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魯聽到閻圃甘願留下為自己斷後的消息後,內心充滿了感動與感激之情。
然而,他深知留下來意味著麵臨巨大的危險、九死一生,敵軍絕不會輕易放過閻圃的。這樣一來,自己身邊便失去了一個可以商討大事、出謀劃策的得力助手。
張魯緩緩從城門走向城內,來到閻圃麵前,眼中滿是不忍之色,輕聲說道:
“先生高義,可是本師君的身邊實在離不開先生的輔佐啊!不如我們一同離開此地吧。”
閻圃十分為難,一臉凝重地迴答道:
“主公,若無人斷後,敵軍必然會迅速追擊而來,到那時我們恐怕誰都無法逃脫。”
他心中憂慮重重,擔心著眾人的安危。
實際上,斷後之事原本可以交由漢中軍中的任意一名將領負責執行,但閻圃一直推崇儒家思想,深刻理解“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
既然他自己都無法以身作則,又怎能強求他人去承擔這一艱巨任務呢?
正當兩人陷入兩難之際,一旁的親衛統領挺身而出,慷慨激昂地說道:
“主公、先生,你們先行,末將率領兄弟在此斷後!”
親衛統領的忠誠和勇氣令人欽佩,他用實際行動展現了對主公的忠誠和擔當。
張魯覺得這個提議較為妥當,於是他來到這位統領身邊,伸手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表示肯定,並給了他一個讚許的眼神。
隨後,張魯和閻圃在東門守軍的護衛下走出了城門。由於東門一直以來都是漢中軍的重點防守方向,因此這裏的兵力相對較多,大約有一千多人。這讓他們成功撤離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當他們經過城外劉備軍的大營時,情況正如閻圃所預料的那樣,這裏幾乎成了一座空營。
隻有極少數敵軍出營試圖阻攔,但都被漢中軍輕易地斬殺。麵對這種情況,他們並沒有遇到太大的阻力。
趁著夜色的掩護,一行人匆忙地朝著西邊離去……
當劉備軍攻破西門時,楊家的會客大廳內依舊燈火通明。盡管夜已深,但楊鬆和趙累仍在專注地研究著南鄭的城內輿圖。
他們仔細地將已搜查過的區域標記出來,並精心規劃著第二天要排查的區域。
兩人背負著不同的使命但卻有著共同的目標。一個心懷殺弟之仇,另一個則肩負主公的重任,他們全力以赴地搜索城內每個角落,期望早日找到劉備。
正當此時,一名士兵匆忙進來稟報,稱西門已被攻破,敵軍已殺入城內。
楊鬆和趙累聽聞此消息,心中大驚。他們萬萬沒有料到劉備的行動如此迅速,甚至連士兵前來稟報的時間都不夠,就已經成功打開了城門。這也意味著張衛精心布置的城門防禦體係瞬間失效。
楊鬆心急如焚,顧不上眼前的趙累,急忙起身準備前往太守府尋找張魯,以便獲取下一步的指令。
然而,經過一番深思熟慮,趙累攔下了楊鬆。
“楊公,此時去找張魯請命,等你們商議好之後,恐怕劉備軍已經拿下了整個南鄭,我們都將成為階下囚。”
趙累故意危言聳道。
他很清楚,張魯這個人遇到事情總是猶豫不決,不能及時做出決定,而是喜歡和屬下們商議一番,權衡利弊後再做決定。
這種決策方式雖然穩重,可以避免出現大的失誤,但往往會錯失良機。
楊鬆一臉疑惑地看著趙累,問道:“那趙將軍以為應當如何?”
趙累眼中閃過一絲堅定,說道:
“楊公,我們應該立刻帶領手頭的人馬前去西門方向支援,協助守軍將敵軍殺盡或者趕出城去。
隻要我們能夠迅速出擊,或許還能挽迴局麵。如果等到劉備軍完全掌控城防,那一切就都晚了。”
楊鬆聽了趙累的話,猶豫了片刻,不禁皺起了眉頭:
“可是,沒有主公的命令,我們怎麽敢擅自行動呢?萬一出了什麽差錯……”
趙累心中暗歎,這個楊鬆真是膽小如鼠,關鍵時刻不敢果斷行事。
他連忙說道:
“楊公,時間緊迫,我們不能再猶豫了!現在敵人已經攻進了城內,如果我們不立刻采取行動,後果不堪設想啊!”
