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應天又看向了袁天罡:“袁天罡,雖然朕之前與你並無過多接觸,但是對你,也同樣頗為欣賞,你們二人若是始終這麽親密無間,亦師亦友地修行下去,將來成仙得道應該也不成問題,投降吧,田穀十老已經死了一老,注定無法再十全十美,你們繼續跟隨西唐,隻能死路一條。”
袁天罡和李淳風相視一眼,同時向單應天躬身一禮。
隻聽袁天罡道:“多謝陛下的賞識,怎奈我們二人的這一身本事,都是田穀十老所受,如今若是投降陛下,無異於欺師滅祖,但若是陛下肯饒我們不死,我們可以對天發誓,不會再幫助西唐。”
“哦?”
單應天沉思片刻,道:“這樣吧,等朕滅了西唐之後,你們再來決定要不要為朕所用,朕也不幹涉你們的自由,但你們不能逃跑,如何?”
二人再次躬身:“多謝陛下。”
單應天揮了揮手,讓人將他們二人帶了下去。
單應天知道二人的人品,自然也相信他們不會自食其言。
隨後,他又召集群臣,在帥府之中議事。
李靖首先說道:“陛下,長安並不好打,佛門應該也不隻有一個鬼仙境界的曇廷,而道門的玄都觀裏麵,也還有王廷、嚴達兩個天人巔峰,此二人也屬於田穀十老,最不好惹的是在終南山隱居的另外七老,其中的老大、老二、老九,都是鬼仙境界,若是他們鐵了心要與東唐作對,深入我東唐腹地,必然也會帶來很大的麻煩。”
徐茂公也點頭道:“曇廷剛才所言,也並不一定都是威脅,而是很有可能會演變成事實,別的不說,就那李元霸,若是偷偷跑到洛陽,洛陽城也會遭殃。”
“你們覺得,我們該如何破局?”單應天問道。
“原有的計劃不變,但最好可以想辦法,讓田穀十老中的另外七老,不參與兩唐的爭鬥。”李靖迴道。
袁紫嫣蹙眉道:“李將軍,伏道崇可是剛剛被陛下斬殺,以田穀十老的感情,沒有直接殺上門,就已經很不錯了,我們要如何讓他們置身事外?”
“若是之前,或許不可能,但現在潼關已經被我們占據,天下大勢如此明朗,他們肯定也看得清楚,但,需要陛下冒一次險。”
“要如何冒險?”單應天問道。
“請陛下駕臨終南山,親自去與田穀七老麵談,大不了許下一些好處便是!”李靖道。
“不可,太危險了。”袁紫嫣第一個反對。
其餘人等也紛紛出言阻止。
但單應天卻抬手來,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朕並不想與終南山的道門為敵,親自與他們談一談也沒什麽,若是他們可以被朕說服,不過問兩唐之事,繼續在終南山隱居,那對我們,對天下百姓,都將是一件幸事。”
見單應天如此決絕,大家也知道不好再勸阻了。
袁紫嫣、薛冶兒、竇線娘異口同聲:“陛下,既然你已經決定,那就讓妾身們陪你一起去,要死一起死。”
“還有我們。”彌天道人、宇文成都、裴元慶等諸將,也同時說道。
徐茂公深吸一口氣,道:“陛下,臣也願陪陛下前往。”
“嗬嗬……徐丞相,你就免了,守好潼關即可,事不宜遲,咱們就盡快前往終南山吧。”
單應天說罷,便要起身。
可門外卻突然亂了起來。
緊跟著,一道聲音傳入大殿:“徐洪客,求見陛下!”
“徐洪客?”單應天愣了一下,感覺這個名字很熟悉,可一時間卻沒能想起來。
可徐茂公聽罷,卻頓時一喜:“是師尊,師尊來了?”
他來不及向單應天解釋,急忙就向殿外跑去。
單應天見他如此激動,也急忙帶著眾人跟了出去。
殿外。
徐茂公已經雙膝跪倒在了一個發髻有些斑白的老者麵前。
老者穿著很隨意,粗布麻衣,腰間係著酒葫蘆,身上還有些酒氣。
“師父,徒兒給您磕頭了,您老人家,怎麽來潼關了?”徐茂公頗為激動道。
那老者微微一抬手,徐茂公就被迫站了起來。
口中笑道:“小子,修為倒是精進不少,倒也沒有讓師父我失望!”
