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這個計策他之前也曾經考慮過,但經過深思熟慮之後,還是覺得其中蘊含的風險實在過大,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滿盤皆輸的局麵。
因此,盡管這個方案看似誘人,周瑜最終還是不得不忍痛放棄了這一想法。
他不緊不慢地開口解釋起來:
“雖說繞過敵軍重兵把守的堅城險隘不失為一種策略,但如此一來,我軍便成了一支孤軍,深入敵境,其中風險實在難以估量啊!
其一,一旦我軍抵達此地的消息傳到襄陽,敵方勢必會迅速調遣援軍趕赴此地增援。
屆時,援軍與攸縣的敵軍形成前後包夾之勢,我軍將會身陷絕境,進退維穀。
其二,我軍所需的糧草補給唯有通過攸縣方可順利運抵前線。
如此一來,城內的敵軍定然不會坐視不管,他們必定會瞅準時機出城截斷我軍的糧道。待到那時,我軍亦是窮途末路,無以為繼啊!”
太史慈聚精會神地聽完這番分析,這時候方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所提議的方法存在著諸多隱患,根本就行不通。
他撓了撓自己的腦袋,然後目光轉向周瑜,滿懷期待地問道:
“既然此計不成,那麽公瑾將軍可有何妙計能夠大破敵軍呢?”
麵對太史慈的詢問,周瑜隻是一臉無奈地輕輕搖了搖頭,歎息一聲說道:
“本將尚未想出萬全之策,且容我再深思熟慮一番吧。”
......
交州南海番禺城。
太守府那寬敞而莊嚴的大廳內,此刻彌漫著一股凝重壓抑的氛圍。
程普麵色陰沉,滿臉愁容地端坐於主位之上。他那原本剛毅的麵龐此時顯得有些憔悴,眉頭緊緊皺起,仿佛承載著千斤重擔。
在程普的左右兩側,分別坐著呂範和董襲。兩人的神情同樣沉重,目光交匯間流露出對當前局勢的憂慮與不安。
就在不久之前,交趾的士燮派遣使者劉巴前來遊說。劉巴巧舌如簧,一番言辭慫恿之下,讓程普心動不已。
當時,蒼梧的荊州軍正全力向西進軍交趾,這使得後方的廣信城兵力空虛。
於是,程普和董襲當機立斷,率領八千精銳的江東軍毅然西進,企圖趁此良機一舉攻克防守相對薄弱的廣信城。
然而,事情的發展卻完全出乎了他們的意料。廣信城內的荊州守軍似乎早就洞悉了他們的行動計劃,早早做好了充分準備。
當江東軍氣勢洶洶地抵達城下時,迎接他們的並非想象中的驚慌失措,而是一場精心策劃的致命伏擊。
城中的守軍巧妙地利用了城內的甕城地形,布下重重陷阱。江東軍剛一入城,便陷入了四麵楚歌的困境之中。
箭矢如雨般落下,喊殺聲震耳欲聾,一時間血肉橫飛,慘不忍睹。
麵對如此突如其來的猛烈攻擊,程普和董襲雖然奮勇抵抗,但無奈敵軍占盡優勢。
經過一番浴血奮戰,兩人最終帶領著為數不多的殘兵敗將殺出重圍,拚死逃迴到了南海。
此次出征,出發時浩浩蕩蕩的八千餘人如今隻剩下不到三千人,傷亡之慘重令人痛心疾首。
“子衡(呂範字),此戰傷亡將士的名冊統計出來了嗎?”
程普滿臉悲痛,聲音略帶顫抖,雙眼泛紅且微微濕潤著看向呂範,滿懷期待又帶著些許不安地詢問道。
呂範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一下自己沉重的心情後,緩緩開口迴答:
“請德謀將軍放心,所有傷亡將士都已經逐一登記造冊,並派人送迴吳郡,後續會按規定予以撫恤。”
說罷,呂範不禁又想起那觸目驚心的傷亡數字,心情瞬間變得無比低落起來。
而一旁的董襲緊握著拳頭,壓低聲音喃喃自語道:
“哼,我一定要讓荊州軍血債血償。”
一想到此次好不容易死裏逃生出來,董襲至今仍是心有餘悸,但與此同時,他內心深處對於荊州軍的刻骨仇恨已然如熊熊烈火一般燃燒到了極點。
“對了,吳郡有沒有書信傳來?”
