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3章 著眼未來的稀土市場
重生:金融巨子歸來為愛滌蕩乾坤 作者:張致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郭總,要不要從帝都找最專業的團隊過來調查一番?”
郭敢搖了搖頭。
“我的人已經在處理這事情了。應該很快處理好的。”
李建歎了口氣。
“郭總,這些稀土,如果有可能的話,以後都直接賣給我吧。我在濱海有個高科技公司,您應該是知道的吧。”
郭敢曾經多次前往濱海,對李建的高科技公司的情況有所了解,但卻未曾有機會參觀一下這家以科技為核心的公司。每次去那裏,他都能感受到 李建似乎在搞一些比較神秘的黑科技。
然而,對於這家公司內部的運作和技術創新,他一直保持著好奇和期待。他知道這是一家致力於研發高科技產品的企業,具體是什麽黑科技,不得而知。
“這個我知道。但是你的公司應該是初創企業,好像對這些稀土的需求不高吧。消化不來這麽大的量。”
李建的高科技公司,現在大部分的高科技產品還沒有大規模量產,還真的消化不了大量的稀土。
李建笑道:“暫時消化不了,但是可以囤起來。反正就是不能讓這幫人給走私給老外。您知道巡航導彈之類的吧?”
“嗯,我當然知道啦!畢竟我也是理科出身的呢,對於這些高科技武器所需的大量稀土材料自然是熟悉的。要知道,這些珍貴的稀土元素在現代科技領域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可以說是各種先進技術和產品的基石。沒有這些稀土材料,那些令人驚歎的高科技武器恐怕就隻能停留在想象之中 ”
巡航導彈、芯片以及航空航天材料等高科技產品和軍事裝備,都離不開一種關鍵元素——稀土。稀土元素因其獨特的物理化學性質而備受青睞,被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
其實李建也知道郭敢是理科出身,沒有想到他對稀土的用途也了如指掌。
兩人於是聊了很多關於稀土的事情。
巡航導彈作為現代戰爭中的重要武器之一,其精確製導係統和高性能發動機對稀土元素有著極高的需求。
郭敢還著重強調了稀土對於高科技尖端武器的作用。
“李建老弟,你可知道一種叫做釹鐵硼磁體的東西?這玩意兒可以用於製造導彈的導引頭和控製係統,確保導彈能夠準確命中目標。還有,鏑還是另一種非常強悍的材料。則可用於提高導彈發動機的性能,增加射程和打擊力。”
李建有點驚訝。
這家夥既然知道稀土元素的作用,為什麽還對鐵礦的生產經營如此不上心?
“李建老弟,既然你對稀土材料如此看中,難道是想要囤積這些材料,然後等價格高了之後,再賣出去?”
李建微微一笑。
“也是,也不是。有些稀土,我的公司需要用到。比如,一些稀土金屬氧化物還可用於製造高效的發光二極管,為電子產品提供更明亮、節能的顯示功能。我的機器玩具公司正在生產一些電動玩具,需要這些性能較好的電子原件。”
李建沒有告訴他的是,自己的監控係統,特別是夜視監控探頭就需要大量的稀土材料。
李建知道在後世,稀土的價值越來越高。
稀土在巡航導彈、芯片和航空航天材料等領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推動科技進步和國防安全的關鍵因素之一。
因此,各國都高度重視稀土資源的開發利用,並不斷加大研發投入,以提升自身的科技實力和競爭力。如果囤積大量的稀土,一來可以升值,二來可以沉澱自己從外盤金融市場賺來的資金。
“既然如此,我就先囤一批。不然的話,以白菜價賣給老外,那幫人就會用來造武器。以後說不定,從頭上飛過的外國武器,都有咱們鐵礦生產出來的稀土。”
對於李建的做法,郭敢還是覺得有點意外。
“李建老弟,你確定要囤積稀土?庫存會增加很大的成本。”
“沒事。礦上的稀土成品,按照市場價格再加10%的價格,我都收了。”
李建的表態,讓郭敢確定了他的態度。
郭敢第一次見到李建,就知道這家夥是個值得信任的人。 這個世界上最讓人安心的就是有一個值得信賴的夥伴,而李建無疑就是這樣的人。他們之間的默契和信任,讓郭敢感到無比幸運。
“其實,如果按照市價就可以了。礦上的管理層應該很高興稀土能夠在家門口就銷售出去。如此,就能杜絕私下倒賣的情況。還有,我這邊還有幾個大型倉庫,可以幫你存儲這批稀土。”
“行。先借用你的倉庫,迴頭我讓人建造幾個大型倉庫來存儲。”
