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益州軍大營,龐羲還在憂慮著剛剛魏延提出的攻打成都的事情。
而劉循卻不知何時已經從江州城外圍困趙韙叛軍的大營來到了此地,他徑直行至龐羲身旁站定。
“嶽丈在想什麽呢?”
劉循看著正在沉思的龐羲輕聲問道。
“哦,循兒什麽時候來的,難道江州的趙韙叛軍有什麽動向?”
龐羲聞言迴過神來,有些緊張地看向劉循問道。
“沒有,江州一片平靜,趙韙叛軍依舊堅守在城內,並無出城的打算。
隻是老是待在那裏太無聊了些,我便來嶽丈這裏看看。”
劉循一臉輕鬆地笑道,似乎並不在意眼前的局勢。
“循兒啊,你可是主公的嫡長子,日後是要繼承這益州的基業的。
既然來了這前線,就要多看多想,努力提升自己,日後方能成為一方明主。”
龐羲雖然心中對眼前的局勢充滿憂慮,但仍然記得要叮囑一下自己的女婿。
他深知,一旦劉循繼位之後,自己的權勢和財富將會更上一個台階。
所以,無論他與劉璋之間的關係如何緊張,出於對劉循的尊重以及對未來的美好憧憬,他都會堅定地站在劉璋一邊,並在前線全力以赴地應對這令人頭疼的益州局勢。
“我明白了!”
劉循聽到龐羲的這些話已經無數次了,不禁感到有些厭煩。
“哦,對了,江麵上的荊州軍最近有什麽動靜嗎?”
龐羲突然問道。
事實上,當劉磐和傅肜率領軍隊乘船抵達江州的江麵時,益州軍的斥候就已經察覺到了他們的行蹤,並迅速向龐羲和吳懿等將領報告了這個情況。
自那時起,益州軍一直在江邊嚴密監視著荊州軍的一舉一動。
“目前還沒有任何異常動向,那支荊州軍一直住在船上,所需的物資也都是通過長江下遊運輸過來的。”
劉循詳細地介紹道。
龐羲眉頭緊皺,一臉遺憾地歎息道:
“唉,真是太可惜了!如果我們的水師已經組建完畢,那麽這些敵人必定會有來無迴!”
他不禁想起幾年前自己曾向劉璋進言,認為益州必須建立一支強大的水師。
無論是出於自衛還是未來東進荊州的戰略考慮,水師都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然而,劉璋對這個提議並不重視,一直拖延著組建水師的計劃。
如今,盡管時間過去了好幾年,但益州的水師仍處於籌備階段,尚未真正成型。
翁婿二人繼續交談著,話題逐漸擴展到益州其他地區的事務。他們討論著各地的局勢、官員的表現以及民眾的反應。
在這漫長而深入的對話中,兩人共同探討了如何加強對整個益州的管理和統治,以確保這片土地的繁榮與穩定。
就在這時,張任和黃權在白帝城外攻城失利的消息由一名兵士傳了迴來,它如同一把利劍,狠狠刺進了眾人的心。
龐羲麵色漲紅,額頭上青筋暴起,他憤怒地拍打著案桌,瞪大雙眼,大聲怒斥道:
“這張任和黃權真是廢物,枉費了主公對他們的信任和器重。
率領重兵、繞道敵後,趁著敵軍不備發動偷襲,結果卻連一個小小的白帝城都拿不下來!
他們簡直就是一群無能之輩!”
一旁的劉循急忙接過軍報,仔細查看了一番,然後語氣沉重地說道:
“嶽丈莫要動怒,他們雖然未能攻克白帝城,但好歹還駐紮在城外。隻要他們繼續努力,總會有機會的。
而且,當荊州軍得知這個消息後,很可能會派遣軍隊迴防,這樣一來,就能牽製住一部分荊州軍。”
龐羲聽了劉循的話,心中的怒火稍微平息了一些,他微微頷首,表示認同劉循的觀點。
接著,他立刻找來一名傳令兵,焦急地囑咐道:
“你速速前去白帝城,傳達本將的命令給張任和黃權。告訴他們,必須不惜一切代價拿下白帝城,截斷荊州軍的退路,讓魏延率領的這支入兵馬成為孤軍。
我們要將他們困死在益州,讓他們無法逃脫!”
......
另一邊,荊州軍大營內旌旗飄揚,遮天蔽日,戰鼓聲響徹雲霄,氣勢磅礴。
荊州軍第二營士兵在霍竣的率領下士氣高昂,將士們身穿堅固的盔甲,手握鋒利的兵器,目光中閃爍著堅毅與果敢。
魏延身著重甲,英姿颯爽,威風凜凜地站立在陣前。他高高舉起手中的三尖刀,刀光閃耀,寒氣逼人。
魏延麵色冷峻,眼中透露出決絕之意,大聲喊道:“出發!”
