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叼賊放手,誰是你舅外孫別亂喊!
大明:爺爺你朱元璋,帶我要飯? 作者:簡單大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洪武十六年(1383年)三月,朱元璋下命沐英鎮守雲南,傅友德及藍玉班師迴京。
(ps:實際班師迴朝時間是洪武十七年(1384年)三月,大大們請勿糾結。)
三月十三日清早,張家村村口幼兒班教室內響起兒歌。
“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敬個禮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
朱英看到沒有反應的朱尚炳開口提醒,“小餅子,手帕在你後麵,快點動起來!”
朱尚炳傻乎乎的好一會才驚叫道:“啊,壞大鍋,手帕是在我後麵嗎?”
坐在小板凳上的朱尚炳起身剛撿起手帕,就看見朱胖胖已經坐迴小板凳上,“哇!嗚嗚...”
幼師朱英無語中,“小餅子,哭什麽哭?男子漢不能哭,快表演。”
朱尚炳哭了幾聲,看著其他小朋友都看著自己,滿臉不情願的唱了一首之前教的小星星。
隨後笑兮兮的在各小朋友身後蹦蹦跳跳的跑了一圈,把手帕丟在一名三歲小女孩後麵。
小妮子畢竟是村民的小孩,各方麵都沒有朱尚炳他們見識、臉皮厚,膽小懦弱捂臉嚶嚶的哭泣。
朱英親自來到她麵前開導小妮子,“張小妮,不要哭,老師帶你一起玩。”
頂著一雙羊角辮的小妮子掛著淚痕盯著朱英點了點頭,隨後牽著他的手,被引導一起玩遊戲。
一旁當觀眾的馬秀英和抱著朱高燧的徐妙雲等女人樂嗬嗬的看著他教學。
朱高煦完全就是一個搗蛋份子做什麽遊戲都要逞能,外向的性格也引得大家歡聲笑語。
另一邊,小學教室內姚廣孝就有點苦逼,朱家、匠人的小孩多多少少學過一些學識,
村民的孩子就完全一張白紙,縱是朱英給姚廣孝傳授了不少備課經驗,此時他也急得滿頭大汗。
還好有朱元璋、李文忠幾人在一旁幫忙,主要也是李文忠幫忙。
朱元璋基本都在摸魚,雖在摸魚但他也發現這種教育方式比國子監、大本堂中的教學好得太多,
並讓毛鑲把教育過程記錄下來,傳發給禮部讓其學習參考。
讓朱元璋驚訝的是陳大狗、二狗、三狗這三兄弟學習格外認真,比皇孫們還刻苦。
在姚廣孝上課時,微笑著看他們三人內心不斷的首肯大孫找的人不僅人品好,學習能力強,以後定成為大孫的支柱人才。
大狗三兄弟本就聰明也會察言觀色,不然小小年紀在外乞討早就被別人欺負慘,嚴重情況甚至喪命。
朱檀、朱椿、朱柏三兄弟在這種“競爭”的環境中也比在大本堂時認真。
若不是條件不允許,朱元璋很想把大本堂裏麵的皇子、皇孫、勳貴孩子們接過來。
(大本堂不止是教皇子、皇孫們讀書,還有勳貴們的孩子們,李景隆就是其中之一)
巳時二刻,“咚咚...”放學鍾聲響起。
孩子們歡快的跑出教室,張老太公接到自己家的小重孫張小寶後,遲遲沒有離去,笑嗬嗬的站在教室門外等待朱英。
見到他出來,張老太公一臉諂媚的開口:“朱小哥兒,你給的那些水稻種植已經發芽啦,
上好的水田已經按你的要求施肥就緒,你看何時可以播種?”
