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歐陽文
人生苦樂多:王朝中興看我了 作者:長安韭菜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咚…咚…咚…”
隨著敲門聲響起,一位年邁的老者緩緩打開了大門。他驚喜地發現是李雲裳歸來,連忙將門扇完全敞開,歡迎她迴家。這位老者正是府中的李管家。
“大小姐,您終於迴來了,老爺這幾日一直在念叨著您,說您不久就會迴來。”李伯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李伯,我爹最近還好嗎?”李雲裳關切道。
“好…好…自從上次讓那楊公子…”李管家瞟了一眼李雲裳身後的楊林,改口道。
“自從上次姑爺為老爺診治之後,老爺的哮喘就再也沒有發作過,看來已經完全康複了。”李伯一邊說著,一邊帶領著眾人走向府內的客廳。
楊林則指揮趙三和兩名手下,將馬車上的包裹和禮品一一卸下,準備作為拜訪的禮物。
李雲裳關切地詢問家中其他成員的近況:“二弟和小妹他們還好嗎?”
李伯迴答說:“自從二爺接手了家族的鋪麵,就變得非常忙碌,幾天也難得見上一麵。至於三小姐,自從您出嫁後,她就一直吵著要去找您,但老爺擔心她的安全,所以沒有答應。”
在李管家的引領下,一行人穿過了府邸的走廊,向著客廳走去。
府邸內的裝飾和布置透露出一種古樸而典雅的氛圍。
李雲裳在客廳內環顧四周,眉頭微蹙,她注意到家中似乎缺少了一些熟悉的麵孔,便向李管家詢問:“李伯,家中其他人呢?為何不見父親和小妹他們的身影?”
李管家聽到李雲裳的問話,這才恍然大悟,急忙迴答:“哎呀,剛才有個小廝急匆匆來報,說是咱們家的鋪子裏有人鬧事,二爺正在和對方爭執,情況似乎有些棘手。老爺和三小姐得知消息後,都急忙趕過去了。我這一時高興,竟忘了告訴您這件事。”
李雲裳聽後,心中一緊,連忙說道:“李伯,那我們得趕緊去鋪子看看情況。這些禮品和包裹你就先送到我的房間裏去吧。”
說完,她便迅速地帶領著楊林,快步走向府邸的大門。
趙三和兩名手下見狀,也立刻放下手中的禮品和包袱,緊隨其後,一同走出了府邸。
楊林迅速地駕起馬車,按照李雲裳的指引,朝著鋪子的方向疾馳而去。
趙三和其他隨從也翻身上馬,緊隨馬車之後,一行人急匆匆地穿過街道,向著鋪子的方向奔去。
當五人接近商鋪時,他們遠遠地就注意到了商鋪外圍聚了一群人,人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看來李家這次又要大出血了!”一個聲音在人群中響起。
“到底發生了什麽事?”另一個人好奇地問。
“這些人買的貨物似乎有問題,好像是假貨!”有人迴答道。
聽到這些對話,五人加快了步伐,向圍觀的人群擠去,向鋪內望去。
楊林看到幾個看起來像是街頭混混的人,正悠閑地翹著二郎腿,目光挑釁地注視著中央。在他們的視線焦點處,一個年輕的少年正與一個穿著官服的人激烈交涉。店鋪的兩個夥計畏縮地站在角落裏,不敢出聲。而李員外坐在櫃台的凳子上,氣得臉色發紫,喘息急促。一個少女站在他身後,用力地幫他拍背順氣,她的眉宇間充滿了憤怒,臉頰因氣憤而漲得通紅。
“大姐,你怎麽來了?”李員外身後的少女突然向人群高聲喊道。
鋪子裏的所有人聽到喊聲,紛紛轉頭望向李員外身後的女子,順著她的視線,他們也看向了人群中的動靜。隻見楊林緊緊地護著李雲裳,趙三和其他隨從則在兩側保護,他們正努力地向鋪子內部擠去。
李員外見狀,立刻從凳子上站起身來,目光迎向女兒和女婿。
李雲裳快步上前,扶住父親,關切地詢問:“爹,這裏到底發生了什麽事?”
楊林也走上前,恭敬地向李員外行了一禮,並稱唿道:“嶽父大人。”
李雲裳的妹妹李雲曦見姐姐詢問,立刻解釋道:“這些人硬說在我們這裏買的香囊裏麵裝的是糞便,而不是香草。這怎麽可能?他們顯然是來敲詐的!”
