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不一樣的春闈
大明:爺爺你朱元璋,帶我要飯? 作者:簡單大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一月二十五日,中午。
文華殿偏殿內。
朱標認真的看著朱英開口:“兒砸,爹認為還是別調大軍兵發烏斯藏諸部得不償失,
那邊山高路遠、層巒疊嶂調一偏師威懾逼其交出首惡即可,沒必要勞師動眾。”
朱元璋點頭接話道:“沒錯!大孫,標兒說得對,咱最先看到消息也很憤怒,可現在迴頭一笑,咱覺得標兒所說不無道理。”
見朱英點頭,朱元璋繼續開口:“咱之前分化他們的勢力,僅封喃加巴藏卜、章陽沙加,公哥堅藏卜、
答力麻八剌幾人。這次反叛的是薩迦宗教首領達瀨桂頭監藏,讓他們把這首惡交出來即可。”
“行!爺爺、胖爹就按你們說的辦即可。”
朱英和朱元璋一樣也就開始氣憤,現在來想那邊真的不宜發兵,等以後把莫臥兒阿三搞定,這一片基本就能不攻自破。
“臣也覺得此事可暫且看烏斯藏諸部的反應,若是妥協還有得商議,若是不妥協再發兵不遲。”
徐達做為老將當然知道烏斯藏諸部的地理位置,真的兵發烏斯藏環境難度不是‘金三角’能比擬的。
朱英看著徐達點頭道:“嗯,就這麽決定!正好我還有事,你們繼續聊我先走了。”
幾人見朱英腳底抹油也沒多少,繼續商討派何人帶兵去警告一下烏斯藏。
朱元璋等人不知道的是沒過數日,烏斯藏諸部的一群人把‘老鼠屎’達瀨桂頭捆綁送入成都府,還沒發兵叛亂就結束。
烏斯藏諸部也不敢真的反叛,所有補給都來自朵甘都司、川蜀,達瀨桂頭這廝也就突然叛亂才能在成都府外搞一下事,不然真帶大軍下高原估計剛走下山就會被剿滅。
(各位大大諒解一下,烏斯藏和亦力把裏點到為止!加上沒流量,你們都懂的。)
......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二月三日,春闈將至。
朱元璋、朱標父子倆對客棧、考場的安排急得焦頭爛額。
此次不像以往,幾大學院就有眾多考生,還有女學生,光京城就上萬人!這還是秋闈後篩選下來的人數,更別說全國學子會齊聚京城參加春闈。
中午,朱英跑到人民學院校長辦公室內找到鐵鉉詢問了一下考試人數後驚得亞麻呆住。
“老鐵,你說多少考生?”
“迴殿下,人民學院有考生三千五百八十九人。”
“我去,我以為有個百八十人不錯了!”
“嗬嗬,殿下你這不是小瞧我們人民學院的莘莘學子嗎?”
“馬上就要考試了,要不要我給你們泄題?”
鐵鉉一聽朱英要徇私舞弊,站起身義正言辭的說道:“殿下,這可是關乎國家大事,你不可徇私舞弊,我等讀書人苦讀數年不可......”
朱英連忙出聲打斷他,“得得得...老鐵,我開玩笑的。”
“殿下,此玩笑不可再開。”
“老鐵你小子漂了。”
“嘿嘿...殿下,臣求你一件事。”
“說。”
“去給考生們打打氣。”
“現在?”
“對。”
一刻鍾後,兩人朝大操場走去。
待鐵鉉把三千多考生叫到操場上排隊站好。
朱英站在演講台上看見台下一個個學子們雙眼炙熱的盯著自己,內心很欣慰。
隨後不管聽不聽得,朱英大聲的講演:“老師、同學們大家好!春闈衝刺的戰役正式打響......最後,同學們一起高聲呐喊,要成功、先刷題、不顧一切死裏刷!加油加油加油!”
“要成功、先刷題、不顧一切死裏刷!加油加油加油!”
“太孫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我們定不會讓太孫殿下失望。”
一旁的鐵鉉也沒明白怎麽好好的突然來一句喊的是什麽東西?