正好朱元璋從小學教室出來,“爺爺、奶奶、李叔,我們去看看水稻秧苗。”
朱元璋驚喜大笑道:“哈哈...好!走。”
這些雜交水稻種子不是朱英不給馬秀英等人育苗,實在沒有人手,上午自家土地天天都要
孫三、孫四,王五、王六......巡視,除了兩位大嬸照顧四嬸,連小蓮等女人都要去巡視。
下午才是朱英、朱檀、大狗......等人去巡視,就怕野豬等動物破壞。
張家村的村民們收獲了一次土豆,現在他們都恨不得全天守護土地。
幾人跟著張老太公前往村內張家祠堂查看秧苗路上,朱英內心大罵肥膘兄弟不講信用,
其他東西都如約送來,就是人一個沒來,迴信也說明原因,朱英除了口嗨也沒別的辦法。
本來朱標是已經送人來,半路被朱元璋拒絕讓其返迴,朱元璋有自己的考量及顧慮。
還有一件事朱英完全不知道,年前自己在滁州的李青風等小弟已經被朱標秘密調迴京城主持京城內超市工作,滁州超市留給另一批人(錦衣衛)接手。
來到張家祠堂內看到架子上一個個簸箕中的秧苗,朱英、馬秀英還沒開口說話,
朱元璋已經興奮的跑到架子旁一驚一乍的喊起來,“大孫、妹子,快看秧苗真的大、還很壯,
綠油油的等待收獲時肯定不止七石(1000多斤)。”
朱英白了他一眼,這些都是現代袁老培育的良種雜交水稻畝產至少一千公斤,
之所以告訴朱元璋畝產七石也就是保守數字。
看了一圈,朱英謹慎的對著張老太公囑咐道:“張族長,這些秧苗你必須讓人全天守好,全天下就獨此一份!”
張老太公一臉嚴肅的迴答:“不用朱小哥兒你說老朽定會安排人手守,若是沒有人老頭子我親自上!”
朱英看這老頭認真的模樣點了點頭,“嗯,如此甚好!”
“朱小哥兒,等收獲後你答應老朽的一千斤水稻糧種,你可別食言哦!”
“張族長,我一口唾沫一個釘絕不食言!土豆收獲還不能證明嗎?”
張老太公看到朱英轉變的臉色,立馬諂媚笑道:“嘿嘿,朱小哥兒是老朽多慮啦!”
“嗯,再等這些秧苗兩日,然後開始插秧播種!播種後繼續讓人守護好。”
“老朽必不會讓小哥你失望!”
朱英和朱元璋、馬秀英又看了一會,再次給張老太公交代一番才返迴。
路上,朱英心想,縱是二代、三代水稻產量不如一代,但也比大明現在水稻產量高n倍。
朱元璋不解的拉著朱英胳膊提問:“大孫,我們也可以把那邊的地弄成水田啊,為何白白便宜那老頭?”
“爺爺,你不懂!新水田的肥力不如老水田,要是有化肥就無所謂,可惜我們沒化肥,也沒有人手!”
馬秀英牽著朱英的左手問道:“大孫,何為化肥?”
朱英也不知道怎麽解釋化肥,拿米田共來舉例:“奶奶,化肥就是比農家肥還好上很多倍的東西,能讓貧瘠的土地變成肥沃的土地。”
朱元璋語氣顫抖的接話:“大孫,你會做化肥嗎?要是有了化肥,我們造反拉攏民心豈不是輕輕鬆鬆?”
“靠!爺爺,一會你迴去在床上把枕頭墊高一點,做個白日夢就有了。”
“大孫你說得對,老頭子天天白日做夢!”
“嘿嘿,奶奶,我們快走,別和這個糟老頭子一起,傻病會傳染我們。”
“好,大孫快跑。”
馬秀英拉著朱英兩奶孫一前一後在村中小道上跑,朱元璋滿臉微笑看他們的背影也加快腳步。
路過一些村民家門前,朱英還被他們邀請進屋吃飯(吃土豆),都被朱英婉拒。
張老太公站在祠堂門口看著他們離去,喃喃自語:“奇怪了,去年秋收老夫去城裏問主簿,
為何不派人來村裏收稅糧,迴複說免收?不是年年都收稅糧嗎?不收稅糧,老夫心不安!”
(明初土地兼並不嚴重,不是沒有。稅糧征收一直沒斷過,苛捐雜稅也不多。百姓們上交稅糧也有富餘,隻要不是遇到特別嚴重的天災,南方地區勉強溫飽還是不難。)
午飯後朱英找馬秀英要了一貫錢,並讓朱元璋幫自己曬之前買的虎皮,帶著大狗三兄弟前往來安城。
村道上,大狗走在朱英身後開口詢問:“大哥大,你給我說買什麽東西我去買就行了。”
二狗接話道:“大哥大,大哥說的不錯,有我們代勞就行。”
朱英迴頭笑了笑:“嗬嗬,說了你們也不懂!我也不確定那個小販還在不在。”
三狗想了想問道:“大哥大,你是不是要買上次看的那個石頭?”
朱英加快腳步同時迴道:“沒錯!老三你越來越聰明啦!”
