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疑陣演武驗真章(節3)
穿越成了佘太君,爆改楊家將 作者:做夢小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楊業與七郎正認真聽著,忽然間,聽到佘太君說要跟太宗皇帝單獨談談,頓時一驚。
楊業忙上前一步,眉頭微皺,低聲道
“夫人,什麽叫跟官家談談?哦……你是說單獨奏對,夫人啊,官家為君,吾等是臣,你可別犯了欺君之罪”
佘太君撇了一眼楊業
“你緊張什麽,既然官家已經有猜忌之心,最好的辦法,就是適當坦誠聊聊,也就是當今官家跟著太祖皇帝打天下,還有幾分氣魄,那就趁著現在這個機會,聊聊吧”
“正如我在真定府衙所說,我隻希望楊家平平安安,別無他求,官家既然給了誓書鐵卷,那就是有幾分默契在,此時不談,等什麽時候”
楊業看著佘太君,猶豫了一下,然後扭頭看了一眼楊七郎。
七郎正聽得津津有味,發現楊業看來,莫名其妙
“你看我幹嘛?聽娘說話呢’
“逆子,老夫是讓你迴去睡覺,別在這裏呆著了”
楊七郎一昂頭,就要頂迴去。佘太君見狀,衝著七郎揮揮手
“行了,你爹有話想說,你就專心練武吧,家中的事情,不用操心太多,剛才說的話,你記住了就行”
七郎聽了,隻好不情不願的離去。楊業等七郎走了之後,直愣愣的看著佘太君,半晌不說話。
“怎麽了,夫君如此看著妾身?”
“夫人,自我迴府,得知夫人所做樁樁件件,驚訝不已,循氣養血訣、金花衛。。。夫人何以教我?”
佘太君聞言,歎一口氣
“夫君可知,那日妾身在楊府花園,差一點就魂歸地府。生死之間有大恐怖,妾身懷著對夫君和孩兒們的執念,迴轉陽世,自那日起,妾身惟願夫君長壽萬年,楊家傳承百世。這天下種種對於生死二字來說,皆是外物。”
“妾身幼年時得遇異人,可惜當麵不識真人,自生死之間迴轉後,方才領悟”
楊業聞言,臉上露出心疼的神色,伸出手握著佘太君,羞愧道
“夫人辛苦,老夫慚愧,終日出征在外,冷落了夫人。。。罷了,自歸降大宋以來,常年駐守邊關,也算是盡忠以報君恩了,往後若官家允許,老夫請辭即可”
“夫君不急,依妾身看,這大宋四周皆虎狼,不管你辭不辭,先積攢楊家底蘊再說。”
“你百戰沙場,落下一身傷病,這幾日妾身就傳你循氣養血訣,調養氣血”
“哈哈,夫人傳於孩兒們即可,老夫年歲已大,氣血衰竭,怕是學不了吧”
“內經有雲,腎為先天之本,內含先天精氣;脾為後天之本,氣血化生之源,妾身這幾日研究道經,得一養身拳法,名為太極拳,夫君這幾日先用太極拳調養身體,然後找大夫開一些虎狼之藥,大量補充氣血,用循氣養血訣幫助脾胃迅速消化,屆時妾身會助夫君一舉貫通周天”
“都聽夫人安排!那我們現在去歇息如何?”
