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肅,正規過後,便是活潑,活躍。栓子和趙鵬舉兩人,也有資格在李智麵前放鬆,甚至帶些隨意。獨立營打了大勝仗,前所未有的大勝仗,不僅以少勝多,還大量殲滅敵人,而且數量之多,足以震動整個華北鬼子。
沒等栓子匯報情況,趙鵬舉就笑嘻嘻地說:“團長,還俺們戰馬和裝備來了?”
好家夥,上來就要賬,李智知道趙鵬舉心思,就是拿這個來堵他的嘴。俗話說,好借好還,再借不難。上次的裝備隻是轉移到蒙山,由團部代管,若不歸還,還真不好開口了。
李智歎口氣,說:“唉,我這個團長無能啊,老是欠獨立營的人情,這樣吧,我留在山林不走了,當營長,讓栓子去當團長 ,你去當副團長。”
“嘿嘿,俺倆可不敢,俺們倒是想在您手下當幾天副團長……”
“行行,今天晚上你倆就去蒙山。按說打幹掉一個半大隊鬼子,自己僅傷亡一百餘人人,如此戰績,是該提拔。”
“這怎麽行呢……”
趙鵬舉還在笑,栓子踩了一下他的腳,衝李智做了一個請的手勢:“團長,您裏麵請。”
“哈哈,兩位副團座請!”李智裝作謙讓。
“卑職不敢,還是團長先請。”說著,栓子還彎下了腰。
“那我就不客氣了,哈哈。”李智大笑著,邁步向山裏走去。
山林裏很安靜,受到槍炮聲驚嚇,四下散去的鳥兒又迴來了,嘰嘰喳喳叫個不停。它們或許還沒忘記,那震耳欲聾的爆炸聲,那唿嘯亂飛、撞上就要命的子彈,還有那殘虐的廝殺、絕望的哀嚎與痛苦的呻吟,但這裏是她們的家園,飛的再遠,也會迴來。
經過漫長冬天,山林再次生機盎然,滿眼盡綠。李智很高興,問著栓子和趙鵬舉整個戰鬥經過,也了解著每一個細節。
正如之前預判,還有齊國誌進行的沙盤推演,這次勝利是智慧與運氣的完美結合,而運氣的成分又來自日軍指揮官的誤判。這並不稀奇,因為最為熟知熟悉的日軍指揮官,已經魂飛九天外,連骨灰都運到了國內。
而根據最新情報,此處掃蕩的指揮官叫羽生環奈,是一個中佐參謀,他迫切想蕩平夫子山。而正因為他的迫切,讓其指揮的日軍頻頻出現失誤,成為送給獨立營麵前的臘肉。
更重要的,還是獨立營前期準備,以及栓子戰術。
李智看過徐家溝挖的工事,是他見過完美的工事之一,即便齊國誌來了,也會給打上滿分。
還有交通壕和地道,雖然隻初具模型,但說明栓子他們用了心,也鉚足了勁,要和鬼子拚到底。
支隊政委趙文斌說過,隻有用心並且堅定勝利信念的戰士,才可能創造奇跡。
栓子和他的獨立營就是如此,鬼子也很配合,送給獨立營這場大勝。
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事情發生,總是有著種種的前因。此時,李智更加肯定,經過近三年的曆練,栓子的能力已經凸顯,也就是他打仗天分已被激發出來。
李智很希望看到栓子這這種狀態,審時度勢,以小博大,以少勝多,而關鍵時刻,又不怕犧牲。這正是優秀指揮員應具備的素質。
栓子也把這份聰明,用在對付李智頭上。
劉家山莊村子中央,擺著兩門迫擊炮,三挺重機槍,還有一百支漢陽造步槍。
很明顯,這是送給團部的繳獲。繳獲要歸公,但大部分繳獲還是歸各營自己支配,栓子如此,已經很大方了。
當然,槍舊了破了,也是六零小炮,有一挺馬克沁重機槍,水冷套筒坑坑窪窪,似乎稍微一碰,就能漏水。
但就是如此,栓子還有條件,必須選派三名優秀炮手過來。
這已在李智計劃之內,獨立營缺少優秀炮兵,牛三半路出家,當炮兵時間也不長。
