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一次打不倒
團寵小農女:帶著功德空間去種田 作者:沁溫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214章 一次打不倒
213
“還有,”三郎掃了眾百姓一眼,又道:“相信中州城不少百姓都知道我與寧娟姑娘有著私人恩怨,當初我也來寧家找過她麻煩,不巧遇到熊家人將寧家人往死裏逼,我也是看不過眼才出手相幫,如今在熊老爺嘴裏卻變了味,說到顛倒黑白的本事,熊老爺認第二,怕沒人敢認第一!”
三郎和寧娟當街大吵的事有不少人知道的,所以更相信他的話。
聽罷三郎的話,中州百姓都不敢置信地看著熊金鶴。
“樂泉鄉君”他們說的都是真的?
一直都是熊老爺在為虎作倀?
是他在縱容熊易作惡?
想到熊易做下那些令人不恥之事,百姓心中也惱怒。
其實在中州百姓心目中,熊金鶴和“樂泉鄉君”都是好人,他們不願意相信有顛覆他們認知的事情在這兩人身上發生。
然而事實擺在眼前,又讓他們做不到視而不見。
“熊家的管家到牢裏給熊易下毒被抓了!”遠處有人高聲叫喊。
什麽?!
熊家管家毒害熊易?
不是熊老爺指使的還能有誰?
眾人猛地想到三郎剛才質問熊金鶴的話,紛紛震驚地朝他看了過去。
這熊金鶴為了熊家的名聲和地位,真的連親生兒子都要舍棄?!
虎毒不食子,這熊金鶴還是人嗎?
有百姓倒抽了口冷氣,壓低聲音道:“熊老爺真夠狠心的,連親生兒子都能毒害?”
“不狠又怎麽將家業做大?”
“聽鄉君堂哥的意思,熊老爺自己手上也不幹淨吧?”另一位百姓小聲地接過話:“他是不是擔心熊易將他幹的事都給說出來,才讓管家給熊易下毒的?”
這還用問嗎,肯定是這樣了!
中州百姓驚疑不定地看著熊金鶴。
這事太令人震驚了,他們得時間好好消化消化。
熊金鶴臉色很難看,一方麵是惱中州百姓被溫暖幾句話就左右;另一方麵是氣管家的愚蠢。
管家真是老糊塗了,竟然親自動手!
他自己被抓也就算了,還害他陷於輿論之中!
“那人說的是真的嗎?管家真給大爺下毒了?”熊金鶴痛哭流涕地衝自己隨從喊道:“快去看看大爺有沒有事?管家這輩子把熊家當成自己家,他是恨大爺做出那等喪心病狂之事才想為民除害的,可管家為了那畜生髒了自己的手不值得啊”
“老爺,小的去看看!”隨從也嚇得不輕,轉身衝了出去。
“啪啪”溫暖鼓起掌來,戲謔地看著熊金鶴:“熊老爺演得真好,請繼續。”
熊金鶴差點哭嗆了,心裏對溫暖恨得牙癢癢,卻不得不繼續裝下去:“鄉君,我知道我那逆子得罪了令兄,可我真的真的不知道他所做的那些事……”
“招了!熊易招了,他幹的那些事熊家人都知道,熊老爺就是幫兇!”遠處又有人揚聲大喊。
熊金鶴聲音一頓,目露兇光地朝遠處看去。
中州百姓還是第一次從“和善”的熊金鶴臉上看到這樣可怕的神情,都嚇了一大跳。
原來這熊老爺以前的仁愛都是裝出來的,他才是真正的惡人!
熊金鶴是個敏銳的,他當然察覺到百姓對他態度的轉變。
想到自己經營了半輩子的聲譽被溫暖和三郎兩人三言兩語就給毀了,熊金鶴大受刺激:“胡說!我什麽都沒做,我什麽都不知道!”
那個孽障,他就該在出事的時候就直接讓他“病逝”,而不是留著人讓他和熊家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熊老爺有沒有做過犯法的事,知府大人那裏自有定論,熊老爺不必跟本鄉君和鄉親們說。”溫暖說罷朝百姓打了聲招唿,帶著三郎和拂冬揚長而去。
熊金鶴想趁溫暖離開挽迴自己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奈何百姓看他的眼神都帶著驚懼,不待他開口就作鳥獸散了。
連親生兒子都能下得去手,這樣心狠手辣的人他們怎麽敢靠近?