現在借用郭敢的倉庫是權宜之計。畢竟,稀土的存儲還是得有自己的倉庫才行。不過,這些事情,看來交給王晶晶是比較合適的。
晚上,韓琪把一行人護送到市區下榻,次日又送迴礦上。
郭敢召集管理層和股東,一連開了幾天會議,最終的結果就是嚴厲整頓。該送進去的送進去,該開的開掉,該整改的整改。
同時,每個大股東都派代表進駐礦區,監督整改。
這三四天裏,郭敢帶著眾人,可謂是使出渾身解數,以雷霆萬鈞之勢,大刀闊斧地進行著整頓工作。
每一天都充滿了緊張與忙碌,劉若菲和陳思思也非常得力,將每一個細節都打理得井井有條。李建心中暗自幸慶,自己的兩個助手是真的得力。
第五天,拿到補貼的工人們,也陸續迴到自己的崗位。準備複產。
第六天,王晶晶派來的代表也過來了。
這樣 的速度,讓李建很是意外,簡直就是小驚喜。心想,王晶晶的辦事效率總是那麽高效。
派來的人是楚曦月首先的一個材料學家、一個工程師、一個倉庫的主管。
李建給他們安排任務,就是盡快建立一個用於儲存稀土的大型倉庫,至少能存儲二十年。
幾人都是這方麵的行家,自然滿口答應。
李建問道:“多久能夠建好?”
“如果從征地到建立,估計得四五個月。如果直接購買現有的倉庫改裝,那就快得多。”
李建想了想,覺得還是用購買的方式比較直接。
於是找到郭敢。
郭敢自然是答應幫忙,畢竟李建是他的盟友。
“李建老弟,你放心。在內蒙這一塊,我辦事你放心。不出半個月,我就能給你一個實用的倉庫。”
旁邊的工程師滿臉疑惑,心想,有這麽容易實現嗎?
“郭總,這是我們對倉庫的基本要求,您看一下。”
對於工程師遞過來的資料,郭敢隻是看了一眼,笑道:“這簡單。剛好有個礦場,有這樣的倉庫。交通也方便,有鐵軌連接。”
工程師幾個人一聽,滿臉笑容。
“行,隻要交通方便,其他的我們都能搞定。”
李建這時候,想到的最大問題是安全。
“郭總,這稀土體積小,但是價值很高。安全方麵……”
沒等郭敢迴答,工程師就笑道:“李總,這個不是問題。我們已經設計了非常嚴密的安保,規格不下於濱海的高科技公司。放心。”
旁邊的倉庫主管也自信滿滿地表示:“李總放心,安全這一塊,就算是原子彈爆炸,我們的倉庫也會安陽無恙,更不用說小偷小摸了。”
李建有點疑惑:“你們真的就這麽自信?”
工程師拍胸脯保證:“這當然。您是見識過濱海高科技公司安保係統的。”
“李總放心好了,什麽東西,隻要進了我們的倉庫,別人是拿不走的。”
說著幾人相視而笑。
這一下子把李建和郭敢等人都搞懵圈了。
李建提示道:“我們這些稀土是用來長期儲存的。可能十幾年都用不上,所以,很可能是隻進不出。倉庫的容量要足夠大。你們設置的時候,一開始就要考慮到這一點。”
幾人相視一笑,說道:“放心。來的時候,王總都已經把要求提過了。我們的倉庫設計,以及管理係統都是最先進的。”
陳思思這是提醒道:“那套監控係統記得要保密,不可輕易讓人知道。”
“放心,陳總,這一點我們考慮過了。”
陳思思滿意地點點頭。
“對了,你們要在這裏長期工作,要有心理準備。這裏可不比濱海繁華。”
“放心吧,陳總。我們都是輪換製的。工作一段時間,會有人來輪換的。再說了,這裏工作的工資和獎金是濱海的兩倍還多。大家都想來。”
李建笑了笑:“估計是晶晶搞的獎勵措施。”
“估計是吧。”
陳思思接著對工程師幾人說道:“對了,你們加快工程進度,等完工了,李總會有重金獎勵。”
幾人一聽,笑得比花兒還燦爛。
畢竟李建的獎勵,總是最豐厚的。在濱海的事,每次李建獎勵都不下五十萬,好的時候,每次都是上百萬地獎勵。
這次幾個人來,完工之後,估計不下百萬的獎勵。這還不算王晶晶那邊的獎勵。
想到這裏,幾個人恨不得馬上開始工作。
郭敢搖了搖頭。
“我的人已經在處理這事情了。應該很快處理好的。”
李建歎了口氣。
“郭總,這些稀土,如果有可能的話,以後都直接賣給我吧。我在濱海有個高科技公司,您應該是知道的吧。”
郭敢曾經多次前往濱海,對李建的高科技公司的情況有所了解,但卻未曾有機會參觀一下這家以科技為核心的公司。每次去那裏,他都能感受到 李建似乎在搞一些比較神秘的黑科技。
然而,對於這家公司內部的運作和技術創新,他一直保持著好奇和期待。他知道這是一家致力於研發高科技產品的企業,具體是什麽黑科技,不得而知。
“這個我知道。但是你的公司應該是初創企業,好像對這些稀土的需求不高吧。消化不來這麽大的量。”
李建的高科技公司,現在大部分的高科技產品還沒有大規模量產,還真的消化不了大量的稀土。
李建笑道:“暫時消化不了,但是可以囤起來。反正就是不能讓這幫人給走私給老外。您知道巡航導彈之類的吧?”