上次來城裏時在一個路邊攤看見有一小販用一塊藍黑色石頭當壓布石,當時朱英沒在意,
迴家後翻書查看才知道這石頭有可能是軟錳礦石,這就帶著大狗三兄弟來尋攤販。
進城後,朱英帶著他們來到記憶中的地方看到攤販還在原地,主要是那塊像軟錳礦的石頭還在。
朱英開心的對著大狗三兄弟揮手笑道:“哈哈,還在就好!我們走。”
來到攤販麵前朱英還沒開口詢問攤販,一隻大手抓住朱英胳膊同時喊道:“外甥是你嗎?我是你舅爺。”
朱英迴頭看見一麵相兇狠、桀驁不馴的漢子,大喝道:“呔!叼賊放手,誰是你舅外孫別亂喊!”
“呃!”
永昌侯藍玉以為認錯人鬆開手,心想徐大帥不會騙自己,但他也沒說明緣由,就讓自己來這裏尋找答案,可眼前麵相和雄英一模一樣的孩子不認識自己了?
徐達之所以在去北平前留書信,把這個消息告訴給藍玉也是有自己考量的因果關係,
也是想拉淮西眾將一把!就看他們能不能抓住這個機會。
徐達看得出朱元璋已經對淮西諸將愈發不滿,特別是已經退居“二線”的李善長還在和淮西諸將來往頻繁!加上淮西諸將非戰時囂張跋扈、藐視律法、欺壓民眾等等。
朱英沒鳥一旁的藍玉,拿著被小販當壓布石的石頭詢問,“大叔,這塊石頭你賣嗎?”
瘦弱切黢黑的男子笑嗬嗬迴答:“嗬嗬,小哥兒,這石頭啊?我家後山有很多,不值錢!小哥兒喜歡拿去便是。”
“大叔,這裏有五文錢算是我買這塊石頭的,若是我需要的石頭還需要大量,我以後怎麽找你?”
小販收起銅板,繼續笑嗬嗬迴答:“嗬嗬,小哥兒敞亮,若是你需要這石頭,
你找前麵那個酒肆的趙姓小二就行,他是我家老二。”
“好!大叔,最多五日,不管是不是我需要的石頭,我都會迴來給你答複。”
說完朱英抱起有後世桶裝泡麵大小的石頭離開。
(ps:實際班師迴朝時間是洪武十七年(1384年)三月,大大們請勿糾結。)
三月十三日清早,張家村村口幼兒班教室內響起兒歌。
“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敬個禮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
朱英看到沒有反應的朱尚炳開口提醒,“小餅子,手帕在你後麵,快點動起來!”
朱尚炳傻乎乎的好一會才驚叫道:“啊,壞大鍋,手帕是在我後麵嗎?”
坐在小板凳上的朱尚炳起身剛撿起手帕,就看見朱胖胖已經坐迴小板凳上,“哇!嗚嗚...”
幼師朱英無語中,“小餅子,哭什麽哭?男子漢不能哭,快表演。”
朱尚炳哭了幾聲,看著其他小朋友都看著自己,滿臉不情願的唱了一首之前教的小星星。
隨後笑兮兮的在各小朋友身後蹦蹦跳跳的跑了一圈,把手帕丟在一名三歲小女孩後麵。
小妮子畢竟是村民的小孩,各方麵都沒有朱尚炳他們見識、臉皮厚,膽小懦弱捂臉嚶嚶的哭泣。
朱英親自來到她麵前開導小妮子,“張小妮,不要哭,老師帶你一起玩。”
頂著一雙羊角辮的小妮子掛著淚痕盯著朱英點了點頭,隨後牽著他的手,被引導一起玩遊戲。
一旁當觀眾的馬秀英和抱著朱高燧的徐妙雲等女人樂嗬嗬的看著他教學。
朱高煦完全就是一個搗蛋份子做什麽遊戲都要逞能,外向的性格也引得大家歡聲笑語。
另一邊,小學教室內姚廣孝就有點苦逼,朱家、匠人的小孩多多少少學過一些學識,
村民的孩子就完全一張白紙,縱是朱英給姚廣孝傳授了不少備課經驗,此時他也急得滿頭大汗。
還好有朱元璋、李文忠幾人在一旁幫忙,主要也是李文忠幫忙。