在栓子影響和帶領下,獨立營從特務連開始,就不缺少優秀射手。老孟說過,別看特務連年輕,如果組織整個軍區連隊打靶,特務連必須第一名,還要甩開第二名兩座山穀。
老馮和張曉豐來了,又多了叫人羨慕嫉妒的機槍手。
現在獨立營唯一的短板是炮兵,李智已經和老孟、齊國誌商量過,必須補齊這塊短板,從團部機炮連抽調優秀炮兵,或直接補充到獨立營,或者過來帶教,培養獨立營自己的炮兵。
老孟和齊國誌傾向於後者,最好派人去帶教。理由是,沒人願意把自己好兵往外送,如果非要往獨立營直接派炮兵,選去的戰士,隻能是二把刀。
李智苦笑,有些事,不是團長、政委,加上參謀長就能決定的,除非到連隊踢連長屁股,並下死命令。
既然選派炮兵,李智決定,讓齊國誌一起來夫子山,繼續對獨立營進行整訓。
聽陳伍報告過戰況,齊國誌又進行複盤推演,對於徐家溝方向戰鬥,栓子充分利用壕溝、塹壕、交通壕,竟然給敵人製造了假象。
在蒙山兩個月,是齊國誌手把手教特務連挖戰壕。現在齊國誌再度感慨,栓子舉一反三,真是大智慧。
這一點毋容置疑,但栓子仍缺少經驗,缺乏戰術理論,所以,李智想讓齊國誌到夫子山,與栓子並肩戰鬥一段時間,並教些理論知識。
齊國誌非常高興,他已學習過李智的打法,更想親身感受夫子山的打法。
這是一種向後,或者向前的學習,因為雖然當前仍以遊擊戰為主,但要想打跑鬼子,就要運用陣地戰、運動戰、殲滅戰、攻堅戰等各種戰術。
李智、老孟、張大年,還有四個營長,都在向齊國誌學習正規戰術,齊國誌卻反過來,去夫子山學習。
看過栓子準備的迫擊炮和重機槍,李智不由啞然失笑,什麽也沒說。
來到營部,又看到趙大富、泥蛋、馬義,還有老馮。
不用再有任何懷疑,獨立營取得前所未的勝利,至於怎麽向支隊報告,肯定實話實說,而且立即上報。
至於繳獲,李智也已想出辦法,就說獨立營已經擴充兵源,而且安平縣委也已擴大民兵隊伍。
這是實情,再把槍調走,不能讓戰士和民兵再扛著木棍去打仗吧。
沒等栓子匯報情況,趙鵬舉就笑嘻嘻地說:“團長,還俺們戰馬和裝備來了?”
好家夥,上來就要賬,李智知道趙鵬舉心思,就是拿這個來堵他的嘴。俗話說,好借好還,再借不難。上次的裝備隻是轉移到蒙山,由團部代管,若不歸還,還真不好開口了。
李智歎口氣,說:“唉,我這個團長無能啊,老是欠獨立營的人情,這樣吧,我留在山林不走了,當營長,讓栓子去當團長 ,你去當副團長。”
“嘿嘿,俺倆可不敢,俺們倒是想在您手下當幾天副團長……”
“行行,今天晚上你倆就去蒙山。按說打幹掉一個半大隊鬼子,自己僅傷亡一百餘人人,如此戰績,是該提拔。”
“這怎麽行呢……”
趙鵬舉還在笑,栓子踩了一下他的腳,衝李智做了一個請的手勢:“團長,您裏麵請。”
“哈哈,兩位副團座請!”李智裝作謙讓。
“卑職不敢,還是團長先請。”說著,栓子還彎下了腰。
“那我就不客氣了,哈哈。”李智大笑著,邁步向山裏走去。
山林裏很安靜,受到槍炮聲驚嚇,四下散去的鳥兒又迴來了,嘰嘰喳喳叫個不停。它們或許還沒忘記,那震耳欲聾的爆炸聲,那唿嘯亂飛、撞上就要命的子彈,還有那殘虐的廝殺、絕望的哀嚎與痛苦的呻吟,但這裏是她們的家園,飛的再遠,也會迴來。
經過漫長冬天,山林再次生機盎然,滿眼盡綠。李智很高興,問著栓子和趙鵬舉整個戰鬥經過,也了解著每一個細節。
正如之前預判,還有齊國誌進行的沙盤推演,這次勝利是智慧與運氣的完美結合,而運氣的成分又來自日軍指揮官的誤判。這並不稀奇,因為最為熟知熟悉的日軍指揮官,已經魂飛九天外,連骨灰都運到了國內。