程普突然想起自己在出征之前,曾向吳郡的主公孫權和建昌的太史慈分別去過求援書信,如今算來時日也差不多該有迴音了。
呂範聞聽此言,像突然想到了什麽似的,隻見他輕輕一拍自己的額頭,趕緊開口說道:
“哎呀,差點忙忘記了。不久前,主公派人前來傳令,責令由德謀將軍您全權負責交州戰事,並派韓當將軍率軍五千前來支援。”
呂範這幾日一直忙著處理戰敗後的善後事宜,所以耽擱了許多事情,包括吳郡傳來的消息都未能及時呈報給程普知曉。
程普聽聞韓當率軍前來支援,十分興奮地追問道:
“太好了,義公(韓當字)他什麽時候到?”
呂範微微眯起雙眼,稍稍思考片刻之後方才迴答道:
“吳郡南下交州,路途遙遠且山路難行,依我之見,應該還需要一些時日。”
聽完呂範這番話,程普緩緩地點了點頭,表示對目前這種狀況心中有數,同時也流露出一副較為滿意的神情來。
一旁的董襲聽聞援軍抵達,又抑製不住內心的不甘,便拱手說道:
“等韓當將軍的援軍一到,末將請命重新殺迴廣信,以報此仇。請德謀將軍允許!”
程普聽後,眉頭微皺,一時間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當中。
就在此時,一旁的呂範起身向前一步,急切地說道:
“萬萬不可,據最新情報顯示,交趾的士燮已經向荊州軍投降,這就意味著荊州軍有充足的兵力迴援蒼梧,我軍勞師遠征必然討不到好處。”
董襲聽到這話,心中不禁湧起一股不服之氣,他剛要開口繼續爭取出戰機會,卻見程普猛地看向自己,目光如炬,嚴厲地嗬斥道:
“子衡所言有理,出兵之事當從長計議,否則將又將重蹈覆轍,導致更多將士白白犧牲!”
董襲聞得此言後,便不再言語,陷入了深深的沉默之中。
因此,盡管這個方案看似誘人,周瑜最終還是不得不忍痛放棄了這一想法。
他不緊不慢地開口解釋起來:
“雖說繞過敵軍重兵把守的堅城險隘不失為一種策略,但如此一來,我軍便成了一支孤軍,深入敵境,其中風險實在難以估量啊!
其一,一旦我軍抵達此地的消息傳到襄陽,敵方勢必會迅速調遣援軍趕赴此地增援。
屆時,援軍與攸縣的敵軍形成前後包夾之勢,我軍將會身陷絕境,進退維穀。
其二,我軍所需的糧草補給唯有通過攸縣方可順利運抵前線。
如此一來,城內的敵軍定然不會坐視不管,他們必定會瞅準時機出城截斷我軍的糧道。待到那時,我軍亦是窮途末路,無以為繼啊!”
太史慈聚精會神地聽完這番分析,這時候方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所提議的方法存在著諸多隱患,根本就行不通。
他撓了撓自己的腦袋,然後目光轉向周瑜,滿懷期待地問道:
“既然此計不成,那麽公瑾將軍可有何妙計能夠大破敵軍呢?”
麵對太史慈的詢問,周瑜隻是一臉無奈地輕輕搖了搖頭,歎息一聲說道:
“本將尚未想出萬全之策,且容我再深思熟慮一番吧。”
......
