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仁德滿懷,一生曆經無數艱難險阻,但他始終保持著堅韌不拔的意誌,對漢室忠心耿耿,堪稱漢末一代梟雄。


    然而,後世竟有一些心懷叵測之徒,惡意詆毀,稱其偽善、假仁假義。這種無稽之談,不過是這些人心存惡念的無端汙蔑罷了。


    魏延親眼目睹了劉備的部下們在麵臨絕境時,毅然決然地選擇追隨他們主公集體自刎!


    如此壯烈之舉,無疑充分彰顯了劉備那閃耀著熠熠光輝的人格魅力,以至於能吸引眾多甘願為之生死相隨的忠臣良將。


    那一刻,魏延的內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衝擊、震撼不已。正因如此,魏延的心中對於劉備充滿了崇敬之情。


    當魏延迴到南鄭後,他的心情久久難以平靜。那一幕幕慘烈的場景不斷在眼前浮現,讓他數日都無法平複自己的內心。


    在此期間,法正則忙著統計此次戰役的最終結果。劉備集團幾乎全軍覆沒,除了趙雲被俘外,其餘眾人皆已英勇捐軀。


    與此同時,征南軍自身的傷亡情況亦不容樂觀,楊懷、楊昂、楊任、鄧賢等諸多將領皆在戰鬥中陣亡。


    麵對這樣慘痛的局麵,魏延深知必須盡快妥善處理好善後事宜。


    於是,他果斷下令各營立即行動起來,全力做好傷亡將士的安置工作,並給予相應的撫恤,以慰藉那些逝去英靈的在天之靈。


    另一邊,張任和高沛率領大軍向東進發,一路勢如破竹,順利攻克了上庸、西城、房陵三城。


    守城的糜芳見大勢已去,竟然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投降。至此,這場激烈的戰爭暫時落下帷幕。


    然而,在這次的漢中之戰中,一係列的問題逐漸浮出水麵,令魏延與法正都意識到了事態的嚴重性。


    首先,投降後新整編的益州軍及張魯軍由於未曾經曆過有效的軍事訓練,致使他們的戰力十分孱弱。


    其次,將領們與麾下兵士相互陌生,彼此間缺乏了解,導致在戰鬥時無法實現有效的指揮調度和順暢的信息溝通。


    再者,各營之間亦未能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協調機製及緊密的合作關係,以致於在作戰過程中常常出現配合失誤或行動脫節等狀況。


    麵對此狀,魏延果斷下令,命劉磐統率磐石營駐守漢中,並責令其務必嚴格遵循自己所頒布的訓練之法,強化對全體兵士的日常操練。


    因為這支磐石營在未來將肩負起至關重要的戰略任務:充當北伐雍涼、長驅直入關中地區的主力先鋒部隊。


    正因如此,魏延對劉磐反複叮嚀囑托了許久,而劉磐本人亦是心知肚明,他深知自己以及整個磐石營所承載的那份沉甸甸的使命責任重大且不容有失。


    經此一戰,漢中這片廣袤的土地終於被盡數納入魏延的掌控之中。


    更為關鍵的是,從漢中出發沿著漢水順流而下,便能直接抵達襄陽。


    如此一來,魏延的地盤得以連成一片,形成了一個規模龐大且相對穩固的勢力範圍。


    當益州和漢中局勢穩定下來後,魏延決定:命足智多謀的法正坐鎮漢中,以確保這一戰略要地的安全和穩定;同時,讓沮授坐鎮成都,統籌全局。


    此外,按照既定部署,留下劉磐所率領的磐石營,駐守在漢中這片土地之上,形成一道堅固的防線。


    而魏延本人,則帶著他的夫人們沿著漢水一路東行,直奔襄陽而去。


    與此同時,他的親衛營、五溪營以及第三營也緊緊跟隨,一同踏上歸程。


    不僅如此,魏延還派人快馬加鞭地向正在江州練兵的張合傳達命令,要求他率領先登營立刻出川,火速趕往長沙待命。


    從這些布置和命令可以明顯看出,魏延即將對江東展開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盡管魏延心中已經做好了統籌,但他深知戰爭之事不可輕率行事。


