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寂寞的等待
人生苦樂多:王朝中興看我了 作者:長安韭菜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李雲裳仍然無法確定對方究竟有何要求,於是她試探性地開口問道:“楊公子,您有什麽需要我做的,請盡管說,隻要是我能力所及,我定不推辭。”
“到時醫治之時,必須保證旁邊不能有任何人觀看,也不得有人偷窺。”
李雲裳聽後,心中的緊張感頓時消散,她原本擔心楊林會提出什麽過分的要求。現在看來,反而是自己小人之心了,自己的擔憂似乎是多餘的。
她鬆了一口氣,表示理解:“我明白,醫術的秘密自然不能外泄,這是可以理解的。”
楊林微笑著迴應:“李姑娘,你多心了。”
李雲裳見楊林並未直接承認,心中對治療的方法更加好奇了。
她繼續說道:“那我能否在你身邊幫忙?我父親年事已高,治療時可能需要協助的地方,我也能夠搭把手。我保證,所見所聞,我會守口如瓶。”說著,就拽著楊林的胳膊,一臉期待的眼神望著楊林。
楊林感受到李雲裳近在咫尺的氣息,他的心跳不由加速,這種久違的悸動在他過往的歲月中從未體驗過,讓他無法拒絕。在短暫的猶豫之後,最終點頭同意了李雲裳的提議。
李雲裳再次意識到,她又一次猜錯了楊林的迴複。
她原本以為楊林提出的要求背後隱藏著某種秘密,是斷然不會同意讓自己在旁的,卻沒想到自己的提議竟然在短短幾息之間就得到了楊林的同意。
楊林沉浸在剛才那近在咫尺的親密感受中,兩人一時無言。
楊林起身向李雲裳告辭,剛走出客廳,他突然想到了什麽,迴頭補充道:“明天我將去采集藥材,如果晚上能迴來,我會過來。如果沒來,那可能就要等到後天晚上了。”
李雲裳答應了一聲,目送著楊林漸行漸遠的背影,她的臉上露出了釋然的笑容。
她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中,情不自禁地吟誦起來:“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楊林踏著輕快的步伐,哼著小曲,從李員外家離開,沿著通往楊家莊的小道前行。
楊家莊坐落在西嶺山的腳下,與李家村相距不遠,小道將兩村相連,步行大約不到三十分鍾便可抵達。
春末的時節,道路兩旁綠樹成蔭,生機勃勃。
還未抵達村口,楊林就聽到了皂角樹下村民們的議論聲。
“看,那不是楊林嗎?他怎麽去了李家村?”
“你不知道嗎?昨天楊鐵偷雞被抓了,楊林去賠了一兩銀子才把人贖迴來。”
“不會吧,真的假的?他自己都吃不飽,哪來的銀子?”
“肯定沒有啊,這不今天一個人偷偷過去,說不定是去跪舔人家的吧。”
楊林無奈地歎了口氣,心中暗罵道,無論在哪個時代,都是別人嘴中的“風雲”人物。老天爺這是坑我啊,既然穿越,也不讓我出身好一點。
自穿越以來,楊林明白自己這人生也就兩個字——搞錢,既然出身不好,隻要有錢了,麵包會有的,牛奶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
眾婦人口中的楊鐵,是楊林從小一起長大的好友,比楊林小兩歲。楊鐵的父親楊二黑可是十裏八村出了名的手藝人——鐵匠。但由於連年戰爭不斷,加上各種苛捐雜稅、名目繁多的盤剝以及土匪的掃掠,已經有好幾年沒有打鐵了。如今,楊鐵家也和村裏其他人一樣,為了生計而奔波。由於太窮,村上很多人一天也就隻能吃一頓飯,楊林也是其中的一員。
至於說楊鐵偷雞那更是誤會,他救迴楊鐵後,也問過,李員外從縣城迴李家村靜養,施粥三日,楊家莊的好多人都去了,楊鐵看到人家院子雞窩的雞蛋,莫名的親切,畢竟他爹幾年沒打鐵,家裏沒落,楊鐵上一次見雞還是很小的時候。所以準備摸一摸雞蛋,硬是被李家下人說成了偷雞賊。
當時多虧楊林及時趕到,硬是承諾給人一兩銀子作為補償才平息了事態。也正是因為這次的及時趕到,讓楊林遇到了那位讓他魂牽夢縈、為之心動的美人。
楊林對自己的前世知識充滿信心,相信以自己的能力肯定是能夠輕易賺錢的,所以並不擔心這一兩銀子還不起。
迴到家中,楊林看著家中的貧瘠,唯一的食材就是掛在廚房外牆上的那塊臘兔肉,那是楊安幾天前給他的。楊安同樣是楊林從小到大的玩伴之一,以打獵為生,比楊林小兩歲,父母去世好幾年了。早些年六叔公在的時候,也會時常照顧楊安一二,六叔公去世後,時移世易,變成了楊安接濟楊林。