隨著魏延的一聲令下,大軍邁著整齊而有力的步伐,如同一股洶湧澎湃的鋼鐵洪流,向著東北方向奮勇前進。
他們的腳步聲震撼大地,仿佛要將整個世界都踩在腳下。
士兵們緊密排列,形成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展現出了無比的團結與力量。
他們的身影漸行漸遠,逐漸消失在茫茫天際之中,但那股強大的氣息卻依然彌漫在空氣中,讓人感受到無盡的威嚴與霸氣。
與此同時,荊州軍大營外的益州斥候密切注視著這一切。他們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時刻警惕著周圍的動靜。
當看到荊州軍的出征時,他們的心中湧起一絲緊張與不安。而他們出征的方向便是益州的治所——成都。
這些斥候深知荊州軍的實力不容小覷,他們的行動可能會對局勢產生重大影響。
於是,一名益州斥候迅速轉身離去,趕迴益州軍大本營報告情況。其他益州斥候則繼續緊緊跟隨荊州軍的行軍隊伍,保持著一定的距離,不敢有絲毫懈怠。
他們要及時掌握荊州軍的動態,以便益州軍能夠做出相應的應對措施。
......
益州軍大營內,龐羲和劉循兩人麵色陰沉地坐在營帳裏,他們剛剛得知了荊州軍出征的消息,心中震驚不已。
龐羲眉頭緊皺,喃喃自語:
“沒想到這魏延行事竟然如此雷厲風行,早晨才在營外放出要攻打成都的消息,不到中午就已經開始行動了!”
一旁的劉循則顯得有些慌亂,他焦急地問道:
“嶽丈,現在該怎麽辦?成都可是我們最後的據點,如果被攻破,後果不堪設想啊!”
龐羲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安慰劉循道:
“循兒莫急,荊州軍的人數本來就不多,而且成都城內還有一萬守軍,就算他們真的兵臨城下,想要奪取城池也絕非易事。”
然而,盡管嘴上這麽說著,但龐羲心裏其實並沒有底。畢竟,他深知荊州軍的戰鬥力非常強大,能否守住成都,實在難以預料。
但在這個時候,他必須保持鎮定,身為主將不能率先亂了陣腳。
“趕快調動兵馬沿途攔截荊州軍啊!”
劉循焦急地提議道。
龐羲皺著眉頭,一臉凝重:
“如今益州境內的兵馬幾乎全部集中在了成都、江州、葭萌關這三個地方。
除此之外,其他地方隻有一些毫無戰鬥力的地方守軍,根本沒有多餘的兵馬可以調用了。”
他對益州境內的兵力部署情況非常清楚。
他深知此時局勢危急,為今之計隻有調動江州的兵馬前去追擊了......
而劉循卻不知何時已經從江州城外圍困趙韙叛軍的大營來到了此地,他徑直行至龐羲身旁站定。
“嶽丈在想什麽呢?”
劉循看著正在沉思的龐羲輕聲問道。
“哦,循兒什麽時候來的,難道江州的趙韙叛軍有什麽動向?”
龐羲聞言迴過神來,有些緊張地看向劉循問道。
“沒有,江州一片平靜,趙韙叛軍依舊堅守在城內,並無出城的打算。
隻是老是待在那裏太無聊了些,我便來嶽丈這裏看看。”
劉循一臉輕鬆地笑道,似乎並不在意眼前的局勢。
“循兒啊,你可是主公的嫡長子,日後是要繼承這益州的基業的。
既然來了這前線,就要多看多想,努力提升自己,日後方能成為一方明主。”
龐羲雖然心中對眼前的局勢充滿憂慮,但仍然記得要叮囑一下自己的女婿。
他深知,一旦劉循繼位之後,自己的權勢和財富將會更上一個台階。
所以,無論他與劉璋之間的關係如何緊張,出於對劉循的尊重以及對未來的美好憧憬,他都會堅定地站在劉璋一邊,並在前線全力以赴地應對這令人頭疼的益州局勢。
“我明白了!”
劉循聽到龐羲的這些話已經無數次了,不禁感到有些厭煩。
“哦,對了,江麵上的荊州軍最近有什麽動靜嗎?”
龐羲突然問道。
事實上,當劉磐和傅肜率領軍隊乘船抵達江州的江麵時,益州軍的斥候就已經察覺到了他們的行蹤,並迅速向龐羲和吳懿等將領報告了這個情況。
自那時起,益州軍一直在江邊嚴密監視著荊州軍的一舉一動。
“目前還沒有任何異常動向,那支荊州軍一直住在船上,所需的物資也都是通過長江下遊運輸過來的。”
劉循詳細地介紹道。
龐羲眉頭緊皺,一臉遺憾地歎息道:
“唉,真是太可惜了!如果我們的水師已經組建完畢,那麽這些敵人必定會有來無迴!”
