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京之後,單應天不得清閑。


    朝廷的官員們,自然就更加忙碌。


    因為各項改革,正緊鑼密鼓的進行。


    大部分都是照搬在遼東時期,單應天所定下的製度。


    首先是教育方麵。


    在各縣,建立公辦的學堂,進行文字的簡化與普及。


    科舉製度進一步加強,但考試內容已經有所變更。


    落榜的秀才,還可以由國家聘用,分配到學堂當教書先生。


    朝廷還在各省開設了很多專業技能培訓學校,培養專業人才。


    當然,學堂裏麵,可不隻是讀書寫字,還開設了武學和道經兩門課程。


    在邙山的山腳下,一座名為上清學院的高等學府,已經開建。


    與其一同動工的還有洛陽城內的大唐皇家學院。


    稅收方麵:廢除苛捐雜稅,降低農業稅,增加了商稅,統一鹽稅,開設關稅等。


    貨幣方麵,采用黃金和白銀雙結合的本位製度。


    單應天下令鑄造了金幣、銀元。


    不但製作精美,上麵還都刻印著他的頭像。


    因為倭國已經成為東唐的領土,根據前世的記憶,單應天也很容易找到那些大型銀礦。


    所以,東唐也根本不缺少銀子。


    至於金幣,本來流通就少,僅限於大宗貿易或者富商使用。


    單應天還讓人成立了皇家銀行,用來鑄幣,以及兌換銀票的業務。


    商業方麵,成立商務部。


    由皇室和貴族牽頭,成立商貿公司,開設煉鐵、造船、采礦等公司。


    鼓勵民間開辦工廠,加強對外貿易。


    鼓勵婦女參與紡織、陶瓷、茶葉方麵的手工業工作。


    交通運輸方麵。


    單應天並沒有完全依靠大運河。


    他還效仿秦始皇,召集了道士、佛門弟子,開山通路,搭橋過河,建造了溝通南北的多條直道。


    當然,負責建造的工人,不再是百姓免費勞作,而是由朝廷出資,發放薪資。


    軍隊方麵。


    雖然如今的東唐已經傭兵三百萬,但單應天並沒有裁軍。


    反而製定了義務兵製度,要求適齡青年,參加軍事訓練。


    單應天還讓蓋世雄、馬賽飛等懂得煉器之人,秘密研發研發火器和火藥。


    主要設計,自然是出自他之手。


    隨著雲貴地區的平定,單應天並沒有讓秦瓊迴來,而是給他下達了一個打通東南出海口的命令。


    為了應對原始森林的蠻夷、毒瘴,以及水土不服等情況,單應天還派出了錦衣衛。


    另外,王軌、陳羽、宇文成都也被他派到了秦瓊的身邊。


    有這幾個天人輔助,要不了幾年,應該就能打通印度洋的入海口。


    一旦道路修通,再進行一些移民,東南半島也就會成為大唐的天下。


    總而言之,整個東唐,在單應天的各項改革之下,如同一輛高速行駛的火車,正在全力運轉。


    各地也在日新月異地變化著。


    單應天本人除了修行就是煉丹。


    他也下令佛道兩家,將經書以及高深武學,都上上交一份。


    特別是天人級的功法,必須要獻給朝廷。


    佛道兩家自然不敢違背這一命令,隻能乖乖上交。


    佛門的金剛經,大日如來經、華嚴經、無相神功、六祖壇經、法華經、大品般若經、修龍象般若功,以及道門的上清大洞真經、黃庭經、先天真經、衝虛真經、道德真經等等,全數歸於單應天的手中。


    單應天也下令佛門和道門的高人,根據這些武學、經書,編著適合不同年紀之人的教材。


    在校園之中推廣。


    當然,還必須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比如,佛門密宗裏麵的有關殺生獻祭等惡習,在單應天的要求下,全麵禁止。


    有關經書,立即燒毀。


    但凡發現還有人行此事,毀其道場,滅其宗門。


    大興善寺的僧人,也不敢不從,隻能配合朝廷的改革。


    單應天還頒布了各種與佛門有關的政策,限製了他們在內地發展,讓他們去邊疆地區,為朝廷開疆拓土。


    ……


    轉眼就是大半年過去,時間已經來到了612年六月。


    如今的洛陽,要比隋朝的時候,又繁華了很多。


    因為大運河的開通。


    乘坐船隻,可南下江南,也能北上幽州。


    這也使得東唐商業更加繁榮,造船業也更加發達了。


    十月懷胎的楊如意,也在這個月的月底,產下了一男嬰。


    單應天將其取名為單淩昊。


    而這一年,單應天也不過十八歲。


    同年,與單應天有過肌膚之親的殷溫嬌、玉漱、烏蘭,也相繼懷上了孩子。


    不過,每當看著殷溫嬌那越來越鼓的腹部,單應天的腦海之中,就會浮現出二人同房一個月後的某一天中午的對話。


    “陛下,臣妾中午打了個盹,夢到了觀音菩薩。”


    “真的?菩薩說什麽了嗎?”


    “說是送子給臣妾,還說此子與佛有緣呢!”


    “……”


    “陛下,你說,妾身是不是懷上了?”


    “……”


    “陛下,你說這孩子會不會是個皇子呢?”


    “……”


    “陛下,你不開心嗎?你怎麽不說話?”


    “……”


    自從那一天開始,單應天就有些悶悶不樂。


    好在後來他也想通了,既然命該如此,那就好好珍惜吧。


    後來,隨著玉漱、烏蘭也相繼有了身孕,單應天也就不怎麽在意了。


    反正,在這個到處都是神仙的世界裏,轉世投胎本就是十分常見。


    哪怕他是皇帝,也很難杜絕這件事情。


    自己身邊的朝中大臣,哪一個不是天神轉世?


    若那金蟬子真的想要當自己的兒子,自己也隻能勉為其難地接受。


    父精母血之恩,也是一段因果,未嚐就不能給自己帶來好處。


    至少,可以讓他單應天在輩分上,與如來佛祖平級。


    一個是父親,一個是師父。


    將來見麵,或許可以喊佛祖一聲老兄。


    大不了,十幾年後,自己將皇位傳給孩子,親自護送自己的兒子去西天取經。


    ……


    所謂母憑子貴,單應天也給了殷溫嬌、玉漱和烏蘭名分,冊封三女為正四品的美人,與為一院之主。


    雖然大臣一直要求單應天立皇後,再多娶一些妃子,但卻被單應天拒絕。


    後宮依舊以四大皇妃為主。


    這段時間,政治改革已經初見成效。


    動亂了兩三年的中原大地,已經恢複了秩序。


    秦瓊已經打通了西南印度洋的入海口。


    通往印度洋的直道,也正在修建中。


    但秦瓊的腳步,並沒有停下,而是招募土族,繼續橫掃整個中南半島。


    因為單應天告訴過他,在南邊,還有一年可以收三次甚至四次水稻的肥沃良田。


    與此同時,負責東南攻略的新文禮、魏文通,也已經與東瀛的尚師徒、來護兒進行聯合,拿下了大小琉球。


    再加上海南島也被納入版圖,兩大島嶼也成為了東唐的領土。


    西北方麵。


    李靖的大軍已經攻入了吐穀渾,吐穀渾也隨之滅國。


    蘇定方則是指揮大軍,進入了西域,迫使西突厥西遷。


    因為西域小國眾多,離中原又太遠,單應天也隻是在西域先設立西域都護府,進行統一管理,慢慢同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隋唐之我為混世魔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青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青餘並收藏隋唐之我為混世魔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