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良以其卓越的政治手腕接手了江夏地區的政務工作,起草並發布了安民告示來安撫民心,使得西陵城盡快恢複了往日的繁榮與安寧。
江夏太守不奉荊州牧之令,因而被鎮南將軍魏延緝拿,鎮南軍軍紀嚴明,會保護江夏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
這些安民告示中提到的內容成為了最近西陵城百姓茶餘飯後的談資,不明所以的百姓紛紛對荊州牧和鎮南將軍表示讚賞和敬佩,同時也對鎮南軍的威武雄風感到自豪。
可以說,魏延和蒯良這一波輿情公關做的十分成功。在街頭巷尾,人們議論著江夏未來的發展,期待著更加安定繁榮的生活。
然而,那些以黃家為首的世家和豪族可沒那麽容易被愚弄。要知道,黃祖可是江夏地區頭號大家族黃家的人啊。
自從黃祖登上了江夏太守這個寶座之後,他就成了江夏地區的世家大族們在政治和軍事領域的代理人。
而這次呢,魏延率領著鎮南軍竟然一舉摧毀了黃祖政權和他的軍事勢力,這讓世家豪族們利益受損,心中肯定會不舒服,但現在迫於鎮南軍的軍威,不敢妄動,但誰也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麽事情。
魏延當然知道其中的玄妙,這是暗中的較量。當初劉表為了獲得江夏的統治權,任命蔡瑁為江夏太守,可蔡瑁在與江夏世家的博弈中敗下陣來,很快就退位讓賢了。
為了得到江夏,劉表隻能打破東漢“三互法”的迴避規定,起用江夏本地人黃祖做了這個太守。
如今魏延又從江夏本地人手中奪下江夏的掌控權,無異於虎口拔牙。現在有強軍坐鎮,他們自然不敢掀起什麽波浪,但是以後就很難說。
魏延在和龐統商議以後,針對這種情況製定了相應的措施。
首先是開展商戰:命商業司牽頭,讓支持魏延的馬家、蒯家將商業勢力發展到江夏來,並以雄厚的實力兼並江夏的中小世家以及黃家的一些旁門分支的勢力。
繼而,江夏的夏口與西陵,要有猛將精兵駐守,若發現有反叛之兆,當即以軍事鎮壓。
最後當然是挑選一名得力之人擔任江夏太守,為魏延統治此地。最佳人選當然是蒯良,但是為了製衡,還是得另選他人。
這段時間魏延自己也會親自在江夏坐鎮,不但是為了震懾反對他的當地世家豪強,也是為了防禦近在咫尺的江東大軍。
趙凡、鄧展將黃祖、黃射、鄧龍等人帶迴了西陵城,三人紛紛表示願意投效。
但反叛之罪不加懲治難以服眾,魏延命人將黃祖、黃射父子帶到安陸黃家祠堂謝罪,然後將其帶迴襄陽拘押。這樣可以給足了黃家麵子,又能給眾人一個交代。
然後魏延又命蘇飛帶著鄧龍前往夏口,協助甘寧整編江夏水軍和原先蘇飛掌管的水軍。
盡管剛剛經曆了一場激烈的攻城戰,但由於魏延、蒯良的果斷決策和有效措施,民眾的生活並未受到太大影響。
這幾日以來,魏延可謂是忙得不可開交、心力交瘁。他日夜操勞,每晚都難以安寢,隻為能早日攻占江夏。
如今終於如願以償,夏口和西陵都已經收入囊中,其他各縣也不在話下,魏延心中懸著的石頭總算是落了地,可以稍稍喘一口氣了。
接下來擺在眼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全力迎擊來自江東的敵軍,但目前形勢尚未明朗,還需從長計議。
不過在此之前,魏延決定先拋開一切雜念,讓自己好好休息一番。於是,他拖著疲憊不堪的身軀走進太守府後院,二話不說倒頭便睡,很快就進入了夢鄉。
不知睡了多久,魏延從睡夢中昏昏沉沉地被陳到喊醒,一睜眼便看到陳到焦急的麵容。
\"主公,蘄春方向有消息傳來,江東軍到了!”
陳到將剛剛收到消息就叫醒了魏延,這是他睡覺之前特意向陳到交代過的。
“到哪裏了?”
