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重塑江山澶淵時(節10)
穿越成了佘太君,爆改楊家將 作者:做夢小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遼軍僅僅進攻半日,就不得不停止攻城,那熊熊燃燒的火焰,誰都無法靠近。整個城裏城外彌漫著刺鼻的油脂味和烤肉味。
這一把火燒得遼軍無言,也燒得宋軍沉默。
“磨魯古,不能這樣下去,你要想辦法弄清楚城內軍械還有多少,若是這樣折損下去,還不如與以往一樣,抓些宋人去攻城”
蕭太後在營帳內麵露不悅,要知道,被活活燒死的那些軍士,可都是契丹人,這些人都是維護皇族統治的基礎。
“聖人,元帥,瀛州本就是詳穩司重點標記的地方,城內有本司偵侯,隻不過如今四麵圍城,偵侯很難送出軍情”
“聖人!臣也未想到宋人軍械如此厲害,臣請聖人降罪”
損失這麽大,蕭撻凜作為南征元帥,這份責任無論如何逃不掉。
“元帥多慮,戰場上哪有處處順心,不過如今這個局麵,可有良策?”
“臣興建營地之時,便留下南邊給宋人,這兩日四麵圍攻,隻是想看看城內守軍的成色,卻沒想到——”
蕭撻凜苦笑道:“如今不過是圍三闕一罷了,明日北門猛攻,東、西二門佯攻,留出南門。不過……”
“不過怎樣?”
“待到黃昏,臣請派出拽刺步卒猛攻東門,即使城池不破,也能給城內宋人造成極大的混亂,此時磨魯古詳穩可派人想辦法與城內偵侯聯係”
“磨魯古,此策可行否?”
“迴聖人,如此再好不過”
經過半日的燃燒,瀛州城外大火逐漸熄滅,令人作嘔的焦臭味飄蕩在空中。
守軍也隻是簡單的清理了城牆,至於遍地的屍首,實在沒有這個心情,況且四道城門全被堵死,二十萬大軍呢,死守能夠守住就是勝利。
……
……
澶州南城,一個很明顯用幾個大宅子改建出來的宮殿。
即使禦駕在外一切從簡,皇城司還是把整個宮殿包圍起來,門前留了內侍。
這時樞密使、澶州兵馬都部署、知州裴濟已經等在門外,與他一同等候的還有隨真宗皇帝來到澶州的一眾大臣。
對這些人來說,朝會在哪裏開都一樣,可是不能沒有朝會。
“裴公這宮殿弄得不錯,沒想到就連裴公也知道如何令陛下歡心”
知樞密院事周瑩從一旁湊到裴濟身邊,雲淡風輕的點了一句。他早年因為領軍出征過於酷烈,曾被裴濟多次彈劾。後來兩人又曾同判四方館。
他們這群太宗藩邸舊臣一致認為裴濟與他們不是一路人,因此多方使勁,於淳化年間使裴濟先到鎮州,後走靈州。總之,把他遠遠的扔出去。
可是沒想到一個西北戰略,反倒讓此人迴到中樞,不但如此,還得到佘太君的信任,這讓一眾太宗藩邸賢臣情何以堪。
“陛下禦駕親征,澶州條件簡陋,隻有讓陛下住得舒心,將士們才能安心,將士們安心,百姓才能放心,如此上下一心,此戰如何不勝”
“你——哼!幸進之輩!”
周瑩大老粗一個,而且家財巨萬,平時結交手下軍將,左手義氣,右手財物,無往而不利。
如今看到裴濟知道如何討好官家,以為他終於開竅,而自己等人又因種種原因被佘太君盯著,便想通過裴濟探知真宗皇帝的心思。
可是沒想到裴濟如此不留情麵,拒人於千裏之外。
“報!”
正當周瑩想和王繼英商議如何重獲官家歡心的時候,又皇城司親事官從府衙跑來,一邊跑一邊疾唿。
同一時間,有內侍從殿內出來,招唿道:“官家上朝,請諸公進殿”
大殿內,待群臣分文武排班之後,那皇城司親事官手捧文書道:“瀛州飛鴿傳書”
內侍急忙上前拿下文書,放到禦案之上。真宗皇帝打開之後,越看臉色越白。
他合上文書,思考片刻,令內侍遞交給樞密使裴濟。
裴濟看完之後,手扶長須一言不發。官家抬手一指老將高瓊,內侍會意,上前拿起文書,恭敬的奉與高瓊。
“老夫不識字,請裴公直說吧,瀛州失守了嗎?”