朱元璋基本都在摸魚,雖在摸魚但他也發現這種教育方式比國子監、大本堂中的教學好得太多,
並讓毛鑲把教育過程記錄下來,傳發給禮部讓其學習參考。
讓朱元璋驚訝的是陳大狗、二狗、三狗這三兄弟學習格外認真,比皇孫們還刻苦。
在姚廣孝上課時,微笑著看他們三人內心不斷的首肯大孫找的人不僅人品好,學習能力強,以後定成為大孫的支柱人才。
大狗三兄弟本就聰明也會察言觀色,不然小小年紀在外乞討早就被別人欺負慘,嚴重情況甚至喪命。
朱檀、朱椿、朱柏三兄弟在這種“競爭”的環境中也比在大本堂時認真。
若不是條件不允許,朱元璋很想把大本堂裏麵的皇子、皇孫、勳貴孩子們接過來。
(大本堂不止是教皇子、皇孫們讀書,還有勳貴們的孩子們,李景隆就是其中之一)
巳時二刻,“咚咚...”放學鍾聲響起。
孩子們歡快的跑出教室,張老太公接到自己家的小重孫張小寶後,遲遲沒有離去,笑嗬嗬的站在教室門外等待朱英。
見到他出來,張老太公一臉諂媚的開口:“朱小哥兒,你給的那些水稻種植已經發芽啦,
上好的水田已經按你的要求施肥就緒,你看何時可以播種?”
正好朱元璋從小學教室出來,“爺爺、奶奶、李叔,我們去看看水稻秧苗。”
朱元璋驚喜大笑道:“哈哈...好!走。”
這些雜交水稻種子不是朱英不給馬秀英等人育苗,實在沒有人手,上午自家土地天天都要
孫三、孫四,王五、王六......巡視,除了兩位大嬸照顧四嬸,連小蓮等女人都要去巡視。
下午才是朱英、朱檀、大狗......等人去巡視,就怕野豬等動物破壞。
張家村的村民們收獲了一次土豆,現在他們都恨不得全天守護土地。
幾人跟著張老太公前往村內張家祠堂查看秧苗路上,朱英內心大罵肥膘兄弟不講信用,
其他東西都如約送來,就是人一個沒來,迴信也說明原因,朱英除了口嗨也沒別的辦法。
本來朱標是已經送人來,半路被朱元璋拒絕讓其返迴,朱元璋有自己的考量及顧慮。
還有一件事朱英完全不知道,年前自己在滁州的李青風等小弟已經被朱標秘密調迴京城主持京城內超市工作,滁州超市留給另一批人(錦衣衛)接手。
來到張家祠堂內看到架子上一個個簸箕中的秧苗,朱英、馬秀英還沒開口說話,
朱元璋已經興奮的跑到架子旁一驚一乍的喊起來,“大孫、妹子,快看秧苗真的大、還很壯,
綠油油的等待收獲時肯定不止七石(1000多斤)。”
朱英白了他一眼,這些都是現代袁老培育的良種雜交水稻畝產至少一千公斤,
之所以告訴朱元璋畝產七石也就是保守數字。
看了一圈,朱英謹慎的對著張老太公囑咐道:“張族長,這些秧苗你必須讓人全天守好,全天下就獨此一份!”
張老太公一臉嚴肅的迴答:“不用朱小哥兒你說老朽定會安排人手守,若是沒有人老頭子我親自上!”
朱英看這老頭認真的模樣點了點頭,“嗯,如此甚好!”
“朱小哥兒,等收獲後你答應老朽的一千斤水稻糧種,你可別食言哦!”
“張族長,我一口唾沫一個釘絕不食言!土豆收獲還不能證明嗎?”
張老太公看到朱英轉變的臉色,立馬諂媚笑道:“嘿嘿,朱小哥兒是老朽多慮啦!”
“嗯,再等這些秧苗兩日,然後開始插秧播種!播種後繼續讓人守護好。”
“老朽必不會讓小哥你失望!”
朱英和朱元璋、馬秀英又看了一會,再次給張老太公交代一番才返迴。
路上,朱英心想,縱是二代、三代水稻產量不如一代,但也比大明現在水稻產量高n倍。
朱元璋不解的拉著朱英胳膊提問:“大孫,我們也可以把那邊的地弄成水田啊,為何白白便宜那老頭?”
“爺爺,你不懂!新水田的肥力不如老水田,要是有化肥就無所謂,可惜我們沒化肥,也沒有人手!”
