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戰績:3中2(埃爾夫斯堡,勝?;色格拉布魯日,讓平?;錫爾克堡,勝?)
8月2日戰績:1中1(埃及奧,讓勝?,比分1-1?)
8月3日戰績:4中3(美國女奧,讓負?;蓋斯,讓負?,比分0-1?;西班牙女奧,讓負?,比分2-2?;法國女奧,負?)
今天偶然間在知乎上看到這樣一個段子:
有人提問道:“為什麽某某地接受了那麽多捐助依然那麽窮?”
其中有個高讚迴答非常有趣,據答主描述,她認識的一個男生曾經前往該地fp(扶貧),當時他詢問當地居民想要 200元現金還是價值500元的物資作為援助時,結果令人驚訝——超過90%的人選擇了現金。當答主猜測原因時,那個男生揭示出真正的答案:這些居民需要用現金購買酒水飲用。然而,答主進一步提出疑問,如果需要資金,可以將物資變賣獲得所需款項,但男生卻迴應說那些人懶得去賣。
這個故事背後所反映的正是《貧窮的本質》一書中所探討的窮人思維。
然而,今天我們所要討論的窮人並非傳統意義上生活困苦、缺乏基本生活資源的貧困人群,而是一群新興的窮人,他們中的許多是年輕一代的白領階層。
盡管這些人每天穿著整齊,西裝革履地穿梭於高樓大廈之間,表麵上看起來並不存在生存危機,也無需擔憂溫飽問題,但實際上,他們卻被一種名為消費主義的牢籠所困住。這種現象通常被稱為“精致窮”。
為什麽說精致窮,主要就在於他們的消費觀:
1.廉價消費,衝動消費
什麽618、雙十一,商家各種滿包郵、滿優惠、打折這些套路都中,比如你想要買一個150塊錢的東西,發現滿200減50,於是浪費多半小時挑選糾結,結果多買了一個不需要的東西。
有時候你為了幾十塊錢的差額,在多個品牌上比來比去,覺得省到就是賺到,結果不但枉費心力,還買了質量較差的東西。
包括,現在的短視頻直播簡直就是收割窮人的利器,“買它、買它、買它”不斷給你的大腦催眠,你買不起,他還會說你最近是不是沒努力。
包括一些廣告營銷,什麽女人的衣櫃,永遠少一件衣服,男人一年要逛兩次***。
總之,你買了很多原本不需要的東西,買迴來之後,拆包裹的時候還有點興奮,然後就閑置了。
不單是占用了你家幾萬一平的物理空間,你每次整理、清灰又會消耗你的時間和精力,而且每次看到它,你都會糾結,要不要把它處理掉。
……
我前兩年一衝動買了輛新能源,結果每年開得很少,上班不怎麽開,長途開油車,加上租車位費、保險費……最後隻好血虧轉賣。
所以,我給剛需的定義是必須高頻使用,包括知識付費,購課參群之前一定要確認自己能否付出足夠的時間,參加一個100天寫作挑戰,你每天連一個小時都沒有就趁早放棄。
2.攀比消費、超前消費
老家有個發小,家境普通,收入也不高,結婚娶媳婦,家裏貸款買房也就算了,但為了讓女方父母高看一眼,借錢大肆操辦婚禮,不用說婚後那是一地雞毛,因為還債家庭內部矛盾重重。
包括有些年輕人為了所謂的麵子,過度消費,追求什麽高端名牌,限量款,名車名表,這些隻會讓你陷入更加貧乏的境地。
人窮的時候麵子不值錢。
窮人總是小心翼翼的大方,而富人都是大大方方的小氣。
富人購買奢侈品,買豪車,很多都是為了生意,一種投資。
比如《三十而已》裏的顧佳為了擠進富太太群結交人脈、信息資源,花十幾萬買個包。
虛榮心人人都有,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追求優質商品理所當然,我甚至鼓勵你收入到了、積累夠了,要主動去體驗一下高端消費帶給自己的氣場加持。但你剛買一年多的手機,就覺得內存不夠,非要刷卡分期折疊手機,就過分了。
3.暴富消費
不是報複消費,而是為了能夠暴富而進行的消費,你以為是投資,其實是欲念。
比如買彩票,動不動就三百五百刮刮樂,上香許願千元捐“功德”,結果是彩票店老板和寺廟大和尚喜提寶馬一輛。
為什麽會有新窮人呢?