“走吧。。。”
“夫人,你這皮膚怎麽變白了。。。啊。。。這臉蛋跟當年一樣。。。循氣養血訣這麽厲害”
“啐。。。老流氓。。。”
。。。。。。
翌日晨,楊府小校場,佘太君站校場邊,楊府眾人都在佘太君背後站著,就連楊業都來看看自家夫人如何給三郎貫通循氣養血訣。
佘太君先命五郎作為陪練,與三郎在校場上麵打了半個時辰,一直到兩人都筋疲力竭,才讓他們停下來。
然後,又讓三郎開始練習循氣養血訣,楊三郎從大石穀開始學,動作招式早就記住,隻是氣血不足,往常僅能練到十九、二十式,就後繼乏力。
與五郎比鬥之後,不要說十九式,就連起手都困難。但是佘太君在旁盯著,三郎隻能咬牙開始。每當三郎動作想要停下,佘太君或拍、或刺,幫他推動氣血前行。
楊三郎一開始就慘叫不停,到了後來,他連叫的力氣都沒有了,渾身發軟,完全是靠著佘太君的動作來打完三十六式。
打完之後,三郎就癱軟在地上,渾身熱氣騰騰,裸露在外麵的皮膚,血紅欲滴,看上去隻要再碰一下,渾身的血液都要濺射出去。
佘太君看著,搖了搖頭,扭身朝三郎媳婦董月娥說道
“他的身體底子太差,你在這照看他,估計要躺半個時辰才能緩和下來,
其他人與我到大書房開會,今日要把所有的事情都安排下去”
圍觀眾人麵麵相覷,揚大郎幾人慶幸昨日沒有像三郎那麽多嘴,而楊業則有些後悔答應學循氣養血訣太早了。
楊府大書房,還是那個樣子,今日門外的守衛是府裏的老人。等他們看到佘太君領著一群人進入書房,就明白又要有大事商議,上一次這麽興師動眾,還是在北伐之前。因此,這些親兵都自覺遠離書房十米外開始警戒。
書房內,佘太君習慣性朝著主位走去,正想坐下的時候,忽然反應過來,楊業已經迴府。她停在書桌旁,扭身朝楊業說道
“夫君,你來坐吧”
楊業本來亦步亦趨跟在佘太君身後,還在考慮,是不是今晚跟佘太君商量一下,這循氣養血訣不學也罷,忽聽佘太君的問話,連忙擺擺手
“夫人,今後隻要在楊府,都是你做主,自老夫以下,唯夫人馬首是瞻”
說完,還扭身從大郎開始一個一個看過去
“爾等可有意見?”
七郎第一個反應過來,立刻讚同
“早該這樣了,爹,您除了行軍打仗,啥也不懂,現在估計連金花衛都打不過了。。。”
楊業瞪了七郎一眼,沒理他,自顧自走到左首第一張椅子,先坐了下來。
其他幾人這才反應過來,紛紛讚同道
“應該這樣”
“府裏一貫都是娘做主”
“諾!”
佘太君一看,也沒有再推辭,坐上主位,環視一圈
“今日開會,除了三郎與三郎媳婦,都在這了,二郎媳婦負責記錄,迴頭你再告訴三郎兩人關於這次會議的內容”
楊業忙上前一步,眉頭微皺,低聲道
“夫人,什麽叫跟官家談談?哦……你是說單獨奏對,夫人啊,官家為君,吾等是臣,你可別犯了欺君之罪”
佘太君撇了一眼楊業
“你緊張什麽,既然官家已經有猜忌之心,最好的辦法,就是適當坦誠聊聊,也就是當今官家跟著太祖皇帝打天下,還有幾分氣魄,那就趁著現在這個機會,聊聊吧”
“正如我在真定府衙所說,我隻希望楊家平平安安,別無他求,官家既然給了誓書鐵卷,那就是有幾分默契在,此時不談,等什麽時候”
楊業看著佘太君,猶豫了一下,然後扭頭看了一眼楊七郎。
七郎正聽得津津有味,發現楊業看來,莫名其妙
“你看我幹嘛?聽娘說話呢’
“逆子,老夫是讓你迴去睡覺,別在這裏呆著了”
楊七郎一昂頭,就要頂迴去。佘太君見狀,衝著七郎揮揮手
“行了,你爹有話想說,你就專心練武吧,家中的事情,不用操心太多,剛才說的話,你記住了就行”
七郎聽了,隻好不情不願的離去。楊業等七郎走了之後,直愣愣的看著佘太君,半晌不說話。
“怎麽了,夫君如此看著妾身?”
“夫人,自我迴府,得知夫人所做樁樁件件,驚訝不已,循氣養血訣、金花衛。。。夫人何以教我?”