    因此,他想著等返迴襄陽後,與徐庶等智囊團成員共同商議後再做出具體的作戰計劃。


    建安七年(公元 202 年)二月,魏延終於迴到了闊別已久的襄陽城。


    與去年南陽之戰勝利歸來時如出一轍,徐庶、龐統、霍峻等一眾文臣武將早已提前得知消息,特意為魏延安排了一場極為隆重的歡迎儀式。


    此時此刻,魏延已然坐擁荊州、益州和交州這三州廣袤的土地,成為了當之無愧的南方第一大諸侯。


    他麾下不僅擁有眾多能征善戰的猛將,更有無數智謀超群的謀士。而且,其所轄地區物產豐富,可謂兵強馬壯、富甲一方。


    無論是魏延麾下文武百官,還是襄陽城中的普通百姓,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喜悅和自豪的笑容,這種情緒更是難以抑製地表露無遺。


    征南將軍府議政大廳上裏,魏延端坐主位之上,其身後站著陳到和陸議一文一武。


    廳中兩側分別坐著徐庶、龐統、霍峻、潘濬、韓暨、馬玄等,全都是魏延的心腹和班底。


    這些人或低頭沉思,或彼此交換眼神,顯然都在為即將到來的討論做著準備。


    魏延掃視一圈眾人後,率先打破沉默,沉聲道:


    “諸位辛苦,此次我軍兩路出兵,元直所率一部成功平定交州,戰績斐然!


    本將這一路也順利拿下了益州,如今形勢初定,但前路依舊漫漫。


    接下來我軍究竟該如何行動?還望諸位暢所欲言,共同商議一番。”


    說罷,魏延微微眯起雙眼,似是在等待眾人發言。


    事實上,對於下一步的戰略規劃,魏延早已深思熟慮許久。在益州期間,他也與沮授、法正等反複商討權衡。


    到底是應當效仿曆史上的劉備,先揮師北伐曹操呢,還是暫且按兵不動,集中力量平定江南之地?


    畢竟曆史上劉備在奪取荊益二州之後,選擇與江東孫氏結盟,而後才興兵北伐。然而時過境遷,當下的局勢與昔日劉備所處之時已然截然不同。


    此時曹操並未平定北方,隻蜷縮於中原一帶。北方的袁紹雖經曆官渡和延津的戰敗,但勢力依然強大,對曹軍虎視眈眈。


    而南方的孫權隻有水師有一戰之力,論陸戰絕不是征南軍的對手。


    廳中沉默片刻後,剛剛從支援攸縣歸來襄陽沒多久的徐庶開口說道:


    “江東鼠輩,屢次偷襲,是可忍孰不可忍。


    主公,在下與士元商議過,下一階段我們應該集中主力平定江東之地,永絕後患!”


    迴想起江東軍接二連三地偷襲江夏、南海以及長沙等地,給己方帶來了諸多損失和困擾,徐庶心中的憤怒之情愈發難以抑製。


    站在一旁的龐統同樣神情肅穆,一臉嚴肅地點了點頭,表示對徐庶所言深以為然。


    而霍峻更是緊緊捏住自己的拳頭,關節處由於過度用力而微微泛白,仿佛下一刻就要揮拳衝向江東。


    原來,去年底的時候,江東軍悍然發動攻擊,矛頭直指攸縣。這場突如其來的戰事導致其兄長霍篤的舊病驟然發作,如今不得不返迴襄陽尋求張機的治療。


    正因如此,霍峻心中的怨氣可謂是如熊熊烈火般燃燒不止。


    魏延環視一圈,看到麾下眾將皆對此事態度一致,皆是同仇敵愾,於是當機立斷,毅然決然地定下了下一步進攻江東的戰略規劃。


    不過,至於具體的作戰細節,則需要後續再逐步深入研究探討,務必做到萬無一失,確保此次征討能夠大獲全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魏延一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嘴巴嘟嘟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嘴巴嘟嘟哥並收藏三國之魏延一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