魏延立刻起身,想早點知道情況以做出應對。
雖然江東軍的到來早已預料到,但他麾下的鎮南軍是初次與江東軍交手,魏延心中還是有些擔憂的。
“已經進駐了蘄春城。”
陳到邊說邊幫助魏延披上了披風,畢竟現在天氣微寒。
“沮授、沮鵠父子迴來了嗎?”
魏延又想到了他們,心中一緊,急切地詢問道。
“沒有,是親衛營騎兵迴來報告的消息。”
陳到據實說道。
“那他父子二人現在在哪裏?”
魏延的臉色變得凝重起來,有點擔心他們二人的安危。
“據迴來報告的兄弟說,在沮鵠的堅持下,他們沒有迴來,反而往蘄春城方向而去,說是要抵近偵查。”
陳到看魏延緊張的神色,也知道情況緊急。
“抵近個屁,就幾百騎兵,被敵軍包了餃子都不知道。”
魏延氣急敗壞道,將心中的髒話都說了出來。
“啊?”
陳到不解地望著魏延,他從沒有見過魏延這樣。
“叔至,速去傳令,馬上大廳議事。”
魏延向陳到下令道。
“喏!”
江東軍占據了蘄春,而沮授父子又去抵近偵察,意味著局勢發生變化,沮授父子可能存在著危險。
不一會兒,蒯良、龐統、陳到、鄧展、趙凡、鮑隆、沙摩柯、田林等文臣武將齊聚太守府的議政大廳。
“江東軍已到蘄春,而沮授他們沒有迴來,陷入了極大的風險之中,本將要親自前往接應,了解情況並確保他們父子的安全。”
魏延直接開門見山,不似以往那般讓大家先行討論一番。
“此去蘄春三百多裏,急行軍也需要五六日,主公快下令讓兵士們做好行軍準備。”
龐統聽見魏延要親征蘄春,便趕緊建議道。
“五六日肯定來不及,現在西陵城有多少匹可用的戰馬?”
魏延望著眾人問道。
“主公,除去受傷的和腳力不行的駑馬,大概有一百多匹吧。”
蒯良是負責整理戰利物資的,也隻能說出個大概數字。
“應該夠了,從親衛營挑選一百多敢戰之士隨本將先行,前往接應,大軍隨後。”
魏延略微思索後說道。
江夏太守不奉荊州牧之令,因而被鎮南將軍魏延緝拿,鎮南軍軍紀嚴明,會保護江夏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
這些安民告示中提到的內容成為了最近西陵城百姓茶餘飯後的談資,不明所以的百姓紛紛對荊州牧和鎮南將軍表示讚賞和敬佩,同時也對鎮南軍的威武雄風感到自豪。
可以說,魏延和蒯良這一波輿情公關做的十分成功。在街頭巷尾,人們議論著江夏未來的發展,期待著更加安定繁榮的生活。
然而,那些以黃家為首的世家和豪族可沒那麽容易被愚弄。要知道,黃祖可是江夏地區頭號大家族黃家的人啊。
自從黃祖登上了江夏太守這個寶座之後,他就成了江夏地區的世家大族們在政治和軍事領域的代理人。
而這次呢,魏延率領著鎮南軍竟然一舉摧毀了黃祖政權和他的軍事勢力,這讓世家豪族們利益受損,心中肯定會不舒服,但現在迫於鎮南軍的軍威,不敢妄動,但誰也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麽事情。
魏延當然知道其中的玄妙,這是暗中的較量。當初劉表為了獲得江夏的統治權,任命蔡瑁為江夏太守,可蔡瑁在與江夏世家的博弈中敗下陣來,很快就退位讓賢了。
為了得到江夏,劉表隻能打破東漢“三互法”的迴避規定,起用江夏本地人黃祖做了這個太守。
如今魏延又從江夏本地人手中奪下江夏的掌控權,無異於虎口拔牙。現在有強軍坐鎮,他們自然不敢掀起什麽波浪,但是以後就很難說。
魏延在和龐統商議以後,針對這種情況製定了相應的措施。
首先是開展商戰:命商業司牽頭,讓支持魏延的馬家、蒯家將商業勢力發展到江夏來,並以雄厚的實力兼並江夏的中小世家以及黃家的一些旁門分支的勢力。
