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露天煤礦很賺,要不要入夥?
重生:金融巨子歸來為愛滌蕩乾坤 作者:張致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建和幾人剛迴到酒店的大廳,正在商量晚餐吃什麽。
這時候,沒想到,居然看到了一位老熟人。
原來是期貨公司的老總,老王。
老王身邊還跟著一位身材高挑,身著職業裙裝的年輕女子。
麵容姣好,身材婀娜多姿,特別是身處塞北之地,這樣的美女更是少見。
老王走過來,拍了拍李建的肩膀:“李建老弟,好久不見。好多次,我們邀請你去玩,你都拒絕了。原來是帶著自己的美女來內蒙玩啊。有品位,有品位。”
李建一陣惡心,心想,自己怎麽認識這麽粗俗的家夥。
思想齷齪,行為令人不齒。
礙於情麵,李建還是站起來給眾人介紹王總:“這是期貨公司的王總。帝都有名的金融圈大佬。帝都裏叱吒風雲,炙手可熱的大人物。”
陳思思和劉若菲假裝感興趣地“哦”了一聲,隻有旁邊的韓冰一言不發。
韓冰壓根沒有有任何表情。
“哪裏哪裏,李建老弟總是喜歡誇張。各位,在下姓王,隻是耕耘於期貨公司的一員老兵而已,和李建是老朋友了。失陪一下。”
王總一邊說著,一邊拉著李建,到了旁邊的小餐廳。
“李建老弟,相逢不如偶遇。今天我可要把你介紹給幾個大佬。真正的大佬。”
李建好奇地看著這家夥。聞到了一股酒味。
“王總,您是不是喝多了?怎麽說胡話呢?什麽大佬,這裏就咱們兩個。”
王總笑著說:“你看到那邊的小雅間了吧,裏邊正在進行一場商業談判。你知道這內蒙地界,接近陝北那塊,簡直就是風水寶地。地下有煤,有石油。這幾個大佬在商談收購一個煤礦呢。”
李建對於實業不感興趣。
但是自己的內盤期貨資金已經達到了兩千多億,如今需要找一些投資渠道。
如果能夠收購一兩個煤礦,那也不錯。
不過,不過煤礦經常出事故,想想還是算了。
“王總,您是做期貨的。摻和這煤炭幹啥?煤炭現在又沒有期貨!”
李建的話,讓王總都有點著急了。
心想,這年輕人,怎麽不上道啊。放著大好的賺錢機會不要,傻子啊。
可是他哪裏知道,李建還真是看不上挖煤的錢。
前世的記憶中,煤老板一度是最有錢的暴發戶的象征。但是後來因為政策風向改變之後,煤老板轉行的轉行,低調的低調。煤礦也不再是資本的寵兒了。
此時的王總還在極力拉攏李建入夥。
畢竟他知道,隻要李建入夥了,到時候,煤礦要增加投資,李建這樣的財神爺,隨便動動手指,就有數不盡的資金可以支持煤礦的生產運轉。
王總裝出痛心疾首的樣子:“格局,李建老弟,格局。格局要打開,不要老是盯著期貨那點事情。”
李建心想,這實業,各種規章製度、法律法規約束著,還要員工的福利待遇,還要負責各種城市建設費用,教育附加費,各種增值稅……
反正就是一堆事情。在煤礦上賺點錢啊,真是不容易。在實體經濟上賺到錢的都是能人。
因此,李建特別佩服能夠把實業做好的企業家。
但是真正要讓他參與實業,除了酒店和文化傳媒公司之外,還真是不想在參與了。
“王總,我這個人就這個格局。鄉下來的,剛來帝都,也沒有人帶。這樣吧,如果是露天開采的煤礦,我可以參與一下。如果是井下煤礦,我還是不參與了。”
王總畢竟是聰明人,一聽就知道李建的意思。這小子不想要井下的煤礦,肯定是擔心礦難。
“你是不是擔心礦難事故?”
李建解釋道:“嗯,當然。每次看到有關於煤炭礦難的新聞,心裏都難過好久。心想,要是晚上一些非必要的路燈關掉,是不是可以少用點煤炭發電,就少一點礦難事故?還有,夏天的時候,每個人都把空調的溫度提高一度,那該省下多少煤炭?那麽就又能救了多少煤炭工人?”
