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剛也在想,而且一直在想。起初派李智來夫子山,原因有三。


    一是夫子山林地形地貌很好,很適合打遊擊,不成立抗日武裝力量,著實可惜。


    二是夫子山成立抗日隊伍,成為蒙山支隊向西的前沿,與津浦路西側湖西根據地遙相唿應,必要時可聯手中斷鬼子津浦鐵路運輸線,甚至可以向南出擊,破襲隴海鐵路。


    三是第一支夫子山遊擊隊全軍覆沒,極大影響安平縣及其周邊抗日熱情,需要盡快重建遊擊隊,以振奮有誌之士反抗鬼子的勇氣和意誌。


    地理位置如此重要,再次成立夫子山遊擊隊如此迫切,須派得力幹將。恰巧李智犯了錯誤,擅自殺了偽軍俘虜,吳剛也就借機把李智“貶”到夫子山。


    吳剛了解李智,不管讓他當營長,當連長,還是當民兵隊長,隻要給他一把槍,一年之內,他就能在夫子山拉起一支響當當的隊伍。


    結果卻是西邊太陽東邊雨,到時無晴也有晴。鬼子在津浦線兩側部署重兵,徐州騎兵旅途可快速向北增援,小林龜山也很精明,在山林東側拉起一道封鎖線,從而導致與湖西根據地遙相唿應的目標未達成,破襲津浦路和隴海路目標暫時擱淺。


    夫子山獨立大隊卻超乎吳剛預料。以吳剛目標,所謂響當當隊伍不過一個加強營,最多五百多人槍,這已在貧瘠山林已難能可貴。李智卻拉起上千人正規軍,還有近千人遊擊隊,打的小林龜山生不如死,打的鬼子不停向安平增兵。


    通過夫子山遊擊隊發展,吳剛再次認識到李智打仗本領。但魚長大了,原來的小溪水太淺了,就得挪動地方,遊到更大的江河裏麵。蒙山根據地東西兩百裏,南北一百裏,進可攻,退可守,還可向南北兩個方向轉移,雖然還有二團、三團,也足夠容得下李智發揮其聰明才智。


    出乎意料的還有栓子。栓子已是戰鬥英雄,而且具有打仗的天分,吳剛想調栓子到警衛連,就是想觀察並進一步培養栓子。誰都不知道抗戰要打多少年,若是等吳剛他們老了,打不動了,得後繼有人,繼續和小鬼子打下去。沒想到,小小年紀就已在李智和老孟心裏能獨當一麵。


    讓李智和老孟再想想,吳剛並不是覺得栓子年輕。烈士尋淮洲15歲參加革命,18歲就擔任紅1軍團第15軍第45師師長,22歲時任紅7軍團軍團長,並兼任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總指揮。


    有誌不在年高,無誌空長百歲。吳剛是想讓李智和老孟再考慮栓子放在哪兒最合適,若是去蒙山,或許會發揮更大作用。


    既然司令發了話,李智和老孟又對營連長們挨個過了一遍。主力撤走,山裏就空了,留下來,靠的不是膽量,不是力氣,也不是裝備。而是和敵人鬥智鬥勇的腦子,在保存自己,保護山林前提下,打擊敵人,進一步發展壯大,才能對得起這片土地,這裏的百姓。


    不然,轉移出去的戰士們打仗也不安心。


    兩人思來想去,還是覺得栓子最合適,這家夥總有創造性的思維,也總能隨機應變。


    第二天早上,李智和老孟向吳剛做了匯報。


    看李智和老孟如此肯定,吳剛也就點頭同意,但還是笑著說:“我差點就要和你商量了,讓栓子去警衛連當連長。”


    李智也嘿嘿笑了兩聲:“看出來了,不是為了夫子山,我是真舍不得留下栓子。”


    “那就讓栓子和特務連留下磨煉吧。”吳剛說。


    老孟歎口氣:“可還不知道這小願意不。”


    吳剛笑了:“那正好去老子的警衛連。”


    李智趕緊擺手:“那您也別想,栓子隻想殺鬼子,不想當警衛員。”


    吳剛白了李智一眼,開始部署工作。


    栓子的事很重要,對於轉移來說,工作更多,也都很重要。首要是做通戰士們思想工作,還要秘密轉移百姓,為了更廣泛發動群眾,成立安平縣民主政府——為迷惑鬼子,一切還都要秘密進行。


    戰爭狀態之下,都屬於特事特辦。吳剛隻給出大致方略,也隻做李智、老孟、張大年和劉芳四人思想工作,其餘戰士、縣委和民兵思想工作,一層層下壓。


    避免夜長夢多,時間也緊迫,初六到初八選擇一天,獨立大隊和山裏百姓務必全部轉移出去。這是迷惑鬼子的謀略。到時,支隊會通過渠道讓日軍得知,若得知獨立大隊和山裏百姓全部轉移出去,安平縣鬼子會減少駐軍,等春暖花開時百姓和特務連返迴山林時,


    在這幾天,還要嚴防死守,防備鬼子趁虛而入。


    吳剛交代完,離開了小黑山,由劉芳陪著,趕往李莊,去做張大年工作。趙文斌的意思是劉芳迴蒙山,擔任支隊敵工部部長,主要負責對敵進行政治宣傳、策反及情報搜集和分析等工作。作為安平縣委負責人,劉芳除了做群眾工作外,也擔負著獨立大隊敵工工作。加上劉芳文化水平高,很快就能勝任。


    縣委的王誌先沒叛變之前,心裏不平衡,跑到趙文斌那裏告狀,說李智和劉芳卿卿我我,違反婚戀規定。壞事卻變成好事,吳剛和趙文斌都覺得般配。現在李智已符合“二五八團”結婚條件,即年齡滿二十八周歲(有的二十五),兵齡超過八年,職務團級以上,兩人可以談婚論嫁了。


    調劉芳去支隊任職,趙文斌也有此意。他說,符合條件並且有雙方都有強烈意願的,支持結婚成家,不為別的,就為給支隊更大希望,到時生他一個加強班,讓支隊後繼有人,接過他們老子的槍,繼續打鬼子。


    趙文斌還說,會向上級反映,積極爭取放寬條件。但子彈不長眼,萬一犧牲就留下孤兒寡母,出於人道,趙文斌又補充說,批準結婚是雙方都有強烈願望。


    怎麽強烈?這是個虛詞,估計雙方都不好意思表達。這得有人去撮合,吳剛有意讓李智和劉芳盡快成家,自己老部下,自己得關心,所以也希望劉芳調往支隊。


    沒想到,劉芳拒絕了。縣委暫時離不開她,她喜歡上了這片山林,往後還要來迴轉移山裏群眾,還要成立民主政府——如果現在她走了,縣委同誌支應不過來。


    還有,劉芳大概猜出吳剛意思,也想和李智結婚。但李智說了,不打跑鬼子,四十歲之前不成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怒槍1939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尚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尚笑並收藏怒槍1939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