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純屬虛構)


    “大概情況就這些,陸軍大臣,先說下你們的作戰方案。”


    張濤聽完調查部的匯報後,讓陸軍大臣,也就是原來的參謀本部總參謀長匯報一下作戰方案。


    這是前期的,肯定會改。


    “是,王上。”


    陸軍大臣沒有耽擱,拿起指揮棒,對著旁邊掛著的地圖開始比劃起來。


    這張地圖,紅綠箭頭都有。


    “根據目前得到的情報,我們前期往冀中增兵,因為按照目前的情況來說,冀中第二野戰軍團的兵力是不夠的。


    預計,調第三野戰軍團,20萬,第四野戰軍團20萬,再抽調中央軍團10萬,這樣冀中我們的兵力達到100萬。


    高築牆,廣積糧,打消耗。


    同時對於土城的情況,第二野戰軍團防守,涼州守備軍團擴招,充當第二野戰軍團的預備隊。


    按照戰爭的規模,我們計劃兩年到三年。


    這一階段是戰略相持。


    等到兩,三年以後,敵人的後勤供應不足,就是我們反擊的時候。


    同時,在敵人內部活動的我方部隊盡量破壞敵人的後勤。


    幾百萬軍隊的後勤,拖也能拖死他們。”


    陸軍大臣就是圖穩,這些方案依舊是防守反擊,拚的就是綜合實力。


    就是拚消耗,按照陸軍大臣的計劃,張濤獲勝的概率不低。


    畢竟幽州,東北,還有大海糧倉,比遠道而來的核心勳貴聯盟軍,要少了很多消耗。


    “嗯,大家都說說吧,你們的想法。”


    張濤對於這個作戰方案談不上支持,比拚綜合實力,結硬寨,打呆仗。


    好,也不好,最後就算勝利了,那麽人口同樣銳減,經濟崩盤。


    這還是考慮張濤自己的軍隊的抗壓能力。


    戰爭能夠鍛煉人,同樣可以毀滅人。


    “王上,這樣我們是不是太被動了,現在情況不明,就算並州,司隸的目標不是我們。


    但是一旦戰略相持,難說他們不趁火打劫。


    一旦並州再次發兵,我們是不是還要征集人馬。


    太行山的情況比以前要複雜,很多可以通商的道路我們都找到了,這些不能保證並州不知道。


    還有司隸,現在看著兩不想幫,結果誰知道。


    萬一最後我們撐不下去了呢?


    畢竟幽州才發展起來,如果供應幾百萬的軍隊,這是不是有些以本傷人。”


    總理大臣說的是大體方麵的,不支持這種打仗思想,消耗太大。


    “我也不讚同,如果按照陸軍大臣的方案,我們接下來幾年的稅收要全部投入戰爭。


    這個還不一定夠。


    建設肯定停滯,經濟下降,這是顯而易見的。


    還有,走私的問題,雖然我們收編了一部分,但是,還是有不要命的。


    物資的問題,敵人畢竟占地廣闊,資源豐富。


    我們不能期望於他們永遠活在過去,很難說他們不會改進。


    如果核心勳貴取消奴隸製,多的不說,再拉起幾百萬大軍還是有的。


    從經濟,人口當麵對比,我們是不如他們的。


    隻能說是局部占優。”


    財政大臣,對比人口,經濟。


    人口,張濤這裏不足2000萬,核心勳貴6000萬左右。


    經濟,明麵上張濤這裏每年稅收幾億銀幣,而核心勳貴換算成銀幣也就幾千萬,但是不能說核心勳貴沒錢。


    隻能說張濤這裏的組織能力比勳貴要強,但不能全部依靠這個。


    陸軍大臣沉默,他們參謀本部從軍事上考慮的,采用的是相對穩妥的辦法。


    其它幾位總督沒有提意見,隻是沉默。


    “嗯,幾位大臣都說了,我來說說我的看法。”


    張濤本來是想讓總督們說的,目前看來不現實,他們就等張濤開口。


    “打仗嘛,就是打綜合實力,人口經濟要考慮。


    但是咱們的政治宣傳,組織能力同樣要考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朕,剩者為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酥羊肉的刀宗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酥羊肉的刀宗人並收藏朕,剩者為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