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須陀因為上一次攻擊瓦崗寨的失敗,而被朝臣們攻擊。
然後又因為單應天去了洛陽,他著急相見,私自迴京,犯下了過錯,所以就賦閑在家了。
楊廣北征,帶走了大批能臣武將。
朝中無人之際。
太子楊昭也隻能再次啟用張須陀,命令他帶領五萬大軍,征討瓦崗寨,以求解決楊玄感和李密。
張須陀欣然領命。
但單應天卻有一種不好的預感,張須陀這一次,怕是難逃一劫了。
即便單應天這一次可以救下他,也依舊無法改變他的最終結局。
因為他對大隋太忠心了。
也注定會成為大隋覆滅的陪葬品。
不過,讓單應天奇怪的是,縱然楊廣遭遇危險,也沒有派人過來向自己這個唐王求援。
或許也是因為關外的這場雪實在是太大,楊廣也知道無法從遼東調兵過去。
既然如此,單應天也落得清閑。
現在積雪還有一人多高。
天寒地凍,別說車馬了,就是人都走不了。
行軍打仗,更不可能。
又與群臣聊了一會天下局勢,眾人也就散去了。
冬暖閣裏暖若晚春。
單應天身強體壯,處理了一會公務,便感覺有些悶熱。
剛脫下外套。
玉漱便端著一碗參湯而來。
“大王,您也累了吧,先喝點湯,補補身體。”
單應天一笑,倒也接過了湯碗,但卻也將玉漱的手給一同握住,順勢帶入了自己的懷中。
“本王的身體強壯著呢,哪裏用得著它?”
玉漱麵露嬌羞,騰出手,抱住了單應天的腰:“奴婢當然知道大王的強大。”
見她這般欲拒還應的樣子,單應天將湯碗就放在了桌子上。
雖然現在是寒冬季節,但這裏卻很暖和,玉漱也隻是穿了一件薄薄的長裙。
那豐腴的身材,緊貼在單應天的身上,單應天哪裏能承受。
感受著不一樣的絲滑。
單應天勾住了她那圓潤的下巴:“怎麽?想本王了?”
玉漱臉頰緋紅,卻還是點了點頭,發出了低若蚊吟的聲音:“嗯!”
她的雙臂,越發緊抱單應天。
單應天一笑,便將玉漱給抱了起來。
來到了裏間屋的炕上。
自然是好一番的雲和雨。
……
年關已經到來。
圍困雁門關三個月的突厥兵,依舊在與靠山王楊林、太原李淵、幽州羅藝的兵馬激戰。
起初,雙方打得有來有迴。
直到李元霸出現,攜帶雙錘,大殺四方,三錘砸死突厥戰神沙圖射。
又接連捶死十八員突厥猛將之後。
突厥才被嚇破了膽,不敢再挑釁隋軍。
隨後,楊廣又派宇文成都,深夜偷襲突厥大營。
宇文成都不辱使命,突厥大軍這才大敗而歸。
楊廣也隨之脫困。
雖然楊廣有心再戰,但文武大臣們卻如同那驚弓之鳥,紛紛請求楊廣早日迴朝。
再加上洛陽那邊,也有不好的消息傳來,楊廣隻好退兵。
這一戰,雙方都損失很大。
雖然大隋打敗了突厥,但並沒有給他們造成致命一擊。
這幫家夥,也因為大雪覆蓋草原,而無家可歸。
雖然放棄了對雁門關的爭奪,卻並沒有離開大隋國土,而是轉向了西邊的陝甘地區。
楊廣隻能命令李淵父子帶兵進行圍堵,全權負責北方事宜。
好不容易即將抵達洛陽。
楊廣又得到了一個不好的消息,奉太子命令,帶兵攻擊楊玄感和李密的張須陀,居然兵敗戰死。
被瓦崗寨的叛軍,斬殺在了滎陽城外。
李密更是順勢拿下了滎陽。
大軍直逼洛陽。
……
隋軍大營。
楊廣接到一份份戰報,怒不可遏。
“嘭!”