以前寫的文章裏麵我分析了內因——稀缺思維。
今天從外因剖析,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消費主義,那消費主義是怎麽來的?我們又是怎麽掉入到消費主義陷阱的呢?
《工作、消費主義和新窮人》這本社會學書籍給出了一個解釋,非常值得參考。
人類進入工業時代塑造了工業文明,工業文明的本質是工作倫理,勞動是光榮的,工作是神聖的,每個人都應該工作,不工作就是罪惡,工作是人生價值的最高形式。
但,很快這種倫理就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首先,隨著科技的發展,生產力大幅提升,勞動密集向技術密集轉變,機器的崛起逐漸取代人作為生產主導。
人,作為勞動力從促進生產,變成了一種過剩的冗餘,成了經濟發展的累贅。
在這個背景下,消費成為經濟發展的核心要素,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消費、投資和貿易,消費為什麽排在第一位?更不用說後兩者萎縮的情況下。
無論是從zf層麵還是經濟層麵,刺激消費、增加消費人口都是第一位的。
與此同時,工作的意義和價值也在逐漸喪失,人們體會更多的是工作對人的控製和壓抑。
有一本書叫毫無意義的工作,尤其是大公司,其實很多人大部分時間都沒有創造什麽價值,都是在毫無意義的工作中內耗。
個體的身份認同也隨之發生了轉變,從生產者到消費者,工作僅僅成為獲取收入、實現致富目標的手段。
消費,而非工作,定義了一個人在社會中的地位和價值,大家普遍接受的成功的定義不是創造了什麽,而是想買什麽就能買到什麽。
消費能力的大小、消費體驗的豐富與否,成為衡量一個人活著的價值和意義的新尺度。
新窮人的誕生,正是這一轉變的產物。
他們不是為活不下去所困擾,而是因消費能力不足,或者達不到自己所期望的消費層次,而感到羞恥和沮喪。
我們之所以會衝動消費、透支消費,不就是想證明自己嗎?
媒體廣告和直播帶貨的興起,更是將消費主義推向了極致。
它們無孔不入,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的消費標準,講述著一個又一個品牌故事:
什麽潮牌、限量版;
什麽變形金剛、迪士尼;
什麽年輕人入職場的第一塊機械表、參加工作的第一套西裝、女白領的第一個輕奢包、大學生的第一款品牌護膚品、年輕人的第一台私人飛機……
看似是文化多元、價值觀多元,實則是產品經理們精心編織的消費幻夢。
……
這本書其實是讓大家看清楚,很多時候你不是害怕貧窮,而是擔憂消費降級,你不是缺錢,而是缺少意義感。
同時,作者也給出了指導性意見,在工作倫理和消費倫理之間引入生活倫理進行平衡,讓人們在追求效率的同時,不要忽略公平、自由和平等,不要忘記,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說實話,我讀完這本書,對作者最後這種宏觀的、不痛不癢的建議嗤之以鼻。
既然消費主義是後現代社會的必然,就不要把它當作桎梏,除非你看破紅塵,跳出三界。
我們需要學會適應並利用這一現實,既要懂消費,也要懂生產,更要懂營銷。隻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掌握自己的生活節奏,避免被外界因素所左右。
然而,最重要的是,你必須學會自主定義自我價值。外界的觀點——無論是來自他人、社會還是群體的看法——都是虛幻的。它們往往隻是表麵現象,並不能真實反映出你的內在價值。因此,不要過分在意別人對你的評價,而是應該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潛力。