另一邊女子學院,馬秀英也在給眾學女拉家常,讓她們好好的考試,一句誰說女子不如男?把一群女學生熱情的情緒給拉動起來。
軍事學院、醫學院除外,皇家學院、政務學院朱元璋、朱標也在鼓舞學子們。
傍晚,朱英剛剛走進午門就被太監請去文華殿。
見到朱英過來,朱元璋急切的喊道:“大孫、大孫...此次貢院明顯安排不下那麽多考試,你覺得要怎麽解決?”
“好辦,全部安排到大校場上去考試,反正這幾日應該不會下雨,冷是冷一點,但這樣可以保持頭腦清晰。”
朱元璋、朱標聽到這個答案都無語中,最後說來說去還是按照朱英這個辦法。
客棧爆滿可以給予補貼讓百姓騰出空房間暫時給考生入住,可沒有那麽多考棚隻能用此下策。
二月七日,清早。
原貢院門外就有不少外地的考察過來看考場,和後世一樣考試也會提前過來看考場,除非熟悉或是京城的考試才不會來。
此時貢院大門外原本張貼榜單的告示牌貼了考場轉移的通告(通告不止這一處)。
裏三層外三層的學子們把榜單牌圍得個水泄不通。
“這位同年,不知告示所說何事?”
“仁兄,某也不知啊!待一會我們擠上前去看就知了。”
“嗯!”
時間不長這兩名學子得知考場換地後又和其他學子組團一起前往大校場查看。
......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二月九日,清晨,春闈開始。
大校場上有京營的將士和五城兵馬司的人馬把整個校場內外給警戒起來。
校場門口分為五列隊伍,四列為男一列為女。
男女不區別對待全在大校場上考。
今年不止考場不一樣,連收身都沒有,隻要拿出自己的身份證核對拿了考號即可入場尋找自己的考位。
無數考生如魚貫耳的進入考場。
洪武二十二年,決定無數人命運的考試拉開了帷幕。也是洪武年間第二次科舉考試。
原本曆史洪武十八年的考試硬生生推遲到現在才能考試。
一些找到考位的考生坐在考桌旁把筆墨放好後靜靜的吹著冷風不敢亂動。
剛剛已經有官員在告知過,“誰膽敢在考場亂走動取消考試資格,如廁可以舉手。”
巳時剛到,一眾官員在場上各處大聲講解考試注意事項,並有士兵們抬著箱子對著考試發放試卷。
沒錯是發放試卷,不像上一次或如前朝把試題寫在牌子上讓考生自己破題,而是幾張大大的單麵試卷。
拿到試卷的外地考生一個個都一臉懵逼中,語文是什麽鬼?選擇題?問答題?作文?
好在大家都是讀書人看了一會加上有官員在旁邊解釋,一刻鍾後就明白如何做試卷。
選擇題有答案選自己覺得正確的迴答即可,到問答題就五花八門了。
在巡考的朱英看到他們的答案都差點沒笑出聲,不能說錯,隻能說各有各的理解。
如題,問:如何讓百姓富裕?答:......
大多數中規中矩迴答,可有人寫帶百姓組團買彩票、有人寫讓百姓多生孩子坐拿補貼等五花八門。
這些都小事,最後一題作文就把大家難住,題目‘以我之力,追我所願’,按題敘述,語句通順,內容不少於千字。
朱英看大多數考生抓耳撈腮連連搖頭,心想,教育還得加強。
這次不一樣的春闈,大校場外一些家長、百姓們也吹著冷風站在警戒線外靜靜的看。
這次春闈簡化了許多,考兩天,每天兩場。
第一天上午語文,下午數學。第二天上午政務管理,下午軍事安排。
都是很簡單的題目,語文作文就是讓考生寫自己的理想而已,數學就是一百以內的加減法,政務管理是一些雞毛蒜皮的處理事項,軍事更是簡單如何守城如何備戰。
除了主科語文需要書寫之外,其他三門考試八成是選擇題、兩成是簡單的問答題。
也就是說答對六成(60分)的題就及格,幾個學院的人都熟悉,能不能及格就看他們自己學習情況。
朱英推翻老朱的百裏挑一找人才,現在要大規模啟動教育發展,雖說對外地大部分學子不公平,可準備這幾年就是為了這個結果!
