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純屬虛構)


    大乾帝國建國三年,開業三年,5月12日。


    從張濤車隊離開淩霄市,這轉眼就5月份了。


    帝國內部,沒有波瀾,今年今年豫州,兗州仍然幹旱,隻不過,幹旱的地方,都成無人區了。


    沒人,也就不需要賑災,和遷移百姓。


    這些事情,都沒有傳到張濤這,畢竟不是什麽重要的事情,尋衣會,調查部將情報分為輕重緩急。


    還是張濤通過係統屏幕看的,豫州,兗州,有一片幹旱區域,從天空看那是一點綠點也沒有。


    唯一好的,就是不會出現,大旱,歲饑,人相食的情況。


    潼關。


    這裏和虎牢關又不同,這裏去年被隕石霍霍一波,就幹脆推倒重建。


    城牆,軍營,驛站,倉庫,總兵府,別的就沒了,就是橫穿東西的道路修建的特別寬,國道標準,白啟要求的。


    “所以這是按照白啟的要求修建的?”


    潼關這裏安排的還是一個縱隊,不多,2萬人,領頭的是總兵。


    張濤騎在馬上,高頭大馬,車隊到了潼關,街道上的人不多。


    “是的,至尊。”


    這位總兵當過親兵,在中央軍裏混過的。


    “你們刺史是怎麽安排豫州駐兵的。”


    豫州守備兵團,張濤沒有去駐地參觀,也沒細問,虎牢關的守備就一個校尉。


    “大部分都在汴梁,武關。


    潼關這裏一個縱隊,官渡一個縱隊,虎牢關一個校尉。”


    “大聰明。”


    張濤覺得這個兗州刺史不行,看來要調整了。


    三關一渡口白瞎了。


    而且潼關總兵願意聽雍州總督白啟,這就有意思了,潼關總兵是中央軍出身,按理說應該是待在兵團總部的,可是現在被派來潼關。


    潼關能有什麽事,確切說帝國內部的關隘都沒什麽大事。


    留一個縱隊在這,幹嘛,浪費糧食。


    而且,張濤過來的路上,沒看到豫州守備兵團建農場,這是就打算從張正那裏要啊。


    ……


    進入雍州的時候,明顯不同,相對於豫州的荒涼,雍州是另一種風格。


    道路,國道有,驛站也有,人很少。


    “張正,迴去後打報告,豫州刺史換個人,從野戰軍團裏麵選個總督,對調吧。”


    雍州國道,潼關出來碰到第一個驛站。


    在路上張濤沒說,現在說了,就是定了。


    沒有自主性,開創性,豫州白扯。


    “是。”


    張正沒有問為什麽,當初提豫州刺史是趕鴨子上架,匆忙,強人所難。


    去年遷移,豫州就費勁,還是白啟助力才能順利進行。


    “不要有思想包袱,說不定換個地方,人就能成才。”


    張濤還是安慰了一下,畢竟豫州刺史肯定是張正的心腹。


    “明白。”


    張正,對於手下的培養,不去大彪。


    “說說對雍州的第一印象吧。”


    張濤他們都是來過雍州的,當年可是很風光的,抓了一路改造兵,從現在看,當初能活下來的那一批改造兵是幸運的。


    世事難料。


    “路很寬,樹很多,人很少。”


    張正迴答的很幹脆。


    “哈哈,這是真的,雍州人口60餘萬,蠻夷150餘萬。”


    張濤還是一陣唏噓,雍州,八百裏秦川,白啟能恢複成這樣就不錯。


    “這也太少了吧?”


    張正是第一次知道,畢竟並州還有一部分從雍州過去的人。


    “正常,雍州天災人禍,能有這60萬不少了,還全部是守備兵團,生產建設兵團。”


    白啟用蠻夷那是下死手,累不死就一直幹,去年還委托商會從南方四國購買了一部分蠻夷。


    大冬天蠻夷都沒歇著,被白啟要求去清淤泥,挖河道。


    這才走了雍州速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朕,剩者為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酥羊肉的刀宗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酥羊肉的刀宗人並收藏朕,剩者為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