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日部隊任務是休整訓練,並總結上次戰鬥經驗。本來夜戰是獨立大隊拿手好戲,沒想到鬼子忽然用了這一招,讓很多戰士不適應,也因此造成大量犧牲。開會時,李智告訴營連排長們,鬼子火力是強,除了狙擊槍,就是花機關,但如果當時大家不慌張,不急切,迅疾判斷出敵我態勢,就不會盲目往外衝鋒,而是先利用自己長處與鬼子周旋。
的確,澤養分隊在襲擊李二爺家時,若不是老孟及時讓戰士們向外扔手榴彈,估計鬼子軍曹已衝進院內,以他們手中花機關,警衛排和二連一排戰士將慘遭屠戮。營連排長們佩服地看著老孟。
老孟卻謙虛地歎口氣:“我這是從敗仗中學到的經驗,從黃河北敗退到黃河南,不像大隊長,從勝仗中總結經驗。”
李智誠懇地擺手:“你這是笑話我了,誰也不能百戰百勝,我也打過敗仗,而且不止一迴。”
老猛收起煙袋鍋,臉上露出嚴肅:“閑話不說了,同誌們,接下來咱們要對付小林龜山封鎖線,即便打不爛,也要給它點顏色瞧瞧。”
李智點頭:“小林龜山賊心不死,弄來鬼子挺進隊,犧牲我們四十七位戰友,咱們也要讓他嚐點苦頭,俗話說,來而不往非君子!”
“是來而不往非禮也。”老孟小聲糾正。
李智揮了一下拳頭:“一個意思。”
一營二連接替特務連,駐在孟莊,特務連返迴小黑山進行戰前訓練。傷病員也從李莊轉移過來,方瑩也在。
十多天沒見,方瑩又瘦了,看到栓子,把他拉到一邊,眼淚撲簌簌的往下掉。
“怎麽了?”栓子問。
方瑩沒說話,隻是哭。
“有人欺負你了?”栓子關切地問。
方瑩搖頭,掉落一串眼淚。
“那怎麽了?”栓子急了:“想家了?”
方瑩衝栓子翻白眼,栓子卻看到方瑩雙眼都紅了,一臉懵。
這是積攢了十多天的眼淚,自從搶救傷員開始,方瑩就想哭,但當著那麽多傷員的麵,她堅強地忍住了。想想戰鬥剛剛結束,傷員們疼的咬牙切齒,還有實在忍不住的呻吟聲,方瑩仍頭皮發麻。傷員太多,她和衛生員實在忙不過來,有的戰士需要緊急搶救,而且不止一個,有五六個。她隻能先醫治重傷員,但有的戰士在搶救時,抓住她的胳膊,停止了唿吸。她顧不上悲傷,讓戰士抬下去,再換下一個。直到昨天,還有戰士因為破傷風,高燒不止,犧牲……這幾天劉芳也一直在衛生隊幫忙,方瑩不好意思在她麵前哭,方瑩把栓子當成朋友,看到他,情緒再也控製不住,眼淚也止不住。
“別哭了,習慣就好了。”栓子說。話不好聽,但栓子說的是心裏話。他看著方瑩,解釋說:“我當班長,班裏第一次犧牲隊員,叫狗剩,我恨的咬牙切齒,非要單獨追鬼子,結果還真打死一個鬼子大尉。”
栓子的過往,方瑩早就問的一清二楚,此時抬頭,又崇拜地看著栓子。栓子卻低頭:“現在我當連長,總共才四十七個人,一下犧牲六個。他娘的小鬼子,隻要老子活著,就饒不了它們。可這就是打仗,說不定哪天我也沒了。”
“不許胡說!”方瑩止住了眼淚,又使勁擦了擦:“我還要讓你幫著采藥呢,現在藥又不夠了,就要入秋了,多準備些。”
“我真沒時間了。”栓子認真地告訴方瑩:“你幹嘛不讓劉書記發動村裏大姑娘小媳婦采藥啊,我們這些老爺們的手扛槍打仗可以,幹不了那些細活。”
方瑩又給了栓子一記白眼:“還沒我大呢,就自稱老爺們。”
栓子驕傲地說:“我十八了,虛歲都十九了。”
“好,你是老爺們。”方瑩使勁抿抿嘴:“我好了,該去照顧傷員了。”
“嗯。”栓子慌不迭點頭。
栓子真沒時間幫方瑩采藥,獨立大隊成立之初,本應設立偵察排,但因為有了特務連,李智決定把偵察排放到特務連,這也符合特務連編製,特務連不是特務,而是執行特殊任務的連隊,包括偵察、警衛,以及戰鬥時執行攻擊重要目標等任務,直屬獨立大隊。
