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時,暫時負責軍情收集的將軍府主簿諸葛瑾匆匆趕來,稟報了一條令人吃驚的消息:吳郡陸家居然投效魏延了!
原來,此前周瑜安排了一批訓練有素的細作潛入了荊州,其中有人成功考入了襄陽學業堂。
在那裏,這名細作機緣巧合之下結識了同樣正在學業堂中求學的陸家子弟陸績。要知道,這位陸績可不是一般人物,他乃是原廬江太守陸康之子。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當魏延親自前往學業堂視察之時,這名細心的細作又敏銳地察覺到,在魏延身旁緊緊跟隨的還有一人,便是那陸議。
需知這二人均是陸家舉足輕重的核心人物,而今雙雙現身於襄陽之地,由此可見,陸家轉投魏延已是確鑿無疑之事。
孫權聞聽此事,頓時怒不可遏。他心中自然清楚孫家與吳郡陸家之間由來已久的恩怨糾葛。
想當年,自己的兄長孫策率領大軍圍攻廬江,致使陸家家主陸康最終命喪黃泉。
而這陸績作為陸康的幼子,陸議則是其從孫,即便現如今陸家家主之位另有所屬,但毫無疑問,陸績和陸議在陸家依然有著絕對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孫權越想越是氣惱,心中憤憤不平,自己堂堂的江東之主,不能戰勝外敵魏延也就罷了,難道一個小小的陸家,還無法將其輕易拿捏嗎?
於是乎,盛怒之下的孫權毫不猶豫地下達了一道命令,責令吳郡太守朱治即刻率軍前去處置陸家。
然而,朱治乃是江東四大家族之一——朱家的重要人物!這朱家與顧家、陸家以及張家等其餘三大世家之間的關係可謂錯綜複雜、緊密相連。
彼此之間不僅有著千絲萬縷的利益糾葛,而且還存在著數代傳承的姻親關係。如此深厚的淵源使得朱治自然而然地站出來為陸家求情。
可即便如此,孫權依舊不為所動,絲毫沒有改變其要嚴懲陸家的決心。
當消息傳到了張昭和顧雍等人耳中,他們聽聞此事後亦是心急如焚,趕忙紛紛趕來求情。
眾人皆言,此次事件實乃陸績和陸議二人之個人行徑,不應牽連整個陸家。畢竟像這般各方勢力分頭押寶之事屢見不鮮。
就拿潁川的荀家來說吧,荀彧和荀攸叔侄為曹操效力,而族中的荀諶卻選擇了效忠袁紹。所以說,怎能因個別成員的行為便怪罪到整個家族頭上呢?
此外,張昭更是語重心長地提醒孫權,現如今江東局勢已然岌岌可危,內憂外患不斷。
此時此刻,內部萬萬不可自亂陣腳,倘若因為此事失去了陸家以及其他家族的鼎力支持,那麽後果簡直不堪設想,恐怕江東將會陷入萬劫不複的深淵。
當提到這裏,孫權不自覺地微微皺起眉頭,陷入了沉思之中。
他深知張昭所言非虛,像陸家這樣的世家大族在地方上盤根錯節、勢力龐大,其影響力猶如一張無邊無際的巨網,滲透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
平日裏,這些世家常常憑借自身的權勢和人脈,對孫權下達的命令及做出的決策暗中掣肘,陽奉陰違之事時有發生。
他們或許不能幫助自己成事,但倘若存心搗亂,想要破壞自己精心謀劃的江東大局,那簡直易如反掌。
想到此處,孫權不禁感到一陣寒意從脊梁骨上升起。
經過一番反複思量權衡之後,孫權終於下定決心,暫時不動陸家,但要派人嚴密監控陸家上下的一舉一動。
然而,盡管表麵上已經采取了相應措施,可在孫權的內心深處,那個秋後算賬的念頭依然如同燃燒的火苗一般,難以熄滅。
......
