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十二師團防區麵積來說,夫子山林比手指甲蓋大不了多少。可偏偏就是那片山林,卻成為一片毒瘤:若置之不理,又刺又癢,若舉兵掃蕩,卻屢屢成為同僚們的笑話。
這次又損失兩個皇軍中隊,加上兩個保安營裝備。
此次掃蕩,十二軍司令部對三十二師團很不滿意,現在又在安平吃虧。若什麽也不做,又接著被同僚笑話,也會受到十二軍司令部斥責。不得已,木村兵太郎下達命令,第211聯隊,配屬保安三旅兩個團,前往夫子山掃蕩報複。
第211聯隊剛撤迴駐地。
二十餘天掃蕩,毫無結果,把士兵們累個半死,士氣正低沉,又忽然接到命令,聯隊長田中信男頓時一肚子苦水,還不停搖頭:怎麽又是夫子山?
軍令不可違。就是現在讓聯隊向對手發起萬歲衝鋒,眼睛也不能眨一下。田中信男隻好振作起來。
還有,命令上隻是寫鎮壓與八路勾結刁民,將非治安區徹底轉化為治安區,並沒有明確務必消滅山裏的八路。
其實明確了又怎樣?山裏八路大大的狡猾,早就做好準備,說不定已經離開了夫子山。
第二天早上,田中信男騎上黃驃馬,指揮兩個大隊、炮兵中隊和騎兵中隊,以及配屬的兩個保安團,分三路向安平開進。
出發前,接到師團電報,步兵團長麥倉俊三郎也將趕往安平,進行督戰。
提及麥倉俊三郎,田中信男又一陣紮心。
不知道什麽原因,這位少將很看不上他,說話總是陰陽怪氣。掃蕩二十五天,田中信男至少接到麥倉俊三郎四十封電報。每一封都有斥責的字眼:行動緩慢、貽誤戰機、兵力分配不當——
每個字眼都紮著田中信男的心。而就連暴露目標,失去偷襲蒙山最好機會的第212聯隊,也沒他這個待遇。
田中信男非常鬱悶,卻又無可奈何,隻能憤憤地埋怨陸軍部,怎麽搞出步兵團這個編製?
步兵團並非臨時編製。全麵侵華戰爭打響初期,日軍師團一般下轄兩個旅團,而一個旅團又有兩個聯隊,後來為適應占領區治安戰形勢,乙種師團改為三聯隊製度,中間減少旅團層次,為了彌補這個缺失,於是成立步兵團,指揮與管理下屬步兵聯隊。
但是,麥倉俊三郎能去安平,田中信男倒也有一絲輕鬆。麥倉俊三郎不像木村丙太郎,不會幹預手下行動,給出作戰目標,放手讓下屬執行。
而麥倉俊三郎熱衷於指揮,說是去安平督戰,肯定會剝奪田中信男指揮權,而由他親自指揮和部署。
反正夫子山林就是一個無底洞,想要蕩平夫子山,田中信男毫無信心,那就隨麥倉俊三郎折騰吧。最好,麥倉俊三郎讓他靠邊站。
麥倉俊三郎對田中信男的不滿,卻源自木村兵太郎。麥倉俊三郎做事雷厲風行,風風火火,而木村兵太郎太過穩重,凡事都思慮再三,方做出決定。
其實說白了,麥倉俊三郎就是性子太急。他當大隊長時,其大隊被同僚們稱之為野狼特工隊。
他的打法對付習慣於陣地戰的國軍有用,但對於善於遊擊戰術的八路軍來說,卻很是水土不服。
木村兵太郎很欣賞田中信男,田中信男卻又與木村兵太郎性格相似,麥倉俊三郎不敢得罪木村兵太郎,於是就把田中信男當成了目標。
這家夥脾氣也確實急躁。接到安平報告,他氣的暴跳如雷,恨不得立即馬上把加山叫到身邊,撕碎揉爛,然後拖出去喂狗。
老早時間,麥倉俊三郎早就想撤換小林龜山,什麽安平有小林龜三不行,沒有他更不行,他壓根不相信。整個師團找不出合適人選,還可以從整個十二軍尋找,那麽多優秀指揮官,難道都比小林龜山差?