佘太君聞言,歎一口氣
“夫君可知,那日妾身在楊府花園,差一點就魂歸地府。生死之間有大恐怖,妾身懷著對夫君和孩兒們的執念,迴轉陽世,自那日起,妾身惟願夫君長壽萬年,楊家傳承百世。這天下種種對於生死二字來說,皆是外物。”
“妾身幼年時得遇異人,可惜當麵不識真人,自生死之間迴轉後,方才領悟”
楊業聞言,臉上露出心疼的神色,伸出手握著佘太君,羞愧道
“夫人辛苦,老夫慚愧,終日出征在外,冷落了夫人。。。罷了,自歸降大宋以來,常年駐守邊關,也算是盡忠以報君恩了,往後若官家允許,老夫請辭即可”
“夫君不急,依妾身看,這大宋四周皆虎狼,不管你辭不辭,先積攢楊家底蘊再說。”
“你百戰沙場,落下一身傷病,這幾日妾身就傳你循氣養血訣,調養氣血”
“哈哈,夫人傳於孩兒們即可,老夫年歲已大,氣血衰竭,怕是學不了吧”
“內經有雲,腎為先天之本,內含先天精氣;脾為後天之本,氣血化生之源,妾身這幾日研究道經,得一養身拳法,名為太極拳,夫君這幾日先用太極拳調養身體,然後找大夫開一些虎狼之藥,大量補充氣血,用循氣養血訣幫助脾胃迅速消化,屆時妾身會助夫君一舉貫通周天”
“都聽夫人安排!那我們現在去歇息如何?”
“走吧。。。”
“夫人,你這皮膚怎麽變白了。。。啊。。。這臉蛋跟當年一樣。。。循氣養血訣這麽厲害”
“啐。。。老流氓。。。”
。。。。。。
翌日晨,楊府小校場,佘太君站校場邊,楊府眾人都在佘太君背後站著,就連楊業都來看看自家夫人如何給三郎貫通循氣養血訣。
佘太君先命五郎作為陪練,與三郎在校場上麵打了半個時辰,一直到兩人都筋疲力竭,才讓他們停下來。
然後,又讓三郎開始練習循氣養血訣,楊三郎從大石穀開始學,動作招式早就記住,隻是氣血不足,往常僅能練到十九、二十式,就後繼乏力。
與五郎比鬥之後,不要說十九式,就連起手都困難。但是佘太君在旁盯著,三郎隻能咬牙開始。每當三郎動作想要停下,佘太君或拍、或刺,幫他推動氣血前行。
楊三郎一開始就慘叫不停,到了後來,他連叫的力氣都沒有了,渾身發軟,完全是靠著佘太君的動作來打完三十六式。
打完之後,三郎就癱軟在地上,渾身熱氣騰騰,裸露在外麵的皮膚,血紅欲滴,看上去隻要再碰一下,渾身的血液都要濺射出去。
佘太君看著,搖了搖頭,扭身朝三郎媳婦董月娥說道
“他的身體底子太差,你在這照看他,估計要躺半個時辰才能緩和下來,
其他人與我到大書房開會,今日要把所有的事情都安排下去”
圍觀眾人麵麵相覷,揚大郎幾人慶幸昨日沒有像三郎那麽多嘴,而楊業則有些後悔答應學循氣養血訣太早了。
楊府大書房,還是那個樣子,今日門外的守衛是府裏的老人。等他們看到佘太君領著一群人進入書房,就明白又要有大事商議,上一次這麽興師動眾,還是在北伐之前。因此,這些親兵都自覺遠離書房十米外開始警戒。
書房內,佘太君習慣性朝著主位走去,正想坐下的時候,忽然反應過來,楊業已經迴府。她停在書桌旁,扭身朝楊業說道
“夫君,你來坐吧”
楊業本來亦步亦趨跟在佘太君身後,還在考慮,是不是今晚跟佘太君商量一下,這循氣養血訣不學也罷,忽聽佘太君的問話,連忙擺擺手
“夫人,今後隻要在楊府,都是你做主,自老夫以下,唯夫人馬首是瞻”
說完,還扭身從大郎開始一個一個看過去
“爾等可有意見?”
七郎第一個反應過來,立刻讚同
“早該這樣了,爹,您除了行軍打仗,啥也不懂,現在估計連金花衛都打不過了。。。”
楊業瞪了七郎一眼,沒理他,自顧自走到左首第一張椅子,先坐了下來。
其他幾人這才反應過來,紛紛讚同道
“應該這樣”
“府裏一貫都是娘做主”
“諾!”
佘太君一看,也沒有再推辭,坐上主位,環視一圈
“今日開會,除了三郎與三郎媳婦,都在這了,二郎媳婦負責記錄,迴頭你再告訴三郎兩人關於這次會議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