要想真正突破束縛,你必須逐步解構並超越這些強加於你的價值觀念,構築起一種更為堅固和自主的人生信念。在這個過程中,你要建立強大的自我認同感,成為一個敢於麵對非議、不畏他人目光、敢於自我營銷、勇於突破羞恥界限的個體。
正如我之前在文章中所說,天道中有一句話:“有本事的人都不要臉,沒本事的人都要臉,要臉的最後都沒了臉,不要臉的最後都有了臉。”這句話深刻地揭示了“不要臉”的三重境界。其中,第一重境界便是如何突破對金錢的羞恥感,建立正確的消費觀。當我們能夠坦然麵對金錢,不被其束縛時,就能更好地實現自我價值,走向成功之路。
今天學習知識先聊到這,昨天的焦點戰是在奧運會女足這邊,好家夥4場比賽全都是下盤,美國隊不贏、西班牙不贏、德國不贏、法國不贏,這四支在賽前被看作奪冠大熱門的球隊全部爆冷,常規時間一場都沒贏,昨天大部分投入女足的朋友估計全都顆粒無收,我們運氣還不錯,4場重心方向中3場,比分拿捏兩場,蓋斯0-1,17倍水位,西班牙2-2,34倍水位,其實我昨天自己還單獨上了一個博德閃耀主4-2,北京單場8串3的比分單完美拿下,可惜公推給大家的時候有點猶豫了,沒有寫上來,競彩主任給大部分玩家發了幾天福利,昨天星期六一天又給大部分玩家榨幹。
昨天這邊分享了4場重心比賽,方向命中3場。單場命中率還行,我自己基本上都是玩的單場。如果大家玩玩北京單場或者競彩單關比賽還有收獲,但是競彩主任這邊就不行了,一到組合方案的時候就陰差陽錯的給搭配錯了,或者不容錯出現失敗,核心原因還是玩主任競彩時太貪了,今天先來淺淺的說一下今天的比賽繼續做個簡短的賽前分析:
001 日職乙:磐城fc vs 秋田藍色閃電
歐值主勝2.42,亞值主讓0.25球滿水的盤麵,兩盤後市對主隊信心減退。
班迪特斯磐城是上賽季的升班馬,球隊總體實力在日職乙也算能跟得上大部隊。本賽季班迪特斯磐城發揮不錯,目前日職乙24輪戰罷拚下了9勝7平8負的戰績,34個積分排名第9位,近階段,班迪特斯磐城反而主場來了個6輪不勝戰績走低,本輪主場作戰歐亞數據不給力難以值得期待。
秋田藍色閃電在日職乙實力一般,上賽季排名日乙下半區可知一二。本賽季秋田藍色閃電依然為了積攢分數而努力拚搏著。目前日職乙聯賽24輪後秋田藍色閃電拚下了31分排名第11位,這個積分比保級區多出了7分壓力不大。本輪客場挑戰同級別對手勢必渾身解數力爭搶分,歐亞數據來看秋天藍色閃電有望全身而退。首選班迪特斯磐城讓球負,比分猜想:1-5、3-3、2-4、2-2。
004 德乙:達姆斯塔特 vs 杜塞爾多夫
歐值客勝2.30,亞值客讓0.25球中高賠的盤麵,兩盤後市對客隊走向看好。
達姆施塔特是上賽季德甲的副班長,德甲全賽季隻獲得了可憐的17個積分,早早預定了返程機票。降級後達姆施塔特幾乎全部主力離隊,球隊可以說元氣大傷。本賽季達姆施塔特在德乙的日子不會好過,球隊估計也要為了搶分保級而努力拚搏了。聯賽首輪麵對杜塞爾多夫的挑戰將處於下風,不利歐亞數據下達姆施塔特得分不易。
杜伊斯堡在德乙實力較強,上賽季排名德乙第三,可惜在升級附加賽中3:0握有大把賽點的情況下,到了客場被波鴻迴敬了個3:0,並最終點球不敵對手而無緣德甲。本賽季杜塞爾多夫沒有引進球員,還走了兩員得力幹將,球隊實力有減無增。好在主帥丘內繼續留任,有他的指點迷津,新賽季的杜塞爾多夫仍然不容小視。聯賽首輪客場作戰必定穩住陣腳前行,歐亞數據也對杜塞爾多夫客場不敗持支持態度,那就小單客勝首選。首選達姆施塔特平負,比分猜想:0-1、1-2、1-3、0-2。
以上為粗略看法,具體以晚點發的重心為準。
8月2日戰績:1中1(埃及奧,讓勝?,比分1-1?)