楊鬆沉默片刻,終於點了點頭:
“好吧,既然如此,那就按照趙將軍的意思辦吧。希望我們還來得及……”
說完,他立刻召集了楊家的私兵以及他所掌控的負責在城內搜索劉備下落的守軍。
與此同時,趙累也迅速叫來了軍機營的士兵。眾人集結完畢後,楊鬆果斷地下達了出征的命令。
然而,楊鬆畢竟隻是一介文人,對於這樣的戰鬥場麵,內心充滿了恐懼和不安。因此,在行軍途中,他選擇讓趙累領兵走在前麵,而自己則小心翼翼地跟在後麵。
當他們轉過街角時,恰巧看到了令人震驚的一幕:張衛正被張飛斬殺!這個血腥的場景讓張衛率領的守軍瞬間陷入混亂之中。
楊鬆目睹著這一切,心中愈發感到惶恐。就連漢中的大將張衛及其帶領的精銳守軍都無法與劉備軍抗衡,那麽他自己臨時拚湊起來的這些私兵又怎麽可能抵擋住敵軍的強大攻勢呢?
想到這裏,楊鬆不禁對這次行動的結果產生了深深的憂慮。
楊鬆心中焦急萬分,連忙高聲唿喊著趙累,讓他立刻停下腳步,迅速撤退。因為隻有這樣做,才有可能保住性命。
然而,趙累卻不甘心就這樣退縮迴去,他一心想要帶領眾人衝殺上去支援守軍。可是,這支隊伍中的大部分士兵都是楊家的私兵,他們隻聽從楊鬆的命令。
當楊鬆下達了撤迴的指令後,這支隊伍也已經看到了敵軍的兇猛和殘暴,仿佛找到了一根救命稻草,紛紛轉身匆忙地逃離戰場。
此刻,趙累身邊隻剩下十幾個聽命於他的漢中軍機營成員。他深知自己這一方勢單力薄,而且這些兄弟們都是主公未來圖謀漢中的中堅力量,絕對不能輕易犧牲。
於是,趙累毅然決定帶領他們趁著夜幕的掩護,朝另一個方向撤去......
然而,他深知留下來意味著麵臨巨大的危險、九死一生,敵軍絕不會輕易放過閻圃的。這樣一來,自己身邊便失去了一個可以商討大事、出謀劃策的得力助手。
張魯緩緩從城門走向城內,來到閻圃麵前,眼中滿是不忍之色,輕聲說道:
“先生高義,可是本師君的身邊實在離不開先生的輔佐啊!不如我們一同離開此地吧。”
閻圃十分為難,一臉凝重地迴答道:
“主公,若無人斷後,敵軍必然會迅速追擊而來,到那時我們恐怕誰都無法逃脫。”
他心中憂慮重重,擔心著眾人的安危。
實際上,斷後之事原本可以交由漢中軍中的任意一名將領負責執行,但閻圃一直推崇儒家思想,深刻理解“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
既然他自己都無法以身作則,又怎能強求他人去承擔這一艱巨任務呢?
正當兩人陷入兩難之際,一旁的親衛統領挺身而出,慷慨激昂地說道:
“主公、先生,你們先行,末將率領兄弟在此斷後!”