最後一日考完士兵們收拾好桌椅解除封禁後一群群學子在校場內久久不願離去,三五成群的互相探討著考試內容。
一些家長、百姓們也進來,此刻比考試時還熱鬧。
一箱箱貼有封條裝考卷的箱子被一隊隊士兵從校場臨時倉庫押送入文華殿。
之後的時間裏,文華殿前廣場上的數個大帳篷天天都如菜市場一樣熱鬧。
朱元璋拿著一份糊名的數學試卷看了一會就氣不可遏。
“呔,這是那個大聰明算的答案?牛圈裏有九十六頭牛,殺了十八頭,次日母牛生了十二頭小牛,問現在牛圈還有多少牛?這不是九十頭嗎?這大聰明寫還剩六十六頭。”
看一眼旁邊閱卷的朱標,又罵道:“還有這題,八隻羊加八隻雞一共有多少條腿,不是四十八條腿嗎?咱掰手指頭也算的出來,他答案是三十六條腿,這這...蠢材!”
朱英在一旁笑道:“嘿嘿...爺爺你看我這份,竹籃裏有二十八個桃子吃了三個又摘了三個,問竹籃裏還有幾個桃?這廝答案是二十二個,嘿嘿...”
一群官員也在一旁訴說試卷裏的奇葩答案。
朱英苦笑道:“這些考生都以為題目簡單沒有好好看題,都粗心大意的答題。”
一名官員笑著迴道:“殿下,也許這是他們第一次遇到這種考試太過於緊張而看錯題。”
“嗯!一些有這樣的因素加上天氣也冷,爺爺,以後改為六月開考。”
聽到朱英的意見,朱元璋點頭迴答:“行,就按大孫你說的以後改為六月開考。”
隨即眾人沒再說話,繼續批改試卷。
文華殿偏殿內。
朱標認真的看著朱英開口:“兒砸,爹認為還是別調大軍兵發烏斯藏諸部得不償失,
那邊山高路遠、層巒疊嶂調一偏師威懾逼其交出首惡即可,沒必要勞師動眾。”
朱元璋點頭接話道:“沒錯!大孫,標兒說得對,咱最先看到消息也很憤怒,可現在迴頭一笑,咱覺得標兒所說不無道理。”
見朱英點頭,朱元璋繼續開口:“咱之前分化他們的勢力,僅封喃加巴藏卜、章陽沙加,公哥堅藏卜、
答力麻八剌幾人。這次反叛的是薩迦宗教首領達瀨桂頭監藏,讓他們把這首惡交出來即可。”
“行!爺爺、胖爹就按你們說的辦即可。”
朱英和朱元璋一樣也就開始氣憤,現在來想那邊真的不宜發兵,等以後把莫臥兒阿三搞定,這一片基本就能不攻自破。
“臣也覺得此事可暫且看烏斯藏諸部的反應,若是妥協還有得商議,若是不妥協再發兵不遲。”
徐達做為老將當然知道烏斯藏諸部的地理位置,真的兵發烏斯藏環境難度不是‘金三角’能比擬的。
朱英看著徐達點頭道:“嗯,就這麽決定!正好我還有事,你們繼續聊我先走了。”
幾人見朱英腳底抹油也沒多少,繼續商討派何人帶兵去警告一下烏斯藏。
朱元璋等人不知道的是沒過數日,烏斯藏諸部的一群人把‘老鼠屎’達瀨桂頭捆綁送入成都府,還沒發兵叛亂就結束。
烏斯藏諸部也不敢真的反叛,所有補給都來自朵甘都司、川蜀,達瀨桂頭這廝也就突然叛亂才能在成都府外搞一下事,不然真帶大軍下高原估計剛走下山就會被剿滅。
(各位大大諒解一下,烏斯藏和亦力把裏點到為止!加上沒流量,你們都懂的。)
......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二月三日,春闈將至。
朱元璋、朱標父子倆對客棧、考場的安排急得焦頭爛額。
此次不像以往,幾大學院就有眾多考生,還有女學生,光京城就上萬人!這還是秋闈後篩選下來的人數,更別說全國學子會齊聚京城參加春闈。
中午,朱英跑到人民學院校長辦公室內找到鐵鉉詢問了一下考試人數後驚得亞麻呆住。
“老鐵,你說多少考生?”