“嗯,我當然知道啦!畢竟我也是理科出身的呢,對於這些高科技武器所需的大量稀土材料自然是熟悉的。要知道,這些珍貴的稀土元素在現代科技領域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可以說是各種先進技術和產品的基石。沒有這些稀土材料,那些令人驚歎的高科技武器恐怕就隻能停留在想象之中 ”
巡航導彈、芯片以及航空航天材料等高科技產品和軍事裝備,都離不開一種關鍵元素——稀土。稀土元素因其獨特的物理化學性質而備受青睞,被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
其實李建也知道郭敢是理科出身,沒有想到他對稀土的用途也了如指掌。
兩人於是聊了很多關於稀土的事情。
巡航導彈作為現代戰爭中的重要武器之一,其精確製導係統和高性能發動機對稀土元素有著極高的需求。
郭敢還著重強調了稀土對於高科技尖端武器的作用。
“李建老弟,你可知道一種叫做釹鐵硼磁體的東西?這玩意兒可以用於製造導彈的導引頭和控製係統,確保導彈能夠準確命中目標。還有,鏑還是另一種非常強悍的材料。則可用於提高導彈發動機的性能,增加射程和打擊力。”
李建有點驚訝。
這家夥既然知道稀土元素的作用,為什麽還對鐵礦的生產經營如此不上心?
“李建老弟,既然你對稀土材料如此看中,難道是想要囤積這些材料,然後等價格高了之後,再賣出去?”
李建微微一笑。
“也是,也不是。有些稀土,我的公司需要用到。比如,一些稀土金屬氧化物還可用於製造高效的發光二極管,為電子產品提供更明亮、節能的顯示功能。我的機器玩具公司正在生產一些電動玩具,需要這些性能較好的電子原件。”
李建沒有告訴他的是,自己的監控係統,特別是夜視監控探頭就需要大量的稀土材料。
李建知道在後世,稀土的價值越來越高。
稀土在巡航導彈、芯片和航空航天材料等領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推動科技進步和國防安全的關鍵因素之一。
因此,各國都高度重視稀土資源的開發利用,並不斷加大研發投入,以提升自身的科技實力和競爭力。如果囤積大量的稀土,一來可以升值,二來可以沉澱自己從外盤金融市場賺來的資金。
“既然如此,我就先囤一批。不然的話,以白菜價賣給老外,那幫人就會用來造武器。以後說不定,從頭上飛過的外國武器,都有咱們鐵礦生產出來的稀土。”
對於李建的做法,郭敢還是覺得有點意外。
“李建老弟,你確定要囤積稀土?庫存會增加很大的成本。”
“沒事。礦上的稀土成品,按照市場價格再加10%的價格,我都收了。”
李建的表態,讓郭敢確定了他的態度。
郭敢第一次見到李建,就知道這家夥是個值得信任的人。 這個世界上最讓人安心的就是有一個值得信賴的夥伴,而李建無疑就是這樣的人。他們之間的默契和信任,讓郭敢感到無比幸運。
“其實,如果按照市價就可以了。礦上的管理層應該很高興稀土能夠在家門口就銷售出去。如此,就能杜絕私下倒賣的情況。還有,我這邊還有幾個大型倉庫,可以幫你存儲這批稀土。”
“行。先借用你的倉庫,迴頭我讓人建造幾個大型倉庫來存儲。”
現在借用郭敢的倉庫是權宜之計。畢竟,稀土的存儲還是得有自己的倉庫才行。不過,這些事情,看來交給王晶晶是比較合適的。
晚上,韓琪把一行人護送到市區下榻,次日又送迴礦上。
郭敢召集管理層和股東,一連開了幾天會議,最終的結果就是嚴厲整頓。該送進去的送進去,該開的開掉,該整改的整改。
