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尊,在下剛剛粗略的數了下,蔡將軍這次帶來的人馬超過一萬人,去的時候隻有五千人,怎麽迴來多了一半?”
那名縣中佐吏數著從樓船上下來的黃忠和霍峻兩個營的兵士數量,又對江陵縣令質疑道。
“正方,你的問題也太多了吧。”
縣令很討厭這個佐吏,平日裏愛較真,問題又多,今天自己的上司遠道而來,他卻多次犯這怪毛病,要不是他是州牧劉表派來江陵任職的,縣令早就將他打發走了。
“要不麻煩縣尊去問下蔡將軍,在下好安排兵士們的食宿,凡事搞個清楚比較好,省的有紕漏。”
那名佐吏絲毫不顧縣令滿臉的不滿,依然我行我素。
“本官對你真的是沒有辦法了。”
江陵縣令對這個年輕的下屬真的是無可奈何,隻好起身往蔡瑁方向而去。
......
“縣令,蔡軍師身體不適,切莫去驚擾了他。”
魏延看見江陵縣令往蔡瑁那邊走去,便伸手攔住了他,畢竟蔡瑁是被挾持著的,走近怕被穿幫。
“魏將軍,下官手下一名佐吏剛剛閑來無事,粗略地數了下二位將軍帶來的兵馬,有一萬人,這個與南下時的五千人有出入,故讓本縣來確認下,好安排軍士們的食宿。”
縣令將疑惑說了出來。
“是一萬人,蔡軍師帶的援軍有五千,他又將本將在荊南的五千兵馬帶迴襄陽,好鞏固荊北防線。”
魏延早就想好了說辭。
“哦哦,原來如此,那下官讓人安排兵士們的食宿。”縣令說道。
“不必了,我們已經帶了糧食,就地紮營或者在船上休息都可以。”
魏延心想,你們別白費力氣了,等下江陵城拿下後我們自己安排。
“對了,你剛才說有一名佐吏數了兵馬數量,把他叫來,本將要見他。”
魏延對這名心思細膩、觀察力強的佐吏感到好奇。
不一會兒,那名佐吏在縣令的帶領下來到了魏延身前,二十多歲的年紀,長相老成持重,身材瘦高,五官端正,麵部略顯嚴肅與剛毅。
“在下李嚴參見魏將軍。”佐吏朝著魏延行禮道。
“你叫李嚴?”魏延心中一驚,是那個蜀漢的托孤之臣嗎?
“是的,李嚴字正方。”一旁的縣令補充道。
“哪裏人士?”聽到他的表字魏延就已經確認他就是曆史上的那位蜀漢重臣。
“在下南陽人。”李嚴答道。
“那你我是同鄉啊。”魏延知其身份後故意套近乎。
“是的,在下十分榮幸,將軍在荊南滅蠻兵,斬張津,收複長沙,給我們南陽人爭光了。”李嚴在南郡聽到了魏延在荊南的事跡,對其是欽佩不已。
“過獎了,保家衛國是武將應盡職責,當不得如此高的讚賞。”魏延很是謙虛。
李嚴以為魏延是殘暴武人,但沒想到他竟然如此低調謙虛。
“對了,聽縣令說,剛剛你數了兵馬有一萬人,本將好奇,這麽多兵士你為啥要數又是如何數出來的?”
魏延知道東漢末年的算術計算沒有後世那麽發達方便,這時候阿拉伯數字也還沒有傳入中國,所以能靠心算的人都不簡單。
“在下閑來無事,看著樓船上的大軍整齊劃一地下船,便數了其中一艘船中下來的兵士數量,然後又查了下全部有載兵的樓船數量,便粗略地估計出來。”
李嚴自小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文武雙全,在家鄉也以才幹知名,這估算兵士數量對他來說本不算什麽。
“不錯,本將軍中正缺乏錢糧主簿,正方可願來我軍中。”
魏延直接招攬,畢竟現在自己名聲在外,又有一定實力,不用如同之前那般過多鋪墊了。
李嚴沒有急著迴答,而是看了一眼身邊的江陵縣令,畢竟自己現在是他的佐吏。
“正方,難得魏將軍看得起你,還不快快同意。”
縣令對李嚴早就生了厭惡之心了,巴不得他早點調走,魏延居然不怕這個麻煩,他豈不樂意為之。
“謝過魏將軍,在下願為將軍效力。”
李嚴對於魏延這個老鄉也很滿意,不僅英勇善戰,而且還謙遜有禮,跟著他比在江陵當一個小佐吏更有前途。
......