但木村兵太郎不同意,最後選中加山這個混蛋。一將無能,累死三軍,這讓麥倉俊三郎更為不滿。
田中信男還真猜對了,麥倉俊三郎之所以親自趕往安平,目的就是指揮第211聯隊,徹底消滅夫子山隱患。
他甚至想出比小林龜山還要惡毒計劃,不僅蕩平整個胡集鄉,還要將夫子山附近二十裏範圍,都變成無人區,即便再有八路進入夫子山林,也失去立足基礎。
以麥倉俊三郎理念,沒有百姓種糧,八路就沒有飯吃,沒有飯吃,連生存都得不到保障,更別說打仗了。
而以麥倉俊三郎對夫子山八路惱怒程度,即便殺光安平縣百姓,讓安平變成不毛之地,也在所不惜。
但木村兵太郎告誡他,手段不要太極端,這樣會激起更多反抗。現在治安戰目標仍隻針對八路軍,以及與八路軍有勾連的非治安區。隻要消滅八路,掃蕩非治安區,震懾治安區百姓,抵抗也就隨之消失。
沒了抵抗,皇軍才能更多掠奪資源。如果把占領區都變成無人區,怎麽種植糧食,又怎麽開采礦藏?
不爭奪資源,不掠奪財富,又怎麽維持龐大的戰爭開支?而且,歸根到底,侵略目的就是占有和掠奪。
麥倉俊三郎想過這個問題,但他是皇軍步兵團長,打仗是他的職責,其它的不歸他考慮。他還心中暗地嘲笑木村兵太郎不應該當師團長,而是去內閣任職,負責經濟。
不滿和嘲笑隻能藏在心底,也不違抗木村兵太郎意思,畢竟木村兵太郎他是頂頭上司。鬧翻了,都下不來台,而最吃虧的卻是他麥倉俊三郎。
不過,麥倉俊三郎也有自己主意,其實和小林龜山、加山兩人想的一樣,如果掃蕩胡集鄉,抓到胡集鄉百姓,山裏八路不會坐視不管,到時就有機會消滅他們。
這也是小林龜山之前掃蕩計劃,麥倉俊三郎對此還是十分滿意。隻不過小林龜山太過笨蛋,竟然被八路重機槍打死。
加山更笨,笨的讓麥倉俊三郎咬牙切齒,恨不得下令把他屍體推到河裏喂魚。
這次又損失兩個皇軍中隊,加上兩個保安營裝備。
此次掃蕩,十二軍司令部對三十二師團很不滿意,現在又在安平吃虧。若什麽也不做,又接著被同僚笑話,也會受到十二軍司令部斥責。不得已,木村兵太郎下達命令,第211聯隊,配屬保安三旅兩個團,前往夫子山掃蕩報複。
第211聯隊剛撤迴駐地。
二十餘天掃蕩,毫無結果,把士兵們累個半死,士氣正低沉,又忽然接到命令,聯隊長田中信男頓時一肚子苦水,還不停搖頭:怎麽又是夫子山?
軍令不可違。就是現在讓聯隊向對手發起萬歲衝鋒,眼睛也不能眨一下。田中信男隻好振作起來。
還有,命令上隻是寫鎮壓與八路勾結刁民,將非治安區徹底轉化為治安區,並沒有明確務必消滅山裏的八路。
其實明確了又怎樣?山裏八路大大的狡猾,早就做好準備,說不定已經離開了夫子山。
第二天早上,田中信男騎上黃驃馬,指揮兩個大隊、炮兵中隊和騎兵中隊,以及配屬的兩個保安團,分三路向安平開進。
出發前,接到師團電報,步兵團長麥倉俊三郎也將趕往安平,進行督戰。
提及麥倉俊三郎,田中信男又一陣紮心。
不知道什麽原因,這位少將很看不上他,說話總是陰陽怪氣。掃蕩二十五天,田中信男至少接到麥倉俊三郎四十封電報。每一封都有斥責的字眼:行動緩慢、貽誤戰機、兵力分配不當——
每個字眼都紮著田中信男的心。而就連暴露目標,失去偷襲蒙山最好機會的第212聯隊,也沒他這個待遇。
田中信男非常鬱悶,卻又無可奈何,隻能憤憤地埋怨陸軍部,怎麽搞出步兵團這個編製?
