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純屬虛構)
隆慶七年,3月10日,劍關。
“什麽,咱們就剩7000人了?”
張濤看著章子遞上來的數據。
也就是說自己到益州的時候有近3萬人,到現在損失了2萬多。
“算上張正留守的?”
“嗯,後來張正都派人上去了。”
章子也有些難過,兵沒了。
“你說說吧,你們大概還有多少人,我就不看了。”
“大彪那還有1500左右。
拓跋不到1000人。
我這是2500人左右。
張正那1000左右。
盧升的預備隊還剩500人。
大壯二壯他們還有500人左右。”
張濤計算了一下還真是。
“這樣,你,大彪,拓跋,每人1500人,多出來的分給盧升吧。”
張濤開始看具體的人數,真慘,不過隊伍也鍛煉了起來。
這7000人裏紅點已經沒了,綠點也增加了許多。
“嗯,我這就安排。”
章子倒沒意見,這次自己也指揮了小2萬人,還不錯。
“還有從附近縣城征調百姓,把那些屍體都燒了,包括外麵的,叛軍不會來了。”
張濤還想再說些什麽的時候拓跋來了。
“三五,我打聽到消息了。”
“什麽消息?”
“就是叛軍為啥一直瘋狂進攻。”
“說說。”
“很簡單,現在叛軍不是那個益州王說了算了。
而是一個渝都投靠叛軍的讀書人,叫蘇秀。
這個蘇秀據說還考過幾次科舉,沒想到啊。”
拓跋停了一下,接著說。
“這個蘇秀可不得了,裝神弄鬼。
在叛軍攻入渝都的第一天就加入了,不過沒人重視他,他就開始變戲法了。
像油鍋撈銅錢,紙上顯字等等。
還自稱得到天的旨意下凡拯救蒼生,特意來輔佐益州王的,把那個益州王忽悠的一愣一愣的。
後來叛軍出城本來眼瞅著就要敗了,結果他做完法後,就贏了。
這就更不得了了。
直接成了叛軍二把手。”
“然後呢?”
“然後就是那些叛軍就在他的帶領下進攻咱們了。”
“他把益州王給架空了,還是廢了,還有叛軍不怕死的原因?”
“架空了,現在益州王說了不算他說了算。
至於不怕死,就是那個蘇秀給士兵說死了能迴天上享福。”
“就這麽簡單?”
章子不敢相信。
“嗯,我打聽到的是這些。”
“世人多愚昧,咱們要是設身處地想想,搞不好也信了。
後來撤軍呢?”
“哦,這個他說是上天警示,讓撤的,那幾天不是下雨嘛。”
“也就是說現在叛軍的士氣還可以?”
“嗯,看著一點都不像敗的。”
張濤還在聽稀罕的時候,大彪進來了。
“你們今天還一個個來,什麽事?”
“外麵朝廷宣旨的來了。”
“宣旨的?”
“嗯,好些人。”
“走,一起去。”
張濤帶著他們去了。
程序還是很快的,朝廷宣旨的也不耽誤,也就把旨意宣讀了一下,留下物品就撤了。
張濤領完旨還想問下情況,一看沒人了。
“大彪啊,你說這啥情況,就宣了個旨就走了。”
“是啊,三五,這他們這麽趕的嗎?”
“行吧,把這些東西都收起來。”
張濤也不想了,又仔細看了看手中的聖旨。
大概就是守衛劍關有功,給了個薊門校尉的官職,官服也有。
但是聖旨最後讓自己和人交接劍關之後,迴去駐地,也就是薊門。
那就是說益州後續和自己無關了。
“大彪,你們把咱們的家當都收拾一下,準備撤了。”
“什麽,誰說的?”
“聖旨說的。”
“這,咱們去哪?”
“好像是一個叫薊門的地方,在幽州。”
“啊?”
“行了,去安排吧,等人來了交接。”
張濤拿著聖旨迴到自己的屋裏,讓大壯二壯他們守門。
開始看起了係統屏幕,現在職位已經是校尉了。
然後下麵顯示是更新的提示。
張濤點了之後,發現更新需要一個月,幸好在這期間原來的功能還能用,要不然就太不方便了。
現在自己也算是一方校尉了,不容易。
隆慶七年,3月10日,劍關。
“什麽,咱們就剩7000人了?”
