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猛士
大唐:李二你的綠帽掉了 作者:七月餘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既然皇帝已經做了決定,一眾將領們當即轟然領命。
之前覺得應該先攻打新城的將領也沒有任何異議,對於皇帝決策能力,他們非常的信服。
接下來就是具體的作戰部署,如何佯攻吸引新城的注意力讓遼東城放鬆警惕,如何強渡遼河,渡河的順序安排。
毫無疑問,火器營被排在了最後渡河。
因為火炮太過沉重,沒法通過浮橋渡河,隻能用船載過去,而且如何上船如何下船都是個問題。
火槍倒是容易背著渡河,問題是火槍怕水,前期渡河追求速度,有落水的情況很正常。
高句麗也早就得到了大唐要東征的消息,雖然他們抱著僥幸的心理覺得大唐是虛張聲勢,所以並沒有向遼東城等地增兵,但是新城、遼東城作為扼守唐軍進攻的要城,早就提高了警惕。
遼河東邊,偵查的斥候絡繹不絕,河對岸那麽大的動靜,已經被他們偵查到了。
到了此時此刻,他們終於確定了,大唐是真的出兵了。
至於大唐到底出兵多少,他們還不得而知,但是想到大隋東征的時候動輒百萬大軍,遼東城、新城的守軍倍感壓力。
百萬大軍壓城,怎麽守?
能守得住嗎?
遼東城、新城的每一個守軍的心情都很沉重,即便能守住城,最後的結果可能也十分慘重。
遼河對麵的斥候不斷的奔馳著,想要探查唐軍到底有多少兵馬,到底是什麽動向。
遼河很寬,倒是不用擔心唐軍突然過河襲擊他們,所以,他們可以在河邊光明正大的偵查。
隻是可惜,他們可沒有熱氣球和望遠鏡,因為距離實在是太遠了,他們能偵查到的消息實在是太少了。
距離前隋征遼東隻是過去了三十多年,當年依然有經曆過那場大戰的人尚存於世,還有經驗流傳了下來。
大隋幾次征遼東都是直接攻打遼東城。
所以,遼東城的氣氛最為緊張。
雖然知道唐軍沒這麽容易渡河,遼東城的城門還是大門緊閉,生怕被偷了城。
不過,遼東城還是灑出了很多斥候,一旦察覺到唐軍想要渡河,必然會派兵襲擾。
張儉接令之後立即開始大張旗鼓的佯裝要渡河。
渡河要準備船隻和木板,先用船隻送一部分士卒過河開辟陣地,然後再將繩索連接起來鋪上木板形成浮橋,後續兵馬通過浮橋迅速過河。
其實柳城早就準備的很充分了,不過張儉卻還是指揮將士們大張旗鼓的伐木,仿佛在準備渡河。
這麽大的動靜,立即就被對岸的斥候探查到了,他們紛紛迴城稟報。
唐軍要渡河攻打新城!
前隋東征都是攻打遼東城,付出了慘重的代價,這一次大唐東征可能是吸取了教訓,要攻打新城!
這很合理,畢竟新城更小,守軍也少,距離遼河距離柳城更近!
不止有新城的探子在探查消息,也有遼東城的斥候在探查消息,他們匆匆返迴了遼東城。
唐軍在上遊準備渡河,要攻打新城!
收到這消息,遼東城上下都禁不住鬆了口氣,至少不用直麵唐軍的第一波進攻!
唐軍的第一波進攻一定十分兇猛。
大軍迂迴到了下遊。
先鋒營的將士們拖出早就藏好的船推到河邊,背著弓矢刀槍跳上船,開始渡河。
船頭的的士卒們高舉著盾牌,中間的士卒們奮力的劃船。
幾百艘船爭向對岸劃去。
雖然遼東城的守軍已經偵查到唐軍要渡河攻打新城,不過他們也沒有放鬆警惕。
仍然派出了很多斥候沿著河道偵查。
下遊突然出現了兵馬拖出船來就開始渡河,遼東城的斥候立即就明白了。
糟了!
上當了!
上遊那麽大張旗鼓的準備渡河原來是佯攻!
原來唐軍仍然是要攻打遼東城!
當即有斥候飛奔迴去報信,示警的號角聲尖利的響起,附近的斥候紛紛朝這邊聚集。
數百斥候在河道邊奔馳,朝劃來的船隻射箭。
射來的箭枝大多都被盾牌擋住了,也有劃船的士卒中箭。
不過,卻沒有一艘船停下來!
