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八月十六日,中午。


    在安南王都升龍城,獲得占城敗報的國王胡季犁大驚失色,當即叫眾大臣前來商議。


    之前臨安府傳來有明國軍隊前來增援本就頭疼無比的胡季犁現在顯然超出自己的思考範圍,


    腹背受敵不說,登陸占城的明軍隻用了一個時辰,便拿下了胡勾八、阮季爾率領的四萬兵馬。


    明國大軍自海上而來,那是否還有軍馬會源源不斷的增援呢?


    還有此等戰鬥力到底是不是飛球所為?如果是飛球還好辦,現在已經在打造對付飛球之巨弩,若不是呢?此刻,胡季犁腦中的夢魔再次來襲。


    待大臣們來到王宮議事後沒多久,整個升龍城的人就如驚弓之鳥,不少權貴、富戶已經開始收拾細軟準備逃離。


    王宮議事大殿內,國王胡季犁聽周圍的大臣們各抒己見。


    “大王,我們要不要把派去明國的人馬調迴來防守王都?明國地盤已經來了援軍,至於有多少?我等都不得而知!”


    “大王,我們安南的精銳現在盡數征伐明國,其他國配不配合我們尚且未知,我們可輸不起了!”


    “大王我們現在要讓人把附近幾個城池的人馬、糧草、牲口都帶入王都,在各處水源投下劇毒,我們也學明國人書上所說用堅壁清野之計。”


    “大王,除了上次被卑鄙的明國偷襲過一次後,我們也加速建造堅固的城牆,想必堅壁清野之計定會大獲成功。”


    “對,大王,我們也學明國戰術堅守不出,拖垮他們主力等待時機絕地反擊。縱是有偌大土地的明國也損失不起數十萬的兵馬。”


    等他們提完意見,左相胡元澄站出來開口道:“大王,堅壁清野一顆糧都不留給明軍,以現在王都的存糧,堅守三年都不成問題。”


    右相胡季貔眼皮不停的跳,知道這群蠢豬是找死!不能陪他們在這裏等死,站出來說道:


    “大王,諸位大人說得極是!堅壁清野必定能拖垮明國大軍,但不能都在城裏死守?


    得有人去我安南各地組織人馬給予明軍騷擾甚至反擊,臣不才願意擔任此任。”


    其他人不是沒有聰明人,在野外和城裏比完全不是一個檔次,不如待在城裏觀望,


    勝利益最大化,敗也就換個國王而已對自己等人沒有什麽大的損失,何必去外麵受罪!


    國王胡季犁也覺得這個辦法可行,當即開口:“好!右相大義,那麽就由去各地集結兵馬,其他人等隨本王在此城堅守。”


    右相胡季貔壓住內心的興奮,大喊:“大王英明!”


    其他人也跟著喊:“大王英明!”


    另一邊。


    徐達、藍玉、常茂率領十萬大軍抵達臨安府還沒休整兩日,探馬來報安南大軍已退。


    得知安南退兵的藍玉、常茂咋咋唿唿的找到徐達,“中山王、徐大帥,我們趕緊追!


    陛下、殿下他們現在情況還不得而知,不能讓陛下、殿下他們深處險境。”


    徐達哪裏不知道這兩個臭丘八心裏想的什麽,“行!不過...”


    常茂心急的詢問:“大帥,不過什麽?”


    “不過,機槍沒有,迫擊炮你們每人隻能分別拿去一門。”


    藍玉把常茂推到一邊,笑兮兮的開口:“嘿嘿...中山王迫擊炮好說,我們二人要機槍一架不過分吧?”


    徐達瞟了藍玉一眼,“藍莽子,你小子還和本帥討價還價?”


    藍玉滿臉諂媚笑道:“嘿嘿...徐大帥,你一人一架機槍,我們兩人一架可不是討價還價。”


    “行!那就給你們一架機槍。”


    藍玉、常茂兩人笑嗬嗬的笑著行禮:“多謝大帥,多謝大帥。”


    次日藍玉、常茂各帶一個師人馬向安南邊境殺去。


    與此同時,另兩個方向。


    湯和、李文忠、常升率領十萬大軍及沐英率領的三萬大軍一起抵達孟艮府。


    沐英是不想過來,是被徐達趕過來的,徐達是怕這廝搶自己為數不多的熱武器。


    馮勝、傅友德率領十萬大軍抵達隴川宣撫司。


    陳理、張定邊兩人興奮的接待了他們,特別張定邊看見是曾經的‘老朋友’,


    當天就把附近自己知道的幾個小國阿拉姆、麓川、小婆羅門的情況給馮勝、傅友德訴說,


    同時也把自己和陳理這段時間攻伐的結果及這次敵人反撲的事項一一說明。


    幾日後,安南境內。


    藍玉、常茂一路勢如破竹的殺向升龍城。


    思明府、太平府的明軍也殺出邊境,隻是他們都是冷兵器推進速度很慢。


    徐達要的不是讓他們與敵軍拚殺,就是讓他們這股子氣勢!


    出發前朱元璋就授予徐達、湯和、馮勝三人可以臨時調動邊防衛所的軍事調度權。


    ......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八月二十三日,中午,馬來城(曼德勒)外。


    馮勝看到眼前的城池,對著張定邊調侃道:“喲嗬,老張你這老小子不錯啊!都打到這裏來了?”


    張定邊笑道:“嗬嗬...那是當然!老馮也你不看看我張定邊乃何人?”


    “隻是現在還是讓我馮勝來幫你?哈哈...”


