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純屬虛構)


    商會布局,不是從現在才開始的,而是原來是幽州商會的時候就開始了。


    扶持買辦階級,以利益拉攏為主。


    用幽州的產品侵占市場,同時再從這裏收集原材料。


    目前對於外族就是這麽處理的,赤裸裸的經濟掠奪。


    不是沒有明白人,不過明白人也不能阻止,他總不能不讓自己的部落挨餓受凍吧。


    幾年下來,最不希望幽州出事的,恐怕就是外族了。


    那些核心勳貴來拉攏外族的人,基本上,都被綁著送幽州了,明碼標價,一個間諜,10個金幣,這能頂10隻羊,不少了。


    現在,西涼這裏是第二個控製地。


    因為,原來的時候,涼州勢大,而且內部鏢局,幫派甚多,大軍不來,單純用商品,效果不是太好。


    可是,從去年開始,一切就順利了,那些鏢局幫派都被抽調走了,留下的還對付不了護路兵,就這麽著就發展起來了。


    今年,在西涼城,更是擴大了,畢竟西涼的軍事物資,現在主要是靠九州商會來維持。


    這對於張濤來說是好事,對於武太平這個西涼總督來說,就不是了。


    一旦,西涼倒向雍州,那麽,西涼城頃刻間易主也不是什麽大事。


    軍隊,一些高層軍官,投名狀都交了,要不然,原來西涼事變的時候,結果也不會是武太平鎮壓了。


    畢竟,投降雍州是被當炮灰用,投降張濤,那還可以做個人。


    這都是可以看的明白的。


    所以,武太平,看似可以選擇的條件挺多,實則,真沒啥可選的。


    當然,這一切,張濤是沒想過的。


    當初,張濤就是隨口一說,用來控製外族的,羊吃人。


    沒想到,手下的人,靈活應用,用在了涼州。


    隻能說是,世事難料。


    不止九州商會,四海商會同樣。


    拓跋采用老流氓的打法,把徐州拿捏的死死的。


    徐州原來也是有鹽場的,現在沒了。


    單就這一點,就足以說明了問題。


    人不可能不吃鹽的,拓跋用走私的方式,掠奪徐州的人口,金錢,持續性的削弱徐州。


    這才造成了,徐州隻能夠往冀州派遣10萬人。


    是真沒人了,如果徐州的陶家敢再多派人,那麽徐州是誰的,就不一定了。


    目前,徐州北部,下邳等地還是在陶家手裏,而南部,從小沛往南直到丹陽,控製權都已經易主了。


    關鍵這陶家還不能尋求外援,畢竟,實力是他們成為核心勳貴中一員的底氣。


    如果,沒有實力,或者說,虛弱的話,他們核心勳貴內部傾軋,比現在的南北對戰可誇張的多。


    就像當初張濤說的,用低價的食鹽,打垮整個大周的鹽場。


    九州商會,四海商會都是堅決執行的。


    用羊毛廠,還有食鹽,茶等,讓外族成為了張濤他們的附庸,純附庸。


    張濤把塞外草原的外族分成了八個區域,每個區域擁有一個民族委員會。


    這個民族委員會,就是負責處理商貿糾紛,產品定價的。


    人員,一般來說是7個,或者11個。


    民族委員會當中,屬於張濤的人,占據三分之二還要多,留給外族的名額很少。


    這是那些外族都同意的,至於怎麽同意的,那就不知道了。


    外族的上層,已經被張濤的人把控了。


    如果不是張濤要臉,分分鍾可以從外族拉出個十萬大軍,還是騎兵。


    可惜的,這是內戰。


    如果張濤真引入外敵的話,那些核心勳貴就開始瞎比比了。


    雖然勝利者不受譴責,但是,底線還是要有的。


    接著說迴商會。


    目前,兩個商會已經控製了,大周十三州,一半的食鹽市場。


    幽州,並州,雍州,涼州,徐州,還有其餘幾州一半的份額。


    恐怖如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朕,剩者為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酥羊肉的刀宗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酥羊肉的刀宗人並收藏朕,剩者為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