此次反封鎖戰鬥,李智就準備以特務連為主,進行反複穿插,並偷襲據點,破壞西邊大路交通線,伏擊鬼子二狗子運輸隊,總之一句話,就是要給小林龜山點顏色瞧瞧。
先給特務連補充兵員,人數不多,這次戰鬥全連隻有七十人,兩個排,但都是李智和老孟精挑細選的年輕小夥,身體棒,頭腦靈活,打起仗來嗷嗷叫。一排長由六子擔任,原本計劃讓順子當排長,但順子犧牲,選了穩重些的馬義,石頭、泥蛋分別給六子和馬義當副排長。
因為部隊擴編,幹部奇缺的問題並沒有解決,所以連隊空缺指導員,栓子入了黨,暫時連長、指導員一肩挑。排長、班長配備好,立即投入訓練。
訓練秘密進行,用李智的話說,先讓特務連給小林龜山一個驚喜。說白了,就是報複小林龜山,別以為獨立大隊幹掉澤養分隊,就沒你的事,老子記著你的仇。
其實栓子他們早就進行應對訓練,最早開始的是翻越壕溝。王八蛋的小林龜山真的引來白馬河的水,讓壕溝變成一道護城河。為了方便鬼子二狗子進山,壕溝上蓋了四座橋,但有橋就有兵把守,輕重機槍擲彈筒,外麵還有兩圈鐵絲網,難以逾越。想要通過,必須另選地點,還要在兩個炮樓中間,要麽泅水過去,要麽在十米寬壕溝上搭木板。
泅水容易過去,一旦被敵人發現,卻不容易迴來,而搭木板,則來迴都容易,就是抬來抬去的費勁,最後老孟想出主意,不用長木板,因為搭在壕溝上,也隻能一兩個人同時通過,用兩棵大腿粗的樹,讓會木匠活的戰士兩邊都削的一般粗細,先做成三尺寬梯子,再訂上木板,結實又耐用。
這種跨越壕溝的工具自古就在用,被稱為“飛江”或“飛橋”,後來都稱之為壕橋,而且古代攻城時用的壕橋更寬,更長。
做好一個壕橋,立即讓特務連尖刀班展開訓練。栓子第一個上去,跑了一遍,非常好,很穩當,也不晃蕩了,還能趴在上麵往前匍匐前進。隻是壕橋有些重,需要四名戰士抬著,才能小步奔跑放壕橋時,還要在壕溝這邊猛力往上抬。栓子想出辦法,向伸向壕溝那邊的梯子頭上係上繩子,待推到對麵壕溝時,用力往上拉,很輕鬆就搭在對過。
訓練五天,李智揮手:“兄弟們,該讓小林龜山肉疼了!”
栓子眨眼:“我琢磨著,小林龜山已準備好挨揍了。”
“就你精!”李智高舉手,輕落下,摸了一下栓子的頭。
十八歲的栓子當上了連長,正兒八經的連長,李智是十九歲,但兩人情況有所不同,栓子是隊伍擴大,噌蹭往上提。李智是因為犧牲太多,打著打著,就成了連長。
的確,澤養分隊在襲擊李二爺家時,若不是老孟及時讓戰士們向外扔手榴彈,估計鬼子軍曹已衝進院內,以他們手中花機關,警衛排和二連一排戰士將慘遭屠戮。營連排長們佩服地看著老孟。
老孟卻謙虛地歎口氣:“我這是從敗仗中學到的經驗,從黃河北敗退到黃河南,不像大隊長,從勝仗中總結經驗。”
李智誠懇地擺手:“你這是笑話我了,誰也不能百戰百勝,我也打過敗仗,而且不止一迴。”
老猛收起煙袋鍋,臉上露出嚴肅:“閑話不說了,同誌們,接下來咱們要對付小林龜山封鎖線,即便打不爛,也要給它點顏色瞧瞧。”
李智點頭:“小林龜山賊心不死,弄來鬼子挺進隊,犧牲我們四十七位戰友,咱們也要讓他嚐點苦頭,俗話說,來而不往非君子!”
“是來而不往非禮也。”老孟小聲糾正。
李智揮了一下拳頭:“一個意思。”
一營二連接替特務連,駐在孟莊,特務連返迴小黑山進行戰前訓練。傷病員也從李莊轉移過來,方瑩也在。
十多天沒見,方瑩又瘦了,看到栓子,把他拉到一邊,眼淚撲簌簌的往下掉。
“怎麽了?”栓子問。
方瑩沒說話,隻是哭。
“有人欺負你了?”栓子關切地問。
方瑩搖頭,掉落一串眼淚。
“那怎麽了?”栓子急了:“想家了?”
