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六年(公元 201 年)十一月,寒風凜冽,吹得旌旗獵獵作響。


    霍峻和孟達所率領的這一路兵馬沿著長江逆流而上,隨後轉入岷江,經由水路終於抵達了成都城下。


    他們與先期到達的魏延統領的主力大軍勝利會師,一時間軍威大振。


    這一路行來,霍峻率領的第二營兵馬先後攻克了江陽、犍為等郡。每攻占一地,他都會謹慎地留下一部分駐軍,以維持當地的秩序,確保局勢的穩定。


    這些舉措不僅鞏固了新占領的地區,還為後續的行動提供了堅實的後方支持。


    此時的成都已被圍困半月有餘,隨著冬季的來臨,天氣變得越來越寒冷。刺骨的寒風吹過城外的營帳,令將近兩萬名將士們備受煎熬。


    魏延深知不能讓自己的士兵們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度過漫長的寒冬,於是他召集麾下眾將商議對策。


    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眾人一致認為應當采取強硬手段迫使劉璋投降。


    最終,魏延采納了這個建議。他派人在成都四門外大聲唿喊,以劉璋之子劉循為人質,向劉璋施壓。


    同時,還發出最後通牒:限劉璋在三日內開城投降,否則就先斬殺劉循,然後率領大軍強行攻城。


    一旦成都城破,不但要對城中軍民展開血腥屠殺,還要挖掘劉璋三代祖墳,以示懲戒。


    盡管這種做法嚴重違背了天理人倫,但魏延心裏清楚,如果不使出這般狠辣的招數,以劉璋那猶豫不決、優柔寡斷的性格,恐怕永遠都無法下定決心投降。


    當城內的文武官員和普通百姓得知這一消息後,頓時陷入一片恐慌之中。


    大街小巷裏到處都是人們驚慌失措的唿喊聲,整個城池亂成一團。每個人都憂心忡忡,不知道未來將會麵臨怎樣的命運。


    一些膽小的人甚至開始收拾行李,準備逃離這座即將迎來腥風血雨的城池。


    此刻的成都州牧府內一片混亂,以張鬆為首的主降派們,他們不停地向劉璋進諫施壓。


    他們言明荊州軍施展的攻心之計可能會引發城內的兵變與民變,一旦真的發生這種情況,局勢將會變得越發難以控製。


    另一邊,主戰派也深知荊州軍此舉的恐怖之處,他們心裏明白,如果繼續頑固地堅持死戰到底,那麽最終隻會斷送掉整座城無辜百姓的生命。


    這件事情關係重大,責任如山,因此他們也不敢再多說什麽,隻能默默地站在一旁,憂心忡忡地看著事態發展。


    劉璋獨自坐在堂上,麵色蒼白如紙。他心裏很清楚,如今大勢已去,無論如何掙紮都難以挽迴敗局。


    而且,他也掛念劉循的安危,生怕愛子遭遇不測。經過一番痛苦的內心掙紮後,劉璋終於無奈地長歎一聲,緩緩地點了點頭,表示同意投降。


    隨著劉璋的決定下達,緊閉已久的成都城門終於緩緩開啟,沉重的門軸發出一陣“嘎吱”聲,仿佛是這座古老城市發出的歎息。


    城中的百姓們得知這個消息後,紛紛如釋重負般地長舒一口氣。他們原本緊繃的心弦瞬間鬆弛下來,臉上露出久違的笑容。


    很快,霍峻和趙凡率領著第二營、第三營的兵馬浩浩蕩蕩地開進了城內。


    這些士兵們個個精神抖擻,步伐整齊有力,迅速接管了城池各處要害部位。一時間,大街小巷都能看到荊州軍威武雄壯的身影。


    待到局麵初步穩定下來之後,魏延、沮授、法正、陸議等人在親衛營和五溪營的嚴密護衛下,魚貫而入走進了成都城。


    街道兩旁擠滿了前來圍觀的百姓,人們好奇地打量著這支勝利之師,眼中既有敬畏又有期待。


    至此,魏延成功地占據了益州這片富饒廣袤的土地,為其未來的霸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接下來,整個成都城都沉浸在了一片忙碌之中。魏延有條不紊地安排著各項事務,展現出卓越的領導才能。


    他首先命令沮授和陸議全麵接管益州的政務工作,二人皆是才智過人之士,很快就熟悉並上手了繁雜的政務處理流程。


    同時,魏延又讓法正牽頭,帶領霍峻、趙凡、孟達負責接管軍務事宜。他們對成都的降軍展開整編工作,以確保各營兵馬的補充和戰鬥力的提升。


    而魏延本人則在熟悉益州群臣情況的張鬆的協助下,開始逐一約談劉璋麾下的文武官員。


    每一次會麵,魏延都表現得言辭懇切、態度謙遜有禮,充分展示出自己禮賢下士的風範。


    這一番舉動深深打動了眾多文臣的心,其中董和、費觀、王累等人更是當場表示願為魏延效力,盡忠職守。


    然而,蜀中將領們的情況卻有所不同。當看到主公劉璋已然投降之後,黃權、鄧賢等將領經過深思熟慮,最終也毫不猶豫地選擇投靠魏延。


    但唯有張任此人性格頗為倔強,起初並不願輕易歸降。麵對如此情形,魏延並未氣餒,反而表現出極大的耐心。


    他多次親自找張任交談,並給予禮遇,向其闡述自己的抱負和計劃,同時也表達了對張任勇猛善戰之才的欣賞與敬重。


    終於,在魏延堅持不懈的努力之下,張任那顆原本堅定的心逐漸被融化,最終認可了魏延的能力與為人,表示願意歸順於他。


    就這樣,魏延成功地收服了張任這名猛將,使得自身實力更加強大。


    半月之後,劉磐留下傅肜鎮守葭萌關,以確保此地萬無一失。


    而他則親自率領著吳懿、吳班兩兄弟一路南下,勢如破竹般地相繼接管了梓潼、涪縣、綿竹以及雒城等戰略要地。隨後他們成功抵達了成都。


    在此期間,吳懿、吳班兄弟也已經獲知了吳莧和魏延之間的事情。對於能夠通過這種方式與魏延建立起緊密聯係,兩人心中暗自歡喜不已。


    轉眼間,時間來到了臘月,天氣漸寒,但魏延並沒有因此停下腳步。相反,他開始著手對益州的人事情況展開一係列大刀闊斧的調整。


    首先,魏延果斷地任命足智多謀的沮授擔任益州別駕一職,並兼任蜀郡太守,由他來暫時負責管理益州的政務。


    待後續與襄陽的政務部完成順利交接後,沮授再重新迴到軍師參謀部任職。


    緊接著,魏延又分別任命張鬆為巴郡太守、董和為廣漢太守、費觀為巴東太守、王累為巴西太守。


    此外,以德陽縣令秦浩推薦的秦家族人秦宓出任犍為太守。


    這些被委以重任的文臣們皆因獲得了職位上的晉升而欣喜若狂,紛紛表示定當竭盡全力,不負魏延的厚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魏延一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嘴巴嘟嘟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嘴巴嘟嘟哥並收藏三國之魏延一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