這時,一個看似閑散的人員嘲笑道:“我們就是在你們這裏買的,現在你們人多勢眾,又能怎樣?我們有理!”
站在中間的少年李雲川反駁道:“這種香囊根本不是我們這裏的,它們的紋飾和布料材質都和我們的不一樣!”
楊林聽到這裏,心中已經明白了大概的情況。
正當楊林準備開口,一位官爺向他走來,拉著他往鋪子的裏側走去,低聲說道:“楊公子,還記得我嗎?”
楊林打量了眼前的人,覺得他有些眼熟,但一時想不起來。
那官爺提醒道:“大力金剛丸!”
聽到這個,楊林恍然大悟:“哦,原來是你,上次您和魏縣丞一起來我們村子,當時您就站在縣丞身後。”
看來這官爺用了那粒藥丸之後,就記住了這藥丸,楊林心裏明白,他肯定還是想再要一些。但此時楊林也沒那功夫想他的事情。
官爺見楊林記起來了,便繼續說:“大人好記性。這些人也不好得罪,他們背後的主子是金昌城知府的公子歐陽文。”
楊林心中一驚,怎麽又是歐陽文。
楊武昨日從金昌城返迴,帶迴了一個重要消息。
他告訴楊林,在金昌城東南方向,大約半天的路程處,有一座名為黑沙山的地方,那裏實際上是一個銅礦。
盡管該礦已經開采了半年多,但由於依賴人力,開采速度相當緩慢。
楊武還透露,這座銅礦目前被金昌知府歐陽樹的公子歐陽文控製,並且有府兵駐守。
麵對這種情況,楊林不得不放棄直接開采礦山的想法。他與楊武商量後決定,先嚐試從黑市購買銅礦石。
兩人推測,平康縣和金昌城市場上流通的銅礦石,很可能就是從這個礦山流入黑市的。
不明白嶽父大人怎會與知府家的公子結怨,但此刻他更關心的是如何化解眼前的困境。
官爺歎了口氣:“他們現在要求一百兩白銀。”
楊林聽後,輕鬆地笑了笑:“要錢,好說。”
隨著敲門聲響起,一位年邁的老者緩緩打開了大門。他驚喜地發現是李雲裳歸來,連忙將門扇完全敞開,歡迎她迴家。這位老者正是府中的李管家。
“大小姐,您終於迴來了,老爺這幾日一直在念叨著您,說您不久就會迴來。”李伯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李伯,我爹最近還好嗎?”李雲裳關切道。
“好…好…自從上次讓那楊公子…”李管家瞟了一眼李雲裳身後的楊林,改口道。
“自從上次姑爺為老爺診治之後,老爺的哮喘就再也沒有發作過,看來已經完全康複了。”李伯一邊說著,一邊帶領著眾人走向府內的客廳。
楊林則指揮趙三和兩名手下,將馬車上的包裹和禮品一一卸下,準備作為拜訪的禮物。
李雲裳關切地詢問家中其他成員的近況:“二弟和小妹他們還好嗎?”
李伯迴答說:“自從二爺接手了家族的鋪麵,就變得非常忙碌,幾天也難得見上一麵。至於三小姐,自從您出嫁後,她就一直吵著要去找您,但老爺擔心她的安全,所以沒有答應。”
在李管家的引領下,一行人穿過了府邸的走廊,向著客廳走去。
府邸內的裝飾和布置透露出一種古樸而典雅的氛圍。
李雲裳在客廳內環顧四周,眉頭微蹙,她注意到家中似乎缺少了一些熟悉的麵孔,便向李管家詢問:“李伯,家中其他人呢?為何不見父親和小妹他們的身影?”
