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純屬虛構)


    “大人給推薦一個唄。”


    劉仁轍,典型的軍人。


    東北現在還軍管著。


    但是他也明白,不可能一直這樣。


    “想多了,自己找去,遠征兵團最後肯定要留下一半。


    東州還得再征兵,訓練,哪顧得上你。


    至於其它的,到時候先軍管,實在不行,就給中央政府上表。”


    大彪給了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


    “好吧。


    大人我還準備了接風宴,咱們什麽時候過去。”


    接風宴,至於以後,那就以後再說。


    “那就過去唄。”


    大彪還得計劃東州後續,今天這是從第四野戰軍團,就是他手下又抽總督。


    本來,東州現在在大彪手下兩個總督正好,一個外出征戰,一個留守。


    接下來,還要再提一個,用的順手的不多。


    ……


    風島,隻是一個過客。


    紅河島才是此行的終點。


    在劉仁轍設宴接待後,張濤留下任命書,就啟程了。


    在6月16日,張濤帶人到達紅河島。


    這裏的人,才是多。


    70餘萬大軍。


    整體還是比較亂的,紮營的位置遍布紅河島東西南北。


    互不統屬,自己幹自己的,參謀本部過來協調的,不行。


    中央軍30萬,這是老大哥級別,駐紮在北側。


    其餘的,冀州,涼州,青州,等支援的30萬,分別駐紮在東,南,西,三側。


    至於剩下的外族部落仆從軍10萬,理所當然跟著中央軍。


    “王上。”


    張濤到達的是北側的碼頭。


    來迎接的,四位總督,副總督三人,還有數十位總兵。


    “嗯。”


    張濤帶著大彪,下了船,大壯安排黑騎接管防禦。


    一些後勤的船隻,隻能停在遠處。


    “還請王上移駕紅河穀。”


    紅河島,島上一座五指山立在島的中央,支脈貫穿整座島嶼。


    在靠近北邊的位置,相距百裏的地方,有一處紅河穀。


    紅河,是島上的水源。


    東,南,西,北四處軍營,都是岸邊修建,島嶼內部,不適合通行,山,擋住了。


    “行,亞夫,你隨行。”


    中央軍來的總督,張亞夫,治軍嚴謹。


    “是。”


    張亞夫,中央軍,遠征軍總督,10萬騎兵,20萬步兵。


    還兼任仆從軍總督。


    ……


    前往紅河穀的馬車上。


    “紅河島的情況如何?”


    前麵都是聽參謀的匯報,軍隊來的時候就是分開駐紮。


    不過,中央軍在這裏,還是直接問比較好。


    “王上,紅河島的駐軍,分開駐紮。


    這樣一來方便管理。


    再說了,這裏不適合紮堆。”


    張亞夫,說的都是正常的。


    “我聽參謀他們說,你和其它三位總督相處的不太愉快?”


    張濤知道這是不大可能,中央軍還是知道精誠團結的。


    參謀們,見風就是雨。


    “沒有,我們相處的還行,畢竟他們以前都是同袍戰友。”


    這是真話,高層,大多都在一塊共過事。


    很有可能,就是一個隊伍的,隻不過,後來地盤大了,人都分出去了。


    “哦,這樣啊,你是中央軍,要起帶頭作用。”


    中央軍,有些人是看不起地方軍的,劣根性。


    一個個都拿鼻孔看人。


    “是。”


    這算是敲打了一下,響鼓不用重錘。


    差不多就行了。


    大彪在旁邊看了一個熱鬧。


    “王上,需要讓他們都過來嗎?”


    接風洗塵。


    “不必了,讓他們各自都迴去整頓,10天後,我會去巡視。”


    給他們整改的機會。


    算是默認這樣分兵。


    “是。”


    有人負責通知。


    ……


    紅河穀。


    中央軍張亞夫調集了20萬大軍,用了不到2個月,修建了一座行宮。


    知道張濤不喜歡行宮之名,就幹脆以紅河穀命名。


    這裏的建築群,占地廣,多用黃花梨等木材。


    主要是這裏遍布這種樹。


    百年,千年,都有。


    大周風格,雕梁畫棟。


    不過,隻是建好了主殿,和幾座偏殿,還有一部分在收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朕,剩者為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酥羊肉的刀宗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酥羊肉的刀宗人並收藏朕,剩者為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