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的話,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
李世民有些不敢相信:“你要離開長安?”
李建成點頭:“不錯,你我兄弟一場,豈能因為皇位而禍起蕭牆?西唐可以交給你,可若是你守不住,那就不要怪大哥在西北自立為王了,放了尉遲恭!”
李建成的手下,將尉遲恭推了出來。
“我們走!”
李建成一揮手,十萬大軍,就跟著他,一同向東門而去。
可李世民見此,卻皺起了眉頭:“大哥既然要西征,為何不走西門?而是走東門?”
李建成並無隱瞞,迴道:“想要西征,單憑這點人哪裏夠?驪山上的三十萬大軍,我也要都帶走。”
李世民聽罷,臉色一沉。
他算是看明白了,自己這個大哥,是要掏空西唐啊!
驪山可是長安的最後一道防線,若是駐軍也被帶走了,長安城也就等於敞開了大門。
如今,東唐軍隊已經近在咫尺,失去這四十萬人,他李世民即便當了皇帝,又憑什麽來保衛長安?
殷開山靠近李世民,耳語道:“殿下,不可讓太子帶走驪山大營的三十萬勤王軍。”
“你有什麽辦法?”李世民道。
“末將願意去東城門埋伏,一旦太子抵達城門口,就立即亂箭射殺。”殷開山道。
李世民未語。
兄弟相殘,也是他最不願意去做的事情。
裴寂開口道:“秦王,太子說是去西征,可誰又能保證,他一旦得到三十萬勤王軍的支持,不會再反殺迴長安呢?到時候,我等就都是待宰羔羊。”
李世民這才恍然驚醒。
他咬了咬牙:“也罷,大哥,你如此無情,那就別怪我了。”
他給殷開山使了個眼神。
殷開山點頭,踏步向尉遲恭走去。
“敬德,立即隨我去東門!”
尉遲恭還不明白怎麽迴事,但依舊跟著他快速離開了。
李建成帶著十萬大軍出城,速度自然也就快不了。
殷開山、尉遲敬德率領小股部隊,以最快速度,先一步抵達了東城門。
並且迅速撤下了東城的守城人員。
當然,這些人,也沒有被放走,而是先關押了起來。
等李建成進入了東城門的甕城之後,那城牆之上,突然就箭如雨發。
啾啾啾……
這些箭矢,無不瞄準著被拱衛在中間的李建成。
好在馮立和薛萬徹反應較快,幫李建成擋了幾箭,而後立起了盾牌。
可三人四周的軍兵,卻倒了黴,瞬間就躺下一大片。
李建成在短暫慌亂之後,立即就想明白是怎麽迴事了。
他大吼起來:“出城,趕快出城!”
隻是,話音剛落,那原本打開的城門卻突然關閉,緊跟著,千斤閘也落了下來。
前路已經被封死。
李建成立即吩咐人,向城內返迴。
雖然內門沒有被關上,但千斤閘的繩索也已經被砍斷,大軍被千斤閘阻攔。
殷開山大吼起來:“上城牆。”
還在城內的大軍,立即就通過兩旁登城馬道,向城牆上攻去。
城牆上傳來了一聲大吼:“尉遲敬德在此,都給我住手!”
眾人抬頭一看,果然是尉遲恭在城牆上站著。
這些人,可都是尉遲恭的手下。
李建成的東宮守衛隊,一共也就隻有三千人,大多數都已經被困在了甕城裏麵。
通過剛才的幾輪箭雨,已經解決了大半。
僅有幾百人,還聚集在李建成的四周。
尉遲敬德再次說道:“陛下已經傳位於秦王殿下,太子李建成企圖謀反,爾等若是不想被株連九族,立即放下兵器,重歸朝廷,而不是陪著李建成赴死!”
此話一出,靠近城牆的這些人,已經開始放下武器了。
他們中不乏尉遲敬德的親信。
這些人也跟著高喝起來:“都放下兵器,聽從尉遲將軍的命令,放下兵器……”
後麵那些還沒有弄清楚是怎麽迴事的,也隻能跟著放下兵器。
如此一來,也就隻剩下甕城裏麵的李建成,還在掙紮了。
李世民很快就抵達此處。
在秦王府守衛隊的保護下,登上了甕城城牆。
俯視著下麵的李建成。
李建成也看到了李世民,咬牙切齒:“李世民,你好狠毒,難道連自己的親哥哥都要殺嗎?”