8月3日戰績:4中3(美國女奧,讓負?;蓋斯,讓負?,比分0-1?;西班牙女奧,讓負?,比分2-2?;法國女奧,負?)
今天偶然間在知乎上看到這樣一個段子:
有人提問道:“為什麽某某地接受了那麽多捐助依然那麽窮?”
其中有個高讚迴答非常有趣,據答主描述,她認識的一個男生曾經前往該地fp(扶貧),當時他詢問當地居民想要 200元現金還是價值500元的物資作為援助時,結果令人驚訝——超過90%的人選擇了現金。當答主猜測原因時,那個男生揭示出真正的答案:這些居民需要用現金購買酒水飲用。然而,答主進一步提出疑問,如果需要資金,可以將物資變賣獲得所需款項,但男生卻迴應說那些人懶得去賣。
這個故事背後所反映的正是《貧窮的本質》一書中所探討的窮人思維。
然而,今天我們所要討論的窮人並非傳統意義上生活困苦、缺乏基本生活資源的貧困人群,而是一群新興的窮人,他們中的許多是年輕一代的白領階層。
盡管這些人每天穿著整齊,西裝革履地穿梭於高樓大廈之間,表麵上看起來並不存在生存危機,也無需擔憂溫飽問題,但實際上,他們卻被一種名為消費主義的牢籠所困住。這種現象通常被稱為“精致窮”。
為什麽說精致窮,主要就在於他們的消費觀:
1.廉價消費,衝動消費
什麽618、雙十一,商家各種滿包郵、滿優惠、打折這些套路都中,比如你想要買一個150塊錢的東西,發現滿200減50,於是浪費多半小時挑選糾結,結果多買了一個不需要的東西。
有時候你為了幾十塊錢的差額,在多個品牌上比來比去,覺得省到就是賺到,結果不但枉費心力,還買了質量較差的東西。
包括,現在的短視頻直播簡直就是收割窮人的利器,“買它、買它、買它”不斷給你的大腦催眠,你買不起,他還會說你最近是不是沒努力。
包括一些廣告營銷,什麽女人的衣櫃,永遠少一件衣服,男人一年要逛兩次***。
總之,你買了很多原本不需要的東西,買迴來之後,拆包裹的時候還有點興奮,然後就閑置了。
不單是占用了你家幾萬一平的物理空間,你每次整理、清灰又會消耗你的時間和精力,而且每次看到它,你都會糾結,要不要把它處理掉。
……
我前兩年一衝動買了輛新能源,結果每年開得很少,上班不怎麽開,長途開油車,加上租車位費、保險費……最後隻好血虧轉賣。
所以,我給剛需的定義是必須高頻使用,包括知識付費,購課參群之前一定要確認自己能否付出足夠的時間,參加一個100天寫作挑戰,你每天連一個小時都沒有就趁早放棄。
2.攀比消費、超前消費
老家有個發小,家境普通,收入也不高,結婚娶媳婦,家裏貸款買房也就算了,但為了讓女方父母高看一眼,借錢大肆操辦婚禮,不用說婚後那是一地雞毛,因為還債家庭內部矛盾重重。
包括有些年輕人為了所謂的麵子,過度消費,追求什麽高端名牌,限量款,名車名表,這些隻會讓你陷入更加貧乏的境地。
人窮的時候麵子不值錢。
窮人總是小心翼翼的大方,而富人都是大大方方的小氣。
富人購買奢侈品,買豪車,很多都是為了生意,一種投資。
比如《三十而已》裏的顧佳為了擠進富太太群結交人脈、信息資源,花十幾萬買個包。
虛榮心人人都有,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追求優質商品理所當然,我甚至鼓勵你收入到了、積累夠了,要主動去體驗一下高端消費帶給自己的氣場加持。但你剛買一年多的手機,就覺得內存不夠,非要刷卡分期折疊手機,就過分了。
3.暴富消費
不是報複消費,而是為了能夠暴富而進行的消費,你以為是投資,其實是欲念。
比如買彩票,動不動就三百五百刮刮樂,上香許願千元捐“功德”,結果是彩票店老板和寺廟大和尚喜提寶馬一輛。
為什麽會有新窮人呢?