他不禁想起幾年前自己曾向劉璋進言,認為益州必須建立一支強大的水師。
無論是出於自衛還是未來東進荊州的戰略考慮,水師都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然而,劉璋對這個提議並不重視,一直拖延著組建水師的計劃。
如今,盡管時間過去了好幾年,但益州的水師仍處於籌備階段,尚未真正成型。
翁婿二人繼續交談著,話題逐漸擴展到益州其他地區的事務。他們討論著各地的局勢、官員的表現以及民眾的反應。
在這漫長而深入的對話中,兩人共同探討了如何加強對整個益州的管理和統治,以確保這片土地的繁榮與穩定。
就在這時,張任和黃權在白帝城外攻城失利的消息由一名兵士傳了迴來,它如同一把利劍,狠狠刺進了眾人的心。
龐羲麵色漲紅,額頭上青筋暴起,他憤怒地拍打著案桌,瞪大雙眼,大聲怒斥道:
“這張任和黃權真是廢物,枉費了主公對他們的信任和器重。
率領重兵、繞道敵後,趁著敵軍不備發動偷襲,結果卻連一個小小的白帝城都拿不下來!
他們簡直就是一群無能之輩!”
一旁的劉循急忙接過軍報,仔細查看了一番,然後語氣沉重地說道:
“嶽丈莫要動怒,他們雖然未能攻克白帝城,但好歹還駐紮在城外。隻要他們繼續努力,總會有機會的。
而且,當荊州軍得知這個消息後,很可能會派遣軍隊迴防,這樣一來,就能牽製住一部分荊州軍。”
龐羲聽了劉循的話,心中的怒火稍微平息了一些,他微微頷首,表示認同劉循的觀點。
接著,他立刻找來一名傳令兵,焦急地囑咐道:
“你速速前去白帝城,傳達本將的命令給張任和黃權。告訴他們,必須不惜一切代價拿下白帝城,截斷荊州軍的退路,讓魏延率領的這支入兵馬成為孤軍。
我們要將他們困死在益州,讓他們無法逃脫!”
......
另一邊,荊州軍大營內旌旗飄揚,遮天蔽日,戰鼓聲響徹雲霄,氣勢磅礴。
荊州軍第二營士兵在霍竣的率領下士氣高昂,將士們身穿堅固的盔甲,手握鋒利的兵器,目光中閃爍著堅毅與果敢。
魏延身著重甲,英姿颯爽,威風凜凜地站立在陣前。他高高舉起手中的三尖刀,刀光閃耀,寒氣逼人。
魏延麵色冷峻,眼中透露出決絕之意,大聲喊道:“出發!”
隨著魏延的一聲令下,大軍邁著整齊而有力的步伐,如同一股洶湧澎湃的鋼鐵洪流,向著東北方向奮勇前進。
他們的腳步聲震撼大地,仿佛要將整個世界都踩在腳下。
士兵們緊密排列,形成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展現出了無比的團結與力量。
他們的身影漸行漸遠,逐漸消失在茫茫天際之中,但那股強大的氣息卻依然彌漫在空氣中,讓人感受到無盡的威嚴與霸氣。
與此同時,荊州軍大營外的益州斥候密切注視著這一切。他們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時刻警惕著周圍的動靜。
當看到荊州軍的出征時,他們的心中湧起一絲緊張與不安。而他們出征的方向便是益州的治所——成都。
這些斥候深知荊州軍的實力不容小覷,他們的行動可能會對局勢產生重大影響。
於是,一名益州斥候迅速轉身離去,趕迴益州軍大本營報告情況。其他益州斥候則繼續緊緊跟隨荊州軍的行軍隊伍,保持著一定的距離,不敢有絲毫懈怠。
他們要及時掌握荊州軍的動態,以便益州軍能夠做出相應的應對措施。
......
益州軍大營內,龐羲和劉循兩人麵色陰沉地坐在營帳裏,他們剛剛得知了荊州軍出征的消息,心中震驚不已。
龐羲眉頭緊皺,喃喃自語:
“沒想到這魏延行事竟然如此雷厲風行,早晨才在營外放出要攻打成都的消息,不到中午就已經開始行動了!”
一旁的劉循則顯得有些慌亂,他焦急地問道:
“嶽丈,現在該怎麽辦?成都可是我們最後的據點,如果被攻破,後果不堪設想啊!”
龐羲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安慰劉循道:
“循兒莫急,荊州軍的人數本來就不多,而且成都城內還有一萬守軍,就算他們真的兵臨城下,想要奪取城池也絕非易事。”
然而,盡管嘴上這麽說著,但龐羲心裏其實並沒有底。畢竟,他深知荊州軍的戰鬥力非常強大,能否守住成都,實在難以預料。
但在這個時候,他必須保持鎮定,身為主將不能率先亂了陣腳。
“趕快調動兵馬沿途攔截荊州軍啊!”
劉循焦急地提議道。
龐羲皺著眉頭,一臉凝重:
“如今益州境內的兵馬幾乎全部集中在了成都、江州、葭萌關這三個地方。
除此之外,其他地方隻有一些毫無戰鬥力的地方守軍,根本沒有多餘的兵馬可以調用了。”
他對益州境內的兵力部署情況非常清楚。
他深知此時局勢危急,為今之計隻有調動江州的兵馬前去追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