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親自率軍出征江夏之後,便將軍政大權全權委托給了徐庶。這樣一來,即使魏延不在,荊州也能夠繼續穩步發展下去。


    而徐庶則承擔起了更多的責任和任務,他需要管理好荊州的各項事務,確保一切都能順利運轉。


    徐庶這段時間的主要工作包括襄陽學業堂的學子選拔。這是一項至關重要的任務,也是魏延臨行前交代給他的重要使命。


    此外,還有軍機營的事務需要處理。由於鄧展仍在西陵,各地軍機營的情報信息都匯聚到了徐庶這裏,他需要根據緊急程度對這些信息進行分類處理,並及時做出決策。


    除了這些事務之外,徐庶還要處理政務方麵的工作。蒯越、伊籍等人負責協助他處理政務,共同推動荊州的發展。在學子選拔方麵,韓嵩、劉先等人也給予了他幫助和支持。而在軍務方麵,霍峻、郝昭等人則分擔了他不少壓力,讓他能夠更專注地處理其他事務。最後,將軍府的蔣琬、潘濬也在各自的崗位上發揮著作用,與徐庶共同協作,確保荊州的安全和穩定。


    在眾人的努力下,荊州的局勢逐漸穩定下來。徐庶雖然忙碌,但也感到十分欣慰。大家齊心協力,這種團結一心的氛圍讓他倍感溫暖。同時,他也期待著魏延早日歸來,帶領大家取得更大的成就。


    襄陽鎮南將軍府議政大廳,徐庶召集了留守襄陽的文武商議事情。


    “西陵剛剛傳迴消息,江夏已被我軍完全拿下,侵入的江東軍也已經撤迴了柴桑,主公帶著將士們又打了一場大勝仗啊。”


    徐庶發出了爽朗的笑聲,並將收到的好消息告訴了廳中眾人。


    眾人聽聞前線捷報,廳內頓時歡聲雷動。文官們喜形於色,武官們則摩拳擦掌,激動之情溢於言表。拿下江夏,這是主公魏延英明決策,也是眾將士英勇奮戰的結果。


    如今,主公成功接管了除南陽外的荊州全境,完全掌控了劉表時期的勢力範圍,這是一場大的勝利。


    整個廳堂中都洋溢著激昂的氣氛,眾人對魏延的敬仰之情如潮水般洶湧,他們紛紛稱讚主公的雄才大略和神武英勇。


    “太好了,那大哥是不是馬上要班師了?”


    說話的是霍峻,他有點想他的結拜大哥了。


    這段時間在襄陽城中,他倍感無聊,心中十分渴望能夠上前線殺敵立功。然而,魏延臨行前將襄陽城防的重任交托給他,他深知襄陽的重要性,也隻能盼望著大哥魏延歸來,讓他有機會前往前線。


    “主公並未說歸期,應該是江夏還有事情要處理吧。”


    徐庶深知江夏已被黃祖經營多年,局勢複雜,且其地理位置尤為重要,若主公能親自坐鎮,那自然是再好不過。


    霍峻聽完,神色有些凝重,眼神中閃過一絲失落,他心想,還是好好地鎮守襄陽吧。


    “對了,異度先生,荊州的春耕工作開展的怎麽樣?”


    徐庶看著主管全州政務的荊州別駕蒯越問道。


    “州中已派官員抵達各郡縣指導民眾春耕,並且也按照主公的指示出台了一係列的政策惠農助耕。”


    荊州阡陌縱橫、河湖相連、沃野千裏,蒯越這段時間的主要工作就是春耕,在這亂世,糧食最重要。


    “很好,無論如何,春耕不能耽誤。”


    徐庶再叮囑道。


    春耕被視為農業生產的開始,對於一年的收成至關重要。在春耕期間各地都會組織一係列的活動來支持和促進春耕工作的順利進行。


    魏延深知糧食的重要性,他明白,民以食為天,隻有確保充足的糧食供應,才能讓士兵們士氣飽滿,基業才能繁榮穩定。


    “還有主公列舉的名單上的學子有沒有尋得?”


    徐庶想起魏延之前交給自己的一份名單,上麵羅列著來自各地的少年孩童的姓名和籍貫,並言明這些孩子個個聰慧過人,都是未來的棟梁之材。


    他不禁好奇地想知道,自家主公是如何得知這些孩子並確認他們是可造之材的呢?畢竟連主公自己也未曾聽說過這些名字,當時魏延沒有直接迴答,而是讓徐庶找人將這些孩子找迴來再說。


    徐庶深知魏延的能力和眼光,所以他對這份名單深信不疑。於是,徐庶派遣軍機營的士兵前往各個地方,去尋找這些孩子。同時,他還安排教育司的司丞韓嵩來負責此事。


    如今,學業堂的學子選拔即將開始,徐庶關心尋找這些孩子的進展,他希望能夠盡快找到所有的孩子,確保他們都能有機會進入學業堂接受良好的教育。


    “軍師,名單上大部分學子已經尋得,正在來往襄陽的路上,但有一部分在其籍貫地並未找到其人,還有一部分因為各種原因無法南下。”


    韓嵩據實答道。


    這一段時間裏,他通過各地的軍機營按照名單上的籍貫屬地尋找這些學子,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和時間。軍機營兵士輾轉於荊州、雍涼、中原、河北、江東等地,麵臨著各種各樣的困難和不確定因素。


    在尋找過程中,他們遇到了很多問題。有的地方發生了戰亂,使得尋找工作變得異常艱難;有的學子已經搬家或者外出遊曆,給尋找帶來了巨大的挑戰。但是,他們始終沒有放棄,堅持不懈地努力著。


    經過漫長而艱苦的努力,終於有了一些收獲。大部分名單上的學子被找到了,並同意來襄陽求學,他們分別來自不同的地方,但都有著共同的特點:聰明好學、才華橫溢。


    “這是尋找各個學子的詳細情況,請軍師過目。”


    韓嵩緊接著又拿出一份名單送到了徐庶的手中。


    “好,等這些學子抵達襄陽後一定要好好招待,保護好其安全,等參加完學業堂的選拔考試再定下一步的安排。”


    徐庶說道。


    魏延按照自己在後世的記憶列下了一些青史留名而現在正處於少年的曆史人物,讓他們進入學業堂學習,他想將這些大才據為己有、為己所用,盡管如此,他們還是要參加選拔考試的,定好的製度和規則不能因人而異,況且也要提防冒名頂替或者曆史同名之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魏延一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嘴巴嘟嘟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嘴巴嘟嘟哥並收藏三國之魏延一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