楊林簡單地吃了些東西,便前往楊安家,與他商定第二天一早一起進山的計劃。他們將依靠楊安的指引,深入後山。
第二日清晨,天微亮,楊林便已起床準備出發。不久,楊安也裝備齊全,背著弓箭,腰間掛著柴刀,與楊林會合。兩人默契地背上行囊,踏上了通往後山的路途。
在行進中,楊林好奇地問楊安:“小安,這山究竟有多大?你曾經走到過山的另一側嗎?”在他的記憶中,他雖然和楊安等人進過山,也是在後山的外圍區域活動,西嶺山的後山深處是他們很少涉足的地方,至於山外的世界,他更是一無所知。
由於外圍區域大家活動的頻繁,所以早就沒什麽動物了,偶爾有深山下來的動物,但也是極少的。
楊安迴答道:“林哥,這山很大的,我也沒走出去過。不過在縣城賣獵物時,我聽其他獵戶提起過一些。他們說西嶺山連綿數百裏,向西延伸至鎮西關,向東則接近西州城。至於南麵是什麽,我就不太清楚了。”
楊林點了點頭,他的生活圈子一直圍繞著楊家莊,對外界的了解大多來自村裏人的講述。而楊安由於早年跟隨父親打獵,經常到縣城交易,對周邊的環境自然更為熟悉。
楊家莊坐落在西嶺山脈的腳下,北麵四十裏便是平康縣城,而金昌城則位於縣城西南約二百裏處,金昌城不遠處就是天下第一關——鎮西關。平康縣城東南方向近千裏處則是西州城。
楊安指著前方的山勢,繼續向楊林解釋:“林哥,你要找的野枇杷通常生長在山的陽麵。我們得穿過前麵的山溝,順著河流逆流而上,深入山中,繞到山陽麵去尋找。”
楊林點了點頭。兩人繼續向前。
……
黃昏時分,李家村的一戶人家客廳內燈火通明。
一位女子在屋內焦急地來迴踱步,等待著某人的到來。
客廳的一側,老管家和幾位丫鬟靜靜地站立,隨時準備著。
隨著時間的流逝,從黃昏到深夜,楊林的身影仍未出現。
老管家忍不住偷偷打了個哈欠,走上前對女子說道:“小姐,我看那個姓楊的八成是來蹭吃蹭喝的。他裝模作樣地給老爺看了看病,見我們沒留他吃飯,估計就不會再來了。”
一位丫鬟也附和道:“就是,李伯說得對,小姐。一個鄉野之人,怎麽可能真會治病?我看他就是不敢來了。”
李雲裳心中猶豫,難道自己真的看錯了人?楊林真的隻是一個騙子嗎?她心中不甘,卻又試圖安慰自己:“再等等吧,再等一個時辰。他說了要第二天寅時才開始治療,如果到了子時他還沒來,那你們就各自迴去休息吧。”
時間在等待中緩緩流逝…
“到時醫治之時,必須保證旁邊不能有任何人觀看,也不得有人偷窺。”
李雲裳聽後,心中的緊張感頓時消散,她原本擔心楊林會提出什麽過分的要求。現在看來,反而是自己小人之心了,自己的擔憂似乎是多餘的。
她鬆了一口氣,表示理解:“我明白,醫術的秘密自然不能外泄,這是可以理解的。”
楊林微笑著迴應:“李姑娘,你多心了。”
李雲裳見楊林並未直接承認,心中對治療的方法更加好奇了。
她繼續說道:“那我能否在你身邊幫忙?我父親年事已高,治療時可能需要協助的地方,我也能夠搭把手。我保證,所見所聞,我會守口如瓶。”說著,就拽著楊林的胳膊,一臉期待的眼神望著楊林。
楊林感受到李雲裳近在咫尺的氣息,他的心跳不由加速,這種久違的悸動在他過往的歲月中從未體驗過,讓他無法拒絕。在短暫的猶豫之後,最終點頭同意了李雲裳的提議。
李雲裳再次意識到,她又一次猜錯了楊林的迴複。
她原本以為楊林提出的要求背後隱藏著某種秘密,是斷然不會同意讓自己在旁的,卻沒想到自己的提議竟然在短短幾息之間就得到了楊林的同意。
楊林沉浸在剛才那近在咫尺的親密感受中,兩人一時無言。
楊林起身向李雲裳告辭,剛走出客廳,他突然想到了什麽,迴頭補充道:“明天我將去采集藥材,如果晚上能迴來,我會過來。如果沒來,那可能就要等到後天晚上了。”
李雲裳答應了一聲,目送著楊林漸行漸遠的背影,她的臉上露出了釋然的笑容。
她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中,情不自禁地吟誦起來:“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楊林踏著輕快的步伐,哼著小曲,從李員外家離開,沿著通往楊家莊的小道前行。
楊家莊坐落在西嶺山的腳下,與李家村相距不遠,小道將兩村相連,步行大約不到三十分鍾便可抵達。
春末的時節,道路兩旁綠樹成蔭,生機勃勃。
還未抵達村口,楊林就聽到了皂角樹下村民們的議論聲。
“看,那不是楊林嗎?他怎麽去了李家村?”
“你不知道嗎?昨天楊鐵偷雞被抓了,楊林去賠了一兩銀子才把人贖迴來。”
“不會吧,真的假的?他自己都吃不飽,哪來的銀子?”