時間轉眼間便來到了九月下旬。此時,秋意正濃,蕭瑟的秋風輕輕拂過大地,帶來絲絲涼意。
文聘和馮習率領著安南軍中分出的一萬大軍,浩浩蕩蕩地進入了豫章郡境內。
出發之前,徐庶曾對他們下達明確指令:此番深入江東腹地作戰,重點在於消滅江東軍的有生力量,切勿過於執著於一城一地的得失。
然而,令眾人始料未及的是,這一路行來竟是出奇順利,沿途所經的各個城池幾乎都沒多少守軍駐守。
麵對文聘和馮習所率大軍的淩厲攻勢,這些城池猶如紙糊一般不堪一擊,很快就被輕鬆攻克。
在占領城池之後,文聘等人並未貪戀城中繁華,而是迅速搜集城內的糧草等物資作為軍隊補給。
除此之外,他們謹遵徐庶之命,不在任何一座城內留下駐軍,以免分散兵力影響後續作戰計劃。
隨著一座座城池輕輕鬆鬆地被攻下,但是消滅的敵軍數量卻十分有限,這就導致無法完成大量殲滅敵軍的既定目標。
文聘心中暗自思忖起來,他深知若想與江東軍展開一場真正意義上的生死對決,那麽徑直朝豫章郡郡治南昌城方向進軍必定能夠遭遇江東軍的主力部隊。
想到此處,文聘當機立斷,指揮著大軍由南向北急速行進,目標直指南昌城。
......
退守攸縣的劉辟命人緊閉四門,城內一片蕭瑟景象。那些剛剛經曆過一場慘烈戰鬥的敗兵們,此刻仍未完全從戰敗的巨大陰影中掙脫出來。
他們或神情沮喪,或疲憊不堪,整個軍隊都彌漫著一股低落的氣氛。劉辟一邊安撫軍心、鼓舞士氣,一邊堅守著城池並等待著援軍。
不久之後,廖立奉長沙太守王粲之命,率領著千餘名郡兵趕到了攸縣,前來協助守城。
緊接著,江陵的嚴顏和鮑隆在接到魏延的軍令後,迅速率軍南下,向攸縣趕來。當這支雄壯的隊伍出現在城外時,劉辟那顆一直懸著的心總算穩穩地放迴了肚子裏。
原來,此前周瑜安排了一批訓練有素的細作潛入了荊州,其中有人成功考入了襄陽學業堂。
在那裏,這名細作機緣巧合之下結識了同樣正在學業堂中求學的陸家子弟陸績。要知道,這位陸績可不是一般人物,他乃是原廬江太守陸康之子。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當魏延親自前往學業堂視察之時,這名細心的細作又敏銳地察覺到,在魏延身旁緊緊跟隨的還有一人,便是那陸議。
需知這二人均是陸家舉足輕重的核心人物,而今雙雙現身於襄陽之地,由此可見,陸家轉投魏延已是確鑿無疑之事。
孫權聞聽此事,頓時怒不可遏。他心中自然清楚孫家與吳郡陸家之間由來已久的恩怨糾葛。
想當年,自己的兄長孫策率領大軍圍攻廬江,致使陸家家主陸康最終命喪黃泉。
而這陸績作為陸康的幼子,陸議則是其從孫,即便現如今陸家家主之位另有所屬,但毫無疑問,陸績和陸議在陸家依然有著絕對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孫權越想越是氣惱,心中憤憤不平,自己堂堂的江東之主,不能戰勝外敵魏延也就罷了,難道一個小小的陸家,還無法將其輕易拿捏嗎?
於是乎,盛怒之下的孫權毫不猶豫地下達了一道命令,責令吳郡太守朱治即刻率軍前去處置陸家。
然而,朱治乃是江東四大家族之一——朱家的重要人物!這朱家與顧家、陸家以及張家等其餘三大世家之間的關係可謂錯綜複雜、緊密相連。
彼此之間不僅有著千絲萬縷的利益糾葛,而且還存在著數代傳承的姻親關係。如此深厚的淵源使得朱治自然而然地站出來為陸家求情。
可即便如此,孫權依舊不為所動,絲毫沒有改變其要嚴懲陸家的決心。
當消息傳到了張昭和顧雍等人耳中,他們聽聞此事後亦是心急如焚,趕忙紛紛趕來求情。
眾人皆言,此次事件實乃陸績和陸議二人之個人行徑,不應牽連整個陸家。畢竟像這般各方勢力分頭押寶之事屢見不鮮。
就拿潁川的荀家來說吧,荀彧和荀攸叔侄為曹操效力,而族中的荀諶卻選擇了效忠袁紹。所以說,怎能因個別成員的行為便怪罪到整個家族頭上呢?