他將奏折摔在了地上:“可惡,楊玄感該死,那李密更該死,朕當初就不應該念及蒲山公的舊情,應該當場就將李密千刀萬剮。”
靠山王楊林道:“陛下,這天下可沒有後悔的藥,我們還是抓緊時間,趕迴洛陽吧,一旦洛陽失守,大隋江山也將會動搖。”
“現在,洛陽那邊,誰在負責防禦?”
“兵部員外郎王世充負責。”
“開拔吧,加快行軍。”
“是!”
十天之後。
當楊廣率大軍,抵達洛陽之後,方才知曉,原來攻打洛陽的楊玄感,已經退兵了。
組織這場防禦戰的,正是王世充。
這也讓楊廣對王世充也刮目相看起來。
封官進爵,自然是少不了了。
隻是,福禍相依。
因為連日操勞,再加上擔心洛陽被楊玄感攻破,太子楊昭無法承受那麽大的心理壓力,一病不起。
楊廣加以看望,請名醫醫治,倒也沒有太在意。
隨後又命令靠山王楊林,帶兵繼續圍剿楊玄感和李密。
大業六年(610年),也在不知不覺中到來。
好不容易過了個新年,太子的病情持續惡化,不久,便撒手人寰。
白發人送黑發人,楊廣的心情可想而知。
好在他的子孫也足夠多,鬱悶了幾天之後,便將傷心之事拋之腦後。
整日飲酒,在宮中美人的身上尋找樂趣,已經鬥誌全無。
暖春到來。
北方的雪,終於開始融化。
楊廣終於得到了一件讓他開心的事情。
讓他期待已久的大運河,全線貫通了。
楊廣也立即傳旨下去,建造龍船。
打算開春之後,便攜帶各院美人,遊曆江南。
不得不說,楊廣這是自己找死了。
北方還有突厥大軍肆掠,十室九空,百姓們剛剛建成大運河,又被繼續征調,幫助朝廷建造巨型龍船。
負擔壓垮了百姓們的身體,卻也激起了他們反抗暴政的心。
孟海公在山東曹縣率眾起義,自稱宋義王。
其部下,幾乎都是挖運河的民夫。
不久之後。
原本被解除兵權的原山東節度使唐璧,不知道什麽時候,又迴到了山東。
在孟海公起義之後,他也召集舊部,也造反了。
不但殺了新任的山東節度使,還在三天時間之內,連破五城,迅速拿下了山東的首府濟南城。
自稱濟南王。
山東那邊,也因為二王的存在,徹底亂了。
這也讓其餘一些有野心的人,看到了更多的希望。
前麵可是單應天這個混世魔王當榜樣的。
哪怕造反不成,說不定也能被朝廷招安,混一個國王來當。
沒看到人家單應天現在坐擁遼東和海外萬裏之地,成為大隋之下頭號封王嗎?
如此豐厚的迴報,也讓很多人願意去賭一把。
開始暗中招兵買馬,隨時準備造反起義。
再說靠山王楊林這邊。
經過幾番大戰。
終於擊敗了楊玄感和李密的大軍。
並且成功奪迴了瓦崗寨。
但他並沒有將楊玄感和李密抓住,反倒是讓他們逃入了北邊的太行山。
看著這個經曆多次戰爭創傷的瓦崗寨,楊林感慨的同時,也很是惱怒。
若沒有這座城,大隋豈會淪落到這般境地?
