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以來,交州布山城內的士燮過得異常艱難。


    他向來重視養生,如今卻整日廢寢忘食,憂心忡忡。這一切都源於前線戰事的緊張局勢,讓他無法安心。


    不久前,當他的弟弟士武率領軍隊前往蒼梧方向抵禦荊州軍時,壞消息接踵而至。原來,在兩郡交界處,士家的守將和當地的兩千守軍遭到了荊州軍的前後夾擊,幾乎全軍覆沒,僅有少數人潰逃而歸。


    得知這個消息後,士燮心急如焚,立刻派遣使者提醒士武要謹慎行事,步步為營,切勿陷入荊州軍的陷阱。他深知一旦這支軍隊遭遇不測,整個鬱林將會陷入危機,而自己的大本營交趾也將失去屏障、門戶洞開。


    他心中默默祈禱著士武能夠成功抵擋住荊州軍的進攻,並拖延他們的步伐。同時,他急切地期盼著各地的援軍早日趕到,給予他們有力的支持。此外,他也寄希望於前往番禺與江東軍聯係的劉巴能夠盡快說服他們出兵相助。


    在這段艱難的時期裏,士燮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但他依然堅定地堅守著自己的信念,努力應對眼前的挑戰。


    ......


    而荊州軍這一邊,由於士燮軍沒有派出斥候探查前線的情報,使得荊州軍達到鬱林邊境才有所察覺,可這時已為時已晚。


    擊潰邊境的守軍後,荊州軍便再無阻擋,徐庶讓第一營的兵士簡單休整之後,兵分兩路,一路由文聘和寇封率領五千兵馬從另一側的山間小路往鬱林郡腹地穿插。


    而徐庶則親率著邢道榮、張南以及剩下的六千兵馬以及負責護衛徐庶安全的五百親衛營兵士沿著官路浩浩蕩蕩地往鬱林境內進發,爭取在士家軍反應過來之前抵達布山城下。


    盡管如此,但是徐庶仍然保持謹慎之心,深諳兵法的他知道戰爭中的任何細節都可能決定勝負。


    因此,他沿途派出了大量的斥候進行偵查,仔細觀察周圍的地形和敵軍的動向,看看是否有敵軍的埋伏和陰謀。


    這些斥候都是經驗豐富、機智敏銳的士兵,他們能夠迅速發現敵軍的蹤跡並及時迴報給徐庶。同時,徐庶也密切關注著士家軍的動態,了解他們的兵力分布和戰術意圖。


    雖然士家軍戰力不強,但畢竟是以逸待勞,占據了有利的地理位置,擁有一定的優勢。而荊州軍則需要長途跋涉,穿越山川河流,疲憊不堪。


    因此,徐庶深知必須小心翼翼,不能掉以輕心。他時刻提醒自己,不要輕視敵人,更不能被勝利衝昏頭腦。隻有保持清醒的頭腦和高度的警惕性,才能在戰場上立於不敗之地。


    另一邊,文聘和寇封所率領的偏師正在山間小路上快速穿行,他們需要避開敵軍的耳目,盡快到達目的地。


    文聘和寇封都非常謹慎,不斷觀察周圍的環境,以防遭遇敵人的襲擊。他們深知這次任務的重要性,如果不能及時穿插到鬱林郡腹地,就無法給敵軍造成有效的威脅。


    與此同時,徐庶帶領的主力也在馬不停蹄地趕路。他們需要保持高度的警惕,隨時準備應對可能出現的敵軍。


    在這樣緊張的氣氛下,時間一分一秒過去。荊州軍的行動迅速且有序,他們希望能在士家軍反應過來之前完成戰略部署,從而贏得這場戰爭的主動權。


    隨著時間的推移,荊州軍離鬱林郡的郡治布山城越來越近,他們即將麵臨一場激烈的戰鬥。


    然而,奉士燮之命率領大軍前來禦敵的士武則與荊州軍相向而行,一場大戰在所難免......


    “軍師,前方官道上有一支敵軍向我方行來。”


    率領斥候在前方偵查的張南率先發現了對麵的士家軍,便趕緊跑迴來向徐庶稟報道。


    他的聲音帶著一絲急切,顯然對這突如其來的敵軍感到有些驚訝。


    徐庶聽到這個消息後,臉上並沒有露出太多的表情變化,似乎早有所料。他靜靜地看著張南,眼神中透露出一種沉穩和冷靜。


    過了片刻,他緩緩開口問道:“距離多遠?大約有多少人馬?”


    張南連忙迴答道:“大約十裏開外,敵軍人數連綿不絕,難以估計,大概有數千人以上。”


    他的語氣中帶著一些不確定,因為敵軍的數量實在太多,無法準確判斷。


    鬱林境內山地麵積廣闊,即使是官道也是蜿蜒起伏,且視線經常被此起彼伏的山脈所遮擋,因此視野不佳。


    徐庶微微皺起眉頭,思考著接下來的對策。他們已經深入鬱林腹地,距離布山城不遠,如果還沒有遇到士燮的兵馬,那才奇怪呢。不過,麵對如此龐大的敵軍,必須要謹慎應對。


    “快,將行軍地圖拿來。”


    徐庶迴頭朝著身後喊道。


    這時,隻見一名親衛營兵士跑步上前,將隨身攜帶的地圖小心翼翼地鋪展在徐庶身前的空地上。


    後麵的邢道榮、蔣琬等將領也紛紛圍攏過來,一起查看地圖,商討對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魏延一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嘴巴嘟嘟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嘴巴嘟嘟哥並收藏三國之魏延一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