不一會兒,徐庶從樓船上下來了。
“主公,經清點集合了差不多三千人了。”
徐庶在魏延耳邊低聲說道,他留在樓船上占據高位以方便清點到來的江陵守軍數量,等人數差不多了便下來稟報。
“按計劃進行。”魏延下令道。
徐庶向一旁的兵士吩咐一番,那名兵士便朝著已上岸且在一邊備戰的虎賁營和第二營奔去。
“正方,一會無論發生什麽不要緊張,站在原地即可。”魏延又對身邊的李嚴囑咐一番。
“啊......”李嚴詫異地看著魏延,還沒有明白是怎麽一迴事。
一瞬間,黃忠帶著虎賁營、霍峻率領第二營迅速地朝著正在列隊等待檢閱的江陵守軍包圍過來,如同之前在臨湘包圍繳械蔡瑁帶來的五千援軍一樣。
江陵守軍還站在原地傻傻地看著,互相交頭接耳,並指指點點,他們以為蔡瑁帶來的兵馬要給他們進行軍事表演。
這時,魏延的身後衝出數百親衛營兵士,將靠近碼頭的江陵縣令等文武官員也全部包圍了起來。
“魏將軍這是幹嘛?”江陵縣令問離自己近的魏延。
魏延身旁的李嚴更是驚掉了下巴,還沒有弄清楚發生了什麽事,但是他想起魏延剛剛跟他說的話,他便站在原地沒有動。
“蔡軍師,這是怎麽了?”
江陵縣令見魏延沒有理會,又大聲朝遠處的蔡瑁問道。
蔡瑁現在自身難保,哪裏會去理會他,關鍵蔡瑁也不知道魏延到底要做什麽。
當黃忠和霍峻率領著兵馬將江陵守軍全部包圍起來後,魏延在親衛營兵士的護衛下來到了高台之上。
“諸位兄弟們,據說江陵城有官員勾結荊南反賊,現奉蔡軍師之令,由本將調查此事,請兄弟們放下兵器,配合調查,如若不配合,立斬不赦。”
魏延按照徐庶的安排好的說辭大聲說道。
那名縣中佐吏數著從樓船上下來的黃忠和霍峻兩個營的兵士數量,又對江陵縣令質疑道。
“正方,你的問題也太多了吧。”
縣令很討厭這個佐吏,平日裏愛較真,問題又多,今天自己的上司遠道而來,他卻多次犯這怪毛病,要不是他是州牧劉表派來江陵任職的,縣令早就將他打發走了。
“要不麻煩縣尊去問下蔡將軍,在下好安排兵士們的食宿,凡事搞個清楚比較好,省的有紕漏。”
那名佐吏絲毫不顧縣令滿臉的不滿,依然我行我素。
“本官對你真的是沒有辦法了。”
江陵縣令對這個年輕的下屬真的是無可奈何,隻好起身往蔡瑁方向而去。
......
“縣令,蔡軍師身體不適,切莫去驚擾了他。”
魏延看見江陵縣令往蔡瑁那邊走去,便伸手攔住了他,畢竟蔡瑁是被挾持著的,走近怕被穿幫。
“魏將軍,下官手下一名佐吏剛剛閑來無事,粗略地數了下二位將軍帶來的兵馬,有一萬人,這個與南下時的五千人有出入,故讓本縣來確認下,好安排軍士們的食宿。”
縣令將疑惑說了出來。
“是一萬人,蔡軍師帶的援軍有五千,他又將本將在荊南的五千兵馬帶迴襄陽,好鞏固荊北防線。”
魏延早就想好了說辭。
“哦哦,原來如此,那下官讓人安排兵士們的食宿。”縣令說道。
“不必了,我們已經帶了糧食,就地紮營或者在船上休息都可以。”
魏延心想,你們別白費力氣了,等下江陵城拿下後我們自己安排。
“對了,你剛才說有一名佐吏數了兵馬數量,把他叫來,本將要見他。”
魏延對這名心思細膩、觀察力強的佐吏感到好奇。
不一會兒,那名佐吏在縣令的帶領下來到了魏延身前,二十多歲的年紀,長相老成持重,身材瘦高,五官端正,麵部略顯嚴肅與剛毅。
“在下李嚴參見魏將軍。”佐吏朝著魏延行禮道。
“你叫李嚴?”魏延心中一驚,是那個蜀漢的托孤之臣嗎?