李建的話,讓王總覺得好笑。
心想,這個李建,別看他賺了錢,但是思維還是一個散戶。沒有大格局。
王總還是直截了當地批評:“李建老弟呀,你這是散戶思維。真的不知道說你好。說你聰明吧,你的確聰明,白手起家,把期貨交易玩得風生水起,賺了幾百個億。說你不聰明吧,你對實業,還是沒入門。要多出來跟老哥幾個一起混,一起多見見,多聽聽。打開格局。”
李建心想,這倒是真的。承認自己是個散戶也沒什麽。畢竟人不是萬能的。
自己就是個散戶。發財就是靠別人沒有的信息優勢。
“好吧,您說的都對。但是我還是堅持,不是露天開采的煤礦不參與。”
看李建的語氣有所緩和,王總再接再厲。
於是,王總笑道:“沒想到你這人還真頑固。中國能夠露天開采的煤礦還真是不多。內蒙就有。不過,好開采的還真輪不到我們。要想買露天開采的,估計得去澳大利亞或者美國東部的阿巴拉契亞山脈了。”
李建一聽,說了半天,浪費口水。還不如出去陪著那幾個美女吃飯呢。
“不過,你運氣比較好,這幾個家夥在談論的就是一座可以露天開采的煤礦。”
李建心想,這都行?莫非是騙自己的?畢竟這種天上掉餡餅的好事,砸到腦袋上的概率不高。
“得了,我迴去跟我的幾個參謀商議一下。畢竟我不能做主,得集體決策。”
王總也明白,李建需要考慮。
畢竟,參與煤礦投資,投資大,見效慢。
必須仔細考慮。
“行吧,明天早上給我答複。我們明天去煤礦實地考察。真要投資的,就跟我們一起去。”
李建答應了下來,急忙起身。
此時,王總從餐廳門口望向大廳裏的陳思思和劉若菲,眼神中充滿了羨慕之情。
王總笑著說:“李建,沒想到你小子豔福不淺,身邊美女如雲。難怪你不出來玩。”
“王總,可別想歪了。這些都是我的助手,得力幹將。”
王總笑道:“明白。明白。不過,放心,我們是朋友,我會替你保密的。”
李建心想,這個王總真是思想水平不高啊。
怎麽混上期貨公司老總的位置的?
李建於是想起一句俗話,在那什麽的眼中,所有人都是出來賣的。
不由得歎了口氣。人往往局限於自己的行業,或者自己的地位,或者自己的利益當中,限製了自己的思維,固化了自己的認知。
老王就是這樣的人。
這時候,沒想到,居然看到了一位老熟人。
原來是期貨公司的老總,老王。
老王身邊還跟著一位身材高挑,身著職業裙裝的年輕女子。
麵容姣好,身材婀娜多姿,特別是身處塞北之地,這樣的美女更是少見。
老王走過來,拍了拍李建的肩膀:“李建老弟,好久不見。好多次,我們邀請你去玩,你都拒絕了。原來是帶著自己的美女來內蒙玩啊。有品位,有品位。”
李建一陣惡心,心想,自己怎麽認識這麽粗俗的家夥。
思想齷齪,行為令人不齒。
礙於情麵,李建還是站起來給眾人介紹王總:“這是期貨公司的王總。帝都有名的金融圈大佬。帝都裏叱吒風雲,炙手可熱的大人物。”
陳思思和劉若菲假裝感興趣地“哦”了一聲,隻有旁邊的韓冰一言不發。
韓冰壓根沒有有任何表情。
“哪裏哪裏,李建老弟總是喜歡誇張。各位,在下姓王,隻是耕耘於期貨公司的一員老兵而已,和李建是老朋友了。失陪一下。”
王總一邊說著,一邊拉著李建,到了旁邊的小餐廳。
“李建老弟,相逢不如偶遇。今天我可要把你介紹給幾個大佬。真正的大佬。”
李建好奇地看著這家夥。聞到了一股酒味。
“王總,您是不是喝多了?怎麽說胡話呢?什麽大佬,這裏就咱們兩個。”
王總笑著說:“你看到那邊的小雅間了吧,裏邊正在進行一場商業談判。你知道這內蒙地界,接近陝北那塊,簡直就是風水寶地。地下有煤,有石油。這幾個大佬在商談收購一個煤礦呢。”
李建對於實業不感興趣。
但是自己的內盤期貨資金已經達到了兩千多億,如今需要找一些投資渠道。
如果能夠收購一兩個煤礦,那也不錯。
不過,不過煤礦經常出事故,想想還是算了。
“王總,您是做期貨的。摻和這煤炭幹啥?煤炭現在又沒有期貨!”