繼而,江夏的夏口與西陵,要有猛將精兵駐守,若發現有反叛之兆,當即以軍事鎮壓。
最後當然是挑選一名得力之人擔任江夏太守,為魏延統治此地。最佳人選當然是蒯良,但是為了製衡,還是得另選他人。
這段時間魏延自己也會親自在江夏坐鎮,不但是為了震懾反對他的當地世家豪強,也是為了防禦近在咫尺的江東大軍。
趙凡、鄧展將黃祖、黃射、鄧龍等人帶迴了西陵城,三人紛紛表示願意投效。
但反叛之罪不加懲治難以服眾,魏延命人將黃祖、黃射父子帶到安陸黃家祠堂謝罪,然後將其帶迴襄陽拘押。這樣可以給足了黃家麵子,又能給眾人一個交代。
然後魏延又命蘇飛帶著鄧龍前往夏口,協助甘寧整編江夏水軍和原先蘇飛掌管的水軍。
盡管剛剛經曆了一場激烈的攻城戰,但由於魏延、蒯良的果斷決策和有效措施,民眾的生活並未受到太大影響。
這幾日以來,魏延可謂是忙得不可開交、心力交瘁。他日夜操勞,每晚都難以安寢,隻為能早日攻占江夏。
如今終於如願以償,夏口和西陵都已經收入囊中,其他各縣也不在話下,魏延心中懸著的石頭總算是落了地,可以稍稍喘一口氣了。
接下來擺在眼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全力迎擊來自江東的敵軍,但目前形勢尚未明朗,還需從長計議。
不過在此之前,魏延決定先拋開一切雜念,讓自己好好休息一番。於是,他拖著疲憊不堪的身軀走進太守府後院,二話不說倒頭便睡,很快就進入了夢鄉。
不知睡了多久,魏延從睡夢中昏昏沉沉地被陳到喊醒,一睜眼便看到陳到焦急的麵容。
\"主公,蘄春方向有消息傳來,江東軍到了!”
陳到將剛剛收到消息就叫醒了魏延,這是他睡覺之前特意向陳到交代過的。
“到哪裏了?”
魏延立刻起身,想早點知道情況以做出應對。
雖然江東軍的到來早已預料到,但他麾下的鎮南軍是初次與江東軍交手,魏延心中還是有些擔憂的。
“已經進駐了蘄春城。”
陳到邊說邊幫助魏延披上了披風,畢竟現在天氣微寒。
“沮授、沮鵠父子迴來了嗎?”
魏延又想到了他們,心中一緊,急切地詢問道。
“沒有,是親衛營騎兵迴來報告的消息。”
陳到據實說道。
“那他父子二人現在在哪裏?”
魏延的臉色變得凝重起來,有點擔心他們二人的安危。
“據迴來報告的兄弟說,在沮鵠的堅持下,他們沒有迴來,反而往蘄春城方向而去,說是要抵近偵查。”
陳到看魏延緊張的神色,也知道情況緊急。
“抵近個屁,就幾百騎兵,被敵軍包了餃子都不知道。”
魏延氣急敗壞道,將心中的髒話都說了出來。
“啊?”
陳到不解地望著魏延,他從沒有見過魏延這樣。
“叔至,速去傳令,馬上大廳議事。”
魏延向陳到下令道。
“喏!”
江東軍占據了蘄春,而沮授父子又去抵近偵察,意味著局勢發生變化,沮授父子可能存在著危險。
不一會兒,蒯良、龐統、陳到、鄧展、趙凡、鮑隆、沙摩柯、田林等文臣武將齊聚太守府的議政大廳。
“江東軍已到蘄春,而沮授他們沒有迴來,陷入了極大的風險之中,本將要親自前往接應,了解情況並確保他們父子的安全。”
魏延直接開門見山,不似以往那般讓大家先行討論一番。
“此去蘄春三百多裏,急行軍也需要五六日,主公快下令讓兵士們做好行軍準備。”
龐統聽見魏延要親征蘄春,便趕緊建議道。
“五六日肯定來不及,現在西陵城有多少匹可用的戰馬?”
魏延望著眾人問道。
“主公,除去受傷的和腳力不行的駑馬,大概有一百多匹吧。”
蒯良是負責整理戰利物資的,也隻能說出個大概數字。
“應該夠了,從親衛營挑選一百多敢戰之士隨本將先行,前往接應,大軍隨後。”
魏延略微思索後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