“嘿嘿……徒弟可是一直不敢倦怠,不過,也多虧了陛下所賜的丹藥,徒弟才能成為半步天人,隻是苦於沒有天人級功法,哎……”
“少貧嘴。”
老者看向了已經出來的單應天,微微躬身:“徐某見過陛下!”
“原來是徐前輩大駕光臨,歡迎歡迎!”單應天拱手還禮。
暗中,他也在悄悄打量著徐洪客的人皇氣運碎片,居然也多達一萬。
和那曇征差不了多少。
其餘人等一聽眼前老者居然是徐茂公的老師,也紛紛上前見禮。
徐洪客點頭還禮。
“前輩,還是進殿詳談。”
徐洪客一笑:“就不進去了,陛下,如今你已經奪下潼關,下一步,怕是就兵發長安了吧?”
單應天倒也點了點頭:“若是時機成熟,朕自然有此打算。”
“貧道本是化外之人,不應該過問凡俗之事,隻是,長安之戰,事關天下安危,以及貧道兩位弟子的前途和命運,貧道也不得不來,貧道建議陛下,在入長安之前,最好前往一次終南山。”
單應天聽罷,大喜:“嗬嗬嗬……朕正有此打算,若是徐前輩能陪朕一同前往,朕定感激不盡。”
徐洪客一笑:“隻有貧道一人還不行,還需要幾個人同行,才能與終南山的那幾個老家夥掰一掰手腕子,讓他們不敢妄動。”
話音剛落,南方就已經有三個人踏空而來。
一個正是茅山掌門王遠知,一個則是天師府的天師張祥。
在張祥的身後,還跟著一人,正是他的弟子張通玄。
三人從潼關上空落下。
向單應天躬身一禮:“貧道見過陛下!”
“哈哈哈……兩位仙師,想不到你們會親自來此!”單應天開懷大笑。
他已經感受到了,這三位鬼仙,已經為自己貢獻了九千點的人皇氣運碎片,差不多是他們自身的三分之一。
這,或許正應了那句話,家有梧桐樹,不愁鳳凰來。
如今東唐大勢已成,便是天命所歸。
袁天罡和李淳風相視一眼,同時向單應天躬身一禮。
隻聽袁天罡道:“多謝陛下的賞識,怎奈我們二人的這一身本事,都是田穀十老所受,如今若是投降陛下,無異於欺師滅祖,但若是陛下肯饒我們不死,我們可以對天發誓,不會再幫助西唐。”
“哦?”
單應天沉思片刻,道:“這樣吧,等朕滅了西唐之後,你們再來決定要不要為朕所用,朕也不幹涉你們的自由,但你們不能逃跑,如何?”
二人再次躬身:“多謝陛下。”
單應天揮了揮手,讓人將他們二人帶了下去。
單應天知道二人的人品,自然也相信他們不會自食其言。
隨後,他又召集群臣,在帥府之中議事。
李靖首先說道:“陛下,長安並不好打,佛門應該也不隻有一個鬼仙境界的曇廷,而道門的玄都觀裏麵,也還有王廷、嚴達兩個天人巔峰,此二人也屬於田穀十老,最不好惹的是在終南山隱居的另外七老,其中的老大、老二、老九,都是鬼仙境界,若是他們鐵了心要與東唐作對,深入我東唐腹地,必然也會帶來很大的麻煩。”
徐茂公也點頭道:“曇廷剛才所言,也並不一定都是威脅,而是很有可能會演變成事實,別的不說,就那李元霸,若是偷偷跑到洛陽,洛陽城也會遭殃。”
“你們覺得,我們該如何破局?”單應天問道。
“原有的計劃不變,但最好可以想辦法,讓田穀十老中的另外七老,不參與兩唐的爭鬥。”李靖迴道。
袁紫嫣蹙眉道:“李將軍,伏道崇可是剛剛被陛下斬殺,以田穀十老的感情,沒有直接殺上門,就已經很不錯了,我們要如何讓他們置身事外?”
