”
“唐軍能這麽快就攻打到了烏骨城,而且還將迴援的十五萬大軍擊敗,由此可見,唐軍的確是英勇善戰。”
旁邊的朝臣高興道:“女王說的是,這次多虧了唐軍善戰,讓高句麗吃了這麽大一個虧,想必以後淵蓋蘇文也不敢輕易對我們新羅動兵了!”
善德女王美目閃動,思索道:“隻是如此嗎?”
旁邊的朝臣驚訝道:“女王的意思是?”
善德女王展顏一笑:“唐軍一路高歌猛進,如此盡心盡力,難道就隻是為了解我們新羅之危嗎?”
“隻怕大唐皇帝是誌在高句麗!”
朝臣們聽了也不由思索起來。
“女王,前隋百萬大軍都攻不下高句麗,甚至最終鬧的國家覆滅,大唐皇帝還敢謀取高句麗?”
“臣覺得女王說的有道理,唐軍如今已經攻取了烏骨城,又擊敗了十五萬援軍,再往東就是一片坦途,用不多久就能兵臨平壤城!”
“如今高句麗的大軍已經迴援,唐軍就算是兵臨平壤城又能如何?難道還能攻下平壤城?”
“說的是,平壤城可是高句麗王都,又有重兵鎮守,豈是那麽容易被攻破的?”
善德女王擺了擺手道:“唐軍能不能攻下平壤城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今高句麗要應付唐軍的進攻,正是最虛弱的時候,我們豈能錯過?”
金春秋拱手問道:“女王莫非是想趁機攻打高句麗?”
善德女王點頭道:“不錯,高句麗人侵占我城池數十座,殺我臣民何止萬千,如此大仇怎能不報?”
“如今高句麗人屯兵在王都應對唐軍的進攻,正是我們反攻高句麗,占領高句麗城池的大好機會!”
一眾朝臣們聽了不由思索起來,雖然在防禦高句麗人的進攻當中,他們新羅損失慘重。
但是唐軍攻打高句麗人,高句麗人的損失更加慘重,如今屯兵駐守王都,無暇東顧,確實是攻占高句麗城池的好機會。
想到這裏,一眾朝臣們也禁不住激動起來,誰不希望開疆擴土呢?
隻是這攻守之勢轉變的未免也太快了!
金春秋激動道:“女王所言甚是,就該趁機攻占高句麗的城池!”
其他朝臣也紛紛表態。
“臣等附議!”
善德女王聽了滿意的點頭,揚聲道:“好,便傳孤的旨意,命大將軍金庾信領兵五萬,攻打高句麗南郊!”
很快就有文臣擬好了旨意,善德女王蓋上印信之後,便遣人匆匆前去傳旨。
有朝臣問道:“女王,若是唐軍攻下了王都又該如何?”
此言一出,朝臣們不由微微一怔,雖說可能性不大,但是唐軍都已經攻到了平壤城下,攻破平壤城也不是沒有可能。
善德女王微微一笑:“若是平壤城真的被攻破,那高句麗人必然大亂,金庾信正好可以領兵多攻占城池,到時候便可與大唐一起瓜分高句麗!”
“待到那時,我們新羅不但除掉大敵,而且實力大漲!”
一眾朝臣們聽了也不免唿吸急促了起來,實在是這個結果太讓人向往,太讓人激動了。
善德女王旋即搖頭道:“可惜啊,唐軍想要攻破平壤城談何容易,淵蓋蘇文隻需要堅守幾個月,天氣轉冷,唐軍就隻能無功而返了。”
一眾朝臣們也不由感到惋惜,大唐勞師遠征,想要攻破平壤城的可能性太小了。
原本新羅陰雲密布,被高句麗的大軍壓的喘不過氣來,臣民百姓甚至有些絕望,卻沒想到好消息來的這麽快。
聽說唐軍攻入高句麗,迫使高句麗人退兵,金城的百姓們欣喜若狂,敲鑼打鼓的慶祝,比過節還要熱鬧。
在察覺高句麗的兵馬退走之後,金庾信一開始仍然按兵不動,生怕高句麗人會殺個迴馬槍。
再三確定高句麗人真的退走了,甚至沒有留下一兵一卒,他這才帶領大軍尾隨其後。
隻是,此時想要追擊高句麗人已經晚了。
而且高句麗人此番進攻勢如破竹,將士們已經對高句麗人產生了畏懼。
金庾信帶著大軍緩緩而行,一路上不費一兵一卒就收複了被高句麗人收複的城池。
眼看高句麗人如此狼狽的退走,大軍的士氣也慢慢漲起來了。
就在此時,金庾信收到了女王的急信。
女王要他領兵攻打高句麗南郊!
接到女王的旨意,金庾信心中不由大為振奮,王上雖是女子,卻並不怯弱,竟然敢令他趁機攻打高句麗!
將這事仔細思索了一遍之後,他也覺得此事大有可為。
如今高句麗人正全力守衛王都,防備唐軍的進攻,縱然南郊仍然留有兵馬駐守,兵力也會比以前要少,更不會有兵馬來援。
在這樣的情形下,他率領五萬大軍怎麽也能攻下幾座城池!
就算唐軍最終被高句麗人擊退,高句麗也損兵折將元氣大傷,哪還有餘力來奪迴城池!
此番高句麗退兵雖然是唐軍攻入高句麗腹地的緣故,但是如果他趁機攻占了高句麗的城池,定能挽迴朝廷的顏麵,讓君臣百姓揚眉吐氣。
而他也能立下大功,聲望大漲。
一念及此,金庾信對南郊諸城可以說是勢在必得,當即高喝道:“傳我將令,加速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