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陣前之變
方寸之間,重現華夏千年 作者:玄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達磨多可以說是佛門棋路體係中的異類,以一手獨創的佛國獨步天下,不過他的佛國一般攻擊性並不大,就是很煩人,別人的國家是政教合一,他的國家是教即是政,一旦對上,往往正麵戰場另說,很可能會被佛法給搞得民心渙散。
所以許多國家對上他都不願意第一時間去攻伐,得不償失。
可達磨多沒想到的是,這一次,他不僅僅是第一個被搞的,而且還算是被輪著搞。
偏偏在這個節點,他的佛國確實是最虛弱的,國運巨大的流失,體現在他的王國中最直觀的就是百姓的信仰變得沒有那麽堅定了,一些佛兵甚至都出現了少許動搖。
這一切都是拜大周武曌所賜,達磨多現在很清楚,想要奪迴自己的國運,必須通過佛門的力量擊潰周國宣揚的佛,這樣屬於他的國運就不會被兼並,可他沒有時間了。
那新的劉漢氣勢洶洶,根據斥候稟報,十萬漢軍已經兵出西南,不加掩飾的衝殺過來。
若是其他王國,此時第一個想法自然就是排兵布陣,但達磨多的佛國卻有不同,雖然在第一時間發兵二十萬,南下攔截,不過對於佛主悉達多來說,他真正要靠的並非是這些戰兵,而是他的佛門。
達磨多不斷落子應對,事到如此,他倒是不怕這漢國軍隊有多強,而是怕對方在思想領域上有所建樹,為此達磨多多次確認了漢國的製度體係,發現是一個傳統的軍事帝國後才緩了一口氣。
畢竟被武曌搞了一波,最虛弱的他如果遇到什麽政教合一的強大的帝國,沒準他的佛門思想都可能從武器變為弱點。
佛國邊境並沒有任何關卡,這也是達磨多的自信,他的國家靠的不是險要關卡而是佛道。
諸葛亮率領北伐軍剛剛邁入佛國領地,許多將士就明顯收到了影響,原先的殺意竟然開始在減弱,甚至有一些心智比較弱的士卒不自覺的放下了手中的兵器。
中軍大帳中,諸葛亮聽取著麾下的報告神色未改,佛國的詭異早在出山之前他就已知道,可同樣的在出山之前,他在隆中對中就早已為佛國定下了埋葬之策,今時今日,他要做的隻不過是將之實現。
“幼常,此戰你有何想法?”
諸葛亮思索著隨口問向跟隨在他身邊的一位將領,紫階英雄棋靈【參軍馬謖】。
“丞相,攻城為下,攻心為上,麵對佛國,更是如此,破其信仰,則其兵自解。”
馬謖侃侃而談,對於諸葛亮的計劃他了解是最清楚的,同樣是佩服的五體投地,可他總是感覺諸葛亮看向他的目光稍微有些怪異,似惋惜似無奈。
“嗯,既如此,後軍之事就交給你了,五日之內,必須落位。”
“請丞相放心,謖願立軍令狀,五日之內,必成此事。”
麵對如此重要之事,馬謖麵色紅潤,毫不猶豫的想要立下軍令狀,可惜,諸葛亮並沒有同意,隻是擺了擺手讓他退下了。
中軍中的小插曲並沒有影響整個漢軍推進,哪怕是每前進一裏,漢軍將士感受到的壓迫和無法再執武器的士卒變得更多,都沒有停下腳步。
另外一邊的悉達多,親自領著佛國高層看著不斷推進的漢軍士卒,神色有些奇怪,竟然無視佛國的佛法屏障,這來犯之人到底是自信呢?還是自負?
於是原先準備在邊境就與之對敵的悉達多重新規劃了戰略,改為避敵百裏,這一百裏可不是佛國認慫,而是經過悉達多的計算,十萬漢軍但凡行進到百裏後,至少會有三分之一失去戰鬥力。
這,就是他們佛國傲立於天下的根本,雖然進取不足,可防守,卻是以國家之體用著思想之能。
三日之後,漢軍入佛國近百裏,大漢軍隊第一次遇到了真正的敵軍,十餘萬佛國戰兵早就在此地等候多時,中軍所在正是佛主悉達多。
悉達多很滿意眼前漢軍表現出的狀態,甚至比他預期的還要好,十萬漢軍現在僅剩下不到五萬人,剩餘的毫無疑問都因為佛門思想陸續掉隊了,這就是不戰而屈人之兵。
“釋迦摩尼!”
“釋迦摩尼!”