步兵團並非臨時編製。全麵侵華戰爭打響初期,日軍師團一般下轄兩個旅團,而一個旅團又有兩個聯隊,後來為適應占領區治安戰形勢,乙種師團改為三聯隊製度,中間減少旅團層次,為了彌補這個缺失,於是成立步兵團,指揮與管理下屬步兵聯隊。
但是,麥倉俊三郎能去安平,田中信男倒也有一絲輕鬆。麥倉俊三郎不像木村丙太郎,不會幹預手下行動,給出作戰目標,放手讓下屬執行。
而麥倉俊三郎熱衷於指揮,說是去安平督戰,肯定會剝奪田中信男指揮權,而由他親自指揮和部署。
反正夫子山林就是一個無底洞,想要蕩平夫子山,田中信男毫無信心,那就隨麥倉俊三郎折騰吧。最好,麥倉俊三郎讓他靠邊站。
麥倉俊三郎對田中信男的不滿,卻源自木村兵太郎。麥倉俊三郎做事雷厲風行,風風火火,而木村兵太郎太過穩重,凡事都思慮再三,方做出決定。
其實說白了,麥倉俊三郎就是性子太急。他當大隊長時,其大隊被同僚們稱之為野狼特工隊。
他的打法對付習慣於陣地戰的國軍有用,但對於善於遊擊戰術的八路軍來說,卻很是水土不服。
木村兵太郎很欣賞田中信男,田中信男卻又與木村兵太郎性格相似,麥倉俊三郎不敢得罪木村兵太郎,於是就把田中信男當成了目標。
這家夥脾氣也確實急躁。接到安平報告,他氣的暴跳如雷,恨不得立即馬上把加山叫到身邊,撕碎揉爛,然後拖出去喂狗。
老早時間,麥倉俊三郎早就想撤換小林龜山,什麽安平有小林龜三不行,沒有他更不行,他壓根不相信。整個師團找不出合適人選,還可以從整個十二軍尋找,那麽多優秀指揮官,難道都比小林龜山差?
但木村兵太郎不同意,最後選中加山這個混蛋。一將無能,累死三軍,這讓麥倉俊三郎更為不滿。
田中信男還真猜對了,麥倉俊三郎之所以親自趕往安平,目的就是指揮第211聯隊,徹底消滅夫子山隱患。
他甚至想出比小林龜山還要惡毒計劃,不僅蕩平整個胡集鄉,還要將夫子山附近二十裏範圍,都變成無人區,即便再有八路進入夫子山林,也失去立足基礎。
以麥倉俊三郎理念,沒有百姓種糧,八路就沒有飯吃,沒有飯吃,連生存都得不到保障,更別說打仗了。
而以麥倉俊三郎對夫子山八路惱怒程度,即便殺光安平縣百姓,讓安平變成不毛之地,也在所不惜。
但木村兵太郎告誡他,手段不要太極端,這樣會激起更多反抗。現在治安戰目標仍隻針對八路軍,以及與八路軍有勾連的非治安區。隻要消滅八路,掃蕩非治安區,震懾治安區百姓,抵抗也就隨之消失。
沒了抵抗,皇軍才能更多掠奪資源。如果把占領區都變成無人區,怎麽種植糧食,又怎麽開采礦藏?
不爭奪資源,不掠奪財富,又怎麽維持龐大的戰爭開支?而且,歸根到底,侵略目的就是占有和掠奪。
麥倉俊三郎想過這個問題,但他是皇軍步兵團長,打仗是他的職責,其它的不歸他考慮。他還心中暗地嘲笑木村兵太郎不應該當師團長,而是去內閣任職,負責經濟。
不滿和嘲笑隻能藏在心底,也不違抗木村兵太郎意思,畢竟木村兵太郎他是頂頭上司。鬧翻了,都下不來台,而最吃虧的卻是他麥倉俊三郎。
不過,麥倉俊三郎也有自己主意,其實和小林龜山、加山兩人想的一樣,如果掃蕩胡集鄉,抓到胡集鄉百姓,山裏八路不會坐視不管,到時就有機會消滅他們。
這也是小林龜山之前掃蕩計劃,麥倉俊三郎對此還是十分滿意。隻不過小林龜山太過笨蛋,竟然被八路重機槍打死。
加山更笨,笨的讓麥倉俊三郎咬牙切齒,恨不得下令把他屍體推到河裏喂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