李建的話,讓王總都有點著急了。
心想,這年輕人,怎麽不上道啊。放著大好的賺錢機會不要,傻子啊。
可是他哪裏知道,李建還真是看不上挖煤的錢。
前世的記憶中,煤老板一度是最有錢的暴發戶的象征。但是後來因為政策風向改變之後,煤老板轉行的轉行,低調的低調。煤礦也不再是資本的寵兒了。
此時的王總還在極力拉攏李建入夥。
畢竟他知道,隻要李建入夥了,到時候,煤礦要增加投資,李建這樣的財神爺,隨便動動手指,就有數不盡的資金可以支持煤礦的生產運轉。
王總裝出痛心疾首的樣子:“格局,李建老弟,格局。格局要打開,不要老是盯著期貨那點事情。”
李建心想,這實業,各種規章製度、法律法規約束著,還要員工的福利待遇,還要負責各種城市建設費用,教育附加費,各種增值稅……
反正就是一堆事情。在煤礦上賺點錢啊,真是不容易。在實體經濟上賺到錢的都是能人。
因此,李建特別佩服能夠把實業做好的企業家。
但是真正要讓他參與實業,除了酒店和文化傳媒公司之外,還真是不想在參與了。
“王總,我這個人就這個格局。鄉下來的,剛來帝都,也沒有人帶。這樣吧,如果是露天開采的煤礦,我可以參與一下。如果是井下煤礦,我還是不參與了。”
王總畢竟是聰明人,一聽就知道李建的意思。這小子不想要井下的煤礦,肯定是擔心礦難。
“你是不是擔心礦難事故?”
李建解釋道:“嗯,當然。每次看到有關於煤炭礦難的新聞,心裏都難過好久。心想,要是晚上一些非必要的路燈關掉,是不是可以少用點煤炭發電,就少一點礦難事故?還有,夏天的時候,每個人都把空調的溫度提高一度,那該省下多少煤炭?那麽就又能救了多少煤炭工人?”
李建的話,讓王總覺得好笑。
心想,這個李建,別看他賺了錢,但是思維還是一個散戶。沒有大格局。
王總還是直截了當地批評:“李建老弟呀,你這是散戶思維。真的不知道說你好。說你聰明吧,你的確聰明,白手起家,把期貨交易玩得風生水起,賺了幾百個億。說你不聰明吧,你對實業,還是沒入門。要多出來跟老哥幾個一起混,一起多見見,多聽聽。打開格局。”
李建心想,這倒是真的。承認自己是個散戶也沒什麽。畢竟人不是萬能的。
自己就是個散戶。發財就是靠別人沒有的信息優勢。
“好吧,您說的都對。但是我還是堅持,不是露天開采的煤礦不參與。”
看李建的語氣有所緩和,王總再接再厲。
於是,王總笑道:“沒想到你這人還真頑固。中國能夠露天開采的煤礦還真是不多。內蒙就有。不過,好開采的還真輪不到我們。要想買露天開采的,估計得去澳大利亞或者美國東部的阿巴拉契亞山脈了。”
李建一聽,說了半天,浪費口水。還不如出去陪著那幾個美女吃飯呢。
“不過,你運氣比較好,這幾個家夥在談論的就是一座可以露天開采的煤礦。”
李建心想,這都行?莫非是騙自己的?畢竟這種天上掉餡餅的好事,砸到腦袋上的概率不高。
“得了,我迴去跟我的幾個參謀商議一下。畢竟我不能做主,得集體決策。”
王總也明白,李建需要考慮。
畢竟,參與煤礦投資,投資大,見效慢。
必須仔細考慮。
“行吧,明天早上給我答複。我們明天去煤礦實地考察。真要投資的,就跟我們一起去。”
李建答應了下來,急忙起身。
此時,王總從餐廳門口望向大廳裏的陳思思和劉若菲,眼神中充滿了羨慕之情。
王總笑著說:“李建,沒想到你小子豔福不淺,身邊美女如雲。難怪你不出來玩。”
“王總,可別想歪了。這些都是我的助手,得力幹將。”
王總笑道:“明白。明白。不過,放心,我們是朋友,我會替你保密的。”
李建心想,這個王總真是思想水平不高啊。
怎麽混上期貨公司老總的位置的?
李建於是想起一句俗話,在那什麽的眼中,所有人都是出來賣的。
不由得歎了口氣。人往往局限於自己的行業,或者自己的地位,或者自己的利益當中,限製了自己的思維,固化了自己的認知。
老王就是這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