當即就下令,火燒瓦崗。
他要將這座城,徹底摧毀。
第二天,他便帶領幾萬大軍,繼續追擊楊玄感和李密的殘兵。
很快,楊林的大軍,也進入了太行山。
正搜尋叛軍之際,前方密林之中,突然響起了銅鑼之聲。
楊玄感、李密,以及一個紫麵大漢,攔住了楊林的去路。
四周的山體之上,也出現了諸多義軍。
然後又因為單應天去了洛陽,他著急相見,私自迴京,犯下了過錯,所以就賦閑在家了。
楊廣北征,帶走了大批能臣武將。
朝中無人之際。
太子楊昭也隻能再次啟用張須陀,命令他帶領五萬大軍,征討瓦崗寨,以求解決楊玄感和李密。
張須陀欣然領命。
但單應天卻有一種不好的預感,張須陀這一次,怕是難逃一劫了。
即便單應天這一次可以救下他,也依舊無法改變他的最終結局。
因為他對大隋太忠心了。
也注定會成為大隋覆滅的陪葬品。
不過,讓單應天奇怪的是,縱然楊廣遭遇危險,也沒有派人過來向自己這個唐王求援。
或許也是因為關外的這場雪實在是太大,楊廣也知道無法從遼東調兵過去。
既然如此,單應天也落得清閑。
現在積雪還有一人多高。
天寒地凍,別說車馬了,就是人都走不了。
行軍打仗,更不可能。
又與群臣聊了一會天下局勢,眾人也就散去了。
冬暖閣裏暖若晚春。
單應天身強體壯,處理了一會公務,便感覺有些悶熱。
剛脫下外套。
玉漱便端著一碗參湯而來。
“大王,您也累了吧,先喝點湯,補補身體。”
單應天一笑,倒也接過了湯碗,但卻也將玉漱的手給一同握住,順勢帶入了自己的懷中。
“本王的身體強壯著呢,哪裏用得著它?”
玉漱麵露嬌羞,騰出手,抱住了單應天的腰:“奴婢當然知道大王的強大。”
見她這般欲拒還應的樣子,單應天將湯碗就放在了桌子上。
雖然現在是寒冬季節,但這裏卻很暖和,玉漱也隻是穿了一件薄薄的長裙。
那豐腴的身材,緊貼在單應天的身上,單應天哪裏能承受。
感受著不一樣的絲滑。
單應天勾住了她那圓潤的下巴:“怎麽?想本王了?”
玉漱臉頰緋紅,卻還是點了點頭,發出了低若蚊吟的聲音:“嗯!”
她的雙臂,越發緊抱單應天。
單應天一笑,便將玉漱給抱了起來。
來到了裏間屋的炕上。
自然是好一番的雲和雨。
……
年關已經到來。
圍困雁門關三個月的突厥兵,依舊在與靠山王楊林、太原李淵、幽州羅藝的兵馬激戰。
起初,雙方打得有來有迴。
直到李元霸出現,攜帶雙錘,大殺四方,三錘砸死突厥戰神沙圖射。
又接連捶死十八員突厥猛將之後。
突厥才被嚇破了膽,不敢再挑釁隋軍。
隨後,楊廣又派宇文成都,深夜偷襲突厥大營。
宇文成都不辱使命,突厥大軍這才大敗而歸。
楊廣也隨之脫困。
雖然楊廣有心再戰,但文武大臣們卻如同那驚弓之鳥,紛紛請求楊廣早日迴朝。
再加上洛陽那邊,也有不好的消息傳來,楊廣隻好退兵。
這一戰,雙方都損失很大。
雖然大隋打敗了突厥,但並沒有給他們造成致命一擊。
這幫家夥,也因為大雪覆蓋草原,而無家可歸。
雖然放棄了對雁門關的爭奪,卻並沒有離開大隋國土,而是轉向了西邊的陝甘地區。
楊廣隻能命令李淵父子帶兵進行圍堵,全權負責北方事宜。
好不容易即將抵達洛陽。
楊廣又得到了一個不好的消息,奉太子命令,帶兵攻擊楊玄感和李密的張須陀,居然兵敗戰死。
被瓦崗寨的叛軍,斬殺在了滎陽城外。
李密更是順勢拿下了滎陽。
大軍直逼洛陽。
……
隋軍大營。
楊廣接到一份份戰報,怒不可遏。
“嘭!”