同時,每個大股東都派代表進駐礦區,監督整改。
這三四天裏,郭敢帶著眾人,可謂是使出渾身解數,以雷霆萬鈞之勢,大刀闊斧地進行著整頓工作。
每一天都充滿了緊張與忙碌,劉若菲和陳思思也非常得力,將每一個細節都打理得井井有條。李建心中暗自幸慶,自己的兩個助手是真的得力。
第五天,拿到補貼的工人們,也陸續迴到自己的崗位。準備複產。
第六天,王晶晶派來的代表也過來了。
這樣 的速度,讓李建很是意外,簡直就是小驚喜。心想,王晶晶的辦事效率總是那麽高效。
派來的人是楚曦月首先的一個材料學家、一個工程師、一個倉庫的主管。
李建給他們安排任務,就是盡快建立一個用於儲存稀土的大型倉庫,至少能存儲二十年。
幾人都是這方麵的行家,自然滿口答應。
李建問道:“多久能夠建好?”
“如果從征地到建立,估計得四五個月。如果直接購買現有的倉庫改裝,那就快得多。”
李建想了想,覺得還是用購買的方式比較直接。
於是找到郭敢。
郭敢自然是答應幫忙,畢竟李建是他的盟友。
“李建老弟,你放心。在內蒙這一塊,我辦事你放心。不出半個月,我就能給你一個實用的倉庫。”
旁邊的工程師滿臉疑惑,心想,有這麽容易實現嗎?
“郭總,這是我們對倉庫的基本要求,您看一下。”
對於工程師遞過來的資料,郭敢隻是看了一眼,笑道:“這簡單。剛好有個礦場,有這樣的倉庫。交通也方便,有鐵軌連接。”
工程師幾個人一聽,滿臉笑容。
“行,隻要交通方便,其他的我們都能搞定。”
李建這時候,想到的最大問題是安全。
“郭總,這稀土體積小,但是價值很高。安全方麵……”
沒等郭敢迴答,工程師就笑道:“李總,這個不是問題。我們已經設計了非常嚴密的安保,規格不下於濱海的高科技公司。放心。”
旁邊的倉庫主管也自信滿滿地表示:“李總放心,安全這一塊,就算是原子彈爆炸,我們的倉庫也會安陽無恙,更不用說小偷小摸了。”
李建有點疑惑:“你們真的就這麽自信?”
工程師拍胸脯保證:“這當然。您是見識過濱海高科技公司安保係統的。”
“李總放心好了,什麽東西,隻要進了我們的倉庫,別人是拿不走的。”
說著幾人相視而笑。
這一下子把李建和郭敢等人都搞懵圈了。
李建提示道:“我們這些稀土是用來長期儲存的。可能十幾年都用不上,所以,很可能是隻進不出。倉庫的容量要足夠大。你們設置的時候,一開始就要考慮到這一點。”
幾人相視一笑,說道:“放心。來的時候,王總都已經把要求提過了。我們的倉庫設計,以及管理係統都是最先進的。”
陳思思這是提醒道:“那套監控係統記得要保密,不可輕易讓人知道。”
“放心,陳總,這一點我們考慮過了。”
陳思思滿意地點點頭。
“對了,你們要在這裏長期工作,要有心理準備。這裏可不比濱海繁華。”
“放心吧,陳總。我們都是輪換製的。工作一段時間,會有人來輪換的。再說了,這裏工作的工資和獎金是濱海的兩倍還多。大家都想來。”
李建笑了笑:“估計是晶晶搞的獎勵措施。”
“估計是吧。”
陳思思接著對工程師幾人說道:“對了,你們加快工程進度,等完工了,李總會有重金獎勵。”
幾人一聽,笑得比花兒還燦爛。
畢竟李建的獎勵,總是最豐厚的。在濱海的事,每次李建獎勵都不下五十萬,好的時候,每次都是上百萬地獎勵。
這次幾個人來,完工之後,估計不下百萬的獎勵。這還不算王晶晶那邊的獎勵。
想到這裏,幾個人恨不得馬上開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