他們真是瞎了眼了,竟然崇敬這樣一個人……
熊金鶴有預感,熊氏一族真的要給那孽障陪葬了!
此時此刻,熊金鶴不但後悔沒早點將老大弄死,還恨不得將溫暖和三郎碎屍萬段!
他也後悔將姓溫那小丫頭低估了,竟然還想與虎謀皮。
落到如今這個下場,他真是悔得腸子都青了!
如果從一開始他就滿足老大的要求,幫他將姓溫的小丫頭弄到手,今天會不會又是另一番局麵?
現在,說什麽都遲了。
熊金鶴與來時的敲鑼打鼓不同,他蹣跚地上了馬車,悄悄的離開了。
隻是他前腳剛迴到家,許乾後腳就帶人過來將他“請”到府衙去了。
熊金鶴很快就從府衙出來了,隻是看起來老了很多。
斂秋將打聽到的消息轉述給溫暖:“熊金鶴到底是秀才之身,而且他不比熊易,做事從來不會留首尾,所以即便有親生兒子熊易指認,在沒有實質證據的情況下,又有幾個大族的族長做擔保,知府大人一時之間也不能拿他如何?”
“我也沒想一次就能打倒他。”溫暖食指輕卷著垂在頰邊的一縷發絲,勾唇道:“去將西臨國和南淵國準備開戰,朝廷有可能征兵的消息散布出去。”
對付熊金鶴這樣的人就不能用光明正大的手段,因為他不配!
一夜之間,西臨國要打仗的消息就傳遍了中州城,百姓各種擔心憂慮,熊金鶴毒害親生兒子,表裏不一的消息反而淡了下去。
熊金鶴夠狠,一番動作後將所有的罪名都推到親生身子熊易身上,還讓原本該判死刑的管家改為流放,自己不但洗脫了“毒害親兒”的罪名,還多了個體恤下人,大義滅親的好名聲。
隻不過,這次中州百姓心思已經不在他身上了,大家都擔心著自家的男人會不會被征兵,珍惜著“僅有”的時光。
一些好吃懶做的男人變得勤快起來;那些對孩子嚴厲的父親也一夜之間也成了慈父;還有那些原本要打媳婦的男人也突然變得溫柔體貼了。
(本章完)
213
“還有,”三郎掃了眾百姓一眼,又道:“相信中州城不少百姓都知道我與寧娟姑娘有著私人恩怨,當初我也來寧家找過她麻煩,不巧遇到熊家人將寧家人往死裏逼,我也是看不過眼才出手相幫,如今在熊老爺嘴裏卻變了味,說到顛倒黑白的本事,熊老爺認第二,怕沒人敢認第一!”
三郎和寧娟當街大吵的事有不少人知道的,所以更相信他的話。
聽罷三郎的話,中州百姓都不敢置信地看著熊金鶴。
“樂泉鄉君”他們說的都是真的?
一直都是熊老爺在為虎作倀?
是他在縱容熊易作惡?
想到熊易做下那些令人不恥之事,百姓心中也惱怒。
其實在中州百姓心目中,熊金鶴和“樂泉鄉君”都是好人,他們不願意相信有顛覆他們認知的事情在這兩人身上發生。
然而事實擺在眼前,又讓他們做不到視而不見。
“熊家的管家到牢裏給熊易下毒被抓了!”遠處有人高聲叫喊。
什麽?!
熊家管家毒害熊易?
不是熊老爺指使的還能有誰?
眾人猛地想到三郎剛才質問熊金鶴的話,紛紛震驚地朝他看了過去。
這熊金鶴為了熊家的名聲和地位,真的連親生兒子都要舍棄?!
虎毒不食子,這熊金鶴還是人嗎?
有百姓倒抽了口冷氣,壓低聲音道:“熊老爺真夠狠心的,連親生兒子都能毒害?”
“不狠又怎麽將家業做大?”
“聽鄉君堂哥的意思,熊老爺自己手上也不幹淨吧?”另一位百姓小聲地接過話:“他是不是擔心熊易將他幹的事都給說出來,才讓管家給熊易下毒的?”
這還用問嗎,肯定是這樣了!
中州百姓驚疑不定地看著熊金鶴。
這事太令人震驚了,他們得時間好好消化消化。
熊金鶴臉色很難看,一方麵是惱中州百姓被溫暖幾句話就左右;另一方麵是氣管家的愚蠢。
管家真是老糊塗了,竟然親自動手!