而根據最新情報,此處掃蕩的指揮官叫羽生環奈,是一個中佐參謀,他迫切想蕩平夫子山。而正因為他的迫切,讓其指揮的日軍頻頻出現失誤,成為送給獨立營麵前的臘肉。
更重要的,還是獨立營前期準備,以及栓子戰術。
李智看過徐家溝挖的工事,是他見過完美的工事之一,即便齊國誌來了,也會給打上滿分。
還有交通壕和地道,雖然隻初具模型,但說明栓子他們用了心,也鉚足了勁,要和鬼子拚到底。
支隊政委趙文斌說過,隻有用心並且堅定勝利信念的戰士,才可能創造奇跡。
栓子和他的獨立營就是如此,鬼子也很配合,送給獨立營這場大勝。
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事情發生,總是有著種種的前因。此時,李智更加肯定,經過近三年的曆練,栓子的能力已經凸顯,也就是他打仗天分已被激發出來。
李智很希望看到栓子這這種狀態,審時度勢,以小博大,以少勝多,而關鍵時刻,又不怕犧牲。這正是優秀指揮員應具備的素質。
栓子也把這份聰明,用在對付李智頭上。
劉家山莊村子中央,擺著兩門迫擊炮,三挺重機槍,還有一百支漢陽造步槍。
很明顯,這是送給團部的繳獲。繳獲要歸公,但大部分繳獲還是歸各營自己支配,栓子如此,已經很大方了。
當然,槍舊了破了,也是六零小炮,有一挺馬克沁重機槍,水冷套筒坑坑窪窪,似乎稍微一碰,就能漏水。
但就是如此,栓子還有條件,必須選派三名優秀炮手過來。
這已在李智計劃之內,獨立營缺少優秀炮兵,牛三半路出家,當炮兵時間也不長。
在栓子影響和帶領下,獨立營從特務連開始,就不缺少優秀射手。老孟說過,別看特務連年輕,如果組織整個軍區連隊打靶,特務連必須第一名,還要甩開第二名兩座山穀。
老馮和張曉豐來了,又多了叫人羨慕嫉妒的機槍手。
現在獨立營唯一的短板是炮兵,李智已經和老孟、齊國誌商量過,必須補齊這塊短板,從團部機炮連抽調優秀炮兵,或直接補充到獨立營,或者過來帶教,培養獨立營自己的炮兵。
老孟和齊國誌傾向於後者,最好派人去帶教。理由是,沒人願意把自己好兵往外送,如果非要往獨立營直接派炮兵,選去的戰士,隻能是二把刀。
李智苦笑,有些事,不是團長、政委,加上參謀長就能決定的,除非到連隊踢連長屁股,並下死命令。
既然選派炮兵,李智決定,讓齊國誌一起來夫子山,繼續對獨立營進行整訓。
聽陳伍報告過戰況,齊國誌又進行複盤推演,對於徐家溝方向戰鬥,栓子充分利用壕溝、塹壕、交通壕,竟然給敵人製造了假象。
在蒙山兩個月,是齊國誌手把手教特務連挖戰壕。現在齊國誌再度感慨,栓子舉一反三,真是大智慧。
這一點毋容置疑,但栓子仍缺少經驗,缺乏戰術理論,所以,李智想讓齊國誌到夫子山,與栓子並肩戰鬥一段時間,並教些理論知識。
齊國誌非常高興,他已學習過李智的打法,更想親身感受夫子山的打法。
這是一種向後,或者向前的學習,因為雖然當前仍以遊擊戰為主,但要想打跑鬼子,就要運用陣地戰、運動戰、殲滅戰、攻堅戰等各種戰術。
李智、老孟、張大年,還有四個營長,都在向齊國誌學習正規戰術,齊國誌卻反過來,去夫子山學習。
看過栓子準備的迫擊炮和重機槍,李智不由啞然失笑,什麽也沒說。
來到營部,又看到趙大富、泥蛋、馬義,還有老馮。
不用再有任何懷疑,獨立營取得前所未的勝利,至於怎麽向支隊報告,肯定實話實說,而且立即上報。
至於繳獲,李智也已想出辦法,就說獨立營已經擴充兵源,而且安平縣委也已擴大民兵隊伍。
這是實情,再把槍調走,不能讓戰士和民兵再扛著木棍去打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