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純屬虛構)
青州總督田無咎,看著冀州還有並州熱火朝天。
而他這裏才剛剛在平原郡立足。
去年拿下平原郡的時候,已經比較晚了,把平原郡的郡城修繕了一下,就入冬了。
然後開始組建守備兵團,中央軍騎兵團留下了5萬,迴去了5萬,又從冀州得到10萬正規軍,大多還是改造兵轉正。
剩下的抽調一部分俘虜組建新的改造兵。
現在的平原郡,就隻有30萬大軍。
後勤補給全部是海上運過來的。
開春整了一批農場,冬小麥是沒有種上。
倉庫正抓緊修建,中央軍步兵團正在過來。
中央軍10萬步兵團來他這裏集結。
第四野戰軍團抽調的遠征兵團是去蛇島集結。
共同組建東進兵團。
不過青州守備兵團不能全部開拔,要留下10萬留守,防止青州響馬北上。
可是中央軍過來需要營地,這就要田無咎安排人修建了。
加班加點,從中央軍出來,知道營地修建標準,物資是一船一船的往這裏送。
今日晴空萬裏,今日豔陽高照。
中央軍是步兵,隨海軍,水師而來。
兩個總督是老熟人了,沒有挑什麽。
共同建設平原郡,這這步兵團,會留一部分的,在這次戰役之後。
……
東進兵團,還有一部分是東州的第四野戰軍團抽調20萬兵力組建的遠征兵團。
今年這些,抽調的都是去年留守的。
老規矩,開春之後整軍,出征。
東州已經建設好的港口,來了一批大船。
要送這批遠征軍團去蛇島。
後勤的物資,蛇島是不缺。
大彪還專門從薊門跑過來一趟,開了一個誓師大會。
他們跨海遠征是需要適應的。
每次出發都挺遭罪的。
非戰鬥減員,還是很多的。
去年遠征兵團,就有一些。
現在這些人還留在蛇島,隻不過遠征兵團人數多了,這些就不那麽顯眼了。
大彪隻是讓一個總督帶著出征,他就不跟著去了。
交代好,安排好海軍運輸就好。
……
青州。
濟城。
孔家,祖地。
大祠堂。
祭祀先人。
煙火繚繞。
陣陣悲鳴。
萬人下跪。
一聲聲慷慨激昂,痛斥盟友敵軍。
怨天怨地,怨眾生。
最後還來了一個罪不在我。
孔家不愧是讀書人。
煽動能力還是有的。
糊弄不了家裏人,糊弄一下下麵的泥腿子還是可以的。
要不然也不會在響馬占據優勢的情況下,收迴青州的主動權。
可是,現在手裏的權力,砸鍋裏了。
地盤能夠掌控的隻有濟城郡,泰山郡,像一些膠東郡什麽的,都夠嗆。
現在丟了黃河北岸,又縮小了版圖,濟城就是前線。
難,難,難。
家族會議。
“家主,根據我們探查的情報,敵軍已經開始在平原郡集結了。
40萬的兵力。”
從濟城這裏過去北岸還是方便的,就是迴來費勁。
不過一些消息還是可以探查的。
“我們現在兵力多少?”
孔家主問的是大將軍,齊王當的憋屈。
“濟城這裏30萬,泰山郡30萬。”
這是吞並了一批響馬,還有從徐州拉來的人口,湊成的。
濟城郡這裏隻有濟城可守,充當黃河天險。
泰山郡但是磕磕絆絆,好些地方可以防守。
不過,曾經響馬的發源地,那是守也沒啥意思。
泰山郡和徐城郡算是一個聯合防線。
“兗州怎麽說?”
孔家主問的是祖老,這是賣老臉,希望能得到好消息。
“會支援,不過需要時間。”
支援需要時間,那這件事就不一定了。
“什麽,他們沒有說具體的時間?”
孔家主自然明白。
“沒有,徐州是明確拒絕的,兗州三家是不一定。”
“退路呢?”