“肯定沒有啊,這不今天一個人偷偷過去,說不定是去跪舔人家的吧。”
楊林無奈地歎了口氣,心中暗罵道,無論在哪個時代,都是別人嘴中的“風雲”人物。老天爺這是坑我啊,既然穿越,也不讓我出身好一點。
自穿越以來,楊林明白自己這人生也就兩個字——搞錢,既然出身不好,隻要有錢了,麵包會有的,牛奶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
眾婦人口中的楊鐵,是楊林從小一起長大的好友,比楊林小兩歲。楊鐵的父親楊二黑可是十裏八村出了名的手藝人——鐵匠。但由於連年戰爭不斷,加上各種苛捐雜稅、名目繁多的盤剝以及土匪的掃掠,已經有好幾年沒有打鐵了。如今,楊鐵家也和村裏其他人一樣,為了生計而奔波。由於太窮,村上很多人一天也就隻能吃一頓飯,楊林也是其中的一員。
至於說楊鐵偷雞那更是誤會,他救迴楊鐵後,也問過,李員外從縣城迴李家村靜養,施粥三日,楊家莊的好多人都去了,楊鐵看到人家院子雞窩的雞蛋,莫名的親切,畢竟他爹幾年沒打鐵,家裏沒落,楊鐵上一次見雞還是很小的時候。所以準備摸一摸雞蛋,硬是被李家下人說成了偷雞賊。
當時多虧楊林及時趕到,硬是承諾給人一兩銀子作為補償才平息了事態。也正是因為這次的及時趕到,讓楊林遇到了那位讓他魂牽夢縈、為之心動的美人。
楊林對自己的前世知識充滿信心,相信以自己的能力肯定是能夠輕易賺錢的,所以並不擔心這一兩銀子還不起。
迴到家中,楊林看著家中的貧瘠,唯一的食材就是掛在廚房外牆上的那塊臘兔肉,那是楊安幾天前給他的。楊安同樣是楊林從小到大的玩伴之一,以打獵為生,比楊林小兩歲,父母去世好幾年了。早些年六叔公在的時候,也會時常照顧楊安一二,六叔公去世後,時移世易,變成了楊安接濟楊林。
楊林簡單地吃了些東西,便前往楊安家,與他商定第二天一早一起進山的計劃。他們將依靠楊安的指引,深入後山。
第二日清晨,天微亮,楊林便已起床準備出發。不久,楊安也裝備齊全,背著弓箭,腰間掛著柴刀,與楊林會合。兩人默契地背上行囊,踏上了通往後山的路途。
在行進中,楊林好奇地問楊安:“小安,這山究竟有多大?你曾經走到過山的另一側嗎?”在他的記憶中,他雖然和楊安等人進過山,也是在後山的外圍區域活動,西嶺山的後山深處是他們很少涉足的地方,至於山外的世界,他更是一無所知。
由於外圍區域大家活動的頻繁,所以早就沒什麽動物了,偶爾有深山下來的動物,但也是極少的。
楊安迴答道:“林哥,這山很大的,我也沒走出去過。不過在縣城賣獵物時,我聽其他獵戶提起過一些。他們說西嶺山連綿數百裏,向西延伸至鎮西關,向東則接近西州城。至於南麵是什麽,我就不太清楚了。”
楊林點了點頭,他的生活圈子一直圍繞著楊家莊,對外界的了解大多來自村裏人的講述。而楊安由於早年跟隨父親打獵,經常到縣城交易,對周邊的環境自然更為熟悉。
楊家莊坐落在西嶺山脈的腳下,北麵四十裏便是平康縣城,而金昌城則位於縣城西南約二百裏處,金昌城不遠處就是天下第一關——鎮西關。平康縣城東南方向近千裏處則是西州城。
楊安指著前方的山勢,繼續向楊林解釋:“林哥,你要找的野枇杷通常生長在山的陽麵。我們得穿過前麵的山溝,順著河流逆流而上,深入山中,繞到山陽麵去尋找。”
楊林點了點頭。兩人繼續向前。
……
黃昏時分,李家村的一戶人家客廳內燈火通明。
一位女子在屋內焦急地來迴踱步,等待著某人的到來。
客廳的一側,老管家和幾位丫鬟靜靜地站立,隨時準備著。
隨著時間的流逝,從黃昏到深夜,楊林的身影仍未出現。
老管家忍不住偷偷打了個哈欠,走上前對女子說道:“小姐,我看那個姓楊的八成是來蹭吃蹭喝的。他裝模作樣地給老爺看了看病,見我們沒留他吃飯,估計就不會再來了。”
一位丫鬟也附和道:“就是,李伯說得對,小姐。一個鄉野之人,怎麽可能真會治病?我看他就是不敢來了。”
李雲裳心中猶豫,難道自己真的看錯了人?楊林真的隻是一個騙子嗎?她心中不甘,卻又試圖安慰自己:“再等等吧,再等一個時辰。他說了要第二天寅時才開始治療,如果到了子時他還沒來,那你們就各自迴去休息吧。”
時間在等待中緩緩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