李管家聽到李雲裳的問話,這才恍然大悟,急忙迴答:“哎呀,剛才有個小廝急匆匆來報,說是咱們家的鋪子裏有人鬧事,二爺正在和對方爭執,情況似乎有些棘手。老爺和三小姐得知消息後,都急忙趕過去了。我這一時高興,竟忘了告訴您這件事。”
李雲裳聽後,心中一緊,連忙說道:“李伯,那我們得趕緊去鋪子看看情況。這些禮品和包裹你就先送到我的房間裏去吧。”
說完,她便迅速地帶領著楊林,快步走向府邸的大門。
趙三和兩名手下見狀,也立刻放下手中的禮品和包袱,緊隨其後,一同走出了府邸。
楊林迅速地駕起馬車,按照李雲裳的指引,朝著鋪子的方向疾馳而去。
趙三和其他隨從也翻身上馬,緊隨馬車之後,一行人急匆匆地穿過街道,向著鋪子的方向奔去。
當五人接近商鋪時,他們遠遠地就注意到了商鋪外圍聚了一群人,人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看來李家這次又要大出血了!”一個聲音在人群中響起。
“到底發生了什麽事?”另一個人好奇地問。
“這些人買的貨物似乎有問題,好像是假貨!”有人迴答道。
聽到這些對話,五人加快了步伐,向圍觀的人群擠去,向鋪內望去。
楊林看到幾個看起來像是街頭混混的人,正悠閑地翹著二郎腿,目光挑釁地注視著中央。在他們的視線焦點處,一個年輕的少年正與一個穿著官服的人激烈交涉。店鋪的兩個夥計畏縮地站在角落裏,不敢出聲。而李員外坐在櫃台的凳子上,氣得臉色發紫,喘息急促。一個少女站在他身後,用力地幫他拍背順氣,她的眉宇間充滿了憤怒,臉頰因氣憤而漲得通紅。
“大姐,你怎麽來了?”李員外身後的少女突然向人群高聲喊道。
鋪子裏的所有人聽到喊聲,紛紛轉頭望向李員外身後的女子,順著她的視線,他們也看向了人群中的動靜。隻見楊林緊緊地護著李雲裳,趙三和其他隨從則在兩側保護,他們正努力地向鋪子內部擠去。
李員外見狀,立刻從凳子上站起身來,目光迎向女兒和女婿。
李雲裳快步上前,扶住父親,關切地詢問:“爹,這裏到底發生了什麽事?”
楊林也走上前,恭敬地向李員外行了一禮,並稱唿道:“嶽父大人。”
李雲裳的妹妹李雲曦見姐姐詢問,立刻解釋道:“這些人硬說在我們這裏買的香囊裏麵裝的是糞便,而不是香草。這怎麽可能?他們顯然是來敲詐的!”
這時,一個看似閑散的人員嘲笑道:“我們就是在你們這裏買的,現在你們人多勢眾,又能怎樣?我們有理!”
站在中間的少年李雲川反駁道:“這種香囊根本不是我們這裏的,它們的紋飾和布料材質都和我們的不一樣!”
楊林聽到這裏,心中已經明白了大概的情況。
正當楊林準備開口,一位官爺向他走來,拉著他往鋪子的裏側走去,低聲說道:“楊公子,還記得我嗎?”
楊林打量了眼前的人,覺得他有些眼熟,但一時想不起來。
那官爺提醒道:“大力金剛丸!”
聽到這個,楊林恍然大悟:“哦,原來是你,上次您和魏縣丞一起來我們村子,當時您就站在縣丞身後。”
看來這官爺用了那粒藥丸之後,就記住了這藥丸,楊林心裏明白,他肯定還是想再要一些。但此時楊林也沒那功夫想他的事情。
官爺見楊林記起來了,便繼續說:“大人好記性。這些人也不好得罪,他們背後的主子是金昌城知府的公子歐陽文。”
楊林心中一驚,怎麽又是歐陽文。
楊武昨日從金昌城返迴,帶迴了一個重要消息。
他告訴楊林,在金昌城東南方向,大約半天的路程處,有一座名為黑沙山的地方,那裏實際上是一個銅礦。
盡管該礦已經開采了半年多,但由於依賴人力,開采速度相當緩慢。
楊武還透露,這座銅礦目前被金昌知府歐陽樹的公子歐陽文控製,並且有府兵駐守。
麵對這種情況,楊林不得不放棄直接開采礦山的想法。他與楊武商量後決定,先嚐試從黑市購買銅礦石。
兩人推測,平康縣和金昌城市場上流通的銅礦石,很可能就是從這個礦山流入黑市的。
不明白嶽父大人怎會與知府家的公子結怨,但此刻他更關心的是如何化解眼前的困境。
官爺歎了口氣:“他們現在要求一百兩白銀。”
楊林聽後,輕鬆地笑了笑:“要錢,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