“迴殿下,人民學院有考生三千五百八十九人。”
“我去,我以為有個百八十人不錯了!”
“嗬嗬,殿下你這不是小瞧我們人民學院的莘莘學子嗎?”
“馬上就要考試了,要不要我給你們泄題?”
鐵鉉一聽朱英要徇私舞弊,站起身義正言辭的說道:“殿下,這可是關乎國家大事,你不可徇私舞弊,我等讀書人苦讀數年不可......”
朱英連忙出聲打斷他,“得得得...老鐵,我開玩笑的。”
“殿下,此玩笑不可再開。”
“老鐵你小子漂了。”
“嘿嘿...殿下,臣求你一件事。”
“說。”
“去給考生們打打氣。”
“現在?”
“對。”
一刻鍾後,兩人朝大操場走去。
待鐵鉉把三千多考生叫到操場上排隊站好。
朱英站在演講台上看見台下一個個學子們雙眼炙熱的盯著自己,內心很欣慰。
隨後不管聽不聽得,朱英大聲的講演:“老師、同學們大家好!春闈衝刺的戰役正式打響......最後,同學們一起高聲呐喊,要成功、先刷題、不顧一切死裏刷!加油加油加油!”
“要成功、先刷題、不顧一切死裏刷!加油加油加油!”
“太孫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我們定不會讓太孫殿下失望。”
一旁的鐵鉉也沒明白怎麽好好的突然來一句喊的是什麽東西?
另一邊女子學院,馬秀英也在給眾學女拉家常,讓她們好好的考試,一句誰說女子不如男?把一群女學生熱情的情緒給拉動起來。
軍事學院、醫學院除外,皇家學院、政務學院朱元璋、朱標也在鼓舞學子們。
傍晚,朱英剛剛走進午門就被太監請去文華殿。
見到朱英過來,朱元璋急切的喊道:“大孫、大孫...此次貢院明顯安排不下那麽多考試,你覺得要怎麽解決?”
“好辦,全部安排到大校場上去考試,反正這幾日應該不會下雨,冷是冷一點,但這樣可以保持頭腦清晰。”
朱元璋、朱標聽到這個答案都無語中,最後說來說去還是按照朱英這個辦法。
客棧爆滿可以給予補貼讓百姓騰出空房間暫時給考生入住,可沒有那麽多考棚隻能用此下策。
二月七日,清早。
原貢院門外就有不少外地的考察過來看考場,和後世一樣考試也會提前過來看考場,除非熟悉或是京城的考試才不會來。
此時貢院大門外原本張貼榜單的告示牌貼了考場轉移的通告(通告不止這一處)。
裏三層外三層的學子們把榜單牌圍得個水泄不通。
“這位同年,不知告示所說何事?”
“仁兄,某也不知啊!待一會我們擠上前去看就知了。”
“嗯!”