張濤看著章子遞上來的數據。
也就是說自己到益州的時候有近3萬人,到現在損失了2萬多。
“算上張正留守的?”
“嗯,後來張正都派人上去了。”
章子也有些難過,兵沒了。
“你說說吧,你們大概還有多少人,我就不看了。”
“大彪那還有1500左右。
拓跋不到1000人。
我這是2500人左右。
張正那1000左右。
盧升的預備隊還剩500人。
大壯二壯他們還有500人左右。”
張濤計算了一下還真是。
“這樣,你,大彪,拓跋,每人1500人,多出來的分給盧升吧。”
張濤開始看具體的人數,真慘,不過隊伍也鍛煉了起來。
這7000人裏紅點已經沒了,綠點也增加了許多。
“嗯,我這就安排。”
章子倒沒意見,這次自己也指揮了小2萬人,還不錯。
“還有從附近縣城征調百姓,把那些屍體都燒了,包括外麵的,叛軍不會來了。”
張濤還想再說些什麽的時候拓跋來了。
“三五,我打聽到消息了。”
“什麽消息?”
“就是叛軍為啥一直瘋狂進攻。”
“說說。”
“很簡單,現在叛軍不是那個益州王說了算了。
而是一個渝都投靠叛軍的讀書人,叫蘇秀。
這個蘇秀據說還考過幾次科舉,沒想到啊。”
拓跋停了一下,接著說。
“這個蘇秀可不得了,裝神弄鬼。
在叛軍攻入渝都的第一天就加入了,不過沒人重視他,他就開始變戲法了。
像油鍋撈銅錢,紙上顯字等等。
還自稱得到天的旨意下凡拯救蒼生,特意來輔佐益州王的,把那個益州王忽悠的一愣一愣的。
後來叛軍出城本來眼瞅著就要敗了,結果他做完法後,就贏了。
這就更不得了了。
直接成了叛軍二把手。”
“然後呢?”
“然後就是那些叛軍就在他的帶領下進攻咱們了。”
“他把益州王給架空了,還是廢了,還有叛軍不怕死的原因?”
“架空了,現在益州王說了不算他說了算。
至於不怕死,就是那個蘇秀給士兵說死了能迴天上享福。”
“就這麽簡單?”
章子不敢相信。
“嗯,我打聽到的是這些。”
“世人多愚昧,咱們要是設身處地想想,搞不好也信了。
後來撤軍呢?”
“哦,這個他說是上天警示,讓撤的,那幾天不是下雨嘛。”
“也就是說現在叛軍的士氣還可以?”
“嗯,看著一點都不像敗的。”
張濤還在聽稀罕的時候,大彪進來了。
“你們今天還一個個來,什麽事?”
“外麵朝廷宣旨的來了。”
“宣旨的?”
“嗯,好些人。”
“走,一起去。”
張濤帶著他們去了。
程序還是很快的,朝廷宣旨的也不耽誤,也就把旨意宣讀了一下,留下物品就撤了。
張濤領完旨還想問下情況,一看沒人了。
“大彪啊,你說這啥情況,就宣了個旨就走了。”
“是啊,三五,這他們這麽趕的嗎?”
“行吧,把這些東西都收起來。”
張濤也不想了,又仔細看了看手中的聖旨。
大概就是守衛劍關有功,給了個薊門校尉的官職,官服也有。
但是聖旨最後讓自己和人交接劍關之後,迴去駐地,也就是薊門。
那就是說益州後續和自己無關了。
“大彪,你們把咱們的家當都收拾一下,準備撤了。”
“什麽,誰說的?”
“聖旨說的。”
“這,咱們去哪?”
“好像是一個叫薊門的地方,在幽州。”
“啊?”
“行了,去安排吧,等人來了交接。”
張濤拿著聖旨迴到自己的屋裏,讓大壯二壯他們守門。
開始看起了係統屏幕,現在職位已經是校尉了。
然後下麵顯示是更新的提示。
張濤點了之後,發現更新需要一個月,幸好在這期間原來的功能還能用,要不然就太不方便了。
現在自己也算是一方校尉了,不容易。