冒著箭矢,一艘船陸續抵達了岸邊,船上的將士們立即跳下了船,朝岸上跑去。
高句麗的斥候也都是精銳,加上騎著馬來去如風自然占據了優勢。
不過衝到對岸的唐軍將士也勇不可擋,悍不畏死。
不過,抵擋騎兵最好的辦法就是結陣!
“結陣!”
“結陣守住陣地!”
河對岸慘烈的搏殺開始了,留在船上的士卒則拚命的劃著船聚按照順序開始連接繩索組建浮橋。
房遺愛舉著望遠鏡看著河道對麵的生死搏殺,他也禁不住血脈僨張。
第一波坐船強行渡河的先鋒將士們也可謂是損失慘重,衝到河對岸就受到了高句麗騎兵的襲殺。
以步兵對騎兵,如此大的劣勢下,他們不膽怯,不後退,仍然奮勇爭先,隻為守住這片陣地,讓後續大軍能夠迅速渡河。
這些都是大唐猛士!
此刻的房遺愛隻恨自己的火槍射程達不到,沒法幫助到河對岸的先鋒將士們。
好在,浮橋終於組建完成了,隨著李績的一聲令下,前鋒大軍開始渡河。
將士們跳上浮橋,朝著河對麵飛奔而去。
迴城報信的斥候不惜馬力一路狂奔,終於趕到了遼東城,將唐軍在下遊渡河的消息傳了迴去。
遼東城的將領聽到這消息不由大吃一驚,沒想到唐軍竟然聲東擊西!
之前收到了唐軍在上遊渡河要攻打新城的消息,他們確實放鬆了警惕。
急促的鼓聲響起,遼東城的守將匆忙聚集騎兵。
半渡而擊之這是兵法中的上策,就算不能阻止唐軍渡河,至少也能極大的殺傷敵軍,狠狠的挫一挫唐軍的士氣!
所以,不能錯過這個大好機會!
好在,自從知道唐軍大軍壓境之後,遼東城的將士們就知道早晚有一戰,所以都緊張了起來,可以說枕戈待旦。
很快就聚集好了騎兵。
數千騎兵出了遼東城,直奔遼河河畔而去。
之前覺得應該先攻打新城的將領也沒有任何異議,對於皇帝決策能力,他們非常的信服。
接下來就是具體的作戰部署,如何佯攻吸引新城的注意力讓遼東城放鬆警惕,如何強渡遼河,渡河的順序安排。
毫無疑問,火器營被排在了最後渡河。
因為火炮太過沉重,沒法通過浮橋渡河,隻能用船載過去,而且如何上船如何下船都是個問題。
火槍倒是容易背著渡河,問題是火槍怕水,前期渡河追求速度,有落水的情況很正常。
高句麗也早就得到了大唐要東征的消息,雖然他們抱著僥幸的心理覺得大唐是虛張聲勢,所以並沒有向遼東城等地增兵,但是新城、遼東城作為扼守唐軍進攻的要城,早就提高了警惕。
遼河東邊,偵查的斥候絡繹不絕,河對岸那麽大的動靜,已經被他們偵查到了。
到了此時此刻,他們終於確定了,大唐是真的出兵了。
至於大唐到底出兵多少,他們還不得而知,但是想到大隋東征的時候動輒百萬大軍,遼東城、新城的守軍倍感壓力。
百萬大軍壓城,怎麽守?
能守得住嗎?
遼東城、新城的每一個守軍的心情都很沉重,即便能守住城,最後的結果可能也十分慘重。
遼河對麵的斥候不斷的奔馳著,想要探查唐軍到底有多少兵馬,到底是什麽動向。
遼河很寬,倒是不用擔心唐軍突然過河襲擊他們,所以,他們可以在河邊光明正大的偵查。
隻是可惜,他們可沒有熱氣球和望遠鏡,因為距離實在是太遠了,他們能偵查到的消息實在是太少了。
距離前隋征遼東隻是過去了三十多年,當年依然有經曆過那場大戰的人尚存於世,還有經驗流傳了下來。
大隋幾次征遼東都是直接攻打遼東城。
所以,遼東城的氣氛最為緊張。
雖然知道唐軍沒這麽容易渡河,遼東城的城門還是大門緊閉,生怕被偷了城。
不過,遼東城還是灑出了很多斥候,一旦察覺到唐軍想要渡河,必然會派兵襲擾。
張儉接令之後立即開始大張旗鼓的佯裝要渡河。
渡河要準備船隻和木板,先用船隻送一部分士卒過河開辟陣地,然後再將繩索連接起來鋪上木板形成浮橋,後續兵馬通過浮橋迅速過河。
其實柳城早就準備的很充分了,不過張儉卻還是指揮將士們大張旗鼓的伐木,仿佛在準備渡河。
這麽大的動靜,立即就被對岸的斥候探查到了,他們紛紛迴城稟報。
唐軍要渡河攻打新城!