以前寫的文章裏麵我分析了內因——稀缺思維。
今天從外因剖析,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消費主義,那消費主義是怎麽來的?我們又是怎麽掉入到消費主義陷阱的呢?
《工作、消費主義和新窮人》這本社會學書籍給出了一個解釋,非常值得參考。
人類進入工業時代塑造了工業文明,工業文明的本質是工作倫理,勞動是光榮的,工作是神聖的,每個人都應該工作,不工作就是罪惡,工作是人生價值的最高形式。
但,很快這種倫理就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首先,隨著科技的發展,生產力大幅提升,勞動密集向技術密集轉變,機器的崛起逐漸取代人作為生產主導。
人,作為勞動力從促進生產,變成了一種過剩的冗餘,成了經濟發展的累贅。
在這個背景下,消費成為經濟發展的核心要素,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消費、投資和貿易,消費為什麽排在第一位?更不用說後兩者萎縮的情況下。
無論是從zf層麵還是經濟層麵,刺激消費、增加消費人口都是第一位的。
與此同時,工作的意義和價值也在逐漸喪失,人們體會更多的是工作對人的控製和壓抑。
有一本書叫毫無意義的工作,尤其是大公司,其實很多人大部分時間都沒有創造什麽價值,都是在毫無意義的工作中內耗。
個體的身份認同也隨之發生了轉變,從生產者到消費者,工作僅僅成為獲取收入、實現致富目標的手段。
消費,而非工作,定義了一個人在社會中的地位和價值,大家普遍接受的成功的定義不是創造了什麽,而是想買什麽就能買到什麽。
消費能力的大小、消費體驗的豐富與否,成為衡量一個人活著的價值和意義的新尺度。
新窮人的誕生,正是這一轉變的產物。
他們不是為活不下去所困擾,而是因消費能力不足,或者達不到自己所期望的消費層次,而感到羞恥和沮喪。
我們之所以會衝動消費、透支消費,不就是想證明自己嗎?
媒體廣告和直播帶貨的興起,更是將消費主義推向了極致。
它們無孔不入,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的消費標準,講述著一個又一個品牌故事:
什麽潮牌、限量版;
什麽變形金剛、迪士尼;
什麽年輕人入職場的第一塊機械表、參加工作的第一套西裝、女白領的第一個輕奢包、大學生的第一款品牌護膚品、年輕人的第一台私人飛機……
看似是文化多元、價值觀多元,實則是產品經理們精心編織的消費幻夢。
……
這本書其實是讓大家看清楚,很多時候你不是害怕貧窮,而是擔憂消費降級,你不是缺錢,而是缺少意義感。
同時,作者也給出了指導性意見,在工作倫理和消費倫理之間引入生活倫理進行平衡,讓人們在追求效率的同時,不要忽略公平、自由和平等,不要忘記,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說實話,我讀完這本書,對作者最後這種宏觀的、不痛不癢的建議嗤之以鼻。
既然消費主義是後現代社會的必然,就不要把它當作桎梏,除非你看破紅塵,跳出三界。
我們需要學會適應並利用這一現實,既要懂消費,也要懂生產,更要懂營銷。隻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掌握自己的生活節奏,避免被外界因素所左右。
然而,最重要的是,你必須學會自主定義自我價值。外界的觀點——無論是來自他人、社會還是群體的看法——都是虛幻的。它們往往隻是表麵現象,並不能真實反映出你的內在價值。因此,不要過分在意別人對你的評價,而是應該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潛力。