馬秀英牽著朱英的左手問道:“大孫,何為化肥?”
朱英也不知道怎麽解釋化肥,拿米田共來舉例:“奶奶,化肥就是比農家肥還好上很多倍的東西,能讓貧瘠的土地變成肥沃的土地。”
朱元璋語氣顫抖的接話:“大孫,你會做化肥嗎?要是有了化肥,我們造反拉攏民心豈不是輕輕鬆鬆?”
“靠!爺爺,一會你迴去在床上把枕頭墊高一點,做個白日夢就有了。”
“大孫你說得對,老頭子天天白日做夢!”
“嘿嘿,奶奶,我們快走,別和這個糟老頭子一起,傻病會傳染我們。”
“好,大孫快跑。”
馬秀英拉著朱英兩奶孫一前一後在村中小道上跑,朱元璋滿臉微笑看他們的背影也加快腳步。
路過一些村民家門前,朱英還被他們邀請進屋吃飯(吃土豆),都被朱英婉拒。
張老太公站在祠堂門口看著他們離去,喃喃自語:“奇怪了,去年秋收老夫去城裏問主簿,
為何不派人來村裏收稅糧,迴複說免收?不是年年都收稅糧嗎?不收稅糧,老夫心不安!”
(明初土地兼並不嚴重,不是沒有。稅糧征收一直沒斷過,苛捐雜稅也不多。百姓們上交稅糧也有富餘,隻要不是遇到特別嚴重的天災,南方地區勉強溫飽還是不難。)
午飯後朱英找馬秀英要了一貫錢,並讓朱元璋幫自己曬之前買的虎皮,帶著大狗三兄弟前往來安城。
村道上,大狗走在朱英身後開口詢問:“大哥大,你給我說買什麽東西我去買就行了。”
二狗接話道:“大哥大,大哥說的不錯,有我們代勞就行。”
朱英迴頭笑了笑:“嗬嗬,說了你們也不懂!我也不確定那個小販還在不在。”
三狗想了想問道:“大哥大,你是不是要買上次看的那個石頭?”
朱英加快腳步同時迴道:“沒錯!老三你越來越聰明啦!”
上次來城裏時在一個路邊攤看見有一小販用一塊藍黑色石頭當壓布石,當時朱英沒在意,
迴家後翻書查看才知道這石頭有可能是軟錳礦石,這就帶著大狗三兄弟來尋攤販。
進城後,朱英帶著他們來到記憶中的地方看到攤販還在原地,主要是那塊像軟錳礦的石頭還在。
朱英開心的對著大狗三兄弟揮手笑道:“哈哈,還在就好!我們走。”
來到攤販麵前朱英還沒開口詢問攤販,一隻大手抓住朱英胳膊同時喊道:“外甥是你嗎?我是你舅爺。”
朱英迴頭看見一麵相兇狠、桀驁不馴的漢子,大喝道:“呔!叼賊放手,誰是你舅外孫別亂喊!”
“呃!”
永昌侯藍玉以為認錯人鬆開手,心想徐大帥不會騙自己,但他也沒說明緣由,就讓自己來這裏尋找答案,可眼前麵相和雄英一模一樣的孩子不認識自己了?
徐達之所以在去北平前留書信,把這個消息告訴給藍玉也是有自己考量的因果關係,
也是想拉淮西眾將一把!就看他們能不能抓住這個機會。
徐達看得出朱元璋已經對淮西諸將愈發不滿,特別是已經退居“二線”的李善長還在和淮西諸將來往頻繁!加上淮西諸將非戰時囂張跋扈、藐視律法、欺壓民眾等等。
朱英沒鳥一旁的藍玉,拿著被小販當壓布石的石頭詢問,“大叔,這塊石頭你賣嗎?”
瘦弱切黢黑的男子笑嗬嗬迴答:“嗬嗬,小哥兒,這石頭啊?我家後山有很多,不值錢!小哥兒喜歡拿去便是。”
“大叔,這裏有五文錢算是我買這塊石頭的,若是我需要的石頭還需要大量,我以後怎麽找你?”
小販收起銅板,繼續笑嗬嗬迴答:“嗬嗬,小哥兒敞亮,若是你需要這石頭,
你找前麵那個酒肆的趙姓小二就行,他是我家老二。”
“好!大叔,最多五日,不管是不是我需要的石頭,我都會迴來給你答複。”
說完朱英抱起有後世桶裝泡麵大小的石頭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