李世民確實有些於心不忍,可事到如今,已經沒有迴頭路了。
因為他知道,自己是關不住李建成的。
這些年,李建成也經營了很多黨羽。
隻要李建成還活著,西唐就無法擰成一股繩。
隻有李建成死了,西唐才能置之死地而後生,所有人都隻能支持他李世民,才有可能阻擋東唐的大軍。
尉遲敬德似乎讀懂了李世民的表情,將手臂往下一摁。
啾啾啾……
箭矢落入甕城。
李建成四周站著的人,也急速減少。
幾分鍾之後,隨著馮立、薛萬徹的倒下,李建成也身中十餘箭。
但他並沒有倒下,而是用長劍杵著地麵,支撐著自己的身體,筆直而立。
他的目光,始終在盯著李世民,充滿了怨念和仇恨。
死不瞑目。
也就在這個時候,李元霸從南城急速飛來。
落在了李世民的身邊。
將手中的傳位昭書,遞給了李世民。
可是,當他看到城下那死不瞑目的李建成之後,李元霸又皺起了眉頭。
口中說道:“二哥,父皇讓我將大哥帶到終南山去,這……還帶過去不?”
李世民卻歎了口氣。
這還怎麽帶?
若是李淵看到李建成的屍體,絕對會吐血。
他隻能搖頭:“此事,先不要告訴父皇,殷開山,立即派人將大哥安葬了吧,勿牽連無辜之人!”
“是!”殷開山領命。
李世民走下城牆,快速來到了皇宮。
開始召集群臣,立即舉行登基大典。
佛道兩家也派人前來慶賀,玄都觀的觀主王廷,更是為李世民送上了龍泉寶劍。
也從這一天開始,西唐的掌舵人,也正式成為了李世民。
……
長安所發生的事情,自然瞞不了東唐的密探。
消息也第一時間,傳入了潼關。
而已經返迴潼關的單應天,正在召集人馬,繼續西征。
在得知李建成已死,李世民登基之後,單應天也愣住了。
雖然曆史上,也有兄弟相殘的這一幕,可他怎麽也想不到,西唐現在都這樣了,那李建成依舊未能逃脫該有的宿命。
李世民有些不敢相信:“你要離開長安?”
李建成點頭:“不錯,你我兄弟一場,豈能因為皇位而禍起蕭牆?西唐可以交給你,可若是你守不住,那就不要怪大哥在西北自立為王了,放了尉遲恭!”
李建成的手下,將尉遲恭推了出來。
“我們走!”
李建成一揮手,十萬大軍,就跟著他,一同向東門而去。
可李世民見此,卻皺起了眉頭:“大哥既然要西征,為何不走西門?而是走東門?”
李建成並無隱瞞,迴道:“想要西征,單憑這點人哪裏夠?驪山上的三十萬大軍,我也要都帶走。”
李世民聽罷,臉色一沉。
他算是看明白了,自己這個大哥,是要掏空西唐啊!
驪山可是長安的最後一道防線,若是駐軍也被帶走了,長安城也就等於敞開了大門。
如今,東唐軍隊已經近在咫尺,失去這四十萬人,他李世民即便當了皇帝,又憑什麽來保衛長安?
殷開山靠近李世民,耳語道:“殿下,不可讓太子帶走驪山大營的三十萬勤王軍。”
“你有什麽辦法?”李世民道。
“末將願意去東城門埋伏,一旦太子抵達城門口,就立即亂箭射殺。”殷開山道。
李世民未語。
兄弟相殘,也是他最不願意去做的事情。
裴寂開口道:“秦王,太子說是去西征,可誰又能保證,他一旦得到三十萬勤王軍的支持,不會再反殺迴長安呢?到時候,我等就都是待宰羔羊。”
李世民這才恍然驚醒。
他咬了咬牙:“也罷,大哥,你如此無情,那就別怪我了。”
他給殷開山使了個眼神。
殷開山點頭,踏步向尉遲恭走去。
“敬德,立即隨我去東門!”