要想真正突破束縛,你必須逐步解構並超越這些強加於你的價值觀念,構築起一種更為堅固和自主的人生信念。在這個過程中,你要建立強大的自我認同感,成為一個敢於麵對非議、不畏他人目光、敢於自我營銷、勇於突破羞恥界限的個體。
正如我之前在文章中所說,天道中有一句話:“有本事的人都不要臉,沒本事的人都要臉,要臉的最後都沒了臉,不要臉的最後都有了臉。”這句話深刻地揭示了“不要臉”的三重境界。其中,第一重境界便是如何突破對金錢的羞恥感,建立正確的消費觀。當我們能夠坦然麵對金錢,不被其束縛時,就能更好地實現自我價值,走向成功之路。
今天學習知識先聊到這,昨天的焦點戰是在奧運會女足這邊,好家夥4場比賽全都是下盤,美國隊不贏、西班牙不贏、德國不贏、法國不贏,這四支在賽前被看作奪冠大熱門的球隊全部爆冷,常規時間一場都沒贏,昨天大部分投入女足的朋友估計全都顆粒無收,我們運氣還不錯,4場重心方向中3場,比分拿捏兩場,蓋斯0-1,17倍水位,西班牙2-2,34倍水位,其實我昨天自己還單獨上了一個博德閃耀主4-2,北京單場8串3的比分單完美拿下,可惜公推給大家的時候有點猶豫了,沒有寫上來,競彩主任給大部分玩家發了幾天福利,昨天星期六一天又給大部分玩家榨幹。
昨天這邊分享了4場重心比賽,方向命中3場。單場命中率還行,我自己基本上都是玩的單場。如果大家玩玩北京單場或者競彩單關比賽還有收獲,但是競彩主任這邊就不行了,一到組合方案的時候就陰差陽錯的給搭配錯了,或者不容錯出現失敗,核心原因還是玩主任競彩時太貪了,今天先來淺淺的說一下今天的比賽繼續做個簡短的賽前分析:
001 日職乙:磐城fc vs 秋田藍色閃電
歐值主勝2.42,亞值主讓0.25球滿水的盤麵,兩盤後市對主隊信心減退。
班迪特斯磐城是上賽季的升班馬,球隊總體實力在日職乙也算能跟得上大部隊。本賽季班迪特斯磐城發揮不錯,目前日職乙24輪戰罷拚下了9勝7平8負的戰績,34個積分排名第9位,近階段,班迪特斯磐城反而主場來了個6輪不勝戰績走低,本輪主場作戰歐亞數據不給力難以值得期待。
秋田藍色閃電在日職乙實力一般,上賽季排名日乙下半區可知一二。本賽季秋田藍色閃電依然為了積攢分數而努力拚搏著。目前日職乙聯賽24輪後秋田藍色閃電拚下了31分排名第11位,這個積分比保級區多出了7分壓力不大。本輪客場挑戰同級別對手勢必渾身解數力爭搶分,歐亞數據來看秋天藍色閃電有望全身而退。首選班迪特斯磐城讓球負,比分猜想:1-5、3-3、2-4、2-2。
004 德乙:達姆斯塔特 vs 杜塞爾多夫
歐值客勝2.30,亞值客讓0.25球中高賠的盤麵,兩盤後市對客隊走向看好。
達姆施塔特是上賽季德甲的副班長,德甲全賽季隻獲得了可憐的17個積分,早早預定了返程機票。降級後達姆施塔特幾乎全部主力離隊,球隊可以說元氣大傷。本賽季達姆施塔特在德乙的日子不會好過,球隊估計也要為了搶分保級而努力拚搏了。聯賽首輪麵對杜塞爾多夫的挑戰將處於下風,不利歐亞數據下達姆施塔特得分不易。
杜伊斯堡在德乙實力較強,上賽季排名德乙第三,可惜在升級附加賽中3:0握有大把賽點的情況下,到了客場被波鴻迴敬了個3:0,並最終點球不敵對手而無緣德甲。本賽季杜塞爾多夫沒有引進球員,還走了兩員得力幹將,球隊實力有減無增。好在主帥丘內繼續留任,有他的指點迷津,新賽季的杜塞爾多夫仍然不容小視。聯賽首輪客場作戰必定穩住陣腳前行,歐亞數據也對杜塞爾多夫客場不敗持支持態度,那就小單客勝首選。首選達姆施塔特平負,比分猜想:0-1、1-2、1-3、0-2。
以上為粗略看法,具體以晚點發的重心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