一道炸響在殿內傳開。他年近七旬,卻依然中氣十足。最關鍵的是,此人少年時兇猛無賴,淪為盜賊,被抓之後押送午門斬首,當其時,夏雨滂沱,他趁機砸斷鎖釘逃遁,而後在王審琦部下為將,從軍三十載,可以說是殺人如麻。
這一道斷喝,驚得真宗皇帝一激靈,瞬間緩過神來。
“咳咳,裴卿跟諸公說一下吧”
真宗皇帝想到佘太君的安排,心下稍緩,為了掩飾,咳嗽兩聲,幹脆讓裴濟先說。
“遼軍二十萬,包圍瀛州,收到傳書時,城池未破”
“嘩——”殿內眾人議論開了。
“官家,臣請領兵救援瀛州”周瑩正愁找不到機會,一聽有這機會,立刻出班請命。
真宗皇帝有些發愣,這周瑩也是參知軍事,白虎堂軍議也在,雖然全盤的戰略沒有公布,可是——走前佘太君再三強調的,謹守澶州乃是鐵律,不可更改,為何此時請命?
“官家,不可!”
還沒等裴濟說話,高瓊的大嗓門響了起來。
“瀛州城小,已經有近萬戰兵,加上城內青壯足矣,若是守不住,派人也不行。遼人二十萬,完全可以圍城的同時,以騎兵圍殲援軍”
“那可如何是好?”
真宗皇帝情不自禁就把這話說了出來。
“官家”裴濟忽然出班,平靜的說道:“這不正是吾等沙盤推演時想到的”
“如今遼人落入算計,豈不正合官家的心意”
“哦……對,對!”
真宗皇帝一愣,恍然大悟。瞬時間,心不慌了,臉色不再是慘白慘白的。
“裴卿說的對,朕隻是一時沒有想起來,正所謂將能治心,士無亂氣,將能禦氣,士無亂行,諸公共勉之!”
幾位武將麵麵相覷,即使是高瓊那個大老粗都不動聲色。雖然沒太聽懂官家說什麽,可都知道剛剛官家害怕,還被群臣都給看到了,有武將想出言安慰,無奈肚子裏沒貨,張嘴無詞。
“聖人體天,賢者法地,智者師古。陛下見敵,不見其大,憫其人也。是故陛下上體天心,不忍見生靈塗炭。然能救天下之禍者,則獲天下之福,陛下以萬乘之尊,親臨戰場,以義誅不義,若決江河而溉爝火,臨不測而擠欲墮,其克必矣!”
說話的人乃是大宋神童,當朝左正言楊億。
真宗皇帝聞言,龍顏大悅。眾臣皆拜服之。
這一把火燒得遼軍無言,也燒得宋軍沉默。
“磨魯古,不能這樣下去,你要想辦法弄清楚城內軍械還有多少,若是這樣折損下去,還不如與以往一樣,抓些宋人去攻城”
蕭太後在營帳內麵露不悅,要知道,被活活燒死的那些軍士,可都是契丹人,這些人都是維護皇族統治的基礎。
“聖人,元帥,瀛州本就是詳穩司重點標記的地方,城內有本司偵侯,隻不過如今四麵圍城,偵侯很難送出軍情”
“聖人!臣也未想到宋人軍械如此厲害,臣請聖人降罪”
損失這麽大,蕭撻凜作為南征元帥,這份責任無論如何逃不掉。
“元帥多慮,戰場上哪有處處順心,不過如今這個局麵,可有良策?”
“臣興建營地之時,便留下南邊給宋人,這兩日四麵圍攻,隻是想看看城內守軍的成色,卻沒想到——”
蕭撻凜苦笑道:“如今不過是圍三闕一罷了,明日北門猛攻,東、西二門佯攻,留出南門。不過……”
“不過怎樣?”
“待到黃昏,臣請派出拽刺步卒猛攻東門,即使城池不破,也能給城內宋人造成極大的混亂,此時磨魯古詳穩可派人想辦法與城內偵侯聯係”
“磨魯古,此策可行否?”