泰山郡是退路,孔家折騰了幾十年,到最後還得跑。
投降無路。
“可以走泰山郡,繞徐州,到兗州。”
青州總督田無咎,看著冀州還有並州熱火朝天。
而他這裏才剛剛在平原郡立足。
去年拿下平原郡的時候,已經比較晚了,把平原郡的郡城修繕了一下,就入冬了。
然後開始組建守備兵團,中央軍騎兵團留下了5萬,迴去了5萬,又從冀州得到10萬正規軍,大多還是改造兵轉正。
剩下的抽調一部分俘虜組建新的改造兵。
現在的平原郡,就隻有30萬大軍。
後勤補給全部是海上運過來的。
開春整了一批農場,冬小麥是沒有種上。
倉庫正抓緊修建,中央軍步兵團正在過來。
中央軍10萬步兵團來他這裏集結。
第四野戰軍團抽調的遠征兵團是去蛇島集結。
共同組建東進兵團。
不過青州守備兵團不能全部開拔,要留下10萬留守,防止青州響馬北上。
可是中央軍過來需要營地,這就要田無咎安排人修建了。
加班加點,從中央軍出來,知道營地修建標準,物資是一船一船的往這裏送。
今日晴空萬裏,今日豔陽高照。
中央軍是步兵,隨海軍,水師而來。
兩個總督是老熟人了,沒有挑什麽。
共同建設平原郡,這這步兵團,會留一部分的,在這次戰役之後。
……
東進兵團,還有一部分是東州的第四野戰軍團抽調20萬兵力組建的遠征兵團。
今年這些,抽調的都是去年留守的。
老規矩,開春之後整軍,出征。
東州已經建設好的港口,來了一批大船。
要送這批遠征軍團去蛇島。
後勤的物資,蛇島是不缺。
大彪還專門從薊門跑過來一趟,開了一個誓師大會。
他們跨海遠征是需要適應的。
每次出發都挺遭罪的。
非戰鬥減員,還是很多的。
去年遠征兵團,就有一些。
現在這些人還留在蛇島,隻不過遠征兵團人數多了,這些就不那麽顯眼了。
大彪隻是讓一個總督帶著出征,他就不跟著去了。
交代好,安排好海軍運輸就好。
……
青州。
濟城。
孔家,祖地。
大祠堂。
祭祀先人。
煙火繚繞。
陣陣悲鳴。
萬人下跪。
一聲聲慷慨激昂,痛斥盟友敵軍。
怨天怨地,怨眾生。
最後還來了一個罪不在我。
孔家不愧是讀書人。
煽動能力還是有的。
糊弄不了家裏人,糊弄一下下麵的泥腿子還是可以的。
要不然也不會在響馬占據優勢的情況下,收迴青州的主動權。
可是,現在手裏的權力,砸鍋裏了。
地盤能夠掌控的隻有濟城郡,泰山郡,像一些膠東郡什麽的,都夠嗆。
現在丟了黃河北岸,又縮小了版圖,濟城就是前線。
難,難,難。
家族會議。
“家主,根據我們探查的情報,敵軍已經開始在平原郡集結了。
40萬的兵力。”
從濟城這裏過去北岸還是方便的,就是迴來費勁。
不過一些消息還是可以探查的。
“我們現在兵力多少?”
孔家主問的是大將軍,齊王當的憋屈。
“濟城這裏30萬,泰山郡30萬。”
這是吞並了一批響馬,還有從徐州拉來的人口,湊成的。
濟城郡這裏隻有濟城可守,充當黃河天險。
泰山郡但是磕磕絆絆,好些地方可以防守。
不過,曾經響馬的發源地,那是守也沒啥意思。
泰山郡和徐城郡算是一個聯合防線。
“兗州怎麽說?”
孔家主問的是祖老,這是賣老臉,希望能得到好消息。
“會支援,不過需要時間。”
支援需要時間,那這件事就不一定了。
“什麽,他們沒有說具體的時間?”
孔家主自然明白。
“沒有,徐州是明確拒絕的,兗州三家是不一定。”
“退路呢?”
泰山郡是退路,孔家折騰了幾十年,到最後還得跑。
投降無路。
“可以走泰山郡,繞徐州,到兗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