尉遲恭還不明白怎麽迴事,但依舊跟著他快速離開了。
李建成帶著十萬大軍出城,速度自然也就快不了。
殷開山、尉遲敬德率領小股部隊,以最快速度,先一步抵達了東城門。
並且迅速撤下了東城的守城人員。
當然,這些人,也沒有被放走,而是先關押了起來。
等李建成進入了東城門的甕城之後,那城牆之上,突然就箭如雨發。
啾啾啾……
這些箭矢,無不瞄準著被拱衛在中間的李建成。
好在馮立和薛萬徹反應較快,幫李建成擋了幾箭,而後立起了盾牌。
可三人四周的軍兵,卻倒了黴,瞬間就躺下一大片。
李建成在短暫慌亂之後,立即就想明白是怎麽迴事了。
他大吼起來:“出城,趕快出城!”
隻是,話音剛落,那原本打開的城門卻突然關閉,緊跟著,千斤閘也落了下來。
前路已經被封死。
李建成立即吩咐人,向城內返迴。
雖然內門沒有被關上,但千斤閘的繩索也已經被砍斷,大軍被千斤閘阻攔。
殷開山大吼起來:“上城牆。”
還在城內的大軍,立即就通過兩旁登城馬道,向城牆上攻去。
城牆上傳來了一聲大吼:“尉遲敬德在此,都給我住手!”
眾人抬頭一看,果然是尉遲恭在城牆上站著。
這些人,可都是尉遲恭的手下。
李建成的東宮守衛隊,一共也就隻有三千人,大多數都已經被困在了甕城裏麵。
通過剛才的幾輪箭雨,已經解決了大半。
僅有幾百人,還聚集在李建成的四周。
尉遲敬德再次說道:“陛下已經傳位於秦王殿下,太子李建成企圖謀反,爾等若是不想被株連九族,立即放下兵器,重歸朝廷,而不是陪著李建成赴死!”
此話一出,靠近城牆的這些人,已經開始放下武器了。
他們中不乏尉遲敬德的親信。
這些人也跟著高喝起來:“都放下兵器,聽從尉遲將軍的命令,放下兵器……”
後麵那些還沒有弄清楚是怎麽迴事的,也隻能跟著放下兵器。
如此一來,也就隻剩下甕城裏麵的李建成,還在掙紮了。
李世民很快就抵達此處。
在秦王府守衛隊的保護下,登上了甕城城牆。
俯視著下麵的李建成。
李建成也看到了李世民,咬牙切齒:“李世民,你好狠毒,難道連自己的親哥哥都要殺嗎?”
李世民確實有些於心不忍,可事到如今,已經沒有迴頭路了。
因為他知道,自己是關不住李建成的。
這些年,李建成也經營了很多黨羽。
隻要李建成還活著,西唐就無法擰成一股繩。
隻有李建成死了,西唐才能置之死地而後生,所有人都隻能支持他李世民,才有可能阻擋東唐的大軍。
尉遲敬德似乎讀懂了李世民的表情,將手臂往下一摁。
啾啾啾……
箭矢落入甕城。
李建成四周站著的人,也急速減少。
幾分鍾之後,隨著馮立、薛萬徹的倒下,李建成也身中十餘箭。
但他並沒有倒下,而是用長劍杵著地麵,支撐著自己的身體,筆直而立。
他的目光,始終在盯著李世民,充滿了怨念和仇恨。
死不瞑目。
也就在這個時候,李元霸從南城急速飛來。
落在了李世民的身邊。
將手中的傳位昭書,遞給了李世民。
可是,當他看到城下那死不瞑目的李建成之後,李元霸又皺起了眉頭。
口中說道:“二哥,父皇讓我將大哥帶到終南山去,這……還帶過去不?”
李世民卻歎了口氣。
這還怎麽帶?
若是李淵看到李建成的屍體,絕對會吐血。
他隻能搖頭:“此事,先不要告訴父皇,殷開山,立即派人將大哥安葬了吧,勿牽連無辜之人!”
“是!”殷開山領命。
李世民走下城牆,快速來到了皇宮。
開始召集群臣,立即舉行登基大典。
佛道兩家也派人前來慶賀,玄都觀的觀主王廷,更是為李世民送上了龍泉寶劍。
也從這一天開始,西唐的掌舵人,也正式成為了李世民。
……
長安所發生的事情,自然瞞不了東唐的密探。
消息也第一時間,傳入了潼關。
而已經返迴潼關的單應天,正在召集人馬,繼續西征。
在得知李建成已死,李世民登基之後,單應天也愣住了。
雖然曆史上,也有兄弟相殘的這一幕,可他怎麽也想不到,西唐現在都這樣了,那李建成依舊未能逃脫該有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