“迴聖人,如此再好不過”
經過半日的燃燒,瀛州城外大火逐漸熄滅,令人作嘔的焦臭味飄蕩在空中。
守軍也隻是簡單的清理了城牆,至於遍地的屍首,實在沒有這個心情,況且四道城門全被堵死,二十萬大軍呢,死守能夠守住就是勝利。
……
……
澶州南城,一個很明顯用幾個大宅子改建出來的宮殿。
即使禦駕在外一切從簡,皇城司還是把整個宮殿包圍起來,門前留了內侍。
這時樞密使、澶州兵馬都部署、知州裴濟已經等在門外,與他一同等候的還有隨真宗皇帝來到澶州的一眾大臣。
對這些人來說,朝會在哪裏開都一樣,可是不能沒有朝會。
“裴公這宮殿弄得不錯,沒想到就連裴公也知道如何令陛下歡心”
知樞密院事周瑩從一旁湊到裴濟身邊,雲淡風輕的點了一句。他早年因為領軍出征過於酷烈,曾被裴濟多次彈劾。後來兩人又曾同判四方館。
他們這群太宗藩邸舊臣一致認為裴濟與他們不是一路人,因此多方使勁,於淳化年間使裴濟先到鎮州,後走靈州。總之,把他遠遠的扔出去。
可是沒想到一個西北戰略,反倒讓此人迴到中樞,不但如此,還得到佘太君的信任,這讓一眾太宗藩邸賢臣情何以堪。
“陛下禦駕親征,澶州條件簡陋,隻有讓陛下住得舒心,將士們才能安心,將士們安心,百姓才能放心,如此上下一心,此戰如何不勝”
“你——哼!幸進之輩!”
周瑩大老粗一個,而且家財巨萬,平時結交手下軍將,左手義氣,右手財物,無往而不利。
如今看到裴濟知道如何討好官家,以為他終於開竅,而自己等人又因種種原因被佘太君盯著,便想通過裴濟探知真宗皇帝的心思。
可是沒想到裴濟如此不留情麵,拒人於千裏之外。
“報!”
正當周瑩想和王繼英商議如何重獲官家歡心的時候,又皇城司親事官從府衙跑來,一邊跑一邊疾唿。
同一時間,有內侍從殿內出來,招唿道:“官家上朝,請諸公進殿”
大殿內,待群臣分文武排班之後,那皇城司親事官手捧文書道:“瀛州飛鴿傳書”
內侍急忙上前拿下文書,放到禦案之上。真宗皇帝打開之後,越看臉色越白。
他合上文書,思考片刻,令內侍遞交給樞密使裴濟。
裴濟看完之後,手扶長須一言不發。官家抬手一指老將高瓊,內侍會意,上前拿起文書,恭敬的奉與高瓊。
“老夫不識字,請裴公直說吧,瀛州失守了嗎?”
一道炸響在殿內傳開。他年近七旬,卻依然中氣十足。最關鍵的是,此人少年時兇猛無賴,淪為盜賊,被抓之後押送午門斬首,當其時,夏雨滂沱,他趁機砸斷鎖釘逃遁,而後在王審琦部下為將,從軍三十載,可以說是殺人如麻。
這一道斷喝,驚得真宗皇帝一激靈,瞬間緩過神來。
“咳咳,裴卿跟諸公說一下吧”
真宗皇帝想到佘太君的安排,心下稍緩,為了掩飾,咳嗽兩聲,幹脆讓裴濟先說。
“遼軍二十萬,包圍瀛州,收到傳書時,城池未破”
“嘩——”殿內眾人議論開了。
“官家,臣請領兵救援瀛州”周瑩正愁找不到機會,一聽有這機會,立刻出班請命。
真宗皇帝有些發愣,這周瑩也是參知軍事,白虎堂軍議也在,雖然全盤的戰略沒有公布,可是——走前佘太君再三強調的,謹守澶州乃是鐵律,不可更改,為何此時請命?
“官家,不可!”
還沒等裴濟說話,高瓊的大嗓門響了起來。
“瀛州城小,已經有近萬戰兵,加上城內青壯足矣,若是守不住,派人也不行。遼人二十萬,完全可以圍城的同時,以騎兵圍殲援軍”
“那可如何是好?”
真宗皇帝情不自禁就把這話說了出來。
“官家”裴濟忽然出班,平靜的說道:“這不正是吾等沙盤推演時想到的”
“如今遼人落入算計,豈不正合官家的心意”
“哦……對,對!”
真宗皇帝一愣,恍然大悟。瞬時間,心不慌了,臉色不再是慘白慘白的。
“裴卿說的對,朕隻是一時沒有想起來,正所謂將能治心,士無亂氣,將能禦氣,士無亂行,諸公共勉之!”
幾位武將麵麵相覷,即使是高瓊那個大老粗都不動聲色。雖然沒太聽懂官家說什麽,可都知道剛剛官家害怕,還被群臣都給看到了,有武將想出言安慰,無奈肚子裏沒貨,張嘴無詞。
“聖人體天,賢者法地,智者師古。陛下見敵,不見其大,憫其人也。是故陛下上體天心,不忍見生靈塗炭。然能救天下之禍者,則獲天下之福,陛下以萬乘之尊,親臨戰場,以義誅不義,若決江河而溉爝火,臨不測而擠欲墮,其克必矣!”
說話的人乃是大宋神童,當朝左正言楊億。
真宗皇帝聞言,龍顏大悅。眾臣皆拜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