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純屬虛構)


    大周天啟四年,3月份。


    從3月12日開始,東線戰場,持續性的消耗戰開始了。


    在張濤這裏,蕭城安排的是消極防禦。


    隻守不攻,沒有技術含量。


    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戰爭就變的奇怪了。


    人數,動不動就幾十上百萬。


    守城,一箭不發,戰場就在城牆上對砍。


    野戰,春秋之戰,雙方擺明車馬。


    處處透露著不自然。


    大兵團,轟轟烈烈。


    張濤這幾天陸續見了一些將領,或提拔,或申飭,或鼓勵,大餅一個接一個,賞賜一箱接一箱。


    別的不說,現在士氣肯定沒問題的。


    張濤接見這些將領,就是再一次篩查,綠點留用,白點調離,在大餅和賞賜下,一切都是正常。


    畢竟想要誇一個人,還得仔細想想從哪方麵誇。


    而,想要批評,審飭一個人,就容易的多了,問題還是好找的。


    3月20日,階段性的總結。


    張濤還在臨沂,不過這次來前線的計劃安排,卻已經完成了。


    治軍,先治將。


    將,治好了,軍隊就好帶了。


    能夠吃飽穿暖,在這個時代就是精銳。


    比的是一膀子力氣。


    看著會議室裏的眾人。


    “說說吧,這幾天的戰況。”


    張濤開頭,階段性總結會,就是這樣。


    “從3月12日,敵人開始進攻以來。


    我軍在王上的領導指揮下,堅決予以反擊。


    消滅俘虜共計2萬1234人,自身傷亡2356人。


    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


    蕭城念的頗為別扭。


    大家還是給麵子的鼓掌。


    “嗯,不錯。”


    張濤沒說什麽,至少,對比消耗,自己這方占優勢。


    技術含量,不提也罷。


    就這仗打的,沒意思。


    “敵軍目前還有30多萬的炮灰,我方絕對保證防線穩固。”


    蕭城同樣也知道這仗打的不咋地,就是敵人登上城牆,然後對砍,沒有直接投降的就當場砍死,投降的,就砍壓下去。


    現在最忙碌的是後方的焚屍爐。


    大火,沒有停過。


    城牆外敵人的爬梯,都不帶推倒的。


    “慢慢來吧,其它防段,沒有被進攻?”


    張濤這些都知道,仗不就是這麽打的嘛,難者不會,會者不難。


    都有自己的節奏。


    “沒有,臨沂外麵的就是崔家軍指揮的,單獨的核心勳貴。


    而烏巢附近的敵軍,還在集結。


    至於阜城,隻有一些哨兵。”


    一條防線,很長,就這些情況。


    臨沂純粹就是崔家自己自己主張的,甚至就是前線大將軍的動作。


    畢竟調查部得到的情報,敵人的進攻,至少要在第二批南方的支援後,才開始的。


    “調查部的任務很重,要及時關注敵人的動態。


    還有,敵人第二批炮灰什麽時候到?”


    張濤問的有些情況。


    從係統屏幕上當然知道,這是考察調查部的情報,還有前線指揮人員的判斷力。


    “最快也得2個月以後,前幾天他們派去接收的部隊,剛剛出發。”


    冀州趙王,代王,兗州魏王,青州齊王,派了十幾萬的大軍,出發沒有幾天。


    “嗯,那麽5月底,就是戰役正式開始的時候了。”


    張濤點了點頭,時間差不多。


    還有2個月左右的時間,整訓部隊,檢查防線。


    加固防線,


    在這裏,調查部外出探查情報,是挖的地道,有些神不知鬼不覺。


    至於,這2個月能把防線加固到什麽程度,還有軍隊訓練到什麽程度。


    就看最後,戰爭的檢驗了。


    “今天敵人還在進攻,每天就是幾千人。


    我們的安排,也是輪換,消耗方麵不擔心。


    就是老這麽著,大家想著出去反擊。”


    蕭城最後猶豫了一下,說了出來。


    “嗬嗬,這就要靠你們做思想工作了,戰爭打的是什麽。


    不做無謂的犧牲。”


    張濤的話,響鼓不用重錘,以下克上,不可能。


    求戰就加練。


    累了,就不會想有的沒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朕,剩者為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酥羊肉的刀宗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酥羊肉的刀宗人並收藏朕,剩者為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