親衛統領的忠誠和勇氣令人欽佩,他用實際行動展現了對主公的忠誠和擔當。
張魯覺得這個提議較為妥當,於是他來到這位統領身邊,伸手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表示肯定,並給了他一個讚許的眼神。
隨後,張魯和閻圃在東門守軍的護衛下走出了城門。由於東門一直以來都是漢中軍的重點防守方向,因此這裏的兵力相對較多,大約有一千多人。這讓他們成功撤離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當他們經過城外劉備軍的大營時,情況正如閻圃所預料的那樣,這裏幾乎成了一座空營。
隻有極少數敵軍出營試圖阻攔,但都被漢中軍輕易地斬殺。麵對這種情況,他們並沒有遇到太大的阻力。
趁著夜色的掩護,一行人匆忙地朝著西邊離去……
當劉備軍攻破西門時,楊家的會客大廳內依舊燈火通明。盡管夜已深,但楊鬆和趙累仍在專注地研究著南鄭的城內輿圖。
他們仔細地將已搜查過的區域標記出來,並精心規劃著第二天要排查的區域。
兩人背負著不同的使命但卻有著共同的目標。一個心懷殺弟之仇,另一個則肩負主公的重任,他們全力以赴地搜索城內每個角落,期望早日找到劉備。
正當此時,一名士兵匆忙進來稟報,稱西門已被攻破,敵軍已殺入城內。
楊鬆和趙累聽聞此消息,心中大驚。他們萬萬沒有料到劉備的行動如此迅速,甚至連士兵前來稟報的時間都不夠,就已經成功打開了城門。這也意味著張衛精心布置的城門防禦體係瞬間失效。
楊鬆心急如焚,顧不上眼前的趙累,急忙起身準備前往太守府尋找張魯,以便獲取下一步的指令。
然而,經過一番深思熟慮,趙累攔下了楊鬆。
“楊公,此時去找張魯請命,等你們商議好之後,恐怕劉備軍已經拿下了整個南鄭,我們都將成為階下囚。”
趙累故意危言聳道。
他很清楚,張魯這個人遇到事情總是猶豫不決,不能及時做出決定,而是喜歡和屬下們商議一番,權衡利弊後再做決定。
這種決策方式雖然穩重,可以避免出現大的失誤,但往往會錯失良機。
楊鬆一臉疑惑地看著趙累,問道:“那趙將軍以為應當如何?”
趙累眼中閃過一絲堅定,說道:
“楊公,我們應該立刻帶領手頭的人馬前去西門方向支援,協助守軍將敵軍殺盡或者趕出城去。
隻要我們能夠迅速出擊,或許還能挽迴局麵。如果等到劉備軍完全掌控城防,那一切就都晚了。”
楊鬆聽了趙累的話,猶豫了片刻,不禁皺起了眉頭:
“可是,沒有主公的命令,我們怎麽敢擅自行動呢?萬一出了什麽差錯……”
趙累心中暗歎,這個楊鬆真是膽小如鼠,關鍵時刻不敢果斷行事。
他連忙說道:
“楊公,時間緊迫,我們不能再猶豫了!現在敵人已經攻進了城內,如果我們不立刻采取行動,後果不堪設想啊!”
楊鬆沉默片刻,終於點了點頭:
“好吧,既然如此,那就按照趙將軍的意思辦吧。希望我們還來得及……”
說完,他立刻召集了楊家的私兵以及他所掌控的負責在城內搜索劉備下落的守軍。
與此同時,趙累也迅速叫來了軍機營的士兵。眾人集結完畢後,楊鬆果斷地下達了出征的命令。
然而,楊鬆畢竟隻是一介文人,對於這樣的戰鬥場麵,內心充滿了恐懼和不安。因此,在行軍途中,他選擇讓趙累領兵走在前麵,而自己則小心翼翼地跟在後麵。
當他們轉過街角時,恰巧看到了令人震驚的一幕:張衛正被張飛斬殺!這個血腥的場景讓張衛率領的守軍瞬間陷入混亂之中。
楊鬆目睹著這一切,心中愈發感到惶恐。就連漢中的大將張衛及其帶領的精銳守軍都無法與劉備軍抗衡,那麽他自己臨時拚湊起來的這些私兵又怎麽可能抵擋住敵軍的強大攻勢呢?
想到這裏,楊鬆不禁對這次行動的結果產生了深深的憂慮。
楊鬆心中焦急萬分,連忙高聲唿喊著趙累,讓他立刻停下腳步,迅速撤退。因為隻有這樣做,才有可能保住性命。
然而,趙累卻不甘心就這樣退縮迴去,他一心想要帶領眾人衝殺上去支援守軍。可是,這支隊伍中的大部分士兵都是楊家的私兵,他們隻聽從楊鬆的命令。
當楊鬆下達了撤迴的指令後,這支隊伍也已經看到了敵軍的兇猛和殘暴,仿佛找到了一根救命稻草,紛紛轉身匆忙地逃離戰場。
此刻,趙累身邊隻剩下十幾個聽命於他的漢中軍機營成員。他深知自己這一方勢單力薄,而且這些兄弟們都是主公未來圖謀漢中的中堅力量,絕對不能輕易犧牲。
於是,趙累毅然決定帶領他們趁著夜幕的掩護,朝另一個方向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