一聲聲佛號,從十餘萬佛國戰兵口中發出,隨即響徹天際,融入了此方世界規則一般,半空之中盡是耀目金光,佛國的進攻開始了。
十餘萬大軍中,真正超前的並不多,無數混雜其中的僧侶,不斷念誦的經文,然後一道道信仰之力開始瘋狂匯聚向他們的佛主,悉達多之上。
原先金色位階的悉達多,在此時氣運開始瘋狂提升沸騰,氣運從普通的金色,化為佛門特有的金光,幾乎有了成聖的感覺。
而悉達多的稱號也在此時快速變化,半聖【釋迦摩尼】!
之所以僅有半聖,那是因為被國運所拖累,可以這麽說如果釋迦摩尼此時放棄國運,他就是聖人,當然如同他放棄國運,這場爭運,達磨多也就輸了。
釋迦摩尼緩步向前,他所經過的之地,漢軍紛紛放下了手中的兵器,行進戰場有如無人之地,但他也沒有殺人,他要的可是誅心。
“來者何人,汙我佛國。”
一聲佛號後,釋迦摩尼開口了,他的一句話,一下讓許多大漢的戰士都感覺到了自身仿佛是罪惡的一般,思想之力在國戰中毫無顧忌的出現,這就是佛國最特殊的地方,思想之力竟然還夾雜著國運之力。
“哼,漢丞相諸葛亮,奉漢皇帝詔令,伐無道,布仁義,救蒼生!”
就在此時一道清脆的聲音從漢軍中軍傳出,一言之後,竟也有國運加持。
這聲音剛剛出現,釋迦摩尼就是一皺眉,意識到有些不對勁,對方明明沒有國主親至,可自身的國運似乎被抵消了。
可就在他剛剛看清來人麵貌,看清那位羽扇綸巾之人的形狀時,諸葛亮的話卻沒有給他再多的思考時間:
“汝名為國主,實為碩鼠,掠奪蒼生,欺詐天地,致使泱泱之國,百姓隻得毀家而供佛,庶民不敢稱名而立足!
無恥老賊,豈不知天下之?,但凡醒悟,皆願?啖你?,安敢在此饒?!”
釋迦摩尼第二句話還沒來得及說,隻覺有一股濃鬱的蒼生之力一下子衝破了他的信仰,他有些不可置信的看著那個以手指他的諸葛亮,瞬間吐血倒地,發不出任何聲音,到底發生麽了什麽!
同時背後的達磨多也在這一瞬間懵圈了,到底發生麽了什麽!
-------------------------------------
《天弈百科》閑野雜談:“教即是政”,無論何種王朝,都逃不開以政馭教或者以教馭政兩種途徑,可若是國主即是思想之主,政教將不再有分,教即是政,政即教,蒼生信仰即是治國教民。——節選自達磨多《佛與凡塵》
所以許多國家對上他都不願意第一時間去攻伐,得不償失。
可達磨多沒想到的是,這一次,他不僅僅是第一個被搞的,而且還算是被輪著搞。
偏偏在這個節點,他的佛國確實是最虛弱的,國運巨大的流失,體現在他的王國中最直觀的就是百姓的信仰變得沒有那麽堅定了,一些佛兵甚至都出現了少許動搖。
這一切都是拜大周武曌所賜,達磨多現在很清楚,想要奪迴自己的國運,必須通過佛門的力量擊潰周國宣揚的佛,這樣屬於他的國運就不會被兼並,可他沒有時間了。
那新的劉漢氣勢洶洶,根據斥候稟報,十萬漢軍已經兵出西南,不加掩飾的衝殺過來。
若是其他王國,此時第一個想法自然就是排兵布陣,但達磨多的佛國卻有不同,雖然在第一時間發兵二十萬,南下攔截,不過對於佛主悉達多來說,他真正要靠的並非是這些戰兵,而是他的佛門。
達磨多不斷落子應對,事到如此,他倒是不怕這漢國軍隊有多強,而是怕對方在思想領域上有所建樹,為此達磨多多次確認了漢國的製度體係,發現是一個傳統的軍事帝國後才緩了一口氣。
畢竟被武曌搞了一波,最虛弱的他如果遇到什麽政教合一的強大的帝國,沒準他的佛門思想都可能從武器變為弱點。
佛國邊境並沒有任何關卡,這也是達磨多的自信,他的國家靠的不是險要關卡而是佛道。
諸葛亮率領北伐軍剛剛邁入佛國領地,許多將士就明顯收到了影響,原先的殺意竟然開始在減弱,甚至有一些心智比較弱的士卒不自覺的放下了手中的兵器。
中軍大帳中,諸葛亮聽取著麾下的報告神色未改,佛國的詭異早在出山之前他就已知道,可同樣的在出山之前,他在隆中對中就早已為佛國定下了埋葬之策,今時今日,他要做的隻不過是將之實現。
“幼常,此戰你有何想法?”