時間不長這兩名學子得知考場換地後又和其他學子組團一起前往大校場查看。
......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二月九日,清晨,春闈開始。
大校場上有京營的將士和五城兵馬司的人馬把整個校場內外給警戒起來。
校場門口分為五列隊伍,四列為男一列為女。
男女不區別對待全在大校場上考。
今年不止考場不一樣,連收身都沒有,隻要拿出自己的身份證核對拿了考號即可入場尋找自己的考位。
無數考生如魚貫耳的進入考場。
洪武二十二年,決定無數人命運的考試拉開了帷幕。也是洪武年間第二次科舉考試。
原本曆史洪武十八年的考試硬生生推遲到現在才能考試。
一些找到考位的考生坐在考桌旁把筆墨放好後靜靜的吹著冷風不敢亂動。
剛剛已經有官員在告知過,“誰膽敢在考場亂走動取消考試資格,如廁可以舉手。”
巳時剛到,一眾官員在場上各處大聲講解考試注意事項,並有士兵們抬著箱子對著考試發放試卷。
沒錯是發放試卷,不像上一次或如前朝把試題寫在牌子上讓考生自己破題,而是幾張大大的單麵試卷。
拿到試卷的外地考生一個個都一臉懵逼中,語文是什麽鬼?選擇題?問答題?作文?
好在大家都是讀書人看了一會加上有官員在旁邊解釋,一刻鍾後就明白如何做試卷。
選擇題有答案選自己覺得正確的迴答即可,到問答題就五花八門了。
在巡考的朱英看到他們的答案都差點沒笑出聲,不能說錯,隻能說各有各的理解。
如題,問:如何讓百姓富裕?答:......
大多數中規中矩迴答,可有人寫帶百姓組團買彩票、有人寫讓百姓多生孩子坐拿補貼等五花八門。
這些都小事,最後一題作文就把大家難住,題目‘以我之力,追我所願’,按題敘述,語句通順,內容不少於千字。
朱英看大多數考生抓耳撈腮連連搖頭,心想,教育還得加強。
這次不一樣的春闈,大校場外一些家長、百姓們也吹著冷風站在警戒線外靜靜的看。
這次春闈簡化了許多,考兩天,每天兩場。
第一天上午語文,下午數學。第二天上午政務管理,下午軍事安排。
都是很簡單的題目,語文作文就是讓考生寫自己的理想而已,數學就是一百以內的加減法,政務管理是一些雞毛蒜皮的處理事項,軍事更是簡單如何守城如何備戰。
除了主科語文需要書寫之外,其他三門考試八成是選擇題、兩成是簡單的問答題。
也就是說答對六成(60分)的題就及格,幾個學院的人都熟悉,能不能及格就看他們自己學習情況。
朱英推翻老朱的百裏挑一找人才,現在要大規模啟動教育發展,雖說對外地大部分學子不公平,可準備這幾年就是為了這個結果!
最後一日考完士兵們收拾好桌椅解除封禁後一群群學子在校場內久久不願離去,三五成群的互相探討著考試內容。
一些家長、百姓們也進來,此刻比考試時還熱鬧。
一箱箱貼有封條裝考卷的箱子被一隊隊士兵從校場臨時倉庫押送入文華殿。
之後的時間裏,文華殿前廣場上的數個大帳篷天天都如菜市場一樣熱鬧。
朱元璋拿著一份糊名的數學試卷看了一會就氣不可遏。
“呔,這是那個大聰明算的答案?牛圈裏有九十六頭牛,殺了十八頭,次日母牛生了十二頭小牛,問現在牛圈還有多少牛?這不是九十頭嗎?這大聰明寫還剩六十六頭。”
看一眼旁邊閱卷的朱標,又罵道:“還有這題,八隻羊加八隻雞一共有多少條腿,不是四十八條腿嗎?咱掰手指頭也算的出來,他答案是三十六條腿,這這...蠢材!”
朱英在一旁笑道:“嘿嘿...爺爺你看我這份,竹籃裏有二十八個桃子吃了三個又摘了三個,問竹籃裏還有幾個桃?這廝答案是二十二個,嘿嘿...”
一群官員也在一旁訴說試卷裏的奇葩答案。
朱英苦笑道:“這些考生都以為題目簡單沒有好好看題,都粗心大意的答題。”
一名官員笑著迴道:“殿下,也許這是他們第一次遇到這種考試太過於緊張而看錯題。”
“嗯!一些有這樣的因素加上天氣也冷,爺爺,以後改為六月開考。”
聽到朱英的意見,朱元璋點頭迴答:“行,就按大孫你說的以後改為六月開考。”
隨即眾人沒再說話,繼續批改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