他將奏折摔在了地上:“可惡,楊玄感該死,那李密更該死,朕當初就不應該念及蒲山公的舊情,應該當場就將李密千刀萬剮。”
靠山王楊林道:“陛下,這天下可沒有後悔的藥,我們還是抓緊時間,趕迴洛陽吧,一旦洛陽失守,大隋江山也將會動搖。”
“現在,洛陽那邊,誰在負責防禦?”
“兵部員外郎王世充負責。”
“開拔吧,加快行軍。”
“是!”
十天之後。
當楊廣率大軍,抵達洛陽之後,方才知曉,原來攻打洛陽的楊玄感,已經退兵了。
組織這場防禦戰的,正是王世充。
這也讓楊廣對王世充也刮目相看起來。
封官進爵,自然是少不了了。
隻是,福禍相依。
因為連日操勞,再加上擔心洛陽被楊玄感攻破,太子楊昭無法承受那麽大的心理壓力,一病不起。
楊廣加以看望,請名醫醫治,倒也沒有太在意。
隨後又命令靠山王楊林,帶兵繼續圍剿楊玄感和李密。
大業六年(610年),也在不知不覺中到來。
好不容易過了個新年,太子的病情持續惡化,不久,便撒手人寰。
白發人送黑發人,楊廣的心情可想而知。
好在他的子孫也足夠多,鬱悶了幾天之後,便將傷心之事拋之腦後。
整日飲酒,在宮中美人的身上尋找樂趣,已經鬥誌全無。
暖春到來。
北方的雪,終於開始融化。
楊廣終於得到了一件讓他開心的事情。
讓他期待已久的大運河,全線貫通了。
楊廣也立即傳旨下去,建造龍船。
打算開春之後,便攜帶各院美人,遊曆江南。
不得不說,楊廣這是自己找死了。
北方還有突厥大軍肆掠,十室九空,百姓們剛剛建成大運河,又被繼續征調,幫助朝廷建造巨型龍船。
負擔壓垮了百姓們的身體,卻也激起了他們反抗暴政的心。
孟海公在山東曹縣率眾起義,自稱宋義王。
其部下,幾乎都是挖運河的民夫。
不久之後。
原本被解除兵權的原山東節度使唐璧,不知道什麽時候,又迴到了山東。
在孟海公起義之後,他也召集舊部,也造反了。
不但殺了新任的山東節度使,還在三天時間之內,連破五城,迅速拿下了山東的首府濟南城。
自稱濟南王。
山東那邊,也因為二王的存在,徹底亂了。
這也讓其餘一些有野心的人,看到了更多的希望。
前麵可是單應天這個混世魔王當榜樣的。
哪怕造反不成,說不定也能被朝廷招安,混一個國王來當。
沒看到人家單應天現在坐擁遼東和海外萬裏之地,成為大隋之下頭號封王嗎?
如此豐厚的迴報,也讓很多人願意去賭一把。
開始暗中招兵買馬,隨時準備造反起義。
再說靠山王楊林這邊。
經過幾番大戰。
終於擊敗了楊玄感和李密的大軍。
並且成功奪迴了瓦崗寨。
但他並沒有將楊玄感和李密抓住,反倒是讓他們逃入了北邊的太行山。
看著這個經曆多次戰爭創傷的瓦崗寨,楊林感慨的同時,也很是惱怒。
若沒有這座城,大隋豈會淪落到這般境地?
當即就下令,火燒瓦崗。
他要將這座城,徹底摧毀。
第二天,他便帶領幾萬大軍,繼續追擊楊玄感和李密的殘兵。
很快,楊林的大軍,也進入了太行山。
正搜尋叛軍之際,前方密林之中,突然響起了銅鑼之聲。
楊玄感、李密,以及一個紫麵大漢,攔住了楊林的去路。
四周的山體之上,也出現了諸多義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