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純屬虛構)


    大臣們感覺這些天吧,有些過山車,好不容易說服自己躺平了。


    結果張濤的捷報到了。


    這就很尷尬。


    那邊征東大軍遲遲沒有動靜,而且將帥不和,領頭的還是誇誇其談的主,大家都不抱希望了,所以軍用物資也不撥了。


    這邊張濤的捷報,已經收複江淮之地,讓朝廷派人接管。


    而且這邊還不是朝廷的調令,是丞相給武威軍寫了私信,武威軍又下了調令,這理論上是可行,但是不合規矩,要是追究的話搞不好會把這個校尉直接擼了,幸好丞相是按皇上的意思寫的信。


    接下來大家討論怎麽辦,拿些應急預案什麽的。


    不過皇上和大臣達成一致的是,不能升官,用私自調兵的名義不獎不罰。


    皇上是單純的不想封將軍,也不想再把武威軍的隊伍人數擴大了,是的,張濤的這個校尉直接就成了武威軍的人了。


    大臣們想的是不能有大的變數,畢竟好多都和揚州的吳王通信了,現在猛地一下這個樣子,擱誰也不能再變了。


    但是派官員去有拿不定主意,萬一那個校尉沒有守住,那些人怎麽辦,現場貳人傳,以後還要不要名聲了,還要不要做官。


    最後一合計,派,不過不是派心腹,而是派一些邊緣人物,還有敵對的派係。


    大家又開開心心的分贓了。


    不過他們都沒有考慮到一點,這張濤可不是他們想怎麽著就怎麽著的。


    等到11月份的時候,朝廷宣旨的人來了。


    高傲或許吧,不在意更多一點,解釋沒有,賞賜沒有,命令有,移防,移防哪沒說,然後那些人就開始想要進城接管郡守府,還讓張濤他們撤出城池。


    張濤一看樂了,合著當了一迴冤大頭,被刷了,什麽沒有調令私自調軍,現在移防擺明了讓自己去聽征東將軍武信侯的,那邊的情況別說朝廷了,自己都知道了。


    “大彪,拓跋,封城,章子注意別放走一人。”


    “是。”


    幾人剛才聽得聖旨都不對,這都什麽玩意。


    張濤也帶著大壯他們要走。


    “薊門校尉,你什麽意思,難道你要謀反。”


    一個穿著郡守服裝的人,聽到了剛才張濤的話,顯得不敢置信。


    “把那個念聖旨的砍了。”


    張濤沒搭理他,對著大壯說道。


    大壯也不耽誤,提刀上前一把薅住了傳旨人的腦袋,一刀完事。


    剩下的官員,還有護送傳旨的禁軍也懵了,說動手就動手啊,不得商量一下嗎。


    張濤也想商量,不過一時生氣。


    索性也就這樣了。


    “你要謀反,你…”


    張濤看了過去。


    那個人瞬間閉嘴。


    不過禁軍和官員都聚在了一起,和張濤的這些親兵對陣。


    不一會兒大彪來了,全騎兵圍住了這數百人的傳旨和官員隊伍。


    因為一開始接旨的時候都安排了,還有接旨是在城外接的,至於城裏的百姓和那些家族想看,不好意思,沒門。


    張濤從一開始就打算了,把每一封聖旨,或者上麵的旨意都當秘旨,對自己有利就公布,對自己不利的,就地斬殺當沒來過。


    至於如何保證不泄露風聲,那隻能說,綠點還是靠譜的。


    白點也還行。


    紅點那是把不住門的。


    “薊門校尉,是不是有什麽誤會,或者說您有什麽要求,盡管提,我們這就走。”


    一個看著算是領頭的出家說著。


    “準備。”


    張濤懶得磨嘰。


    “一個不留。”


    “張濤,你要謀反,朝廷不會放過你,皇上也不會放過你。”


    “你們莫要隨著你們校尉謀反,想想你們的家人。”


    “你們…”


    大彪他們帶的人根本就不聽他們說的話,戰鬥結束很快。


    拓跋過來了,帶著運輸小隊,把屍體,裝車運到別處燒了。


    章子帶人把這片地鏟了一層,順便運碎石子把這片鋪了一遍。


    張濤也不耽誤迴去後,讓親兵再送一封信給朝廷,就說傳旨的直接去柴桑了。


    別的不多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朕,剩者為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酥羊肉的刀宗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酥羊肉的刀宗人並收藏朕,剩者為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