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純屬虛構)


    中央政府的效率,高。


    張濤決定2月中旬巡視後,中央政府在2月10日就安排好了路線,並通知了地方。


    沿途準備,中央財政支持,巡視需要花錢的。


    巡視的車隊,萬人。


    張濤,武太平,還有大彪,黑騎校尉,紅衣校尉,羽林軍校尉。


    中央政府塞進去了千人左右的人組成的巡視小組,他們屬於捎帶。


    這些人,跟著張濤那效果不一樣,如果中央政府直接派人,下麵的人打太極,這個是可能的,也是發生過的。


    中央政府對於地方政府,那真是不怎麽強勢。


    中央集權,不代表中央政府集權。


    萬人巡視車隊,走的是國道,幽州,冀州,過黃河,到達官渡。


    幽州和冀州有運河,但是大家不怎麽想坐船,張濤就民主了一把。


    再說按照如今的條件,運河和國道都差不多。


    輕裝簡從,車隊補給都是驛站負責調度。


    3月18日,官渡。


    張濤的車隊,到了。


    蕭城早一步趕到了這裏,還有兗州刺史。


    “敬禮。”


    蕭城,黃河局主任,早就得到消息了,沒想到張濤這走的不快,一路逛了近一個月才到,早知道在冀州等著。


    “迴禮。”


    大壯,負責組織迴禮。


    雙方都是軍禮,畢竟無論蕭城,還是兗州刺史身上都有軍職。


    這樣軍禮問候,比較好。


    “蕭城也來了,走吧。”


    這才是寒暄,兗州地界,官渡,曾經的黃河天險,易守難攻之地。


    “是。”


    官渡城中,接風。


    ……


    兗州,從納入大乾帝國之後,發展的不慢,尤其是官渡附近還有靠近徐州運河的地方。


    其它地方,兗州中部,西南部發展的湊活,再加上那些核心勳貴為了逃避稅收割肉,合理的執行了土地政策,在大軍進來之前,將地都給賣出去了。


    如果這樣,那這些被迫買地的百姓好好種幾年地,也能活的下去,畢竟帝國有規定,農業稅真不多。


    這樣那些北方核心勳貴還能繞過帝國土地政策,繼續吸血這些百姓,畢竟在這些百姓看來,張濤的大乾帝國是外人,他們這些核心勳貴才是自己人。


    去年一場幹旱,基本上將北方核心勳貴的後手都給毀了。


    遷移200多萬人,單論兗州,遷走了快一半了,人都沒了,地就荒了,遷移走的百姓,他們的地被政府購買,充當遷移費用。


    還有一部分土地是北方核心勳貴的,現在那些給核心勳貴種地的人,被強製遷走了,留下的地就荒了,可是登記在冊的土地還是需要交稅。


    結果就是逼的這些北方核心勳貴就又把地賣了,賣給了四大糧商,沒辦法,他們也想當地主,可是沒有糧食交易許可證,都白扯。


    土地拋荒,地價就不會高,人為拋荒不但需要繳納農業稅還會被罰款。


    那些百姓欠北方核心勳貴的欠款,這個政府是支持核心勳貴索要的,按正常的市價,可以去新大陸索要。


    至於怎麽去,那就不是政府考慮的,打報告,寫說明,這時間就不一定的。


    蕭城遷移人口的時候,還有目的的將兗州四家核心勳貴的中層人員,以莫須有的名義遷走,造成兗州四家核心勳貴和百姓之間沒了溝通。


    兗州,就開始高速發展了,人口少,好治理,核心勳貴的影響已經是曆史新低了。


    “不錯,兗州這不是挺好的嘛。”


    張濤在兗州東部視察的時候,兗州組建了2個生產建設兵團,從運河引水,修建水利。


    “繼續保持。”


    張濤前麵是和蕭城說的,後麵是和兗州刺史說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朕,剩者為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酥羊肉的刀宗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酥羊肉的刀宗人並收藏朕,剩者為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