他自己被抓也就算了,還害他陷於輿論之中!
“那人說的是真的嗎?管家真給大爺下毒了?”熊金鶴痛哭流涕地衝自己隨從喊道:“快去看看大爺有沒有事?管家這輩子把熊家當成自己家,他是恨大爺做出那等喪心病狂之事才想為民除害的,可管家為了那畜生髒了自己的手不值得啊”
“老爺,小的去看看!”隨從也嚇得不輕,轉身衝了出去。
“啪啪”溫暖鼓起掌來,戲謔地看著熊金鶴:“熊老爺演得真好,請繼續。”
熊金鶴差點哭嗆了,心裏對溫暖恨得牙癢癢,卻不得不繼續裝下去:“鄉君,我知道我那逆子得罪了令兄,可我真的真的不知道他所做的那些事……”
“招了!熊易招了,他幹的那些事熊家人都知道,熊老爺就是幫兇!”遠處又有人揚聲大喊。
熊金鶴聲音一頓,目露兇光地朝遠處看去。
中州百姓還是第一次從“和善”的熊金鶴臉上看到這樣可怕的神情,都嚇了一大跳。
原來這熊老爺以前的仁愛都是裝出來的,他才是真正的惡人!
熊金鶴是個敏銳的,他當然察覺到百姓對他態度的轉變。
想到自己經營了半輩子的聲譽被溫暖和三郎兩人三言兩語就給毀了,熊金鶴大受刺激:“胡說!我什麽都沒做,我什麽都不知道!”
那個孽障,他就該在出事的時候就直接讓他“病逝”,而不是留著人讓他和熊家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熊老爺有沒有做過犯法的事,知府大人那裏自有定論,熊老爺不必跟本鄉君和鄉親們說。”溫暖說罷朝百姓打了聲招唿,帶著三郎和拂冬揚長而去。
熊金鶴想趁溫暖離開挽迴自己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奈何百姓看他的眼神都帶著驚懼,不待他開口就作鳥獸散了。
連親生兒子都能下得去手,這樣心狠手辣的人他們怎麽敢靠近?
他們真是瞎了眼了,竟然崇敬這樣一個人……
熊金鶴有預感,熊氏一族真的要給那孽障陪葬了!
此時此刻,熊金鶴不但後悔沒早點將老大弄死,還恨不得將溫暖和三郎碎屍萬段!
他也後悔將姓溫那小丫頭低估了,竟然還想與虎謀皮。
落到如今這個下場,他真是悔得腸子都青了!
如果從一開始他就滿足老大的要求,幫他將姓溫的小丫頭弄到手,今天會不會又是另一番局麵?
現在,說什麽都遲了。
熊金鶴與來時的敲鑼打鼓不同,他蹣跚地上了馬車,悄悄的離開了。
隻是他前腳剛迴到家,許乾後腳就帶人過來將他“請”到府衙去了。
熊金鶴很快就從府衙出來了,隻是看起來老了很多。
斂秋將打聽到的消息轉述給溫暖:“熊金鶴到底是秀才之身,而且他不比熊易,做事從來不會留首尾,所以即便有親生兒子熊易指認,在沒有實質證據的情況下,又有幾個大族的族長做擔保,知府大人一時之間也不能拿他如何?”
“我也沒想一次就能打倒他。”溫暖食指輕卷著垂在頰邊的一縷發絲,勾唇道:“去將西臨國和南淵國準備開戰,朝廷有可能征兵的消息散布出去。”
對付熊金鶴這樣的人就不能用光明正大的手段,因為他不配!
一夜之間,西臨國要打仗的消息就傳遍了中州城,百姓各種擔心憂慮,熊金鶴毒害親生兒子,表裏不一的消息反而淡了下去。
熊金鶴夠狠,一番動作後將所有的罪名都推到親生身子熊易身上,還讓原本該判死刑的管家改為流放,自己不但洗脫了“毒害親兒”的罪名,還多了個體恤下人,大義滅親的好名聲。
隻不過,這次中州百姓心思已經不在他身上了,大家都擔心著自家的男人會不會被征兵,珍惜著“僅有”的時光。
一些好吃懶做的男人變得勤快起來;那些對孩子嚴厲的父親也一夜之間也成了慈父;還有那些原本要打媳婦的男人也突然變得溫柔體貼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