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越說越投機
重迴七零,與病嬌老公舉案齊眉 作者:明媚如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梁誌龍瞪大了眼睛,滿臉不可思議地看著卓景然,“顧醫生那麽厲害的醫術,居然跑到鄉下去當知青?這......”
他的聲音逐漸低沉,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力量壓製住,最後隻剩下一聲長長的歎息。
卓景然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輕聲說道:“從我的立場出發,我非常感激國家的知青政策。
如果沒有這個政策,我不可能與童童相識,不認識童童,現在的我,墳頭草可能都齊腰了。
而和平生產隊,如果沒有童童,也不會有如此巨大的改變。”
卓景然眼裏盡是笑意,說得真心實意,無比坦誠。
梁誌龍笑著拍了拍卓景然的肩,“你小子是撿到寶了。
方賢常常跟我提起你,你讓老方很驕傲!如今成家了,考慮來京城發展了?”
他的語氣親切而又充滿期待,對這個年輕人,他一直在關注。
卓景然微笑著迴應道:“梁伯,您過獎了。是考慮來京城發展,目前已經在計劃了。
“梁伯,屋裏請,咱們進屋慢慢聊。”卓景然熱情地邀請梁誌龍進入屋內,親自引領他走進客廳。
一進客廳,卓景然便吩咐錢青山去泡茶,特意強調要泡姥爺自製的茶。
不一會兒,錢青山端著兩杯香氣撲鼻的茶水走了進來。
卓景然接過茶杯,先將一杯茶放在梁誌龍麵前,然後才端起自己的那杯。
卓景然笑著對梁誌龍說:“梁伯,您嚐嚐看,這是今年的新茶,味道非常不錯。”、
梁誌龍端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茶水順著喉嚨流淌下去,帶來一股清新的茶香和溫暖的感覺。
他閉上眼睛,細細品味著茶的滋味,感受著茶香在口腔中的迴蕩和餘韻。
過了一會兒,他睜開眼睛,露出滿意的笑容,讚歎道:“嗯,這茶確實不錯,口感醇厚,迴甘悠長。好茶!”
坐在一旁的卓景然笑著迴應道:“梁伯喜歡就好。這茶是我姥爺自己炒製的,他對茶葉的品質要求很高,所以每年都會親自挑選茶葉來炒製。”
梁誌龍放下手中的杯子,好奇地問道:“你說的姥爺,是那位中醫聖手張清源?”
卓景然點頭迴答道:“正是他老人家。姥爺雖然以醫術聞名,但他也對茶道有著深厚的造詣。
童童常開玩笑說,如果姥爺不行醫,改行當茶農,一定會成為製茶的大行家。”
梁誌龍笑著點頭,“像張老這樣的大家,不管做啥,都會成為行業的翹楚。”
兩人拉了一會家常,話題慢慢轉移到集團發展上麵。
梁誌龍問:“景然,最近集團發展得怎麽樣?有沒有遇到什麽困難或挑戰呢?”
卓景然笑著迴答道:“謝謝梁老關心,目前集團發展還算順利,各項業務都在穩步推進。
當然,也麵臨一些市場競爭和技術創新方麵的壓力,但我們有信心克服這些困難。”
卓景然將集團的發展情況大致說了一遍,包括近期取得的成績、未來的規劃以及正在實施的戰略舉措。
梁誌龍靜靜地聽完卓景然的話,心中暗自驚歎,這位年輕人,不僅有著卓越的商業頭腦,對於集團的管理和運營也有著清晰的思路和策略。
他不禁對卓景然又高看了幾分,心想這位年輕的企業家果然不簡單,難怪能帶領集團走向成功。
真是後生可畏啊!
卓景然繼續說道:“其實,我一直認為企業要想長久發展,必須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創新和變革。
同時,還要注重人才培養和團隊建設,隻有這樣才能保持競爭力。”
梁誌龍點點頭表示讚同,接著問道:“那麽,景然對當前的經濟形勢有何看法?你覺得未來會有哪些機遇和挑戰呢?”