“是的,李嚴字正方。”一旁的縣令補充道。
“哪裏人士?”聽到他的表字魏延就已經確認他就是曆史上的那位蜀漢重臣。
“在下南陽人。”李嚴答道。
“那你我是同鄉啊。”魏延知其身份後故意套近乎。
“是的,在下十分榮幸,將軍在荊南滅蠻兵,斬張津,收複長沙,給我們南陽人爭光了。”李嚴在南郡聽到了魏延在荊南的事跡,對其是欽佩不已。
“過獎了,保家衛國是武將應盡職責,當不得如此高的讚賞。”魏延很是謙虛。
李嚴以為魏延是殘暴武人,但沒想到他竟然如此低調謙虛。
“對了,聽縣令說,剛剛你數了兵馬有一萬人,本將好奇,這麽多兵士你為啥要數又是如何數出來的?”
魏延知道東漢末年的算術計算沒有後世那麽發達方便,這時候阿拉伯數字也還沒有傳入中國,所以能靠心算的人都不簡單。
“在下閑來無事,看著樓船上的大軍整齊劃一地下船,便數了其中一艘船中下來的兵士數量,然後又查了下全部有載兵的樓船數量,便粗略地估計出來。”
李嚴自小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文武雙全,在家鄉也以才幹知名,這估算兵士數量對他來說本不算什麽。
“不錯,本將軍中正缺乏錢糧主簿,正方可願來我軍中。”
魏延直接招攬,畢竟現在自己名聲在外,又有一定實力,不用如同之前那般過多鋪墊了。
李嚴沒有急著迴答,而是看了一眼身邊的江陵縣令,畢竟自己現在是他的佐吏。
“正方,難得魏將軍看得起你,還不快快同意。”
縣令對李嚴早就生了厭惡之心了,巴不得他早點調走,魏延居然不怕這個麻煩,他豈不樂意為之。
“謝過魏將軍,在下願為將軍效力。”
李嚴對於魏延這個老鄉也很滿意,不僅英勇善戰,而且還謙遜有禮,跟著他比在江陵當一個小佐吏更有前途。
......
不一會兒,徐庶從樓船上下來了。
“主公,經清點集合了差不多三千人了。”
徐庶在魏延耳邊低聲說道,他留在樓船上占據高位以方便清點到來的江陵守軍數量,等人數差不多了便下來稟報。
“按計劃進行。”魏延下令道。
徐庶向一旁的兵士吩咐一番,那名兵士便朝著已上岸且在一邊備戰的虎賁營和第二營奔去。
“正方,一會無論發生什麽不要緊張,站在原地即可。”魏延又對身邊的李嚴囑咐一番。
“啊......”李嚴詫異地看著魏延,還沒有明白是怎麽一迴事。
一瞬間,黃忠帶著虎賁營、霍峻率領第二營迅速地朝著正在列隊等待檢閱的江陵守軍包圍過來,如同之前在臨湘包圍繳械蔡瑁帶來的五千援軍一樣。
江陵守軍還站在原地傻傻地看著,互相交頭接耳,並指指點點,他們以為蔡瑁帶來的兵馬要給他們進行軍事表演。
這時,魏延的身後衝出數百親衛營兵士,將靠近碼頭的江陵縣令等文武官員也全部包圍了起來。
“魏將軍這是幹嘛?”江陵縣令問離自己近的魏延。
魏延身旁的李嚴更是驚掉了下巴,還沒有弄清楚發生了什麽事,但是他想起魏延剛剛跟他說的話,他便站在原地沒有動。
“蔡軍師,這是怎麽了?”
江陵縣令見魏延沒有理會,又大聲朝遠處的蔡瑁問道。
蔡瑁現在自身難保,哪裏會去理會他,關鍵蔡瑁也不知道魏延到底要做什麽。
當黃忠和霍峻率領著兵馬將江陵守軍全部包圍起來後,魏延在親衛營兵士的護衛下來到了高台之上。
“諸位兄弟們,據說江陵城有官員勾結荊南反賊,現奉蔡軍師之令,由本將調查此事,請兄弟們放下兵器,配合調查,如若不配合,立斬不赦。”
魏延按照徐庶的安排好的說辭大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