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純屬虛構)


    拓跋為了這次能夠快速運送物資,調集了2萬輛馬車,其中騾子和馬各一半。


    張濤看到這個陣容的時候也差點被嚇到。


    什麽時候可以輕鬆調集2萬馬車了,還都是拉貨的。


    後來一問才知道,現在商隊基本都是馬車,此次借用了1萬左右,迴頭還得給傭金,自己的也就1萬左右。


    現在淮軍十多萬人,1萬輛馬車運送物資還是可以的。


    再加上有意的培育騾子,現在自己的車隊大多都換成了騾子。


    現在車隊是往柴桑城送藥品和糧食,衣服,迴來的時候是從大壯那拉物品,值錢的。


    張濤也把豫章城南邊的衛城,騰出一大片地方,準備歸置從柴桑城拉迴來的物品。


    從第一批拉迴來的東西看,當初吳王他們帶人走的時候還是比較匆忙的,隻帶了最貴重的,像書籍什麽的很少帶,畢竟大多麻煩。


    這一下全便宜了張濤。


    不過就是有一點,書太多了,準備存放的地方不太夠,又緊急騰出了一些地方。


    這些書籍可有的整理了。


    這隻是第一批迴來的一百輛馬車,其中就有50多輛是書籍,筆墨紙硯也有十幾輛,看來很長一段時間自己不用再買這些了。


    其它的,珍貴木材,錢財,布匹,不計其數。


    一開始還想著這次出兵救援不虧就行,現在看來搞不好要大賺。


    ……


    大周隆慶九年10月1日。


    大壯帶人迴來幾天了。


    章子則是今天剛迴來。


    柴桑城的事救援完成。


    具體收獲統計出來了。


    隻是一個大概,大約。


    畢竟太多了,一個幾百年沒有戰亂的城市。


    就這還是隻搜索了北城區,也就是有錢有權的地方,還有吳王宮,別的沒動。


    金銀銅錢就不說了,約1000萬兩,這很多都是從比較容易找到的地方找的,還沒有深翻。


    書籍30萬冊左右,重複的多,但也沒歸納。


    筆墨紙硯,夠整個淮軍一整年所用。


    布匹,十萬匹。


    茶葉,珍貴的萬斤,普通的十萬,這是抄了好多的茶鋪。


    珍貴木材,玉石,無數。


    其它還有雜七雜八沒有一一統計。


    “拓跋,這次不虧了吧。”


    張濤看著統計直樂,打趣一下來送這些記錄的拓跋。


    “三五,沒想到啊,柴桑這麽富。


    你說,那吳王跑幹嘛。”


    “哈哈,誰知道。”


    張濤估計是那個吳王看著得瘟疫越來越多,再加上難民湧入,大周的征東大軍還在路上,再不去西邊估計就沒機會了。


    事有輕重緩急,大周來兵是大事,柴桑是小事。


    所以那個吳王帶兵帶人走了,算是放棄了柴桑,畢竟30萬大軍如果在這裏被感染了瘟疫,那麽霸業成空。


    “三五,咱們這麽多東西怎麽處理?”


    “這樣,每個士兵發二兩銀子,用銅錢發,不是有那麽多銅錢的嘛。


    布匹的話,好的留下,其它的都發了,每個士兵一匹。


    茶葉4兩。


    改造兵減半。


    對於軍官的話,什長兩倍,百將四倍,千將十倍,校尉百倍。”


    張濤覺得這就可以了。


    “這會不會太多了。”


    “沒事,好不容易發次財,大家一起樂嗬。


    還有剩下的該賣賣,但是得留夠咱們的。”


    “明白。”


    “那些書籍,我迴頭安排講武堂的整理吧。


    真多,咱們什麽時候見過這麽多書。”


    得先讓人把史書挑出來,還有記錄大周地理人情的。


    張濤現在知道的就是大周十三州,周邊還有外族,但是別的就不知道了,外族外麵是什麽,未知。


    “那些倉庫現在是大壯他們在管,還得安排人去登記造冊。”


    “嗯,就讓大壯安排人看著吧,正好那個衛城都是咱們淮軍的軍城,登記還是讓講武堂的去,現在已經是第三期的講武堂。”


    張濤覺得可以,這些人還是靠的住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朕,剩者為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酥羊肉的刀宗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酥羊肉的刀宗人並收藏朕,剩者為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