兩人就集團的發展,聊到時下的局勢,越聊越投機。
梁誌龍發現自己與卓景然在很多觀點上都非常一致,他們對未來的趨勢和發展方向有著相似的見解。
不知不覺間,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個多小時。
最後,梁誌龍站起身來,向卓景然伸出手,鄭重地說道:“卓老弟,咱們重新認識一下,我叫梁誌龍,任職於華國經濟貿易委員會。
咱們這是第二次見麵,也是第一次正式認識。”
聽了梁誌龍的介紹,卓景然心裏咯噔一下,華國經濟貿易委員會的梁誌龍,這豈不是會長梁誌龍?
當年,在方大伯的吉普車上認識梁誌龍,卓景然知道對方身份不簡單,但沒想到竟如此不簡單。
卓景然連忙握住梁誌龍的手,笑著迴應道:“梁老,您太客氣了。能結識您這樣的前輩,我感到非常榮幸。希望今後能得到您更多的指導和支持。”
梁誌龍右手握著卓景然的手,左手拍了拍他的肩,笑著說道:“這裏沒有梁會長,隻有梁大哥。
好久沒有聊得如此暢快了,當初老方就說你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確實是個難得人才。
願不願意去經貿委工作?你的很多想法非常好,一但落實下去,將會給國家帶來很大的利益,是造福於民的大好事。”
卓景然笑笑,婉拒道:“這些想法,隻是紙上談兵,缺少具體的實踐。讓梁伯見笑了。
至於工作,我想先把和平集團做大做強,等有了成績,我再來向梁大伯要位置。”
梁誌龍聽出卓景然的話外音,明知道是這個結果,但心裏還是有些失落。
“好好好,你的話我記下了。等和平集團做大做強,你就到我這兒來。”梁誌鬆笑著說道。
卓景然笑著應下,“好!梁伯,今兒留下來吃飯。我親自下廚,燒幾道 菜,咱們伯侄喝幾杯。可好?”
梁誌龍問道:“方便嗎?張老在家嗎?我去拜訪一下。”
“方便方便!家常便飯而已。姥爺應該已經迴來了,你和姥爺聊聊天,我去做飯。青山,姥爺迴來了嗎?”卓景然說完,揚聲問門外的錢青山 。
錢青山迴道:“張老已經迴來了,在偏廳陪舒老說話。”
卓景然對梁誌龍說道:“姥姥姥爺都迴來了,姥爺張清源在中醫研究所任職,姥姥舒沁在美院的任教。二老都是熱情好客之人,我帶梁伯過去坐坐?”
他的聲音逐漸低沉,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力量壓製住,最後隻剩下一聲長長的歎息。
卓景然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輕聲說道:“從我的立場出發,我非常感激國家的知青政策。
如果沒有這個政策,我不可能與童童相識,不認識童童,現在的我,墳頭草可能都齊腰了。
而和平生產隊,如果沒有童童,也不會有如此巨大的改變。”
卓景然眼裏盡是笑意,說得真心實意,無比坦誠。
梁誌龍笑著拍了拍卓景然的肩,“你小子是撿到寶了。
方賢常常跟我提起你,你讓老方很驕傲!如今成家了,考慮來京城發展了?”
他的語氣親切而又充滿期待,對這個年輕人,他一直在關注。
卓景然微笑著迴應道:“梁伯,您過獎了。是考慮來京城發展,目前已經在計劃了。
“梁伯,屋裏請,咱們進屋慢慢聊。”卓景然熱情地邀請梁誌龍進入屋內,親自引領他走進客廳。
一進客廳,卓景然便吩咐錢青山去泡茶,特意強調要泡姥爺自製的茶。
不一會兒,錢青山端著兩杯香氣撲鼻的茶水走了進來。
卓景然接過茶杯,先將一杯茶放在梁誌龍麵前,然後才端起自己的那杯。
卓景然笑著對梁誌龍說:“梁伯,您嚐嚐看,這是今年的新茶,味道非常不錯。”、
梁誌龍端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茶水順著喉嚨流淌下去,帶來一股清新的茶香和溫暖的感覺。
他閉上眼睛,細細品味著茶的滋味,感受著茶香在口腔中的迴蕩和餘韻。
過了一會兒,他睜開眼睛,露出滿意的笑容,讚歎道:“嗯,這茶確實不錯,口感醇厚,迴甘悠長。好茶!”
坐在一旁的卓景然笑著迴應道:“梁伯喜歡就好。這茶是我姥爺自己炒製的,他對茶葉的品質要求很高,所以每年都會親自挑選茶葉來炒製。”
梁誌龍放下手中的杯子,好奇地問道:“你說的姥爺,是那位中醫聖手張清源?”
