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輩子


    李非在奏章中提到,目前大唐兵力集中於一處,且受到安祿山的牽製,與國不利。洛陽東南為江淮地區,因為戰亂,目前維係朝廷運轉的稅賦幾乎隻能依靠長江淮河漕運,一旦安祿山起兵進犯,國庫便無力支撐戰爭所耗之資。而安祿山也應該明白這點,發兵江淮隻是早晚之事,所以,提請肅宗提前向江淮地區分兵駐守,做好萬全準備。


    李非這麽做,一方麵想讓肅宗減輕心中疑慮,表示我李非並不想讓這十三萬人馬集結在我一人手下,算是他對指派魚朝恩來蒲州監軍的迴應。一方麵也給肅宗出了一個難題。


    因為河東道大部以及河北道全數陷於敵手,想要分兵江淮必須繞一個大圈,行軍日久,恐怕根本來不及,可如果對江淮地區置之不理,一旦安祿山得手,大唐危殆。


    奏章傳到長安,肅宗問李泌和韋堅的意見,李泌說道:


    “右相一語點中要害,情況確實如此,山南東西兩道人心惶惶,多南下避戰,嶺南困苦之地,尚需國庫撥付資材維係,原本劍南還能提供一些稅賦,但因戰亂,通商之路斷絕,再加上募兵,各地府庫虧空嚴重,目前江淮地區稅賦占九成以上,此為最大隱憂。”


    “確實如此,戶部已經多次呈文說明,可現在大唐兵力為了防止安祿山進犯長安,集中在河中一帶,淮南道以及江南東西兩道兵力薄弱,根本無力抵抗叛軍。”


    “那該如何?”肅宗問。


    韋堅想了想說道:


    “陛下不必憂心,叛軍即便發兵,也不可能短時間內占據如此多的地方,我們隻需提前籌備便可,我會讓兵部和吏部調派兵將,在叛軍行經之路上層層駐防,安祿山必不會舍棄洛陽傾巢出動,能拖的時間越久,我們的兵力優勢就會慢慢顯現。”


    “目前也隻能如此。”李泌接著說道。


    “右相說兵力集結於一處,與國不利,該做何解?”


    “陛下,這些人馬本就是三方大軍合為一處,可再次分兵各領其軍,交由郭子儀和高仙芝各領四萬人馬分兵駐紮與同州、 合陽,這樣和蒲州三處可遙相唿應,即便叛軍來襲,也能快速再次集結。如若史思明南下,同州亦可迴望長安,比起聚在一起更有裨益。”


    肅宗點頭同意。


    接到肅宗聖旨,李非便開始著手安排分兵事宜,分兵之前,李非再次召集眾將,對他們說道:


    “此次分兵勢在必行,隻不過和我原本的期望有所差異,不過既然是聖意,那我們便依聖意行事。王忠嗣將軍和我駐紮蒲州,高仙芝將軍率四萬兵馬前去合陽,郭子儀將軍率四萬兵馬前去同州,如此一來,魚朝恩就隻能顧及一處。非我不滿其監軍一職,而是這些宦臣不懂軍務,曆來多誤事。此前設立按察使之後,宦臣染指軍權有所收斂,看來如今聖上又要重新啟用這些身邊之人,各位請謹言慎行,若有事相商以密信來往。”


    交代完畢,各自領兵啟程,蒲州由王忠嗣率五萬兵將駐守。


    此後,長安又發一道聖旨,將哥舒翰調迴長安,敕封淮南節度使,前往揚州赴任。又調派右領軍衛大將軍魯炅入山南東道,為南陽節度使。


    此外,郭子儀、高仙芝麾下也各有將領被調派指認。


    李非當然明白肅宗的意思,除了為防備將來安祿山進犯江淮地區,還有就是分散自己所能統領的將官。有許多節度使是為新置,也是為削減各大節度使手中的軍權做出鋪墊。


    公元751年(天寶十年)春,肅宗終於改年號為至德,當年為至德元載。


    這個年號明顯是肅宗為了掩飾自己的篡位之舉,用最高的盛德為號給自己臉上貼金。遠在蒲州的李非接到消息,心緒頗為複雜。


    緊接著,一個更為炸裂的消息被秘密遞送到了李非手中。


    陳玄禮率七千殘部在同州以北的丹州被郭子儀探馬發現,正在被引入同州,郭子儀急忙去信問李非的意見。


    萬萬沒想到,陳玄禮竟然還活著,李非原本想讓陳玄禮趕緊來蒲州相聚,但提筆一想,隨即改了主意。他讓郭子儀安頓好陳玄禮,補足給養之後,讓陳玄禮直接迴長安。並讓郭子儀轉告陳玄禮,待他迴到長安之後,不要提曾和自己有這次聯係。


    郭子儀自然照辦。五天後,陳玄禮率部離開同州,直接趕往長安。


    緊接著,從洛陽方向傳來消息,約十萬叛軍出離洛陽,去向未定。與此同時,原州的史思明也傾巢出動,看動向好似西進蘭州。


    硝煙的味道再次開始彌漫。


    ++++++++++++++++++++


    下輩子


    “這麽久你一直住公司宿舍!?”李飛有些驚訝的問道。


    “原本準備住的,但後麵工作壓力越來越大,也越來越忙,幹脆就住公司分的單身公寓去了。反正也沒結婚,一人吃飽全家不餓。”


    李飛其實早想搬過去,主要因為牛顯恪現在有些樂不思蜀,原本他的那棟別墅十天半個月才迴去一次,迴去也隻是看看,已經一年多沒住人了。在公司有李飛和牛倩倩陪著,對他的照顧也非常到位,牛顯恪顯然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每天在樓頂的大陽台上澆花養草,偶爾來一兩個老友喝茶聊天,經常一連幾天連樓都不下。


    看李飛沒有吭聲,牛倩倩明白李飛在想什麽,直接說道:


    “我給我爸說,咱們買的那個地方現在挺繁華的,人氣也足,老呆在樓上不合適,讓他也跟著咱們搬過去吧。”


    李飛非常感激牛倩倩的善解人意,點了點頭後對曲海說道:


    “我明天聯係裝修公司,把你和我的房子一起開工給做了。到時候我們一起搬過去,我看你這樣下去弄不好再給自己整抑鬱了,沒必要,又不是沒有退路。”


    “你不懂,裝修我自己來,這事兒就先不提了,唐朝那小子有反骨,我發現已經控製不了他了,我擔心他壞你們的事兒。有沒有解決的辦法。”


    “暫時沒有,你也知道,那個李非一直沒在長安,再說我也一直沒有在夢裏見到他,所以更使不上勁。”


    “我國家實驗室的同學前段時間給我講了一種假設,我聽不懂,但記錄下來了,我這兩天扒一下資料消化一下,看能不能找出解決的辦法。說不定因為是時空出現了錯位什麽的原因。”


    曲海這句話一下子枸杞了李飛的一些迴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上輩子,下輩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二手廢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二手廢柴並收藏上輩子,下輩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