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純屬虛構)


    由於北方幹旱的問題,張濤開始注意起了國內的情況。


    本來以為小冰河就是最大的問題,天災該結束,或者放緩,沒想到又來。


    幸好冀州,徐州修建的水利幫了大忙。


    黃河水位下降,對於修建湖泊是有利的,同時,將河堤修建起來。


    黃河的河床要清理,豫州,兗州,挖水庫。


    正好士兵都在,可以大幹一百天。


    北方就這樣了,結果進入6月份,南方又不太平了。


    從6月份開始,南方就開始下雨了,那是真舍得下。


    江淮是老根據地,沒什麽問題,水網,水庫,湖泊,運河,就算大雨一直下,都不帶洪澇的,當然有個度,隻要不一直下半年,就沒事。


    水位再漲,就會流入大海。


    荊州,湘州,揚州,福州,交州,這5州就不好了。


    遍地泥濘,長江泛濫,湘水泛濫,交州河泛濫,到處泛濫。


    淩霄市,市政府。


    關於南方洪澇,都知道了。


    7月,月例會。


    北方受災的百姓都遷移了,豫州在白啟參與後,速度加快,豫州原北方十三人會議的百姓,隻剩30萬不到,剩下的70萬全部帶走了。


    白啟真夠猛的,北方核心勳貴求情都不行,小樹不修不直溜。


    兗州,蕭城指揮下,遷走了180萬,篩的夠狠,一網打盡了兗州貧下中農。


    這250萬的百姓,一部分已經上船,一部分停留在臨沂,冀州不缺糧,臨沂靠近大海,糧食還可以從海上運來。


    而且,這些百姓還可以修黃河,等船來了再出海,反正管飯。


    “說說吧,南方5州洪澇,西南局,長江局都求援了。”


    水利畢竟才開始修,南方的大城市剛開始修建,肯定有側重。


    比如,金陵經濟圈,江夏襄陽南陽經濟圈,廣城經濟圈都沒啥問題。


    武夷市,地形高,同樣問題不大。


    其它地方就不好了,泥石流,阻塞交通比比皆是,好多物資都運不過去。


    “至尊,我們可以將南方的受災百姓參照北方這裏遷移走。”


    總理大臣算了一筆賬,遷移比賑災消耗要少。


    “現在不是遷移的問題,而且我們的人根本進不去受災嚴重的地方。”


    比較了解情況的大臣,提出實際存在問題。


    “而且,南方人口本來不多,大多是我們的士兵,有人口的就是揚州,福州,交州。


    這裏受災最嚴重的是交州西部,揚州南部,福州西部。”


    荊州,湘州都是蠻夷,守備兵團都在治所附近,章子選的地方,易守難攻,洪水都是考慮的。


    “按照長江局主任的匯報,這次大雨是百年難得一遇的,後續還會持續下,所以,我們今天必須拿一個主意。”


    張濤製止了討論,打開係統屏幕,南方煙雨朦朧,美中帶著殘酷。


    “要不還是遷移吧,我們下本錢,將這幾處受洪澇災害嚴重的地方百姓遷走。


    等這些地方的水利修建好了,我們再建設。”


    很多人都是這個想法。


    “組建江南賑災委員會,長江局主任拓跋全權負責。


    長江水師,長江以南各守備兵團,都可以調動。


    要不怕艱難,穩定壓倒一切。”


    江南,南方四大家族留下的爛攤子,大周三百年的開發成果,一場大雨,沒了。


    張濤知道情況比在場大臣知道的要嚴重的多。


    江南各州能保留一部分核心區域就不錯了,地形變化,河流改道,估計等大雨過後,南方會變得陌生。


    “是。”


    張濤確定了,大家就配合唄。


    “受災人口,船隻充足就送新大陸,不足就送海州,渝都平原。”


    有的地方不好,有的地方好,渝都平原就是水利比較好,同樣下雨量,渝都平原都沒發大水。


    大乾帝國,說的上,多災多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朕,剩者為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酥羊肉的刀宗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酥羊肉的刀宗人並收藏朕,剩者為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