卓景然點頭迴答道:“正是他老人家。姥爺雖然以醫術聞名,但他也對茶道有著深厚的造詣。
童童常開玩笑說,如果姥爺不行醫,改行當茶農,一定會成為製茶的大行家。”
梁誌龍笑著點頭,“像張老這樣的大家,不管做啥,都會成為行業的翹楚。”
兩人拉了一會家常,話題慢慢轉移到集團發展上麵。
梁誌龍問:“景然,最近集團發展得怎麽樣?有沒有遇到什麽困難或挑戰呢?”
卓景然笑著迴答道:“謝謝梁老關心,目前集團發展還算順利,各項業務都在穩步推進。
當然,也麵臨一些市場競爭和技術創新方麵的壓力,但我們有信心克服這些困難。”
卓景然將集團的發展情況大致說了一遍,包括近期取得的成績、未來的規劃以及正在實施的戰略舉措。
梁誌龍靜靜地聽完卓景然的話,心中暗自驚歎,這位年輕人,不僅有著卓越的商業頭腦,對於集團的管理和運營也有著清晰的思路和策略。
他不禁對卓景然又高看了幾分,心想這位年輕的企業家果然不簡單,難怪能帶領集團走向成功。
真是後生可畏啊!
卓景然繼續說道:“其實,我一直認為企業要想長久發展,必須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創新和變革。
同時,還要注重人才培養和團隊建設,隻有這樣才能保持競爭力。”
梁誌龍點點頭表示讚同,接著問道:“那麽,景然對當前的經濟形勢有何看法?你覺得未來會有哪些機遇和挑戰呢?”
兩人就集團的發展,聊到時下的局勢,越聊越投機。
梁誌龍發現自己與卓景然在很多觀點上都非常一致,他們對未來的趨勢和發展方向有著相似的見解。
不知不覺間,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個多小時。
最後,梁誌龍站起身來,向卓景然伸出手,鄭重地說道:“卓老弟,咱們重新認識一下,我叫梁誌龍,任職於華國經濟貿易委員會。
咱們這是第二次見麵,也是第一次正式認識。”
聽了梁誌龍的介紹,卓景然心裏咯噔一下,華國經濟貿易委員會的梁誌龍,這豈不是會長梁誌龍?
當年,在方大伯的吉普車上認識梁誌龍,卓景然知道對方身份不簡單,但沒想到竟如此不簡單。
卓景然連忙握住梁誌龍的手,笑著迴應道:“梁老,您太客氣了。能結識您這樣的前輩,我感到非常榮幸。希望今後能得到您更多的指導和支持。”
梁誌龍右手握著卓景然的手,左手拍了拍他的肩,笑著說道:“這裏沒有梁會長,隻有梁大哥。
好久沒有聊得如此暢快了,當初老方就說你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確實是個難得人才。
願不願意去經貿委工作?你的很多想法非常好,一但落實下去,將會給國家帶來很大的利益,是造福於民的大好事。”
卓景然笑笑,婉拒道:“這些想法,隻是紙上談兵,缺少具體的實踐。讓梁伯見笑了。
至於工作,我想先把和平集團做大做強,等有了成績,我再來向梁大伯要位置。”
梁誌龍聽出卓景然的話外音,明知道是這個結果,但心裏還是有些失落。
“好好好,你的話我記下了。等和平集團做大做強,你就到我這兒來。”梁誌鬆笑著說道。
卓景然笑著應下,“好!梁伯,今兒留下來吃飯。我親自下廚,燒幾道 菜,咱們伯侄喝幾杯。可好?”
梁誌龍問道:“方便嗎?張老在家嗎?我去拜訪一下。”
“方便方便!家常便飯而已。姥爺應該已經迴來了,你和姥爺聊聊天,我去做飯。青山,姥爺迴來了嗎?”卓景然說完,揚聲問門外的錢青山 。
錢青山迴道:“張老已經迴來了,在偏廳陪舒老說話。”
卓景然對梁誌龍說道:“姥姥姥爺都迴來了,姥爺張清源在中醫研究所任職,姥姥舒沁在美院的任教。二老都是熱情好客之人,我帶梁伯過去坐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