“若是之前,或許不可能,但現在潼關已經被我們占據,天下大勢如此明朗,他們肯定也看得清楚,但,需要陛下冒一次險。”
“要如何冒險?”單應天問道。
“請陛下駕臨終南山,親自去與田穀七老麵談,大不了許下一些好處便是!”李靖道。
“不可,太危險了。”袁紫嫣第一個反對。
其餘人等也紛紛出言阻止。
但單應天卻抬手來,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朕並不想與終南山的道門為敵,親自與他們談一談也沒什麽,若是他們可以被朕說服,不過問兩唐之事,繼續在終南山隱居,那對我們,對天下百姓,都將是一件幸事。”
見單應天如此決絕,大家也知道不好再勸阻了。
袁紫嫣、薛冶兒、竇線娘異口同聲:“陛下,既然你已經決定,那就讓妾身們陪你一起去,要死一起死。”
“還有我們。”彌天道人、宇文成都、裴元慶等諸將,也同時說道。
徐茂公深吸一口氣,道:“陛下,臣也願陪陛下前往。”
“嗬嗬……徐丞相,你就免了,守好潼關即可,事不宜遲,咱們就盡快前往終南山吧。”
單應天說罷,便要起身。
可門外卻突然亂了起來。
緊跟著,一道聲音傳入大殿:“徐洪客,求見陛下!”
“徐洪客?”單應天愣了一下,感覺這個名字很熟悉,可一時間卻沒能想起來。
可徐茂公聽罷,卻頓時一喜:“是師尊,師尊來了?”
他來不及向單應天解釋,急忙就向殿外跑去。
單應天見他如此激動,也急忙帶著眾人跟了出去。
殿外。
徐茂公已經雙膝跪倒在了一個發髻有些斑白的老者麵前。
老者穿著很隨意,粗布麻衣,腰間係著酒葫蘆,身上還有些酒氣。
“師父,徒兒給您磕頭了,您老人家,怎麽來潼關了?”徐茂公頗為激動道。
那老者微微一抬手,徐茂公就被迫站了起來。
口中笑道:“小子,修為倒是精進不少,倒也沒有讓師父我失望!”
“嘿嘿……徒弟可是一直不敢倦怠,不過,也多虧了陛下所賜的丹藥,徒弟才能成為半步天人,隻是苦於沒有天人級功法,哎……”
“少貧嘴。”
老者看向了已經出來的單應天,微微躬身:“徐某見過陛下!”
“原來是徐前輩大駕光臨,歡迎歡迎!”單應天拱手還禮。
暗中,他也在悄悄打量著徐洪客的人皇氣運碎片,居然也多達一萬。
和那曇征差不了多少。
其餘人等一聽眼前老者居然是徐茂公的老師,也紛紛上前見禮。
徐洪客點頭還禮。
“前輩,還是進殿詳談。”
徐洪客一笑:“就不進去了,陛下,如今你已經奪下潼關,下一步,怕是就兵發長安了吧?”
單應天倒也點了點頭:“若是時機成熟,朕自然有此打算。”
“貧道本是化外之人,不應該過問凡俗之事,隻是,長安之戰,事關天下安危,以及貧道兩位弟子的前途和命運,貧道也不得不來,貧道建議陛下,在入長安之前,最好前往一次終南山。”
單應天聽罷,大喜:“嗬嗬嗬……朕正有此打算,若是徐前輩能陪朕一同前往,朕定感激不盡。”
徐洪客一笑:“隻有貧道一人還不行,還需要幾個人同行,才能與終南山的那幾個老家夥掰一掰手腕子,讓他們不敢妄動。”
話音剛落,南方就已經有三個人踏空而來。
一個正是茅山掌門王遠知,一個則是天師府的天師張祥。
在張祥的身後,還跟著一人,正是他的弟子張通玄。
三人從潼關上空落下。
向單應天躬身一禮:“貧道見過陛下!”
“哈哈哈……兩位仙師,想不到你們會親自來此!”單應天開懷大笑。
他已經感受到了,這三位鬼仙,已經為自己貢獻了九千點的人皇氣運碎片,差不多是他們自身的三分之一。
這,或許正應了那句話,家有梧桐樹,不愁鳳凰來。
如今東唐大勢已成,便是天命所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