前隋東征都是攻打遼東城,付出了慘重的代價,這一次大唐東征可能是吸取了教訓,要攻打新城!
這很合理,畢竟新城更小,守軍也少,距離遼河距離柳城更近!
不止有新城的探子在探查消息,也有遼東城的斥候在探查消息,他們匆匆返迴了遼東城。
唐軍在上遊準備渡河,要攻打新城!
收到這消息,遼東城上下都禁不住鬆了口氣,至少不用直麵唐軍的第一波進攻!
唐軍的第一波進攻一定十分兇猛。
大軍迂迴到了下遊。
先鋒營的將士們拖出早就藏好的船推到河邊,背著弓矢刀槍跳上船,開始渡河。
船頭的的士卒們高舉著盾牌,中間的士卒們奮力的劃船。
幾百艘船爭向對岸劃去。
雖然遼東城的守軍已經偵查到唐軍要渡河攻打新城,不過他們也沒有放鬆警惕。
仍然派出了很多斥候沿著河道偵查。
下遊突然出現了兵馬拖出船來就開始渡河,遼東城的斥候立即就明白了。
糟了!
上當了!
上遊那麽大張旗鼓的準備渡河原來是佯攻!
原來唐軍仍然是要攻打遼東城!
當即有斥候飛奔迴去報信,示警的號角聲尖利的響起,附近的斥候紛紛朝這邊聚集。
數百斥候在河道邊奔馳,朝劃來的船隻射箭。
射來的箭枝大多都被盾牌擋住了,也有劃船的士卒中箭。
不過,卻沒有一艘船停下來!
冒著箭矢,一艘船陸續抵達了岸邊,船上的將士們立即跳下了船,朝岸上跑去。
高句麗的斥候也都是精銳,加上騎著馬來去如風自然占據了優勢。
不過衝到對岸的唐軍將士也勇不可擋,悍不畏死。
不過,抵擋騎兵最好的辦法就是結陣!
“結陣!”
“結陣守住陣地!”
河對岸慘烈的搏殺開始了,留在船上的士卒則拚命的劃著船聚按照順序開始連接繩索組建浮橋。
房遺愛舉著望遠鏡看著河道對麵的生死搏殺,他也禁不住血脈僨張。
第一波坐船強行渡河的先鋒將士們也可謂是損失慘重,衝到河對岸就受到了高句麗騎兵的襲殺。
以步兵對騎兵,如此大的劣勢下,他們不膽怯,不後退,仍然奮勇爭先,隻為守住這片陣地,讓後續大軍能夠迅速渡河。
這些都是大唐猛士!
此刻的房遺愛隻恨自己的火槍射程達不到,沒法幫助到河對岸的先鋒將士們。
好在,浮橋終於組建完成了,隨著李績的一聲令下,前鋒大軍開始渡河。
將士們跳上浮橋,朝著河對麵飛奔而去。
迴城報信的斥候不惜馬力一路狂奔,終於趕到了遼東城,將唐軍在下遊渡河的消息傳了迴去。
遼東城的將領聽到這消息不由大吃一驚,沒想到唐軍竟然聲東擊西!
之前收到了唐軍在上遊渡河要攻打新城的消息,他們確實放鬆了警惕。
急促的鼓聲響起,遼東城的守將匆忙聚集騎兵。
半渡而擊之這是兵法中的上策,就算不能阻止唐軍渡河,至少也能極大的殺傷敵軍,狠狠的挫一挫唐軍的士氣!
所以,不能錯過這個大好機會!
好在,自從知道唐軍大軍壓境之後,遼東城的將士們就知道早晚有一戰,所以都緊張了起來,可以說枕戈待旦。
很快就聚集好了騎兵。
數千騎兵出了遼東城,直奔遼河河畔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