諸葛亮思索著隨口問向跟隨在他身邊的一位將領,紫階英雄棋靈【參軍馬謖】。
“丞相,攻城為下,攻心為上,麵對佛國,更是如此,破其信仰,則其兵自解。”
馬謖侃侃而談,對於諸葛亮的計劃他了解是最清楚的,同樣是佩服的五體投地,可他總是感覺諸葛亮看向他的目光稍微有些怪異,似惋惜似無奈。
“嗯,既如此,後軍之事就交給你了,五日之內,必須落位。”
“請丞相放心,謖願立軍令狀,五日之內,必成此事。”
麵對如此重要之事,馬謖麵色紅潤,毫不猶豫的想要立下軍令狀,可惜,諸葛亮並沒有同意,隻是擺了擺手讓他退下了。
中軍中的小插曲並沒有影響整個漢軍推進,哪怕是每前進一裏,漢軍將士感受到的壓迫和無法再執武器的士卒變得更多,都沒有停下腳步。
另外一邊的悉達多,親自領著佛國高層看著不斷推進的漢軍士卒,神色有些奇怪,竟然無視佛國的佛法屏障,這來犯之人到底是自信呢?還是自負?
於是原先準備在邊境就與之對敵的悉達多重新規劃了戰略,改為避敵百裏,這一百裏可不是佛國認慫,而是經過悉達多的計算,十萬漢軍但凡行進到百裏後,至少會有三分之一失去戰鬥力。
這,就是他們佛國傲立於天下的根本,雖然進取不足,可防守,卻是以國家之體用著思想之能。
三日之後,漢軍入佛國近百裏,大漢軍隊第一次遇到了真正的敵軍,十餘萬佛國戰兵早就在此地等候多時,中軍所在正是佛主悉達多。
悉達多很滿意眼前漢軍表現出的狀態,甚至比他預期的還要好,十萬漢軍現在僅剩下不到五萬人,剩餘的毫無疑問都因為佛門思想陸續掉隊了,這就是不戰而屈人之兵。
“釋迦摩尼!”
“釋迦摩尼!”
一聲聲佛號,從十餘萬佛國戰兵口中發出,隨即響徹天際,融入了此方世界規則一般,半空之中盡是耀目金光,佛國的進攻開始了。
十餘萬大軍中,真正超前的並不多,無數混雜其中的僧侶,不斷念誦的經文,然後一道道信仰之力開始瘋狂匯聚向他們的佛主,悉達多之上。
原先金色位階的悉達多,在此時氣運開始瘋狂提升沸騰,氣運從普通的金色,化為佛門特有的金光,幾乎有了成聖的感覺。
而悉達多的稱號也在此時快速變化,半聖【釋迦摩尼】!
之所以僅有半聖,那是因為被國運所拖累,可以這麽說如果釋迦摩尼此時放棄國運,他就是聖人,當然如同他放棄國運,這場爭運,達磨多也就輸了。
釋迦摩尼緩步向前,他所經過的之地,漢軍紛紛放下了手中的兵器,行進戰場有如無人之地,但他也沒有殺人,他要的可是誅心。
“來者何人,汙我佛國。”
一聲佛號後,釋迦摩尼開口了,他的一句話,一下讓許多大漢的戰士都感覺到了自身仿佛是罪惡的一般,思想之力在國戰中毫無顧忌的出現,這就是佛國最特殊的地方,思想之力竟然還夾雜著國運之力。
“哼,漢丞相諸葛亮,奉漢皇帝詔令,伐無道,布仁義,救蒼生!”
就在此時一道清脆的聲音從漢軍中軍傳出,一言之後,竟也有國運加持。
這聲音剛剛出現,釋迦摩尼就是一皺眉,意識到有些不對勁,對方明明沒有國主親至,可自身的國運似乎被抵消了。
可就在他剛剛看清來人麵貌,看清那位羽扇綸巾之人的形狀時,諸葛亮的話卻沒有給他再多的思考時間:
“汝名為國主,實為碩鼠,掠奪蒼生,欺詐天地,致使泱泱之國,百姓隻得毀家而供佛,庶民不敢稱名而立足!
無恥老賊,豈不知天下之?,但凡醒悟,皆願?啖你?,安敢在此饒?!”
釋迦摩尼第二句話還沒來得及說,隻覺有一股濃鬱的蒼生之力一下子衝破了他的信仰,他有些不可置信的看著那個以手指他的諸葛亮,瞬間吐血倒地,發不出任何聲音,到底發生麽了什麽!
同時背後的達磨多也在這一瞬間懵圈了,到底發生麽了什麽!
-------------------------------------
《天弈百科》閑野雜談:“教即是政”,無論何種王朝,都逃不開以政馭教或者以教馭政兩種途徑,可若是國主即是思想之主,政教將不再有分,教即是政,政即教,蒼生信仰即是治國教民。——節選自達磨多《佛與凡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