此外,張昭更是語重心長地提醒孫權,現如今江東局勢已然岌岌可危,內憂外患不斷。
此時此刻,內部萬萬不可自亂陣腳,倘若因為此事失去了陸家以及其他家族的鼎力支持,那麽後果簡直不堪設想,恐怕江東將會陷入萬劫不複的深淵。
當提到這裏,孫權不自覺地微微皺起眉頭,陷入了沉思之中。
他深知張昭所言非虛,像陸家這樣的世家大族在地方上盤根錯節、勢力龐大,其影響力猶如一張無邊無際的巨網,滲透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
平日裏,這些世家常常憑借自身的權勢和人脈,對孫權下達的命令及做出的決策暗中掣肘,陽奉陰違之事時有發生。
他們或許不能幫助自己成事,但倘若存心搗亂,想要破壞自己精心謀劃的江東大局,那簡直易如反掌。
想到此處,孫權不禁感到一陣寒意從脊梁骨上升起。
經過一番反複思量權衡之後,孫權終於下定決心,暫時不動陸家,但要派人嚴密監控陸家上下的一舉一動。
然而,盡管表麵上已經采取了相應措施,可在孫權的內心深處,那個秋後算賬的念頭依然如同燃燒的火苗一般,難以熄滅。
......
時間轉眼間便來到了九月下旬。此時,秋意正濃,蕭瑟的秋風輕輕拂過大地,帶來絲絲涼意。
文聘和馮習率領著安南軍中分出的一萬大軍,浩浩蕩蕩地進入了豫章郡境內。
出發之前,徐庶曾對他們下達明確指令:此番深入江東腹地作戰,重點在於消滅江東軍的有生力量,切勿過於執著於一城一地的得失。
然而,令眾人始料未及的是,這一路行來竟是出奇順利,沿途所經的各個城池幾乎都沒多少守軍駐守。
麵對文聘和馮習所率大軍的淩厲攻勢,這些城池猶如紙糊一般不堪一擊,很快就被輕鬆攻克。
在占領城池之後,文聘等人並未貪戀城中繁華,而是迅速搜集城內的糧草等物資作為軍隊補給。
除此之外,他們謹遵徐庶之命,不在任何一座城內留下駐軍,以免分散兵力影響後續作戰計劃。
隨著一座座城池輕輕鬆鬆地被攻下,但是消滅的敵軍數量卻十分有限,這就導致無法完成大量殲滅敵軍的既定目標。
文聘心中暗自思忖起來,他深知若想與江東軍展開一場真正意義上的生死對決,那麽徑直朝豫章郡郡治南昌城方向進軍必定能夠遭遇江東軍的主力部隊。
想到此處,文聘當機立斷,指揮著大軍由南向北急速行進,目標直指南昌城。
......
退守攸縣的劉辟命人緊閉四門,城內一片蕭瑟景象。那些剛剛經曆過一場慘烈戰鬥的敗兵們,此刻仍未完全從戰敗的巨大陰影中掙脫出來。
他們或神情沮喪,或疲憊不堪,整個軍隊都彌漫著一股低落的氣氛。劉辟一邊安撫軍心、鼓舞士氣,一邊堅守著城池並等待著援軍。
不久之後,廖立奉長沙太守王粲之命,率領著千餘名郡兵趕到了攸縣,前來協助守城。
緊接著,江陵的嚴顏和鮑隆在接到魏延的軍令後,迅速率軍南下,向攸縣趕來。當這支雄壯的隊伍出現在城外時,劉辟那顆一直懸著的心總算穩穩地放迴了肚子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