方瑩衝栓子翻白眼,栓子卻看到方瑩雙眼都紅了,一臉懵。
這是積攢了十多天的眼淚,自從搶救傷員開始,方瑩就想哭,但當著那麽多傷員的麵,她堅強地忍住了。想想戰鬥剛剛結束,傷員們疼的咬牙切齒,還有實在忍不住的呻吟聲,方瑩仍頭皮發麻。傷員太多,她和衛生員實在忙不過來,有的戰士需要緊急搶救,而且不止一個,有五六個。她隻能先醫治重傷員,但有的戰士在搶救時,抓住她的胳膊,停止了唿吸。她顧不上悲傷,讓戰士抬下去,再換下一個。直到昨天,還有戰士因為破傷風,高燒不止,犧牲……這幾天劉芳也一直在衛生隊幫忙,方瑩不好意思在她麵前哭,方瑩把栓子當成朋友,看到他,情緒再也控製不住,眼淚也止不住。
“別哭了,習慣就好了。”栓子說。話不好聽,但栓子說的是心裏話。他看著方瑩,解釋說:“我當班長,班裏第一次犧牲隊員,叫狗剩,我恨的咬牙切齒,非要單獨追鬼子,結果還真打死一個鬼子大尉。”
栓子的過往,方瑩早就問的一清二楚,此時抬頭,又崇拜地看著栓子。栓子卻低頭:“現在我當連長,總共才四十七個人,一下犧牲六個。他娘的小鬼子,隻要老子活著,就饒不了它們。可這就是打仗,說不定哪天我也沒了。”
“不許胡說!”方瑩止住了眼淚,又使勁擦了擦:“我還要讓你幫著采藥呢,現在藥又不夠了,就要入秋了,多準備些。”
“我真沒時間了。”栓子認真地告訴方瑩:“你幹嘛不讓劉書記發動村裏大姑娘小媳婦采藥啊,我們這些老爺們的手扛槍打仗可以,幹不了那些細活。”
方瑩又給了栓子一記白眼:“還沒我大呢,就自稱老爺們。”
栓子驕傲地說:“我十八了,虛歲都十九了。”
“好,你是老爺們。”方瑩使勁抿抿嘴:“我好了,該去照顧傷員了。”
“嗯。”栓子慌不迭點頭。
栓子真沒時間幫方瑩采藥,獨立大隊成立之初,本應設立偵察排,但因為有了特務連,李智決定把偵察排放到特務連,這也符合特務連編製,特務連不是特務,而是執行特殊任務的連隊,包括偵察、警衛,以及戰鬥時執行攻擊重要目標等任務,直屬獨立大隊。
此次反封鎖戰鬥,李智就準備以特務連為主,進行反複穿插,並偷襲據點,破壞西邊大路交通線,伏擊鬼子二狗子運輸隊,總之一句話,就是要給小林龜山點顏色瞧瞧。
先給特務連補充兵員,人數不多,這次戰鬥全連隻有七十人,兩個排,但都是李智和老孟精挑細選的年輕小夥,身體棒,頭腦靈活,打起仗來嗷嗷叫。一排長由六子擔任,原本計劃讓順子當排長,但順子犧牲,選了穩重些的馬義,石頭、泥蛋分別給六子和馬義當副排長。
因為部隊擴編,幹部奇缺的問題並沒有解決,所以連隊空缺指導員,栓子入了黨,暫時連長、指導員一肩挑。排長、班長配備好,立即投入訓練。
訓練秘密進行,用李智的話說,先讓特務連給小林龜山一個驚喜。說白了,就是報複小林龜山,別以為獨立大隊幹掉澤養分隊,就沒你的事,老子記著你的仇。
其實栓子他們早就進行應對訓練,最早開始的是翻越壕溝。王八蛋的小林龜山真的引來白馬河的水,讓壕溝變成一道護城河。為了方便鬼子二狗子進山,壕溝上蓋了四座橋,但有橋就有兵把守,輕重機槍擲彈筒,外麵還有兩圈鐵絲網,難以逾越。想要通過,必須另選地點,還要在兩個炮樓中間,要麽泅水過去,要麽在十米寬壕溝上搭木板。
泅水容易過去,一旦被敵人發現,卻不容易迴來,而搭木板,則來迴都容易,就是抬來抬去的費勁,最後老孟想出主意,不用長木板,因為搭在壕溝上,也隻能一兩個人同時通過,用兩棵大腿粗的樹,讓會木匠活的戰士兩邊都削的一般粗細,先做成三尺寬梯子,再訂上木板,結實又耐用。
這種跨越壕溝的工具自古就在用,被稱為“飛江”或“飛橋”,後來都稱之為壕橋,而且古代攻城時用的壕橋更寬,更長。
做好一個壕橋,立即讓特務連尖刀班展開訓練。栓子第一個上去,跑了一遍,非常好,很穩當,也不晃蕩了,還能趴在上麵往前匍匐前進。隻是壕橋有些重,需要四名戰士抬著,才能小步奔跑放壕橋時,還要在壕溝這邊猛力往上抬。栓子想出辦法,向伸向壕溝那邊的梯子頭上係上繩子,待推到對麵壕溝時,用力往上拉,很輕鬆就搭在對過。
訓練五天,李智揮手:“兄弟們,該讓小林龜山肉疼了!”
栓子眨眼:“我琢磨著,小林龜山已準備好挨揍了。”
“就你精!”李智高舉手,輕落下,摸了一下栓子的頭。
十八歲的栓子當上了連長,正兒八經的連長,李智是十九歲,但兩人情況有所不同,栓子是隊伍擴大,噌蹭往上提。李智是因為犧牲太多,打著打著,就成了連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