交州南海番禺城。
太守府那寬敞而莊嚴的大廳內,此刻彌漫著一股凝重壓抑的氛圍。
程普麵色陰沉,滿臉愁容地端坐於主位之上。他那原本剛毅的麵龐此時顯得有些憔悴,眉頭緊緊皺起,仿佛承載著千斤重擔。
在程普的左右兩側,分別坐著呂範和董襲。兩人的神情同樣沉重,目光交匯間流露出對當前局勢的憂慮與不安。
就在不久之前,交趾的士燮派遣使者劉巴前來遊說。劉巴巧舌如簧,一番言辭慫恿之下,讓程普心動不已。
當時,蒼梧的荊州軍正全力向西進軍交趾,這使得後方的廣信城兵力空虛。
於是,程普和董襲當機立斷,率領八千精銳的江東軍毅然西進,企圖趁此良機一舉攻克防守相對薄弱的廣信城。
然而,事情的發展卻完全出乎了他們的意料。廣信城內的荊州守軍似乎早就洞悉了他們的行動計劃,早早做好了充分準備。
當江東軍氣勢洶洶地抵達城下時,迎接他們的並非想象中的驚慌失措,而是一場精心策劃的致命伏擊。
城中的守軍巧妙地利用了城內的甕城地形,布下重重陷阱。江東軍剛一入城,便陷入了四麵楚歌的困境之中。
箭矢如雨般落下,喊殺聲震耳欲聾,一時間血肉橫飛,慘不忍睹。
麵對如此突如其來的猛烈攻擊,程普和董襲雖然奮勇抵抗,但無奈敵軍占盡優勢。
經過一番浴血奮戰,兩人最終帶領著為數不多的殘兵敗將殺出重圍,拚死逃迴到了南海。
此次出征,出發時浩浩蕩蕩的八千餘人如今隻剩下不到三千人,傷亡之慘重令人痛心疾首。
“子衡(呂範字),此戰傷亡將士的名冊統計出來了嗎?”
程普滿臉悲痛,聲音略帶顫抖,雙眼泛紅且微微濕潤著看向呂範,滿懷期待又帶著些許不安地詢問道。
呂範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一下自己沉重的心情後,緩緩開口迴答:
“請德謀將軍放心,所有傷亡將士都已經逐一登記造冊,並派人送迴吳郡,後續會按規定予以撫恤。”
說罷,呂範不禁又想起那觸目驚心的傷亡數字,心情瞬間變得無比低落起來。
而一旁的董襲緊握著拳頭,壓低聲音喃喃自語道:
“哼,我一定要讓荊州軍血債血償。”
一想到此次好不容易死裏逃生出來,董襲至今仍是心有餘悸,但與此同時,他內心深處對於荊州軍的刻骨仇恨已然如熊熊烈火一般燃燒到了極點。
“對了,吳郡有沒有書信傳來?”
程普突然想起自己在出征之前,曾向吳郡的主公孫權和建昌的太史慈分別去過求援書信,如今算來時日也差不多該有迴音了。
呂範聞聽此言,像突然想到了什麽似的,隻見他輕輕一拍自己的額頭,趕緊開口說道:
“哎呀,差點忙忘記了。不久前,主公派人前來傳令,責令由德謀將軍您全權負責交州戰事,並派韓當將軍率軍五千前來支援。”
呂範這幾日一直忙著處理戰敗後的善後事宜,所以耽擱了許多事情,包括吳郡傳來的消息都未能及時呈報給程普知曉。
程普聽聞韓當率軍前來支援,十分興奮地追問道:
“太好了,義公(韓當字)他什麽時候到?”
呂範微微眯起雙眼,稍稍思考片刻之後方才迴答道:
“吳郡南下交州,路途遙遠且山路難行,依我之見,應該還需要一些時日。”
聽完呂範這番話,程普緩緩地點了點頭,表示對目前這種狀況心中有數,同時也流露出一副較為滿意的神情來。
一旁的董襲聽聞援軍抵達,又抑製不住內心的不甘,便拱手說道:
“等韓當將軍的援軍一到,末將請命重新殺迴廣信,以報此仇。請德謀將軍允許!”
程普聽後,眉頭微皺,一時間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當中。
就在此時,一旁的呂範起身向前一步,急切地說道:
“萬萬不可,據最新情報顯示,交趾的士燮已經向荊州軍投降,這就意味著荊州軍有充足的兵力迴援蒼梧,我軍勞師遠征必然討不到好處。”
董襲聽到這話,心中不禁湧起一股不服之氣,他剛要開口繼續爭取出戰機會,卻見程普猛地看向自己,目光如炬,嚴厲地嗬斥道:
“子衡所言有理,出兵之事當從長計議,否則將又將重蹈覆轍,導致更多將士白白犧牲!”
董襲聞得此言後,便不再言語,陷入了深深的沉默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