    “......”被馮勝一句給懟無語的張定邊詞窮。


    一旁的陳理開口解釋道:“馮帥,一路過來你可是知道的,沿路光是蛇蟲鼠蟻、螞蟥等,


    我們的將士就遭不少罪,要不是太孫殿下有神藥都不知我們要死多少將士。”


    馮勝點頭道:“嗯!小陳理你還懂得這些,不錯不錯!別學你爹陳友諒就知道當莽夫。”


    張定邊雙眼炙熱的看著迫擊炮開口:“老馮,別扯這些了,快把你的迫擊炮拿過來給我打幾炮,這小巧的炮能有如此巨大的威力,實屬神物!”


    馮勝爽快的笑道:“行,不過先說好,打完此城剩下的你們自行南下,我們得北上。”


    “好!不過老馮你答應給我的一門迫擊炮及十箱炮彈你可別耍賴。”


    “我馮勝食言過嗎?”


    一刻鍾後,十門迫擊炮對著馬來城城門轟炸,這些城池比大明縣城的城池都差,輕輕鬆鬆就攻破。


    大門攻破時,舉起一把大長刀的張定邊帶著數百眾老兄弟及數千老兄弟二代們殺向城門。


    來到馬來城總兵府時,張定邊、陳理看到之前帶兵聯合城內叛徒驅趕屠殺自己兄弟的人後,怒喝道:“索吞基,你給老子站住!”


    被張定邊喊的人迴頭看見殺星又迴來了,嚇得顧身邊的家人帶著侍衛撒腿就跑。


    “哈哈...你想跑?沒想到我張定邊會反補迴來?殺!”


    張定邊舉起長刀重重一刀朝索吞基的後腦劈去,後腦飆著血的索吞基跑了幾米就撲倒在地沒有氣息,他身邊的侍衛嚇得跪地求饒。


    張定邊默不作聲,一旁的陳理可不會放過這些叛徒,和眾兄弟一起把這些侍衛亂刀砍死。


    馮勝、傅友德也衝進城把反抗之人全都格殺,不反抗的人沒有殺,畢竟這裏被張定邊、陳理經營過一段時間得給他留點人手。


    夜裏,張定邊再一次給馮勝、傅友德等人訴說自己所知道的阿拉姆、麓川、小婆羅門、欽敦等小國信息。


    馮勝、傅友德等人也不敢馬虎大意,全一一記錄下來,這一地比雲貴更難打,後繼補給也艱難。


    次日,馮勝、傅友德留給張定邊、陳理一門迫擊炮、十箱彈藥及一些藥品等,在他們的相送下北上前往阿真穀城。


    張定邊待馮勝他們走後,當即在馬來城進行了大清洗!


    之前本來留一些可用之人漢化,沒想到卻是禍端,這一次沒有再心慈手軟。


    與此同時。


    正在哈裏奔猜城內的湯和、李文忠、常升等人有了兩個意見。


    湯和意見是一直南下攻打羅斛城轉戰朗伽戌城,李文忠的意見是往左攻打萬象城再轉戰吳哥城。


    兩人都有自己的道理,‘深入敵營’分兵又不可能分兵的,讓常升來表決去那邊。


    苦憨憨常升也不知道到底去攻打哪邊,兩人說的都有道理。


    南下攻打羅斛城轉戰朗伽戌城或往左攻打萬象城再轉戰吳哥城,都可以、都沒問題。


    看著兩人的目光,常升隻能說出自己的笨辦法,“湯帥、李哥,要不你們玩石頭剪子布,誰贏聽誰的如何?”


    “哼!老夫一把年紀可玩不好。”


    李文忠得意的笑道:“嗬嗬...湯帥要不這樣,隻要你贏一次算我輸。”


    “這可是你說的!可別怪老夫欺負你。”


    “來!”


    “石頭、剪子...”


    在兩人玩石頭剪子布時,拽得跟二五八萬一樣的詹徽拿著裝有彈藥的米尼手槍帶著一眾運輸補給大隊走在前往清邁城的路上。


    “詹大人,你說為何沒有敵人呢?下官的手槍已經饑渴難耐啦。”


    詹徽迴頭看了看同樣拽得一筆的下屬吏部侍郎李梁,道:“李大人,老夫也想問這句話。”


    這時,李梁看到山路旁灌木叢中一陣晃動手指前方道:“詹大人,你看那邊是不是來敵人了?”


    “不知!”詹徽不敢確定是不是敵人,抬手示意讓身後的運輸隊暫時止步。


    小會時間後一群嗷嗷叫的猴子拿著土製武器衝出來。


    “果然是敵人!給老夫打。”


    “呯呯...”


    詹徽慢慢悠悠的閉眼胡亂打了兩發子彈,還未打第三發子彈,眼前衝出來的大幾十猴子全部身亡。


    “恭喜詹大人,你殺了兩個敵人。”


    詹徽聽到這話很受用,笑道:“嗬嗬...是嗎?好,李大人你也不錯!”


    幾個文官在給詹徽馬屁時,身後的‘真正’的隊長連連送白眼給他們,同時心裏也肯定他們能力,


    一路行來他們都把事情安排得十分妥當,換做自己光算賬就會迷糊,別說還做其他事。


    詹徽等文官大員確實有自己的一套管理方法,在後勤這一塊不僅賬目沒有出差錯,


    後麵的組織協調也安排得清明,不像之前軍隊內部自行管理運輸,最後出現各種爛賬死賬。


    朱元璋花了無數人力去核實,結果就是一群大老粗無意中弄出的烏龍。


    如,運一千石糧食從a地去b地,這些大老粗也是懂得過程中有消耗,可b到c再到d就迷糊了,


    他們全按自己行軍打仗時的標準來匯報,這樣才造就了各種死賬、爛賬。


    朱英就是發現這個問題,加上這次文官主動站出來趁機就讓他們參與其中,為後續的分管鋪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爺爺你朱元璋,帶我要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簡單大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簡單大叔並收藏大明:爺爺你朱元璋,帶我要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